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战高考语文总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第一课时标点讲解,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 本考点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 1.考查范围:七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其中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为句中点号;句号、问号、叹号为句末点号)和九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和专名号)。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含义是能够识别、改正错误的标点符号和正确书写标点符号,要求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纵观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在标点符号的命题上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在考
2、查范围上,问号、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六种点号和引号、书名号、括号、破折号四种标号是考查的重点。 2.在考查频率上,出现最多的知识点有:问号、书名号的使用,引号、括号与相关点号的搭配使用;显示文句的层次时,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的使用。 3.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四种:一是选择题,要求学生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或者给出的语段标点空缺,要求学生选择最恰当的一组标点;二是修改填空题,在提供的应用短文中存在标点、语法及句意表述上的错误,要求学生指出有错误的地方并修改;三是填空题,要求学生在短文空缺处加标点;四是表述题,要求学生指出因标点位置不同而导致的表意差异。,4.在材料的选
3、用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多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材料。 5.在命题的规律上,有以下四个特点: (1)试题的综合性。多数试题综合考查多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2)语境的限制性。突出考查学生在语境中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干扰点的模糊性。考查点多为易混标点的使用。 (4)重点用法的重复性。不避开对重要标点符号的重复考查。,根据对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的命题分析,结合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的要求,特对2011年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作如下三点展望: 1.考查题型。近年标点考查主要是客观单项选择题,但主观题也已渗入试卷中。给一段文字让考生加标点的题目已多次出现,与文言文语段结合考查也
4、不鲜见;标点符号改错题应引起考生的广泛关注。 2.考查方式。以综合考查为主,综合的方式有:句号、分号、逗号、顿号的分级使用问题;括号、冒号与破折号的区别问题;引号、括号与其他点号的综合运用问题等。也可能与其他考点一起在语言表达题中出现。 3.考查范围。重点考查常见的六种点号(句号、问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和四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书名号)。,高考试卷对标点符号的考查涉及面广,迄今为止,除着重号外,其余15种常用的标点符号都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过,一些易混用的标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成为考查的热点,下面来具体谈谈: 一、句末点号 句末点号有句号、问号和叹号三种,是一种较大的停顿,表示
5、一句话已说完。,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一场名为“相约文博会爱心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一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此倡导”爱心文化”。 B.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 C.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 “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6、【解析】 B项句子为陈述语气,应把问号改为句号。C项中引号内后半部分是倒装感叹,应改为: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D项中冒号只管到“工作人员”,将其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答案】 A,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7、。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解析】 A项冒号改为逗号;B项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项引号中的句号移到引号外面。 【答案】 D,二、句中点号 在四种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中,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一般用来隔开句子内部并列的词语;逗号表示句子中较小的停顿,使用最为广泛;分号表示句中的停顿更长,用在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处,或非并列关系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处;冒号表示句中大的停顿,可以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提起下文时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考查四种句中点号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灵
8、活运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游过了那条河。 B.三年级二、三班的同学今天下午劳动。 C.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纺线呀,织布呀,做军鞋呀。 D.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 【解析】 A项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应去掉顿号。B项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略语,可以用顿号隔开。C项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 “哇”、 “啦”、 “呀”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D项并列结构内部中又包含有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不能一概用顿号,有的用顿号的地方就要递升为逗号。
9、 【答案】 A,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注意改进。 B.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学习“三个代表”;二、坚持改革创新;三、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 C.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三 D.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解析】 A项两种情况虽为并列,但用逗号就足以清楚地显示出来,不能直接用分号。这里应改分号为逗号。B项分项列举,可用分号。C项分项列举中“自觉”、“刻苦”后已用了句号, “自我加压”
10、、“持之以恒”后就不能再用停顿比它短的分号,要改为句号。D项提示性词语后面没有较大停顿,这个提示性的词语后面不能用冒号。“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可不用标点符号,若一定要用,宜用破折号,表示提示语与解说语之间的关系。 【答案】 B,三、标号 标号一般指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和专用号等。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电视剧的生产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走一条生产市场播出盈利再创作的良性循环的路子。 B.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公司领导认为主要有两个;一、具体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不
11、重视,只抓生产进度,不抓安全;二、具体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C.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D.大妈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我现在有一个毛病,就是站在电梯旁边的时候,总是忘记了自己是要上楼呢,还是要下楼。” 【解析】 C项中省略号与“及其他野兽”重复。 【答案】 C,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
12、,而亮独观其大略”。 C.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D.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解析】 A. “英雄记钞”是一本书,应用书名号。从语意来看,并非所有内容都是直接引用。B.用冒号和引号统摄是不对的,根据句意,这里有一部分是转述,并非全句都是直接引用。即使全句是直接引用,句末句号也应在引号内。D.引用的内容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句号应在引号外,表明全句结束。 【答案】 C,(辨析正误型) 1. (2009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
13、一句是 ( )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 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 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 “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 别 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 “连接德国与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 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第一个逗号应在引号外
14、 面;B项,删去两个问号;C项,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答案:D,2. (2009年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 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 复仇记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因为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牧民)”政 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 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 与
15、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解析:A.应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B.“如”后面的冒号应掉;C.“(管 子牧民)”应在引号外。 答案:D,3.(2008年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我从小性格就像个男孩子,记得那时很爱看电影佐罗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真成了里面的剑客这位被称作“微笑天使”的姑娘笑着说后来在2001年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学习击剑 解析: “乐观印象”是完整独立的句子,故后面用句号; “我从小里面的剑客”“后来学习击剑”是完整引用,故用引号且句末的句号置于引号内;“这位笑着说”夹在引言中间,故其后用逗号。 答案:A,(填空型) 4.(2
16、0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只填序号) 看到“好朋友” 三个字,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朵。忘记了我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了,可能大概是在一个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的日子吧。“物以类聚” 一语似乎是为我们两人诞生的,因为我们都是属于排骨级的人物。唯一不同的是她比我更瘦我充其量算是一个肉排,因此小朵别号“金箍棒”,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棒妹儿。 (1)语段中处,必须删去的一处是 ;不能删去的一处是 。 (2)语段中 三处引号,用法不同的一处是 ; 三处破折号,用法不同的一处是 。,解析:本题既考查了语言的简明连贯,又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综合性很强。(1)与“可能”重复,点明前后句之间的因
17、果关系;(2) 表示特定称谓,表示强调;表示补充说明, 表示语意的停顿。,答案:(1) (2) ,5.(2008年天津卷)在下文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 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 的论断就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 邓恩合著的经典著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 遗传学原理 中,因此竟然有人嘲笑袁隆平 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解析:标点符号用在语段中,注意细心分析句意,如“经典著作”后面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是对遗传学原理一书的解释,本身不是书籍。 答案: “ ” 、 “ ” 。,一、正确区分几种易混的标点符号 1.括号与
18、破折号的异同 二者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又有区别:当解释说明的内容比较重要,属于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需要读出来时,就应当在解释说明的内容的前后都用破折号(两个破折号的作用相当于括号),否则用括号。 如:(1)中年人读书学“术”,难以凭信念如果他原先有信念的话拼命去干。(2)拿一颗豆子(蚕豆、豌豆、黄豆都可以)来说吧 第(1)句话可以把注释的内容都读出来,而第(2)句则不必读出来。 2.冒号与破折号的区别 当后面的内容是分项列举时用冒号,是解释说明时用破折号。 如:几年来,她自学了以下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 本句冒号以下的内容是分项列举,而不是解释说
19、明,所以只能用冒号不能用破折号。,3.独立引用与非独立引用的区别 引文独立成句,意思独立完整时,句末标点应在引号内;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不能独立成句,它已成为整句话里的一部分时,句末标点应在引号外。 如:(1)毛泽东同志说:“下定决心了,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2)不要再说了,我们只能“下定决心了,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第(1)句的引文独立成句,句号应在引号内;第(2)句引文的内容已做了“我们只能”的一部分,不能独立成句,句号只能在引号外。 4.转述与插说使用标点的区别 插说用逗号不用冒号,如:“种这树的时候,你才上小学。”母亲感叹地说, “一晃你都当了经理了,树也这么
20、粗了。”转述不能用冒号、引号,只能用逗号,如:在清华的同学来信说,他们学习很好,生活也很好,一切请我们放心。这里转述的话, “说”后面不能用冒号、引号,只能用逗号。,5.顿号与逗号用法的不同 二者表示并列关系,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较长的并列成分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大雁的歌唱,使我们深深地陶醉了。 (2)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但用作谓语、补语的并列词语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如:祖国啊,你伟大,富强! (3)并列成分较少,不用顿号也能自然显示并列关系,则不必再用顿号,如: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4)名词加“呀”就变成了句子,用逗号不用顿号,如
21、: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似乎把春的色彩都聚拢到这儿来了。 (5)表示突出强调用逗号不用顿号,如: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6.用相邻的数字表示概数与并列词语的区别 (1)用相邻的数字表示概数时,不用阿拉伯数字而用中国数字,中间不能加顿号,如:她有三十五六了,但看上去还像二十五六的样子。 (2)在使用标点过程中,要分清用相邻数字表概数和并列的词语的区别,如:市长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干部们介绍了我市明年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二、三线”是第二、第三线两个并列的词语,并非用相邻的两个数字表概数,中间应用顿号隔开。,7.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的区别 用来注释某个词语或某句话的,就肯定是
22、句内括号,那么句末标点用在最后。反过来说,括号里的内容只要不是注释的前边某个词语或某句话的,就肯定是句外括号,如:(1)一个远在异乡的人想起自己的家,就想起那乡村的景象:“鸡栖于桑,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诗经国风君子于役)。括号里的话注释的仅仅是冒号后面的话,而不是注释全句的。因此,属于句内括,句末标点应当用在括号后边。(2)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部分有一个初步了解,可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书目答问补正(清代张之洞撰,范希增补正。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史料的有关部分。本句中两个括号里的内容都是注释两本书的,而不是注释
23、全句内容的,所以前边应该用的顿号要放在括号后。,教师用书独具 二、正确掌握几种重要标点符号运用的技巧 1.问号运用的三个技巧 (1)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一般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3)问句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在前还是在后,问号都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的问句,问号不跟着倒置到句中,而是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2.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 (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用以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之外
24、,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2)非直接引用一般不用引号。 (3)引语末点号位置的确定:凡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点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如果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点号。应特别注意:引语末的点号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引语是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点号。,3.顿号运用的技巧 (1)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 (2)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3)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4)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 (5)并列的短语做定语时要用顿号,而做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
25、,及并列的介宾短语用做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6)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4.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运用的技巧 (1)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号。 (2)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5.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 (1)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2)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6.省略号运用的技巧 (1)省略号后一般不能再用其他的标点符号。 (2)省略号后不能再用“等”,用
26、了“等”就不能用省略号。 7.冒号运用的技巧 (1)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2)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3)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4)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 (5)对上文并列的几种情况进行总结,也要用冒号。 8.书名号运用的技巧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影片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名等;而表示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名、单位名等时不能用书名号。,三、把握几个特别注意的问题 标点符号的运用,有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1.关于“和”。连词“和”用来连接最后两项。当句中有多个并列词语时,习惯上前面用顿号,后面用“和”,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写
27、作、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大学中文系五门重要课程。 “和”后面再用连词,一般先用“及”再用“以及”,如:义理、考据和辞章及相互关系是古人早就重视的问题。 2.在一个句子中,说话人的位置有三种,标点也各不相同,说话人在前,用冒号;说话人在引用话语之间,用逗号;在引用话语之后,用句号。如: 我脱口而出: “您愿意让我搭个便车吗?” “晚安,格林夫人!”那位邻居说。 “我知道,我见过你。”她毫不犹豫地说, “当然,我愿意让你搭车。”,3.顿号是词语间的停顿,但不能见到并列的词语就一概加顿号,标点必须清楚地体现语意层次,不可拘泥于款条。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28、的。本句话前三个词语是时间层次,中间两个词语是空间层次,后两个词语是地域层次,应分别用逗号隔开。 4.主谓倒置的问句或感叹句,问号或叹号应用在句末。如:安排宿舍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学?又如: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5.引文末了该用问号或叹号的句子,无论直引、夹引均应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如: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四、注意一些标点符号的“忌讳”用法 1.顿号不能出现在约数内部。 2.不是所有的有疑问词的句子末都用问号。 3.列举不足三项不能用省略号。 4.不是书名、文章名、影片名、歌曲名,不能用书名号。5.省略号与“等”不共戴天。6.顿号不能与“和”并用。7.句中没用逗号而径直用分
29、号。8.非疑问句用分号。10.概数之间用顿号。11.联合词组不同层次之间用顿号。12.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13.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14.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15.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16.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第二课时巩固+练习,一、点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句末点号 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1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请把门关上
30、。今天我们必须回去。下课了。,句子无论长短,只要是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如例),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如例),有些独词句、无主句(如例)等,表示陈述语气时也用句号。 句号的误用 (1)语气强烈的祈使句误用句号 例如:小王气愤极了,高声喊道:“你给我出去。” 解析:“你给我出去”不是一般的陈述句,而是一种感情强烈的祈使句,用句号不足以表达这种愤怒情绪,应改为感叹号。 (2)在句意连贯处误用句号 例如:没有朋友,一个人是孤单的,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爬山没有劲,打球没有趣,连看电影、看比赛,都缺乏滋味。 解析:句中“爬山”后边的几个句子都是对“做什么事都很难
31、顺心”的具体说明,句意是连贯的。可见“顺心”后边的句号不对,应改为冒号。这样,文气就变得通畅了。,(3)并列复句的分句之间误用句号 例如:小张为人忠厚,对自己严格要求,说到做到。对他人则宽大为怀,热情周到。 解析:这是一个并列复句,“为人忠厚”后面有四个小句,实际上是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说到做到”后边的句号用得不对,应改为分号。 2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在疑问句中,不论是一般询问,还是责问、反问、商量、设问,只要语气是疑问的句子,末尾都用问号。 (1)区别选择问和连续问 选择问:问号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例如:是我错,还是你错? 连续问: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例如:站在
32、她们的前头领导她们呢?还是站在她们的后面指手画脚她们呢?还是站在她们的对面反对她们呢?,(2)区别“有疑而问”与“有疑无问” 有疑而问:句末用问号 例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有疑而无问:(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含有“如何、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要发问,整个句子是一个陈述事情的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例如: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3)成分倒装的疑问句:问号在句末 例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同志们? (4)反问句带有强烈的感情:句末可用感叹号 例如:这样的人不去抓,还去抓谁!,【例如】从下列选项中选出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三年的高中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我答不上来。B我
33、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C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D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解析】 A问号改为逗号;C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答案】 B,3感叹号(!)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如:一旦扎下根,不怕遭践踏被蹂躏,还是一回又一回地爬起来,开出小小花朵来的蒲公英!歌唱吧,为迎接香港回归! 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也用感叹号。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感叹号的位置,应放在句尾。 例如:骑自行车的,站住!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也用感叹号 例如:哪里有唱得这样感人的! 语气强烈的独
34、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感叹号。 例如:长途!飞机!啊呀!你走错了。 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也用感叹号。 例如: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两个叹词连用,一般是后一个叹词用感叹号 例如:啊,啊!又回到故乡了。 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其所引的内容一般不用标点,但如果是感叹号,则可保留,这一点和问号一样。 例如:他刚走到胡同口,突然听到“啊呀!”一声大叫。 带有感叹语气的引用单位放在句尾,成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把感叹号放在引号里。 例如:行家一搭眼就愣住了,不由得脱口说了一个“好!” 感叹号的误用 (1)陈述句末误用感叹号 例如:对烧
35、伤面积达到90的张光春,有的医生就觉得是无能为力的! 解析:这个句子虽带有一定感情,却是个地道的陈述句,是陈述某些医生的认识,可见句末的叹号属于误用,应改为句号。,(2)疑问句误用感叹号 例如:“这个人怎么买人家的东西竟不给钱!”老板娘闷闷不乐地问道。 解析:这是个疑问句,虽然感情强烈,但基本还是个疑问句,引语中的叹号不妥,应改为问号。如要把强烈感情表达出来,可以问号、叹号并用,问号在前,叹号在后,合起来占一格。 (3)句子内部误用叹号 例如: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啊!在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时期里,将焕发青春,变得更壮丽。 解析:开头的“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啊”是整个句子的主语,不是一个
36、独立的句子,而叹号却是一种句末点号。因此“啊”后边的叹号属于误用,应改为逗号。全句的末尾“变得更壮丽”后应该用叹号,因为这是一个感叹句。 句中点号 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1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例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如:他,就是我们班主任刘老师。 你啊,真
37、不争气。 句子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 例如: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句子宾语较长时,宾语前面用逗号 例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状语在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 例如:眨眼间,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 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 例如: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定语后置)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状语后置) 用在并列词组之间 例如: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式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据了半张办公桌。(因并列的各个成分有的较长,停顿大) 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
38、的物资。(因各项之间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用来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 用在关联词之后 例如: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它们和别的成分隔开。 例如: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 (同位词)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插入语)逗号的误用 (1)两个句子间误用逗号 例如:马来西亚政府为了吸引外资,鼓励私人办学,结果私人大学一下子冒出上千所,由于其办学资质没有统一规范,我们推荐学生留学马来西亚时,也就只能依据我们自己的不太全面的了解。 解析:这段
39、话的停顿处全用逗号,似乎是一句话。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段话有两层意思:前半段是说马来西亚私人大学的情况,后半段是说“我们”的无奈。所以,应把“上千所”后边的逗号改为句号,句子表达的意思才清楚。,(2)充当状语的“把”字短语后面误用逗号 例如:演员孙飞虎饰演蒋介石真演绝了。我看了电影西安事变后,一直把电影中的蒋介石,当作真的蒋介石。 解析:句中“把电影中的蒋介石”这个介宾短语是“当作”的状语,它跟所修饰的“当作”联系十分紧密,两者中间的停顿使得文意不连贯,可见“把电影中的蒋介石”后边的逗号是多余的,应当删去。 2分号(;) (1)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要注意的是几个分句并列,分句
40、内部已用了逗号的,分句之间用分号。 例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2)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3)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误用类型: (1)句中没有逗号而直接用了分号 例如:每个人都有三种性格:他所显露出来的;他所具有未显露出来的;他认为自己该具有的。 解析:冒号后的三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但
41、句间并没有再小的语言停顿,分号应为逗号。 (2)句中已用了句号又用分号 例如: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解析:句号是句末标点,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经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此句可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将分号改为句号。,(3)句间不是并列关系而用了分号 例如: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了起来。 解析:分号前后是顺承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不应用分号,应该用逗号。【例如】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
42、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注意改进。B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学习“三个代表”,提高觉悟;二、坚持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密切干群关系。C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三D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解析】 A“王书记”指出的两种情况虽为并列,但其关系用逗号就足以清楚地显示出来,这里应改分号为逗号。B分项列举,可用分号。C分项列举内部“自觉”、“刻苦”
43、后已用了句号,“自我加压”、“持之以恒”后就不能再用停顿比它短的分号,要改为句号。D有些非并列关系的复句,可以使用成对的关联同语,却只在后面的分句使用了一个,在此情况下,关联词语前可用分号,以突出分句间的意义关系。本句中“但是”前用句号,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了,如果改用逗号又不易分辨前后两层的意思,应改用分号。,【答案】 B,3顿号(、) (1)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例如:(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貉子、獾、水獭、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2)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
44、语之间要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3)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4)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例如: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误用类型: (1)概数之间误用顿号 数字连用时如表实指,应用顿号;但如表概数则不能用顿号。 例如: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解析:本句中“二、三十米”是概数,中间的顿号应该删除。 (2)并列短语之间误用逗号 并列的短语如果是主谓短语
45、或后面跟上语气词时须用逗号,否则使用顿号。 例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解析:本句中“经济的发展”等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因此应将“发展”“扩大”后的逗号改为顿号。,(3)大的并列成分之间误用顿号 并列的词语(成分)之间再有并列词语(成分)时,大的并列成分间用逗号,小的并列成分间用顿号。 例如: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解析:本题中存在大小并列,“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是一层,“能耗预测制度”是一层,“能源
46、跟踪分析制度”又是一层;而“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又构成小的并列。因此应将“年结算制度”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4)非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误用了顿号 例如:所以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 解析:在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还是“和、及、与”,都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该句“或”前的顿号应改为逗号。,(5)合成词之间误用了顿号 例如:在这次艺术节活动中,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富有民族文艺特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 解析:“丰富多彩”、“成千上万”都是合成词,已成为固定意义的词语,不能用顿号拆开来用,应去掉顿号。【例如】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B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C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D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