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研究方法论 结构主义,外国文学研究所 姜红,一、结构主义的产生,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人文科学的某些领域语言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文艺学等学科中流行的一种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新倾向。它认为每门学科、每件事物都存在着一个内部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由事物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成的整体。它主张从事物的整体上,从构成事物整体的诸要素的关联上去考察事物、把握事物。(王泰来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斐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瑞士语言学家,最早用结构的观点从事研究)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语言研究中的同时性共时性概念,也就是从构成某一语言现象的各种成分的相互关系中、而不是从它们的历
2、史演变中去考察语言。(王泰来)普通语言学教程第1版1916,第2版1922,第3版1949,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二战前后在南美调查当地土著生活情况后,发表系列人类学文章,提出用结构的观点分析人类社会。他认为人类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众多不同表现形式本身的研究,而不是借助任何外界的因素,可以找到一个囊括并说明各种现象的符合逻辑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这一事物的结构。结构与现实不同,它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对事物的结构进行分析,才能真正明白这种事物。因此学者的任务就是要从事物的千变万化中找到那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王泰来),弗拉基米尔普罗普(俄国形式主义批评
3、家)民间故事形态(1928)开创了用模式来分析文学作品尽管故事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有内在的共同的规律,即每个故事都由6种人物组成:英雄、他的对手、假英雄、助手、公主或她的父亲等。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吸取了上述结构分析的观点,从60年代开始在法国广为流传。,二、几个基本概念,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一个系统,一种体制,一套人际关系上的准则和规范,而语言则是这个系统在口语和笔语中实际的体现。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是指现象的内部联系,只有通过模式才能够认识,而表层结构则是指现象的外部联系,人们通过感觉就可以了解。,符号(sign)符号是意义的载体,或者说社会文化现象作为具有意义的客体和事件,都可被看作符号
4、。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两者大致上就是形式和意义,在不同类型的符号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不同。符号可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映象型(icon)、索引型(index)和基本符号型(sign)。映象包括能指与所指的实际等同(如肖像)。索引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是因果关系(烟意味着火,因为火是烟的原因)。而在基本符号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人为的、约定俗成的(如字词)。,三、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特点,特别重视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罗兰巴尔特作品情节结构的模式探讨: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1966)把叙述体作品作为整体来研究:罗兰巴尔特叙述文结构分析入门(1966)托多罗夫结构主义诗学(1973)热奈特形象III
5、(1972),虽然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因人而异,但批评的内在性和抽象性构成他们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坚持文艺批评应该从具体作品出发,反对用作品以外的任何因素,例如历史事件、社会思潮、作者生平等去分析和理解作品。他们认为作品的意义寓于作品本身,是由内在结构决定的,因此批评者的任务是去挖掘、分析这部作品内在的抽象的结构。尽管他们并不排斥对作品意义的分析,但“它的目的不再是对具体作品的描述,指出它的意义,而是探求产生这部作品的总法则”。,与摹仿批评、表现批评对立 以发展文学科学为目标,与传统的人文主义批评相去甚远 1)文学“作品”变成了“文本” 2)作者“主体”死了 3)读者取代作者成为批评的中心并非传统读者,而是消融于非个人“阅读”活动中的读者被阅读的也并非有意义的文本,参考文献,(美)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英)霍克斯( T. Hawkes)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费雷德里克詹姆逊等(Frederic Jameson)著:语言的牢笼,钱佼汝、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