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振济窆唐朝时候,有一个叫郭元振的人。他十六岁就进太学读书。有一天,他与自己的恩师探讨什么是义?恩师说:“以之大着,为国为民。 ”元振接着又问:“如果学生以后做不了官,如何为国为民呢?”恩师又说: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元振明白了恩师的一番教导:做人但求无愧于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义的表现。元振与老师约定,十日内去自己的家乡采摘一种叫百灵草的药材,来施救恩师的远方亲戚。可是在第十日回城的路上,元振遇到一个上吊的书生,元振与书童一起救下那位书生,原来这位书生因无钱安葬去世的父亲而选择上吊。元振听后,二话不说,叫书童拿出五十两银子给那位书生,让他安葬家父。因为路上耽搁了时间,元振没能及时赶到太学,没有遵守与恩师的约定,被恩师逐出了师门。在途中,他又碰到了那个书生,书生见他就跑,元振抓住书生,并询问为什么要跑,书生惭愧的说:“家里五代的灵柩,都散落在各地,现在想要安葬在一起,可是五十两银子被他遗失了。元振又叫书童取了一百五十两银子给书生,要他去安葬父亲。正当元振又师弟准备去参加科考时,书生又来了,这次是父亲的棺木被恶霸扣住,不给银子就不归还,元振把家里刚刚寄来的四十万文钱全部给了书生,因此而耽误了科考。恩师得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知道自己错怪了元振,又重新接收了元振做学生。三年后,元振金榜题名,官封代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