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 目摄影摄像年级 三 班级动漫 G30801时间10 年 月 日课 题摄影摄像基本操作第 14 课时教学目标:相机、摄象机的基本操作重 点摄影、摄像具体操作模式。难 点 正确的摄影、摄像具体操作教学用具多媒体/机房/机械相机、数码相机/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操作演示教学过程:导入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先由基本做起。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4.1 摄影的基本操作一、正确持机方法在持相机时候先了解相机的性能及基本操作方法。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
2、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 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1、持机的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1) 、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2) 、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3) 、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
3、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1) 、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2) 、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4、相机带的重要
4、作用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二、光线的运用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1、光线的性质(1)直射光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
5、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2)散射光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 。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 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光” 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1)顺
6、光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 。 “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感较弱。(2)前侧光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 。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对象不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3)侧光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 。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
7、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由于“侧光” 照明使对象的阴影面积增大,因此画面的影调不亮不暗,明暗参半,不及由“顺光 ”和“前侧光”产生的那样明快,但亦不会太阴沉。立体形态表现会较好。(4)侧逆光来自照相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线叫做“侧逆光” 。它令对象产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阴影面,所以影调会较阴沉。这种照明方法在对象上产生的立体感会比“ 顺光” 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5)逆光“逆光” 是由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被摄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也较弱,影调比较阴沉。可是, “逆光” 可以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廓,还可以突现物体
8、的质感和形状,清楚地展示对象的线条。在明朗的天气下使用“逆光” 更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6)顶光光线由被摄对象上方而来的谓之“顶光” 。日正当中的太阳光便是一个好例子。 “顶光” 常会在被摄对象上造成强大的阴影,若用于人像摄影,则人脸部的鼻下、眼眶、颚下等处会形成浓黑的阴影。(7)底光“底光” 的光源位于被摄物的下方。这种光线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较少见,故有怪异和戏剧性的效果,在一般摄影场合应用较少。3、光线的反差“反差”指的是被摄对象上 “最亮”与“最暗” 的色调关系。所谓“ 反差强”,是指光线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大,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剧烈,对比度非常强
9、烈。相对的, “反差弱” ,表示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不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柔顺,令色调很丰富。三、摄影的构图构图是在照片有限的空间内处理人、景、物的关系,并将三者安排在画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画面特定结构的过程。构图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强调及突出主题景物,同时把繁琐的、次要的东西恰当地安排为陪衬。好的构图令照片看起来均匀、稳定、舒服、有规律,而且可以引导视线到主题点。构图不当,会出现杂乱、左右不平衡、头重脚轻及因主题过多反而变成没有视觉焦点等问题。1、构图注意事项要获得好的摄影构图,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照片不应太过单调,否则照片会显得呆板。但也不应太复杂,否则会令人觉得
10、混乱。(2)要选择适合的背景。好的背景不但有助于衬托主题及突出主角,亦会丰富照片的内容,增添画面的色彩。(3)要了解人、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关系,并适当地安排它们,以有效地表达主题,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4)要考虑各个景物色彩上的对比。鲜明的对比有助于突出主题,但若颜色混乱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5)要掌握光线的照射角度以及所产生的明暗阴影,它们都会影响照片的色彩和效果。(6)要多利用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这将有助于在平面的照片内增加立体感。2、以不同的拍摄角度造出不同的构图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及底面。同一个对象,拍摄的方位角度不同亦会
11、令画面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所以在拍摄之前应选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对物体作观察及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最可表达主题、最生动的视点,以找到最合适的构图。(1)正面拍摄。正面拍摄是一种最常用的摄影角度。正面拍摄可以产生庄严、平稳的构图效果。但平稳的线条、对称的结构也会因缺乏透视感而显得呆板。而且很多时候会因为对象的受光情况相似而不能突显对象应有的立体感。(2)侧面拍摄。用斜侧的摄影角度,画面上原来的并行线条变成了斜线,具有纵深感,能将人的视线引向深处,增强立体感。而视线跟随斜线延伸,也会使画面变得生动。随斜侧方位的角度变化,其透视效果也会出现有趣的改变。(3)仰视拍摄。仰视拍摄指的是向斜上方的
12、角度进行摄影,多用于拍摄高大的景物。这种拍摄角度既可以拍到高大景物的全景,又可以形成垂直地面的线条向上汇聚的透视感觉。还可以突出对象的高耸特性,增加压逼感。(4)俯视拍摄。俯视拍摄就是从上向下进行拍摄。在高处作俯视的拍摄可以将大范围的景物都拍下来,所以在广角的风景摄影中会经常应用到。在人像摄影中使用俯视拍摄方法,可以为主角带来一种纤秀的效果。3、构图的“ 三分法”“三分法 ”是由希腊的数学家提出来的。摄影者将其运用在照片的构图上,往往可以拍出很多和谐悦目的照片。具体做法是:用两条直线和两条横线将画面平均分为 9 个同样大小的方格。拍摄时将主题放在直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三分法”可以应用在任何人
13、物和景物的摄影上。4、背景与前景的选择背景或前景与主题在色彩、形状、线条、质感、明暗上的不同会造成反差,形成对比,有突出主题之用。(1)简单柔和的背景。简单的背景不会抢去主题的地位,有利于突出主题。但过于简单及单调的背景却会使照片过于呆板。(2)避免杂乱的背景。杂乱的背景会使照片看起来非常混乱,更甚者会令人辨别不出主题是什么。(3)避免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如果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将难以突出主体,会严重破坏照片的整体效果。5、摄影构图的基本模式(1)构图均衡平稳均衡,就是平衡。它区别于对称。用这种形式进行构图的画面不是左右两边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一一对应,而是相等或相近形状、数量、大小
14、的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是一种异形、异量的呼应均衡,是利用近重远轻、近大远小、深重浅轻等透视规律和视觉习惯的艺术均衡。当然均衡中也包括对称式的均衡。均衡式构图,给人以宁静和平稳感,但又没有绝对对称的那种呆板无生气,所以是摄影家们在构图中常用的形式,均衡也成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之一。要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是要选好均衡点(均衡物) 。什么是均衡点呢?这要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以去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体求均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要多加实践和学习,用好这种艺术技巧。(2)打破均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潮的摄影家
15、认为均衡刺激性不强,反映不出新时代的生活节奏和特点,他们主张打破均衡,而且也在实践他们的观点,拍出了一些不均衡的作品。我们把这些作品的构图形式,称为非均衡式构图。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现实生活中既有均衡也有不均衡。只要是内容的需要和创作意图的需求,形式可以任意选择。非均衡式构图具有不稳定,不和谐,紧张刺激、动荡不安等特点。从景物形象上来表现动势较为理想;从心理反映上用来表达烦燥不安的情绪、不协调的动作或不一致的注意力和不同的表情等,具有优势;如展示战争的残酷、革命风暴、狼藉现场等场面,亦可取得好的视觉效果。(3)框架式构图框架式构图是用一些前景将主题框住。常用的有树枝、拱门、装饰漂亮的栏杆和厅门等
16、。这种构图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有助于突出主题。另一方面,焦点清晰的边框虽然有吸引力,但它们可能会与主体相对抗。因此用框架式构图多会配合光圈和景深的调节,使主体周围的景物清晰或虚化,使人们自然地将视线放在主题上。(4)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直角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是以画面的一个竖边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底边为三角形的另一个直角边。这种构图大都注意被摄物的方向性。景物的运动方向或面向应该对着三角形的斜边,使运动物体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间,给以出路。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在横幅或竖幅画面中均可选用,其特点是竖边直线可显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稳实、安定感,并且富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三角
17、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右直角边灵活多变,很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灵便性还表现在底边长竖边短或底边短竖边长均可选用,只要三个角中有一个角可形成直角,便可用这种形式构图。(5)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把景物安排在画面的中央,圆心正是视觉中心。圆形构图看起来就象一个团结的团字,用示意图表示,就是在画面的正中央形成一个圆圈。圆形构图,除了圆形物体以这种图式表示其圆外,实际上有许多场景可用圆形构图表示其团结一致,既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意愿上的。如许多人围着一个英雄模范在签名,不少少年儿童正聚精会神地听老人讲故事,小朋友们围着圆圈做游戏等,均可选用圆形构图。圆形构图给人以团结一致
18、的感觉,没有松散感,但这种构图模式,活力不足,缺乏冲击力,缺少生气。(6)S 形构图S 形实际上是条曲线,只是这种曲线条是有规律的定型曲线。S 形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富有活力和韵味。同时,读者的视线随着 S 形向纵深移动,可有力地表现其场景的空间感和深度感。S 形构图分竖式和横式两种,竖式可表现场景的深远,横式可表现场景的宽广。S 形构图着重在线条与色调紧密结合的整体形象,而不是景物间的内在联系或彼此间的呼应。S 形构图最适于表现自身富有曲线美的景物。在自然风光摄影中,可选择弯曲的河流、庭院中的曲径、矿山中的羊肠小道等等,在大场面摄影中,可选择排队购物、游行表演等场景;在夜间拍摄时可选择蜿蜒
19、的路灯、车灯行驶的轨迹等等。(7)十字形构图十字形是一条竖线与一条水平横线的垂直交叉。它给人以平稳、庄重、严肃感,表现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因为十字最能使人联想到教会的十字架,医疗部门的红十字等,从而产生神秘感。十字形构图不宜使横竖线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两线交叉点也不宜把两条线等分,特别是竖线,一般是上半截短些下半截略长为好。因为两线长短一样,而且以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了省略和动势,会减弱其表现力。十字形构图的场景,并不都是简单的两条横竖线的交叉,而是相仿于十字形的场景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如正面人像,头与上身可视为垂直竖线,左右肩膀连起来可视为横线;建筑物的高与横的结构等。也可以
20、这样讲,凡是在视觉上能组成十字形形象的,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四、光圈、快门、对焦、景深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要学会手动拍摄就必须学会光圈与快门的设定配合。1、曝光量与光圈的关系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它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这就好比房间里的窗子,它开得越大,进来的光线越多。光圈的数值通常用 f-stop 值来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 值越大,光圈开得反而越小。例如:f16 的光圈就比 f8 的光圈小。在快门速度不变时,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片的明暗。光圈太大,曝光会过度,照片就会白茫茫一片。光
21、圈太小,曝光会不足,照片就会是黑漆漆的。2、曝光量与快门的关系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闸门。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高,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少。反之亦然。它相当于开窗子时间的长短。光圈与快门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们的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并互相影响着。如果将光圈收小一级(例如由 f/4 收小至 f/5.6) ,将快门速度调慢一倍(例如由 1/60 减至 1/30) ,它们的曝光量是一样的。3、对焦的重要性对焦是指将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后,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图像变得最清晰的过程。只有对焦正确图像才可能清晰,否则图像就是模糊的。4、景深与光圈、距离、焦距的关系景深的“景” 是指我们要拍摄
22、的景物, “深”就是清晰度的纵深范围。当镜头对焦于拍摄目标时,这一点对应在 CCD 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它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这个范围就是景深。景深越大,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影响景深的三大要素是:(1)光圈:在镜头焦距及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2)距离:在镜头焦距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越接近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小,越远离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大。(3)焦距:在距离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即短焦镜头的景深大,长焦镜头的景深小。4.2 摄像的基本操作摄像的操作功能有很多种(项) ,同样的功能
23、技术操作上不同的手法也很多。但是,最基本的操作主要有这几个部分:摄像执机、启动操作、曝光(光圈和快门)控制、调焦(景深)控制、变焦(景别)控制和录放控制等。首先做好摄像机的调整与准备摄像的技术准备与维护,是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摄像的技术准备指用摄像机开始拍摄前应做好的技术方面准备工作。摄像维护指在摄像之前、过程中、之后应注意的维护工作。摄像的技术准备与维护是互相渗透的交叉关系,有时候,摄像维护的某个环节就是摄像技术准备的环节;摄像技术准备的某个环节,也就是摄像维护的环节。一、摄像准备摄像机属于娇贵的仪器。在摄像机开始拍摄前,如果没有把技术准备工作做好,摄像机有可能会“ 罢工” 的。摄像的技术准
24、备正是为了避免摄像机出现“罢工”现象而存在的。摄像的技术准备,主要包括摄像状态准备、供电准备、录像准备。、摄像状态准备摄像状态准备主要包括摄像机的维护准备、环境适应准备和黑白平衡调节。1、维护准备摄像机的维护是周期性的。如果摄像机较长时间没有用了,每隔 1-2 个月就应该通电调试检查一次。此外,还应该保持摄像机机身的清洁。对摄像机的光学镜头,更应该呵护倍至。当镜头上沾有灰尘或结露时,可以用干净的软布或镜头纸轻轻擦拭。也可以沾上酒精或镜头清洗液擦拭。不可用水擦洗,更忌用粗硬的纸张或布擦拭镜头。2、适应环境的维护性准备摄像机最适宜在 5-35的常温下工作。如果拍摄环境属于常温晴天,摄像机可以省略适
25、应环境的准备或维护。但是,如果摄像机要在以下一些特殊的环境里拍摄,就应该做好环境适应准备。如果摄像机需要在雨天拍摄,应该注意为摄像机准备一把较大的伞,拍摄时由摄像助理为摄像机打伞遮雨。或者,为摄像机准备好特制的机身雨衣,拍摄时让摄像机穿上。如果在冰天雪地里拍摄,可以给摄像机穿上特制的小棉袄,并在附近生火以提高温度。如果是在高温烈日下拍摄,一方面应注意遮伞,另一方面应设法弄两盆冰块,以降低拍摄环境的温度。3、适应环境色温的调节准备在摄像机开始拍摄之前,适应拍摄环境色温的调节准备,是一个必须的不可或缺的技术准备环节,这直接关系到拍摄的色彩效果。实验表明,红、绿、蓝三原色的色光相加,可以得到白色光。
26、青、品、黄是与三原色相对称的补色光,因此,将青色光与红色光相加,也能得到白色光;将品红光与绿色光相加,也能得到白色光;将黄色光与蓝色光相加,也能得到白色光。以三原色不同程度的混合,可以得到各种所需要的颜色效果。摄像的色彩表现,就是根据这些光学原理进行技术处理后实现的。电视画面的色彩效果,除了受到被摄物体的本色、所受色光的颜色、环境色等影响,还要受到色温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色温是比光色更加重要的色彩表现因素。色温是物体或空间在光和热作用下,产生颜色变化的物理量。计量的单位为凯尔文(Kelvin)度。标准黑体(如铁、钨等)在连续加热过程中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由此得出与温度相对应光色的量度。通俗地说,
27、色温即辐射光的颜色温度。标准黑体在摄氏273为绝对黑体,这时它没有任何辐射光,其色温标定为() ;当温度加至 1000时,辐射光呈暗红色,色温标定为10002731273() ;当温度加至 5227时,辐射光呈白色,其色温标定为52272735500() ;当加温至 24727时,辐射光呈天蓝色,其色温标定为 25000() 。辞海:“ 色温度(指)根据发光面颜色估计其实际温度的物理量,等于辐射同样光谱成份的黑体的温度。实际物体的热辐射总比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为弱,且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情况与物体的性质有关,如果物体的颜色(更确切地说,它的辐射强度在可见区域内按波长的分布)和黑体在某一温度的颜色
28、接近相同(因为两者的波长分布不可能完全一样) ,则这个黑体温度就称为该物体的 色温度。物体的色温度总是小于其实际温度,物体愈接近黑体,色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别愈小。 ”在拍摄过程中,色温低时,拍摄出的画面景物颜色偏黄(或偏红、偏橙) ,摄影术语称为“偏暖 ”;色温高时,拍摄出的画面景物颜色偏蓝(或偏青、偏紫) ,摄影术语称为“偏冷 ”。由于不同的环境色温不同,所以,拍摄前要针对大致的色温范围,将滤镜拨到与环境色温相符合的档位。当滤镜档位拨完后,就可以进行适应色温的黑白平衡调整。、白平衡的调整所谓白平衡,指摄像机红、绿、蓝三个基本色的视频信号幅度相等,色度信号为零。摄像机处于白平衡状态时,摄像机对
29、准白色物体拍摄,在彩色监视器上显示的图像应该是纯白的,不偏向任何其他颜色。进行白平衡调整时,在确定滤镜档位不错后,将镜头对准一个标准白色物体或盖上白色镜头盖,调整变焦,使取景器充满白色,然后拨动白平衡调节开关(WHITE)向上,寻像器内显示“WHT :OP”,几秒钟后,又显示“WHT :OK” ,白平衡便调整好了,并被自动记忆。有时候,拨动白平衡开关(WHITE)向上时寻像器内显示:WHTNG 白平衡未调整好TEMP 色温太低CHG FILTER 色温太低;TRY AGAIN 再试一遍这时,应该检查滤镜是否放在适当档位,调整滤镜后再进行白平衡调整。、黑平衡的调整所谓黑平衡,指摄像机红、绿、蓝三
30、个基本色的视频信号中,黑电平的大小一致。摄像机处于黑平衡状态时,摄像机对准黑色物体拍摄,在彩色监视器上显示的图像应该是纯黑的,不偏向任何其他颜色。摄像机出厂前,黑平衡是调整好的,但在实际运用时,摄像机的红、绿、蓝三基色视频信号的黑电平大小会有所变化,因此摄像机使用前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黑平衡调整。黑平衡的调整比较简单,只需要将白平衡开关下拨,此时镜头光圈自动关闭,寻像器显示“BLK :OP”字样,几秒钟后,再显示“BLK:OK” 字样,黑平衡就调好了。、白平衡调节时的滤镜档位家用摄像机的白平衡是自动调节的,其色彩效果一般有室内、户外和自动三个档位。专业摄像机的白平衡调节前,应先设置滤色片和滤光片
31、。一般来说,专业摄像机都有以下一组滤色片来保证进入分光系统的光线色温正常。一般摄像机的滤色片有 A、B、C、D 四个档位,具体如下:A 档:适用于 3200K 色温;B 档:适用于 4300K 色温;C 档:适用于 5600K 色温;D 档:适用于 6300K 色温;如果不是有特殊的偏色表现要求,摄像机拍摄前的色温片选择应与其环境主光色温相一致。常见的主光色温大致如下:烛光色温在 1930K 左右;家用钨丝灯色温在 2600-2900K 间;新闻灯色温在 3200K 左右;高色温镝灯色温为 5600K 左右;家用日光灯色温为 6000-7000K 左右;日出或日落时,色温在 2800K4200
32、K 之间;没有太阳的昼光,色温在 4500K4800K 之间;中午前后的阳光,色温在 5400K5500K 之间;室内漫射阳光,色温在 5500K6000K 之间;阴沉的天空,色温在 6800K7500K 之间;烟雾弥漫的天空,色温在 8000K 左右;晴朗的北方蔚蓝色天空,色温在 10000K20000K 之间。根据以上色温数据,可以选择调整滤色片档位。与滤色片并排在一起的,还有一组衰减滤光片,分为 4 档,每档以上一档 1/4 的比例衰减滤光。1 档=直通( CLEAR) ;2 档=1 档光通过量的 1/43 档=1 档光通过量的 1/16 4 档=1 档光通过量的 1/64实拍时,应根据
33、光线强弱,选择相应的衰减滤光片,保持自动光圈 F=8 为宜。不过对于滤光片的选择,也并非完全取决于估计的色温。在一些照明不足的拍摄环境里,宁肯偏色也要保证图像的亮度。所以,按照色温估计应该用 3 档的,也可以用 1 档。这是因为置于 1 档时,光圈要比 3 档省 1 级,两种档位拍出来的图像亮度大不一样。目前,流行的 BETACAME 摄像机滤色片和滤光片已经合二为一了,具体档位如下:1 档,适用于 3200K 的色温,这是摄像机的标准光源,所以滤色片不带任何颜色,光线 100%通过镜头射入成像靶面。2 档,适用于 5600K 的色温,这是室外日光下的拍摄档位,因为日光色温较高,所以滤色片为橘
34、黄色,能吸收较高色温的蓝光,使到达成像靶面的光与摄像机3200K 的标准光源接近。3 档,适用于 5600K+1/4ND,这一档位滤色片也为橘黄色,但带有衰减光线的作用。4 档,适用于 5600K+1/16ND,这一档位滤色片也为橘黄色,但进一步加大了衰减光线的作用。、混合光条件下,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整A.在室内混合灯光和日光同时照射的情况下,应先确定以哪种光源为主。如果以射进室内的日光为主光,灯光为辅助光,则可选择 3 号滤镜,并给灯光加升温的色片,使灯光的色温提升到与日光相近的程度。如果以灯光为主光,日光为辅助光,则可选择 1 号滤镜,并在射进日光的窗口上挂一种降低色温的薄片,使日光的色温降
35、低到与灯光相近的程度。B.在室外混合光条件下,一般以高色温的光源,作为调整白平衡的依据。也有通过给照明灯加色片,提升或降低灯光的色温,以调和混合光线造型效果的。常见的灯光色片有:浅红色、浅紫色、浅蓝色、浅黄色、浅绿色等。、供电准备除了在演播厅里拍摄的摄像机用交流电外,在其余的拍摄环境里,摄像机大多都要以专用的摄像机蓄电池供电拍摄。为此,摄像的供电准备,要求带摄像机出发的时候,带足所需要的电池,甚至带上充电器。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专业摄像机蓄电池走带拍摄的供电时间,均超过 30 分钟。但是,如果蓄电池已经老化,或者蓄电池冲电不够满,蓄电池使用的时间就可能锐减。为此,当估计要拍摄走带时间超过 30
36、分钟的时候,至少应该带 2 个蓄电池;如果有大段的人物采访要拍,估计走带时间达到一个小时,至少应该带3 个蓄电池。如果是到外地出差一段时间进行拍摄,毫无疑问,应该带上充电器和至少 2-4 个电池。摄像机专用蓄电池的充电,一般要在电池里的电力用完后再充电。这是因为一些蓄电池具有记忆功能,如果电力没有用完就充电,就会被记忆充电量,使下一次的充电量减少。电池充电充满后,不要继续长时间充电。长期保存的摄像机蓄电池,每隔一个月左右应该再进行一次充电。放置一年以上的蓄电池,如果充电时电量不能回升,表明电池已经老化。应更换新电池。、录像准备所谓录像准备,指把拍摄的图像和原声信号以某种方式记录下来所需要的技术
37、准备。专业摄像的录像准备主要包括录像记录体的准备以及带头彩条录制的准备。录像记录体主要有录像带和数字存储体两种。图 13、几种常见的录像带照 6录像带是目前专业和业余的电视摄像普遍使用的摄像记录体,指通过摄像机拍摄,以磁极方式记录现实生活,可通过放像设备反复观看的一种图像和声音的记录体。按照录像带规格型号不同划分,录像带主要种类有:大 1/2 录像带、微型录像带、3/4 录像带、BETACAM 录像带、DVCAM 录像带、DVCPROC 录像带、M录像带等。大 1/2 录像带是典型的家用录像带,适用于家用摄像机。这种录像带长度主要有60 分钟、120 分钟和 180 分钟等型号。常见的品牌包括
38、索尼、松下、JVC 等。这种录像带的清晰度比较低,但价格便宜。在大 1/2 录像带中,有一种带有“S VHS”符号的录像带,清晰度相对较高,俗称“ 铁带 ”,也被不少圈内人称为“金属带”。这种录像带的技术指标比一般大 1/2 录像带高,但仍比专业用的录像带便宜。微型录像带也是典型的家用录像带,这种录像带有的形状比录音带还小,主要适用于数字照相与摄像性能兼容的小型摄像机。这种录像带时间长度一般为 60分钟。常见的品牌主要有索尼和松下等。这种录像带一般在买摄像机的时候随机配给,其清晰度在家用档次录像带算比较高的,但技术指标远未达到专业的要求。3/4 录像带是专业摄像机使用的录像带,适用于基层电视台
39、的 3/4 摄像机。3/4 录像带的清晰度勉强达到专业电视台播出标准。3/4 录像带的长度主要有 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等。其中 30 分钟的录像带较小,主要用于一体化的摄像机。60 分钟、120 分钟的录像带较大,主要用于分体式的摄像机(俗称背包机) 。这种录像带的清晰度虽然比家用档次录像带高,却是专业录像带中清晰度比较低的。由于这种录像带清晰度不够高,而且容易有刮痕雪花点,在省级专业电视台已逐渐被淘汰。DVCAM 录像带是近年来刚兴起的专业摄像机使用的录像带,其清晰度基本达到现在电视台的播出专业标准。这种录像带的长度主要有 32 分钟、64 分钟、184分钟等。其中 32 分
40、钟的录像带为小带,适用于一体化的摄像机,64 分钟和184 分钟的录像带为大带,主要用于分体式的摄像机或编辑用的放像机。BETACAM 录像带是专业摄像机使用的录像带,其清晰度较高,性能稳定,完全达到现在电视台的播出专业标准。这种录像带的长度主要有 30 分钟、60、120分钟几种。其中 30 分钟的录像带为小带,适用于一体化的摄像机。60 分钟和120 分钟的录像带为大带,主要用于编辑。DVCPRO 录像带也是专业摄像机使用的录像带,其性能、长度以及适用范围,与BETACAM 录像带相类似,属于符合播出标准的专业档次录像带。录像准备实质上就是录像带的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可拍时间长度准备、拍摄磁
41、极准备和松紧适度准备。关于可拍时间长度准备,需要对即将去拍摄的镜头有个走带时间的预算判断。一般来说,拍一条 1 分钟的新闻,预算走带长度至少为 10 分钟。如果是拍艺术片,尤其是拍电视剧或 MTV,则预算走带时间就更多。关于拍摄磁极的准备,主要是针对新带而言。新录像带使用之前,规范的摄像应该在带头录制 1 分钟的彩条和 30 秒的彩场或空画面,然后才开始录正式的镜头。这其实是后期编辑制作对前期一种技术细节的要求。在后期编辑的时候,如果要准确地衔接放机或录机的画面,应该有个“锁相同步” 的走带时间,这个走带时间的录像带长度,是留给机器卷带所用。关于新带,录制彩条的方法是:打开摄像机磁带盒,放入磁
42、带合上倒带后,将彩条/白平衡开关“BARS/WB” 拨至“BARS”,按动摄像按钮录制到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再按停。然后把彩条/白平衡开关调回原来中间的位置。在每次停机后的重新开机,第一个镜头应该先拍摄 5 秒钟以上的不用的画面,然后再拍摄正式要用的画面。关于松紧适度的准备,主要是针对新的录像带或长期不用的录像带。具体来说,就是把录像带快进到完,再退回,空转一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带和长期不用的老带,有可能出现带子粘住(过紧)的现象,不用快进倒一遍,可能发生拍摄时的走带速度不均匀,甚至出现带子拉不动的“死机” 现象。数字记录体指以数字存储方式记录摄像机拍摄结果的录像记录体。常见的有移动硬盘、数
43、字块、数字条或数字棒等。家用数字摄像机的数字记录体存储量较小,一般存储量只有 16 兆、64 兆、128 兆、640 兆等。数字记录体的优点是体积小,携带方便,且拍摄后不论在编辑过程翻录多少次,信号都不会损失。弱点是目前清晰度尚未完全达到录像带记录体的各项指标,记录时间较慢。但是,数字技术是摄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记录体终究要取代录像带记录体。二、摄像维护摄像维护主要指拍摄过程中以及不拍摄的时候,对摄像设备的维护和保护注意事项。摄像机一般要等开机 1 分钟之后,工作性能才能稳定,在正式拍摄之前,摄像机至少应有 2-3 分钟的预热时间,以保证拍摄时摄像机的工作状态稳定。在拍摄过程中,短暂的停
44、拍可以不关机,只需要将滤色片置于遮光档,或将镜头盖罩住镜头。摄像过程应注意保持电压,过低会使拍摄的图像色彩失真。摄像机应避免在高温、潮湿和强磁场环境中工作。摄像机必须避免雨淋,一旦水气和潮气侵蚀于机内,会引起机器的损坏。摄像机从阴冷的环境更换至较热的环境,镜头表面会凝聚一层雾水,应等几分钟,让雾水自己风干后,再开始拍摄。切记,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急于擦抹镜头,或直接开机工作。在使用摄像机的时候,不要让阳光或强光长时间直射镜头,以避免摄像管靶面损坏或灼伤。此外,不要让摄像机在强烈的震动中工作,以免摄像机器件受损。摄像机镜头上有灰尘,应用镜头清洁剂、橡皮吹、鹿皮、麂皮等专用物品进行清洁。摄像机外壳
45、勿用酒精、苯类溶液擦洗,应用软布擦抹。运用适配器连接交流电时,一定要先明确了解交流电的电压,然后再进行具体连接。尤其是到外地或农村,千万不可以没有明确具体电压就进行连接。摄像完毕,应关闭光圈,将滤色镜置于关闭档位,盖上镜头盖。如果摄像机长时间不用,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每隔 1-2 个月通电一次,并检查各项指标,以确保其性能稳定。摄像机的电池如果较长时间不用,应充足电置于干燥、清洁、通风的场所,每次充电前要尽量将剩余的电放完后再充电。因为一些蓄电池有记忆功能,用电不尽,会减少充电量。刚用完的电池要过 10 分钟后再充电,电池充满后,不要继续长时间充电。电池较长时间不用,每隔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应该放
46、电充电一次。摄像机的外接话筒,有的有内装 5 号(或 7 号)电池,长时间不用的要把电池取出来。磁带存放的环境要求温度在 20左右,湿度在 35%到 45%之间。过分潮湿阴冷,磁带会粘连;过分干燥闷热,磁带会产生静电,吸附灰尘或变形。另外,磁带不应该长时间置放于盒外,以免虫咬、受潮。磁带一般应该竖放,以免变形。还有,磁带应该远离磁场,不宜放在收音机、电视机等有磁场的家电旁边。一、摄像执机摄像机的执机是摄像机的拍摄操作中最基本的工作环节。尽管摄像执机即便不那么规范,也未必不能进行有效地拍摄。但是,规范的摄像执机,将使摄像主体在构图的稳定性和镜头的运动拍摄方面,有个较好的发挥基础。、执机的基本方法
47、执机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徒手执机和支撑执机两种。1.徒手执机徒手执机指不依靠三脚架等设备的支撑,以手、肩、腰等身体部位支撑摄像机,进行摄像的姿势。徒手执机拍摄的优势在于有较大的机动性,可以根据被摄对象的具体情况,及时地做出反应,或改变机位,或改变角度,灵活性强。图 14、站立徒手执机肩部扛拍姿势照 7徒手执机最常见的就是站立肩部扛拍法(如图 10-1) 。其要领是:将摄像机置于右肩,眼贴寻像器,右手握紧摄像机的镜边手柄,以右手拇指控制录像按钮,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控制变焦(推拉)键,左手控制光圈环和调焦环,走动时以虚步行走,努力保持摄像机的平稳。图 15、站立徒手执机腰部抱拍姿势照 8图 16、站
48、立徒手执机上举拍摄姿势照 9徒手执机较常见的还有腰部抱拍法和上举拍摄法(如图 11、图 12) 。腰部抱拍法主要适用于低视角取景。其要领是:用左手指控制变焦和开关,上翻寻像器,用右手抱住机身。上举拍摄法多用于面前有遮挡物(其他人)的拍摄。其要领是:事先调整好摄像机的光圈(一般拨到自动档) ,调好焦距(一般拨到自动聚焦档) ,下翻寻像器(开盖) ,左手握住摄像机机身上的提手柄,直臂将摄像机高举过头顶,右手控制拍摄按钮和变焦(推拉)键,尽量保持摄像机的平稳。徒手执机较常见的还有蹲跪拍摄法。这种拍摄法有肩扛和置地两种姿势。其要领是:下蹲(或下跪一边膝盖) ,将摄像机置于肩部或地上进行拍摄。其他要领与
49、前面的相关姿势大致相同。图 19、徒手执机坐式肩拍姿势照 12图 20、徒手执机坐式抱拍姿势照 13徒手执机也有坐式拍摄。这种拍摄法有肩扛、怀抱和置地等拍摄姿势,多用于低角度的取景。其要领与前面的姿势大致相同。2支撑执机支撑执机指把摄像机固定于支撑设备上(如三脚架、轨道移动车、升降机等)进行拍摄。支撑执机最常见的就是三脚架支撑执机,其要领是:拍摄前检查三脚架的水平和匀速转动情况,然后将摄像机无需运动的关节锁定,眼贴寻像器,左手调整光圈环或调焦环,右手控制摄像机录像按键和变焦按钮。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拍摄间歇需要离开摄像机,在关闭电源以后,还必须把三脚架的云台锁死,并关照别人注意看管。支撑执机较常见的还有在轨道移动车或升降机上拍摄,其执机要领与三脚架执机拍摄相类似,所不同的是,拍摄者站在移动物上,要保持虚式站立,以确保重心稳定。、执机基本要求摄像执机的基本要求是:平、稳、准、匀。1. 平、稳,指端机平稳,且与地平线保持水平。无论何种姿势执机,都要求端机平稳。所谓端机平稳,即执机保持画面的水平和稳定(特殊拍摄操作除外) 。一般的镜头,如果不能做到执机平稳,就会使观众在欣赏电视节目时,被摇摇晃晃的电视画面晃晕。当然,在拍摄一些比较另类的 MTV,为了追求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