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三江平原曾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进行大规模开垦,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现在国家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了解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分析“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搜集相关资料,理解停止开发三江平原荒地的原因,研究思路,一、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位于东经12340到13440;从北纬4410到5020, 现在的“北大荒”通常指三江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角,西起小兴安岭,东达乌苏里江,北迄黑龙江,南抵兴凯湖,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北大荒”在哪儿呢,一、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气候:地
2、形:土壤:水源:,温带季风气候,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夏秋多雨。,地势地平,以平原为主。,肥沃的黑土,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三江平原最显著的自然特点是什么?,地势低平,沼泽广布,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思考,(1)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夏秋多雨,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 (4)土质黏重,有季节性的冻土和多年冻土层分布,使地表水下渗缓慢。,气候、地形、植被、土壤、水文,二、“北大荒”变“北大仓”,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相比,三江平原作为商品
3、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1.耕地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耕地面积广大; 3.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4.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广阔,利于机械化使用,地势平坦广阔,利于机械化使用,2.在三江平原上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自然条件?为什么?,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水分条件排水;因为这里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降低水位、提高地温促进有机质分解,并不必考虑引水灌溉,增加土壤肥力,平整土地。,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人在收获了沉甸甸的粮食的同时,原有的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土地贫瘠了;自然灾害频繁了,昔日的“北大荒”似乎也失去了她那美丽的容颜。专
4、家惊呼:长此以往,“北大荒”将名存实亡。,三、关于湿地,1、含义,2、类型,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被浅水覆盖的土地,天然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 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红树林,水库、稻田、池塘,陆、水过渡带,湿地包括多种类型,泥炭地、盐沼、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3、作用,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调洪蓄水 美化环境 降解污染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功能 生态效益,地球之肾 鸟类天堂 生命摇篮,世界上把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系统,湿
5、地: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沼泽,滩涂,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在地貌学上称谓“潮间带”。由于潮汐的作用,滩涂有时被水淹没,有时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红树林,人工湿地,停止开发“北大荒”,我国在1992年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并依法加强对湿地
6、资源的管理,严禁盲目围垦。我国三江平原是国内最大的、最有保护价值的湿地之一,因此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1湿地具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三江平原湿地变良田,对环境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水旱灾害增多,风蚀、盐碱化日益严重,动植物种类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湿地还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湿地还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水产、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以及所特有的鹤类等大型水禽和其特有的旅游价值。,开发三江平原会导致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停止开发三江平原,切实保护耕地,说明我国在保
7、护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努力,也说明我国对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的传统发展道路的反思和纠错。,2.现在我国停止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切实保护了湿地。怎样理解国家对三江平原开发政策的变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水系复杂,河网密布,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萎缩的洞庭湖,面积6000平方公里,面积2625平方公里,长期围垦,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淤积,湖面缩小,长江发生洪灾频率增加。因此,该地区实行“退田还湖”,充分发挥湖泊湿地的生态作用。,3.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境内。 通过类比,说明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
8、“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黑土是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黑色土壤,在我国仅见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两侧,大兴安岭中北部的东坡以及长白山地西缘的山前坡状起伏的台地(漫岗),在三江平原等地的高阶地也有分布。黑土疏松多孔,富含腐殖质,土壤肥沃,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壤之一,东北的黑土因盛产粮豆而驰名中外,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玉米带”的主要土壤。,黑土,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除了东北黑土地外,还有两块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们在开发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过水土流失的严峻考验。,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
9、约为120万平方公里,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区先后被开发成重要的粮食基地。,世界三大黑土分布,与东北黑土地有所不同,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平坦,坡地较少,土壤主要受到风的侵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这两个地区相继发生破坏性极强的“黑风暴”。1928年,“黑风暴”几乎席卷了乌克兰整个地区,一些地方的土层被毁坏了5至12厘米,最严重的
10、达20多厘米。在美国,1934年的一场“黑风暴”就卷走三亿立方米黑土,当年小麦减产51亿公斤,举国震惊。为保护黑土地免受侵害,国外两大黑土区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围绕合理规划土地和建立科学耕作制度等开展研究,大举营造农田防护林,采取保土轮作、套种、少耕、免耕等办法,充分发挥耕作措施与林业措施相结合的群体防护作用,经过40年的治理,已见成效。,世界三大黑土分布,我国黑土区的开发比国外两大黑土区晚,大规模开荒垦殖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近二十年来,我国已逐步加大了对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世界三大黑土分布,黑土流失触目惊心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这块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块黑土地之一。
11、初垦时,这里的黑土层有6080厘米厚,最深可达1米,当时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然而仅过了50多年,这里的黑土层就几乎薄了一半,一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遍布沙石的不毛之地。现在黑龙江省黑土区每年流失0.51厘米的黑土表层。而形成1厘米表土则需要400年时间,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黑土区有可能退化成不可逆转、名副其实的“北大荒”。,黑土利用,开垦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存在问题,坡面治理。坡度大于4的耕地,可修筑梯田。 沟壑治理。指筑埂和塘坝等 植树造林。在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 保护天然林或营造人工林。 增施有机肥、草肥、秸秆还田等。黑土培肥中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的最有效最普遍的办法。,解决的主要措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