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 1 节 实 验 : 探 究 小 车 速 度 随 时 间 变化 的 规 律一、实验目的、原理、器材1实验目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实验原理: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数据,以寻找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_电源、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钩码、细线、复写纸、_。二、实验步骤、注意事项1实验步骤(1 )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启动计时器,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
2、完一条立即关闭电源。(3 )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4 )在三条纸带上选择一条最清晰的,舍掉前面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2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 )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_。(2 )先_ ,再_ ,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3 )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4 )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差别,从而使测量误差增大,加速度的大小以能在 50 cm 长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得六、七个计数点为宜。(5 )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五个点
3、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 T=0.025 s=0.1 s(使用 50 Hz 交流电)。三、数据处理1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最清晰的,为了便于测量,舍掉开头一些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0 点),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进行测量(如图所示,相邻两计数点中还有 4 个计时点)。2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图中打点 6 时的速度 v6=_。3把各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4作小车运动的 vt 图象。以速度 v 为纵轴、时间 t 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根据表中v、t 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观察点的分布规律,然后用一条曲线(包括直线)“拟合” 这些点作出小车运动的
4、 vt 图象。5分析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交流 刻度尺 打点计时器 接通电源 释放小车 一、基本实验要求【例题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以下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线上:_。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E将平板有定滑轮的一端伸出桌外;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G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参考答案:EBFCADG二、规律方法总结1数据处理(1 )目的: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
5、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2 )处理的方法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 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x 为两相邻相等时间 T 的位移差(可取多个计数点间的位移差)。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作出速度 时间图象,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 ) x1、x 2、x 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2 ) 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x 1=x2x1,x 2=x3x2、(3 ) T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n(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
6、率为 50 Hz,n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例题 2】在用电火花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 A、B、C、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 50 Hz)。(1 )根据运动学有关公式可求得 vB=1.38 m/s,v C=_m/s,v D=3.90 m/s。(2 )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_m/s2。(3 )若利用求得的数值作出小车的 vt 图线(以打 A 点时开始计时),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 0.12 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_。参考答案:(1)2.64 (2)
7、 12.6 (3 )打 A 点时小车的速度试题解析:(1)据题意,打 C 点时小车的速度等于打 BD 段的平均速度,而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T=0.1 s,则可求得 。(2 )由逐差法,小车的加速度。(3 )以打 A 点时开始计时,则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对应 t=0 时刻,即打 A 点时,纵截距对应打 A 点时小车的速度。三、实验创新以教材中的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1 )为了保证小车真正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气垫导轨替代长木板。(2 )用频闪照相或光电计时器替代打点计时器。【例题 3】图中装置可用来探究物块的运动情况,
8、细线平行于桌面,遮光片的宽度为d,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 s,让物块从光电门 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分别测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 A、B 所用的时间为 tA 和 tB,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1 )利用实验中测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a= 。(2 )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由此会产生误差,请写出一种减小这一误差的方法。答: 。参考答案:(1) (2 )小于 减小遮光片的宽度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
9、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上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调节,使小车、纸带、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B坐标轴单位长度越小越好C开始前要先开电源后放纸带,打完点要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D钩码的质量越大越好3 ( 2018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纸带上选取记数点,必须每 5 个点选取一个B在进行该探究实验时,应该让小车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时,应选取间隔较远的两点
10、由加速度的定义式计算加速度的大小D在进行该探究实验时,电磁打点计时器可用低压直流电源4 ( 2018吉林省白城市通榆一中)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d=3.0 cm 的遮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2=0.10 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3.0 s。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A0.067 m/s2 B 0.67 m/s2 C6.7 m/s2 D不能计算5 ( 2018高考冲刺) 如图,用频闪周期为 T0
11、.2 s 的频闪相机记录一个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由固定在斜面上的标尺测得:AB1.10 cm,BC1.30 cm,CD 1.50 cm,DE1.70 cm,EF1.90 cm,FG 2.10 cm,则小球经过 F 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m/s,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m/s 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6 ( 2018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高中联合体)(1)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V,当电源的工作频率是 50 Hz 时,它的打点间隔是_。(2 )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2、设 0 点为计数的起始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s,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的距离 为_,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 ,物体的加速度为_ 。7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 )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 50 Hz 交流电,其中 s1=7.05 cm、s 2=7.68 cm、s 3=
13、8.33 cm、s 4=8.95 cm、s 5=9.61 cm、s 6=10.26 cm。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 B、C 、F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 D、E 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位置 B C D E F速度(m/s)0.737 0.801 0.994(3 )以 A 点为计时起点,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4 )根据画出的小车的速度 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a=_m/s2。8 ( 2018云南省昆明市嵩明一中)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调节,应使小车、纸带、拉线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B坐标轴单位长
14、度越小越好C开始前要先接通电源后松纸带,打完点要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D钩码的质量越大越好9在用打点计时器“ 研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三条纸带,分别以间隔相同点迹的方式依次剪成短纸条,按先后顺序一端对齐粘贴在一起。然后用平滑线段将各段纸带顶端的中点连起来,形成如图所示的图象,则根据纸带的特点即可研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物体处于静止B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图乙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D图丙表示物体的速度先随时间均匀增加,后保持不变10 (2018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1)图甲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_cm,图乙中螺旋测
15、微器的读数是_mm 。(2 )如图丙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 为该同学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由图丙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 D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_ m/s,小车的加速度为_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丙11某同学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小车右侧与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小车在木板上向左运动。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 Hz。(1 )实验中,除电火花计时器(
16、含纸带、墨粉纸)、小车、长木板、导线、细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填选项代号)A电压为 46 V 的 50 Hz 交流电源B电压为 220 V 的 50 Hz 交流电源C刻度尺D停表E天平F重锤(2 )该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有滑轮一端,并接好电路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锤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3 )如图所示,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些计数点,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没画出,根据纸带可以计算
17、各点的瞬时速度及小车加速度。打第 2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v2=_m/s,小车的加速度 a=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 )另一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d 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 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未画出)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 A 的时间为 t1,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A=_。若已知滑块通过两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 vA、v B,两光电门 A、B 间距离为 L,则滑块的加速度 =_。12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频率为 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实
18、验时得到一条实验纸带,纸带上 O、A、B、C、D、E、F、G 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没有画出。(1 )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_ s。(2 )由纸带可知,小车的加速度 a=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 50 Hz,但该同学仍按 50 Hz 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则测量得到的小车加速度与真实加速度相比将_(填“偏大” 、“偏小” 或“不变”)。(4 )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 (选填正确答案的标号)。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 5 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
19、,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13 (2018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甲、乙两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1 )甲同学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 4 个记录点未画出。则: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 C放开小车D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E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夹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用字母填写)。图(b)中打 A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 v
20、A=_m/s;图(b)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_m/s2。若电源频率低于 50 赫兹时,仍按相邻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0.10s 计算,则测出小车的加速度_(选填“偏大”、“ 不变”或“偏小” )(2 )乙同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c)所示,O 、A 、B、C、D 和 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 a 表示图(d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x-t2 图线(x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 (用a 表示) ,其大小为_m/s 2(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c) 图(d)14 (2018北京卷)用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
21、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 T 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 2 中 A、B、C、D、E、F所示。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 A、B、C、D 、E 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 v1、v2、v 3、v 4、v 5d以速度 v 为纵轴、时间 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 3 所示。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 )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 和_ (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压合适的 50 Hz 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22、刻度尺D秒表E天平(含砝码)(2 )在图 3 中已标出计数点 A、B、D、E 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 C 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 v-t 图象。(3 )观察 v-t 图象,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 。v-t 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 。(4 )描绘 v-t 图象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 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t 的要求是_(选填“ 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x 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 _(选填“有关” 或 “无关” )。(5 )早在 16 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
23、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 4 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_。15 (2017新课标全国卷)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 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 6 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 30 s内共滴下 46 个小水滴)(1 )由图(b )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填 “从右向左”或“ 从左向右”)
24、运动的。(2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 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m/s ,加速度大小为_m/s 2。(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16 (2017新课标全国卷)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实验步骤如下: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用s 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
25、所示, 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 ;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多次重复步骤;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 t 图,如图(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 )用 a 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 vA 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 与 vA、a 和t 的关系式为 =_。(2 )由图(c )可求得,v A=_cm/s,a=_cm/s 2。(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17 (2016海南卷)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
26、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 50 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 4 个点未画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 )在打点计时器打出 B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_m/s。在打出 D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8 (2016天津卷)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 )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A细线必
27、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2 )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 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未画出)。 s1=3.59 cm,s 2=4.41 cm,s 3=5.19 cm,s 4=5.97 cm,s 5=6.78 cm,s 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 a=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 vB=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 A【解析】到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到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
28、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得:;故 A 项正确。【点晴】当时间极短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表示瞬时速度,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得滑块的加速度5 0.100 5.00102【解析】小球经过 F 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 EG 间平均速度的大小,即;由逐差法可求得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即 ,代入数据可得 a=5.00102 m/s2。6(1 ) 220 0.02 (2)0.1 4 0.45 1【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它采用 220 V 交流电源工作,打点周期为频率的倒数,故 ;(2 )因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
29、间隔为t=5T=0.1 s,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即,解得: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即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解得: 。【点睛】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可以求出 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 1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7(1 )弹簧测力计 (2 )0.864 0.928 (3)如图 (4)0.64(0.01)8 AC【 解析】为了使小车做直线运动,应通过调节,
30、应使小车、纸带、拉线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A 正确。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对我们的计算越方便越好,B 错误。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完点后,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C 正确。如果实验中加速度过大,会导致打出的点非常少,不利于我们研究,所以钩码的质量不是越大越好,D 错误。9 CD【解析】短纸带的高度即表示相应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x;因点迹间隔相同,故发生各位移 x 的时间间隔 t 相等,而纸带宽度是相同的,正好可以用水平方向的宽度来表示时间。 t 相同时,v= x ,即纸带的高度恰可反映小车的速度大小。综上可知,平滑的线段可表示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故选
31、项 CD 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会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大小。11( 1)BCF (2)AD ( 3)0.396 0.380 (4 ) 【解析】(1)打点计时器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则需要电压为 220 V 的 50 Hz 交流电源;处理纸带数据时,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由于打点计时器可以记录时间,不需要停表;另外还需要重锤拉动小车加速运动。故选 BCF。(2 )打点计时器与滑轮应固定在长木板两端
32、,A 错误;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B 正确;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锤,C 正确;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D 错误。选 AD。(3 )打第 2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4 )由于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可以认为滑块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做匀速运动,也就是说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瞬时速度,则有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12( 1)0.1 (2)0.75 (3)偏大 (4 )ACD【解析】(1)当电源频率是 50 Hz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s 打一次点,每相邻两个
33、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没有画出,因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50.02 s=0.1 s。(2 ) x=0.75 cm,根据逐差法可得 。 (3 )当电源频率低于 50 Hz,其打点周期大于 0.02 s,所以仍按 50 Hz 计算时,根据可知,测出的加速度数值将比真实值偏大。(4 )选取计数点,把每打 5 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可以减小测量长度时的误差,A 正确;为了减小实验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应适当,不宜过小或过大,B 错误;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可以减小误差,C 正确;适当增加钩码的个数,可以适当增大加速度,减小实验的误差
34、,D 正确。当电源频率低于低于 50 Hz 时,实际打点周期将变大,根据运动学公式 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小,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大;(2 )由图象及题意可知,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所以 xt2 图象的斜率 ,由图象可知 。14( 1)A C (2)如图所示 (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加速度 (4)越小越好 有关 (5)如果小球的初速度为 0,其速度 ,那么它通过的位移 xt 2。因此,只要测量小球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小球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用交流电源;为了计算速度需要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故需要的仪器选
35、 AC。(2 )利用所给点迹描点连线,得图象的,可以检验小球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利用滴水可以得到小球的运动时间,并测出小球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则可以验证)【点睛】本题考查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没有办法直接测量,所以要利用物理关系转化,转换成我们能够测量的量,然后在来验证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5( 1)从右向左 (2)0.19 0.037【解析】(1)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图(b)知,从右向左相邻水滴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2 )已知滴水计时器每 30 s 内共滴下 46 个小水滴,所以相邻两水滴间的时间间隔,滴下 A 点时小车的速度 ,根据逐差法可求加速度, ,解得 a=0.037 m/s2。18( 1)AB (2)0.80 0.40【解析】(1)实验时,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以减小实验的误差,A 正确;实验时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B 正确;此实验中没必要使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C 错误;此实验中不需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D 错误。(2 )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 s;由逐差法可得 a= =0.80 m/s2,打点计时器在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 vB= =0.4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