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星运行时间首席点评:白霞霞卫星运行时间位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3435 页。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以往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马老师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 21 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 11421=。在精确计算前,马老师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重点是使学生讨论竖式计算,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
2、步计算的算理。适时的引导,循序渐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求知探究能力,通过二次尝试的纠错和课堂检测中的巩固拓展,这也为后续乘除法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总的来说本节课的各个层次十分清晰。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提升。教师给予适时点拨。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这节课上得好,具体的来说以下亮点:1.在准备过渡这一环节让学生动手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既回忆了以前学过的乘法知识,又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2.创设问题情境,从卫星的有关资料入手,把学生带进情境中让学生经历有关人造卫星资料数据收集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和思维能力。3.注重估算教学: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老师让同学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了估算能力。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中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说的合理,也给以鼓励!4.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本课教学中,马老师一直与人友善,与学生为友,宽容、善待每一名学生,并且能分梯度设计习题,使每一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收获。不足之处:就是在课堂上,应做到对学生及时评价,这样更能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