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5 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59063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5 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5 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2咏怀古迹其三教 学目 标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重 点 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难 点 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课堂模式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标注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新授 课内练习(及检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

2、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闭月” ,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 ,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沉鱼” ,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 “落雁” ,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二、 咏怀古迹五首简介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1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2解释

3、词语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省”:读作 shng,教材作 “曾经”解。关于“省” ,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 “少”解,也有作“略” “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空”:徒然。“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四、整体感知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

4、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 “一去” ,是怨的开始, “独留” ,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 ,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2五、赏析诗歌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