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书法艺术.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2220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6.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书法艺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中国书法艺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中国书法艺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中国书法艺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中国书法艺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讲人-唐中先,中国书法艺术,书法的衰落,我国近代的书法大家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后备力量不足,到了我们这一代,问题百出。再来看看我们的邻国,像日本,朝鲜等等一些我们周边的国家,他们把中国书法顶礼膜拜,而我们自己却不去珍惜这些宝贵的东西,真的觉得很惋惜,现在书法出现的问题,现代“书法家”,仅会写字, 字外功太差,甚至,有的“字内功”都很差,沦为字匠。 现代“书法家”,名利心太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过多是利用媒体来吹嘘,导致书风日下,令人痛心不已。此外,过重的名利心也会导致他们不得长寿,有背书法修身养性的本意。现代“书法家”过于追求“师古而不泥古”,一味的大谈“创新”,然而他们根本就未能静心“

2、师古”,何谈“泥古”,所以, 这些“创新”也就成了无谓的创新,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是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的种类,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书法的发展史,唐代书法,五代书法,宋代书法,元代书法,明代书法,目录,先秦书法,秦汉书法,魏晋书法,南北朝书法,隋朝书法,殷商甲骨文,西周大盂鼎铭文,西周毛公鼎铭文,散氏盘铭文,秦石鼓文,先秦书法,甲骨文 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 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

3、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严格地讲,只 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 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图为祭祀狩猎涂 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 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返回目录,西 狭 颂,埔 阁 颂,张 迁 碑,史 晨 碑,秦汉书法,汉代简牍和帛书为隶书主要的墨迹。从已发现的汉 简来看,工整谨严的隶书多见于先秦典籍和官方诏令。 如居延出土的尧典残简,罗布泊出土的论语残 简,武威出土的仪礼简,河北定州出土的论语简, 武威出土的王杖诏令简,甘谷出土的桓帝延嘉元年

4、(158)诏书律令等,都是谨严工整的隶书。居延出土 汉简,多为修筑边塞、屯田、置亭燧所遗屯戍文书,书写 比较草率,似多不经意,而书写面貌也各不相同,云梦睡虎地秦简,泰山刻石-李斯,返回目录,快雪时晴帖-王羲之,中秋帖-王羲之,宣示表-钟繇,宣示表-钟繇,魏晋书法,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最严重的时期之一。在这种政治、文化秩序混乱的状态下,汉字形体与书法艺术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首先,隶书在不断扩大和普及的应用过程中被逐渐简化。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特点得以进一步地发挥运用,加强了书写时点画之间的笔势呼应及连续性,从而形成了更适合日常实用性书写的“楷书”,并由此推动了行书、草书的出现。在隶书向楷

5、书转变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兼有这两种书体成分、体现二者交替过渡特征的作品。魏晋书法之盛,使搜集、珍藏、品玩书法作品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这又促进了书法创作的繁荣,并直接促进了书法理论的发展。,返回目录,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石门铭,泰山金刚经,南北朝书法,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 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

6、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返回目录,真草千字文,龙藏寺碑,张通妻陶贵墓志,优婆塞经,高昌任谦墓志,隋朝书法,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返回目录,颜勤礼碑-颜真卿,金刚经-柳公权,汝南公主墓志,卜商帖,唐代书法,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

7、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於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著力,遂於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返回目录,韭花帖,神仙起居发帖,王建哀册,李升哀册,妙法连华经卷,五代书法,中国五

8、代、宋、辽、金,是中国书法史上继晋、唐之后的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呈现出复杂局面。,五代十国书法这一时期,朝代频繁更替,战乱不已,人们有一种不安的心绪,再加唐人已把书法上的法度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境地,于是书法家们转向以书法抒发个人意趣的轨道,在这方面取得高度成就的是杨凝式。,返回目录,宋代书法 宋朝(9601279)是一个软弱的王朝,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北宋初期的书法仍然沿续唐代余波, 仿颜体的有李建中、 杜绶、 欧阳修、蔡襄等;学张旭、怀素草书的有苏舜钦、杜衍等;学李阳冰等小篆的有徐 铉、徐锴、郭忠恕、释梦英等。他们构 成了北宋书坛的主体,虽都得自唐代, 但已变唐

9、人书法的深雄气魄为雍 容端丽。在这些书法家当中,最享盛名 者为李建中和蔡襄两人,赤壁赋 -苏轼,罗池庙碑-苏轼,花气熏人帖-黄庭坚,宋代书法,返回目录,杂诗,某某贤节选,杂诗,元代书法,元代书法,在至元以前多受金代影响,继承颜真卿和苏轼、米芾的余绪,善书者虽不少,但成就不十分显著。大德至延间赵孟、鲜于枢等人崛起,提倡广泛师法古人名迹,特别强调直接取资晋、唐,轻视南宋的近体。他们身体力行,对古代诸大家的名迹进行广泛的探索和认真的临学,在学习古人的传统基础上“托古改制”,使晋、唐的传统法度得以恢复和发展,扭转了南宋以来由于士大夫多“趋时贵书”形成的所谓“恶札流饰”的积习,开启了元代的书法风格。因此

10、,赵孟、鲜于枢被称为元代书坛的“巨擘”。,返回目录,行草七言诗轴 -文征明,行书七律诗轴-唐伯虎,明代刻帖继承了宋代的传统,仍以汇集刊刻历代名人法帖为主。早期所刻的东书堂帖、宝贤 堂帖和后来的停云馆帖、真赏斋帖、余清斋帖、来禽馆帖、戏鸿堂帖、墨池堂选帖、 郁冈斋墨妙、玉烟堂帖等,都是这一类的著名法帖。与此同时,一些文人雅士搜寻祖本淳化阁帖 的兴趣也十分浓厚,滕王阁序-王宠,唐寅落花诗-祝允明,明代书法,返回目录,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古诗四帖传为张旭所书。纸本,草书,写于五色笺上,共40行。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原迹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张旭古诗四帖,隋唐时期的书法,张旭,字伯高,吴县

11、(江苏苏州)人,唐开元年间曾在常熟任县尉。唐国史补等史书记载,他性嗜酒,常喝得酩酊大醉,醉后呼叫狂奔,然后挥笔写字,有时竟用头发沾着墨汁疾书,洒醒后观赏自己的书法,龙飞凤舞,飘逸万态,以为有神力相助。常熟人民为了纪念张旭,直到今天,城内东门方塔附近还保留着一条“醉尉街”。旧时,城内还曾建有“草圣祠”,祠内的一副楹联“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洒狂称草圣,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表达了邑人对这位“草书之圣”的深深崇敬。,张旭终年帖,隋唐时期的书法,张旭十五日帖,张旭肚痛帖,肚痛帖,传为唐张旭书。草书6行,共30字。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隋唐时

12、期的书法,怀素,怀素(737799),俗姓钱,湖南零陵人。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所谓“醉素”,缘由这位出家人嗜酒茹荤,醉后“草圣欲成狂便发”,字字笔走龙蛇,“风骤雨旋”,笔下气势磅礴,着实给人以“剑气凌云”的豪迈感。怀素的草书用笔圆劲,“使转如环”,所学对象不拘一格大自然、长辈、再传弟子,甚至在公孙大娘的舞剑中也能颖悟笔法。此种精神,是这位大书家成为大器的奥秘所在。,隋唐时期的书法,怀素书蕉图(国画),隋唐时期的书法,怀素自叙帖(之一),隋唐时期的书法,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

13、,隋唐时期的书法,怀素小草千字文,贞元十五年(799年)书,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又称千金帖,绢本,84行1045字。 明人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故历来为书林所重。,隋唐时期的书法,怀素自叙帖(之一),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字。原迹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由此

14、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隋唐时期的书法,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東晉開國宰相王導的侄兒。他的父親王曠很喜歡寫字,也蒐集了許多前人討論書法的文章。王羲之深受父親的影響,對書法藝術,從小就有濃厚的興趣。當時最有名的書法家衛夫人,在看了王羲之的字後,非常驚異,不但收他做學生,還斷定王羲之將來的成就,必定在他之上 王羲之的書法,正楷與行書都非常有名,被書法評論家許為正體的書聖,到了中年以後,心性愈來愈豪邁灑脫,特別喜歡寫草書,他的行草,看來是任意發揮,無拘無束,沒有任何規則可循;

15、但事實上,一筆一畫,自有它的情趣和神韻,後人稱讚他的草書如天馬行空,可見他行草的造詣,已達到隨心所欲的化境。有一次,他和幾位朋友遊會稽的蘭亭,飲酒賦詩,豪興大作,當場用鼠毫即興寫出,揮灑自如,流露出大塊淋漓的生機。可惜後來唐太宗遺詔殉葬,後人再也看不到蘭亭集序的真蹟了。蘭亭集序,成為藝術史上的珍寶,在序中每一個字的筆觸和寫法各不相同 王羲之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書法家,他的個性樸拙,灑脫自然,又充滿著對國家、對社會、對人群以及對動物的愛心;有至情、至性、至愛才能完成傳世不朽的藝術名作。,王羲之的樂毅論及蘭亭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557641),唐初著名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

16、市)人。他历经陈、隋、唐三个朝代,在隋时书法就很有名,曾任太常博士;唐高祖即位,官给事中,与裴矩、陈叔达共同编纂艺文类聚。唐太宗时历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据史书记载,欧阳询“虽貌甚寝陋,而聪明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从摹体中脱出,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的风貌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隋唐时期的书法,欧阳询化度寺碑,隋唐时期的书法,欧阳询皇甫诞碑,隋唐时期的书法,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唐京兆

17、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奸臣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真卿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 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私恨使颜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他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人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隋唐时期的书法,颜真卿墓(位于河南偃师市山化乡汤泉村),隋唐时期的书法,颜真卿多宝塔碑,隋唐时期的书法,颜真卿中兴颂,

18、隋唐时期的书法,颜真卿祭侄文稿,行草墨迹。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隋唐时期的书法,颜真卿 勤礼碑 ,隋唐时期的书法,柳公权,柳公权(778865),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知其“笔谏”也。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隋唐

19、时期的书法,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隋唐时期的书法,柳公权神策军碑,隋唐时期的书法,1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欧波等,世称“赵松雪”。宋太祖子秦王德芳十世孙。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后人称“赵吴兴”。赵孟頫以全面向古典尤其是晋唐学习的方式,在楷、行、草、隶、篆等各个领域重新建立严谨的法度,树立古典风格的权威价值,从而矫正了南宋书法学时风、轻法度的巨大缺陷,使书法发展迈入一条较为健康的轨道。他的书法思想、风格,不仅主宰了整个元代的书法,甚至直接影响了明代前中期书法的发展。传世墨迹有胆巴碑、妙严寺记、六体千字文、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仇锷墓志铭、归去来兮辞、赤壁赋、洛神赋、兰亭十三跋

20、、汲黯传、道德经等等。,赤壁赋 该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仇锷墓碑铭于延祐六年(公元1320年)书,是其晚年力作。运笔方整有力, 遒丽老健,一笔不苟,骨气深稳,与常见赵书妩媚甜润不同。赵孟頫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好。此书是他楷书代表作之一,他的楷书用笔流畅随意,但又出规入矩,法度森严,其结体疏朗俊秀,飘逸洒脱,几乎无瑕疵可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新岁展庆帖洞庭春色赋丰乐亭记等。,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

21、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洞庭春色赋笔意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而结字极紧,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 王世贞云:“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失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也。” 乾隆曾评:“精气盘郁豪楮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见。”,黄庭坚 ,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后世称他黄山谷。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22、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书法博采众长,结体中宫紧凑而外围宽博,用笔左右纵横,如摇双橹,代表作有书李白忆旧游诗帖、诸上座帖、松风阁诗卷、花气熏人帖等。,花气熏人帖草书,纸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第二行还斤斤于行草之间,似觉拘谨,从第三行开 始便洋洋洒洒,一任自然,于点画亦不大注意,而极得天然之妙。,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 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米芾 初名黻,字元章,号火正后人、襄阳漫仕。襄阳人。在

23、书法方面,他在宋四家中虽同为尚意,但更多的属于传统尚法派,恪守晋法,自题斋号为宝晋斋。崇尚二王,深得二王父子笔意,尤其擅长临摹,人称其字为集古字。同时他提倡在二王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平淡天真的意趣。代表作:蜀素帖苕溪诗卷珊瑚帖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论书帖元日帖等。,蜀素帖 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论草书帖,草书。纸本。随笔一则。纵247厘米,横3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取法晋人,字里行间流露出米芾书法颠放舒展的独特风格。,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省仙游县)

24、人。官至端明殿学士,世称蔡端明。蔡襄楷、行、草书皆能。 蔡襄书法宋人皆奉为第一,尤为欧阳修、苏东坡所推崇,苏东坡认为他本朝第一。传世书迹很多,楷书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等,行书有澄心堂帖、自书诗卷等。澄心堂帖 全文以行楷写成,結构端正略扁,字距行宽紧合适,一笔一划都甚富体态,工致而雍容,颇具晋唐人的韵致。,蔡襄扈从帖,纸本行书,纵23.3厘米,横21.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扈从帖为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蔡襄五十五岁时作,用笔一笔不苟,疏朗婉健,雍容大度,颇具晋唐遗风。,宋徽宗书法瘦金体,郑燮(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

25、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书法杂用篆、隶、行、楷并以隶为主,兼有画意的美感,独创一格,自调用为六分半书,人称之谓“乱石铺街”体。,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他的书法以行书著称,用笔浓厚,而内含骨力。人称“浓墨宰相”。,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何绍基(17991873)阮元门生。书从颜真卿出,生动

26、圆熟。继邓石如后,极力推崇碑学。主张“书家须自立门户”。执笔用回腕法。这种执笔法远离正常生理习惯,故每次写字须“通身力到”,每次写完“汗湿襦衣”。别有趣味。,康有为 (18581927) 中国近代史上如雷贯耳的人物。著有广艺舟双楫,成为晚清碑学理论的总结。所论将帖学一系全盘否定,有失偏激,然而对当时积弱的帖学,不无棒喝之功。康有为醉心于摩崖书风,写字时不计工拙,以意导笔。作品雄强恣肆。,下面是我自己闲时写的些东西,给大家看看!有不到之处,还望指正。,李白诗-行书横幅,左边是一条幅.右边为一幅对联,皆用隶书写成,此两幅作品, 皆 是篆书,均摘自 ,楷书作品,篆刻-右上为随行章,左下为名章,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