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的“艺术电影运动”,法国电影创作与英国截然不同,如果说“布莱顿学派”最主要的贡献在于电影语言的创造和革新,那么法国的电影则是在内容和文化品味上为电影带来新鲜血液。法国人有深厚的文学和戏剧积淀,因而他们十分热衷于从古典文学和戏剧传统中寻找灵感。他们借助于高尚的题材,丰富的情节,一流的演技,为电影创造出一种高尚的文化品位,使之得以进入艺术的高雅殿堂。,1907年,法国一个自称为“艺术影片”的影片公司决定把严肃性带到电影里来,这是最早使电影具有自我意识的电影企业。他们约请了当时法国最有名的作家创作剧本,聘请法兰西喜剧院的著名演员,还找来最优秀的美工师和音乐家。所以法国的艺术电影具有一流的剧本、导
2、演、演员和场面,具有当时条件下很难拥有的高尚品质和一流的气质。,1908年,影片吉斯公爵的被刺标志着法国艺术电影达到它所期望的成就,人们真正从银幕上感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力。该片在整个欧美电影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意大利、丹麦和英国等纷纷效仿,在美国也有追随者,格里菲斯就对它赞口不绝。连最早的电影企业百代公司也卷入其中。1912年他们拍摄了四集巨片悲惨世界,使艺术电影达到全盛时期。,从艺术上来讲,法国艺术电影和梅里爱有一种直接的继承关系,但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梅里爱的电影是一种通俗的、手工业性质的巡回演出,而法国艺术电影则用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电影,把它当作一只被埋没的白天鹅。 他们和英国布莱顿学派一样促进电影最终成为一门艺术。,电影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电影叙述语言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叙述的故事的成熟。布莱顿学派着力于电影的叙述语言,而法国艺术电影则使电影的故事趋于完美。 后来的格里菲斯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使电影的故事和叙述方法完美的结合,最终使电影成为包容其他六种艺术形式的第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