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58860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二总分 100 分 时间 60 分钟 2018.9.131、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 ,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

2、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 “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 、 “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 ,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

3、,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

4、,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 ,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 2 -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 “赋诗” 、 “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 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 ,最后把诗尊为“经” 。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

5、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 )A.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B.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C. 所谓“献诗陈志” ,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 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 、 “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2.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5 分) ( )A. 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C. 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D. 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 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 )A. 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

7、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 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 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 3 -C.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D. 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7 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倾向领域 专业资料 文学书籍 教育文章 时事新闻 健康心理

8、 其他资源份额 3630% 217% 1560% 1350% 910% 380%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 年丨 0 月 13 日材料二 :今年 6 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 40 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自媒体,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识服务爆红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权的群体。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护的力度,尤其是连

9、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与互联网商业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创业热潮。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 年 11 月 23 曰材料三: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只要我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4 -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

10、,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1 月 23 曰材料四:为知识付费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有人担心为知识付费会造成网络用户间因经济因素而不平等,其实,互联网对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一直在加深,我们获取各类信息也更加容易。但是,信息的数量不等于知识的精度和深度,为知识付费所对应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后者。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糢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另一种模式

11、则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信息上传和分享者并不求经济回报。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无法满足于普及型的信息提供,如果想知道的东西在百度、谷歌上能轻松查到,知识精英也就不存在了。对那些渴望得到更精准、更前沿信息的人来说,有针对性地付费获取知识,无疑是最佳选择。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6 年 07 月 27 日4. 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 )A. 材料一侧重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 2017 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的倾向领域的份额比例,能对我国内容付费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B. 材料二通过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的例子引出内容付费的发展盛况,对其快速发展原因的

12、分析,揭示了其在我国的广阔前景。C. 材料三侧重于分析内容付费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是作者个人的冷静思考,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D. 材料四侧重于网络对知识付费提供内容的分析,并对人们的担忧的内容进行了解释,指出这种消费形式对于部分人是最好的选择。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8 分) ( )A. 专业资料和文学书籍两类的用户倾向占到将近六成,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B. 年轻人在对文化的消费中是具有话语权的群体,这与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对于内容付费的支出有很大关系。- 5 -C. 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

13、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具有投入成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等特点。D. 付费阅读提供的碎片化解答方式,难以满足消费者通过学习有所成长的需求,答案知识和思考能力没有必然联系。E. 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而以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为模式的知识必须付费后才能得到。6. 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分析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感遇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注开元末,玄宗耽于政事,贬斥贤臣,本诗是作者被贬荆州时

14、借丹橘言志的作品。孔子曾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故后世常以“岁寒”借指砥砺节操。7. 下面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8 分) ( )A. 一、二句写丹橘区别于一般树木,能够经受住严冬的摧残,“犹”字蕴含着作者对丹橘的同情之意。B. 三、四句先以反诘语“岂伊地气暖”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赞美丹橘具有耐寒的节操。C. 五、六句的意思是,丹橘作为上好的水果可以用来款待嘉宾,可是从中原到江南却有山水阻隔,嘉宾难以到来。D. 七、八句的意思是诗人从感慨中得出的判断:命运的好坏,只是因为遭遇的不同;而这又如同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一样,其中的道理实在难以捉摸。E.

15、最后两句指出人们只顾栽种桃李而不种丹橘,并以“此木岂无阴”反诘收束全诗,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怨愤之情。8. 杜甫曾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意思是说他的诗意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感遇能让人联想到哪些内容?(8 分)- 6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 5 句,共 10 分)9.逍遥游中“ ,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10.滕王阁序中以山水色彩的浓淡对比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句子是:“ , ”1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四、语言文字应用12.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

16、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广大新闻工作者常年坚守岗位,夙兴夜寐,坚持用妙笔和镜头记录祖国发展的成就,讴歌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西游记英译为猴,红楼梦俄译为红色阁楼里的梦,结果韵味全失,这种译法简直不可理喻。在央视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褒奖,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只顾埋头记录大家的意见。2017 年 8 月 8 日九寨沟县发生 7.0 级地震。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謇沟也变得伤痕累累。真正聪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见微知著或是管窥蠡测,他们能够正确预测事情的发展状况,或是发现某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中国在梁庄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

17、击下农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A. B. C. D. 1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王华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经过大量调研、走访,一年以后,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是不易之论的方案初稿。宋末诗人、画家郑思肖一生布衣,却“位卑未敢忘忧国”,曾向朝廷献抵御元军之策,宋亡后孑然一身,孤独终老。我是个大胖子,这位老护士戴着眼镜,仔细查找我手臂上的血管,很快就选准了稍稍明显的一条,一针见血,令人敬佩。- 7 -这家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艺术价值极高的石刻作品,上面的花鸟虫鱼、各式人物及自然景观,栩栩如生,美轮美奂。一位热心市民路遇火灾,徒手爬上三楼,四次冲进火场救人,接受采

18、访时表示,一个普通公民此刻挺身而出,责无旁贷。葡萄牙著名足球运动员 C 罗禁赛归来后,虽然状况不佳,但表现还算差强人意,可对他寄予厚望的球迷仍非常失望。A. B. C. D.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5 分)( )A. 能否推动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密切双方在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联系,是引导中澳关系能够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B. 对作家和文章,我一向是怀着类似的景仰和认同,但近年来,所见最多的却是一些打着作家名头做幌子的势利主义者,把写作当作获取名利的工具。C. 最近,在马达加斯加首都连续发生了几起针对中国国民的恶性刑事案件,这些案件涉及的受害人主要以做生意、

19、开餐馆,办中医诊所等方式赚钱谋生。D. 明代航海指南顺风相送中的一段关于钓鱼岛的文字是目前能证明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该岛屿的文献资料,是有力的历史证据。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5 分)( )A. 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大学教授肖耿 6 日在北京出席国际金融论坛年会时认为,中国不应花过多努力考虑经济增长率。B. 到非洲打拼了近 40 年,胡介国不仅拼得了数亿身家,还成为中国和尼日利亚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尼日利亚成为名人。C. 快节奏的社会,一些人轻视书写错误,倘有人认真追宄错误则往往被视为“不识趣”,这实际上代表了一些人遇事不认真且反对“较真”。D. 只要还有一

20、个人乃至一家一户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奋斗。16.下列各句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5 分)( )A. 有您这样的芳邻,一定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B. 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C.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 8 -就动刀动枪的。D. 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17.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5 分)( )A. 对于即将到来的高考新政,李老师等三人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撰写了一份高质量调查报告,并已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B. 小明生病了,给班主

21、任老师写了请假条,主要内容是“因我不慎感冒发烧,不能到校上课,希望准我一天假,特此声明。”C. 辩论会上,他对中国人口问题发表了一番高论,最终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他的观点也引起全国知名专家的高度关注。D. 前几日我将装有重要票据的手提包丢失,非常着急,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恭候。18.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4 分)(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22、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语言的和悬想的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 B. C. D. 1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一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问时, _。如何呵护共享单车,考验着骑车人的素质, _。对骑车人来说,不能只图方便,也要

23、树立起规则意识,珍惜共享成果;对企业平台来说,不能只投车不管理,把积累的风险和问题转嫁给社会;对管理部门来说,不能让企业单打独斗,也要加强对共享平台的管理,引导市民文明用车。唯有如此,_ _。- 9 -高二语文周测答案1. A。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原文中说“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可见是有深刻的含意的。2. C。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中说“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 ,别人看

24、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 。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听信。3. B。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有误。原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 ”,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由此可见,“徒歌”不是没有曲调的诗歌.4.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C 项“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没有依据,无中生有。尽管它存在作者所说的不足之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其消极影响。5. BD

2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A 项中“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说法错误,这类人可能占的比例较高,但还有其它身份的人群。C 项中“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不正确,原文中只是说二者变现方式的差别,并不是说互联网商业模式不符合国内创新产业热潮。E 项中“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说法错误,原文中“多采用免费服务”。6. 国家层面要加大网络版权保护力度,鼓励相关商家合理发展。商家层面要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提供更广泛、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优质服务;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更加理性,不能盲目消费,养成思考的习

26、惯,注重能力的提高。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提出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的建议,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如可以从国家层面、商家层面、消费者等方面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在材料中找到相关的依据。如从文本材料一、二、四来看,商家要想发展,只有让消费者愿意消费,并且从消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即更全面的内容、更优质的答案、更合理的价格。- 10 -7.AC 试题分析:A 应该是“犹”字的运用包含着作者对丹橘的赞颂之意。C 项这两句是说丹橘虽好,无奈山高水深,重重阻隔,难以把它运出去,进献给嘉宾。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

27、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考核诗歌的内容和情感。8.诗人赞颂丹橘经冬犹绿,由此可以联想到诗人自己虽遗权贯排挤,却坚贞不屈保持正直高洁的品质与情操。“自有岁寒心”一句充分显现了丹橘坚韧的性格,历霜雪而弥坚的高尚情操。使人联想到诗人一副自我肯定、充满自信的神情,表现出威武不屈,挺拔峥嵘的英雄气慨。诗中写道丹橘由于路途阻隔无法进献给嘉宾,不能受到嘉宾的青

28、睐,这不由使读者联想到当时朝的黑暗和诗人遭贬斥的坎坷遭遇,诗人借橘喻人,感叹自己空怀报国之才而无用武之地,不能得到朝廷的赏识。最后两句写桃李受世人重视,而被人们忽视的丹橘却也能绿树成阴,不禁使人联思到作者当时的心境,虽因遭受排挤面心情抑郁但又保持着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试题分析: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 桔,喻己贞操。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 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

29、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 语言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10.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11 不宜妄自菲薄12【答案】B 试题分析: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使用正确。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使用错误。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使用正确。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使用错误。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使用错误。力透纸

30、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文章深刻有力。使用正确。13【答案】B 试题分析: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11 -孑然一身:孤零零一个人。一针见血:一针刺下去,马上看见出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此项使用的是它的本义。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此处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各式人物”、“自然景观”,不妥。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义不容辞”。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14【答案】D 试题分析:A 两面对一面,在引导前“能否”,去掉后面的“能够”。B 句式杂糅,“打着做”错误。C

31、 内容交叉无法并列,“做生意”范围较大,和后面内容有包含关系。15【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 搭配不当,应将“努力”改为“精力”。C 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处事态度”;D 语序不当或逻辑错误,应将“一个人”和“一家一户”互换位置。16.A(B.“赏识”用在上对下,C.应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D.根据内容,应是家长和孩子对话,就应用口语语体,而“身体欠佳”是书面语体。 )17.【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项,“李老师”和“校长”身份地位不同,不能使用“责成”这个词语。B 项,小明请假

32、,使用“特此声明”语气生硬,不合场景。D 项,“恭候”自己对别人敬称,不是别人对自己。18.【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排序题。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是对的具体阐述,是总分结构,因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也可用排除法,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AD 两项排除:句前是,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句应该在句之后,排列的有 BC 选项,也可排除 AD 选项。列举杜甫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修辞手法”,根据语感,顺序应为,由此可以选 C。19.【答案】 (1). 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2). 更考验着企业和主管部门的智慧 (3). 共享单车行业才能发展得更好【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后文“积累的风险和问题”,第空注意后面的“对企业平台来说”,第空注意前文“共享单车”。-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