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十 新闻阅读,粤考解读,见P184 185实 用类文本阅读 “对考试说明的具体阐,释”。,粤考精讲,一、(2012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
2、: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 世纪50 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
3、神遗产之一。,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
4、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 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
5、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
6、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事实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从原文中筛选出和题干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
7、,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神、宣传学术成果而不是学者的私生活。,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本题在采访之初即提及,在采访末段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在末段,但是也不能忽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是对学者思想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个
8、影响点在于出学问必须“静”,如果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参考答案】媒体过分关注会影响学者静心求实;媒体过分关注学者的私生活会影响它们恰当地宣传学者的学术成果;学者在与媒体互动中不能守住学术界限,降低了学术影响。,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 级。虽然这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作答时也一定要结合题目要求,扣住文本思想内容作答。应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有条有理,有理有据。,【参考答案】这种倡导是复旦大学发出的,所以“关
9、乎复旦”,同时这种倡导又是推而广之而向所有学术界同仁倡导的,所以,“不止于复旦”。倡导是向复旦全体教师的,所以“关乎教师”,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学者,他们“做学问”都需要“寂寞”,所以,这种倡导“不止于教师”。,二、(2010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梁,衡,“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 年1 月1 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摘自胡锦涛2005 年11 月7 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
10、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们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其实它们受着许多的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 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
11、流,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
12、物业部门说不美观。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
13、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盼法律保护。打个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的。,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做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和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恩格斯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14、由发展的条件。”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序立法,现在又懂得为自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之,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地迸发它们所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1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分析修辞方法需要考生把握常见修辞方法的基本特征及作用。处,“满肚子委屈”,把阳光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15、处是反问句。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至于每处的表达效果,考生要结合上下文分析。【参考答案】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说明可再生能源没有被开发。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不了解。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新能源在推广过程中受到的重重阻力。,2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根据题干,考生需要先分析上下文各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分析引用这个历史事实的作用。上文是说由于人们的认识有限和固执,使得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等新能源的本事使不出来,于
16、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下文是说新能源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要为保护利用这些新能源立法。考生只要了解了这些,然后再结合这个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即可。,【参考答案】承接上文提到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是遇到许多阻碍,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当初电力能源的开发利用也遇到了阻碍,但最终不仅突破了人类的旧有认识,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下文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提供了事实依据,预示着可再生能源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需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其开发利用。,3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概括中
17、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是形象化的说法,意思就是制定法律,保护可再生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文章第1 段说可再生能源蕴藏着丰富的能量,但得不到开发利用;第2 段论述为什么要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第3 段举例论述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目的;第4段发出号召:人类要为自然争自由,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自由。理清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考生即可归纳出第二问的答案。,【参考答案】(1)“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指通过立法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2)论述:可再生能源不自由,是指它们得不到开发利用。不自由主要有两个原因:受科学认识局限,受眼前利益局限。只有通过立法突破眼前利益的局限
18、,才能保护可再生能源的自由发展;保护可再生能源的自由发展,也就是保护人类的自由发展。,粤考规律,新闻阅读一般选择内容比较丰富、新闻价值比较突出的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形式的新闻作品作为考试文本。高考选文要求 1200 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根据考纲的能力要求,新闻阅读主要考查: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概括其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分析语言特色;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新闻文本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基本倾向;对新闻文本的写作,意图和实效作出评判;对新闻文本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新闻文本的深层意蕴,对文本作多角度多层次的解
19、读;探究新闻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考查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和趋势: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思想是比较稳定的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是考查的重点;探究文本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文本作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是考查的热点和难点。,考点透析,一、新闻的含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在阅读中我们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
20、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一)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新闻的真实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衡量:,1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2全面。对客观事物进行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3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二)时效性,新闻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
21、消息,的时效性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三)语言简明,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是新闻的语言特征。,三、新闻的分类 (一)消息,1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文体。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2基本特征。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短:篇幅短小,一个中心,用重点说话。,3要素。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22、。,4结构。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即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两行标题的形式有:“
23、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有具体的新闻事实内容;“虚”是指描绘气氛、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则副题必须是虚题。,(2)导语。导语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和如何(How)。常见导语类型有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和结论式。,(3)主体。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
24、,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4)背景。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来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5)结尾。结尾即结语。它紧扣主题进行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和展望式。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二)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
25、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一般来说,通讯有五大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描写的形象性(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且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议论色彩较浓。,一般通讯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概貌通讯。,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人物资料,并以其人物精神面貌感动、教育读者。2事件通讯。即以写事
26、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事件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3工作通讯。即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用以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四个:一是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作为主旨;二是凭借事实,深入分析;三是生动活泼,讲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侧记、札记、记事均可。,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又称风貌通讯,它是以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概貌通讯与人物通讯或事件通讯不同,它不是围
27、绕一个人物或一个中心事件来写,也不要求写一件事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而是围绕主题集中各方面的风貌和特色。,(三)访谈,访谈是基于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它以记录、传达被采访对象的观点、言论为主,既可以使用问答实录的形式,也可使用被采访者自述的形式,比较灵活。而访谈札记、访谈随笔、访谈手记等,则偏重于记者或主持人个人在见闻、调查基础上所发感想的记叙。访谈的主题要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访谈的基本结构为: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
28、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结尾:适当的总结,表示对采访对象的感谢,并记录采访对象的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访谈文体的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四)特写,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细节,作形象性的再现与放大的新闻体裁。特写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生活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新闻特写具有消息和通讯的某些特征,比如:在报道的具体、细致方面,与通讯比较接近,却比通讯更集中、精练;而在报道的及时、迅速方面则与消息相同,却比消息更形象、生动。,从特写的题材角度出发,可分为四种:人
29、物特写。以人物为中心,但既不是人物消息,也不是人物通讯,而是有些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素描。事件特写。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写,为了写出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一般截取事件的一两个精彩片段或精选一两个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景物特写。景物特写跟风貌通讯有些相似,但侧重于对场面的描写。专题特写。写一个问题或一种社会现象。,四、新闻阅读考点阐释 (一)分析综合类,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包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两个方面。所谓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文中相关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在考试中,信息的
30、整合能力将集中考查以下三个方面:将隐含信息明示出来的概括化的能力;将初始信息加以转化的能力;重组初始信息推断新结论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读全文,明确时间、地点、人物,理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新闻要点;提取各方观点并加以整合,基本了解作者的倾向性。,第二步,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在原文中找准信息范,围。,第三步,组织答案。一种是直接从原文中摘出信息语句;另一种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删去细节,或将分散、重复表述的内容整合概括为简洁的语句,信息内容较多时要注意分层作答。整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从材料是否不同的角度思考,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
31、的角度思考,从能否开阔读者视野的角度思考。,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对新闻的语言特色考查集中在客观、简练、准确、通俗四点上,能就具体语词和句子说出其体现的新闻语言特点;少数需分析作者具体的行文风格,包括一些新闻手法的运用或具体的描写方法。新闻结构有着较为固定的程式,比较简单,考查频率也较少,但需注意考查标题的拟制和结尾的效果。分析语言特色,抓住客观、简练、准确、通俗四点,从表述方式、语气、语词和说明方式的运用等方面加以辨析。把握新闻结构,注意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详略、功能、行文要求等。,依据新闻文体特点概括中心意思,如标题(特别是正题)、导,语、
32、结语是主要的快速把握文章中心的依据。,【示例】(2010 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她只能活七小时”,美保罗舍恩斯坦,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 点40 分。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 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 大道第83 号。濒临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
33、道交汇处。,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找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 A.N.理查兹博士听
34、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宝贵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 4 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 点30 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
35、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 点30 分。,3 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 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
36、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释】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 年,8 月,获1944 年普利策新闻奖。,题: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_【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级。画线部分叙述的是救命的药及时送来了,语言生动,蕴涵了丰富的感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答案】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
37、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爱心和人道主义情怀)。,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新闻的文体特点,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新闻的一般特点:真实性、时效性、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性。二是部分新闻体裁的独特性:新闻标题、导语、背景材料、结构特点、材料详略的特殊性。,考查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从六要素完全准确真实(包括真实的当事人、事件具体的时间地点等)方面思考;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对新闻各要素的考查,主要考查其作用,所以要
38、结合新闻知识弄清楚各要素的一般作用。导语部分的主要作用有:概括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背景的作用有: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易于读者理解得准确、深刻;突出新闻事实的价值,深化主题;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解答新闻标题的艺术性,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了怎样的新闻内容 ;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有怎样的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是否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等。叙述方式的作用: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的作用是,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连贯性强;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的作用是,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9、;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另一件事)的作用是,对叙事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示例】(2010 年山东卷)“她只能活七小时”(文本见,前面的例文),题: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_【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对新闻主要叙述方式的作用的理解,能力层级为 C 级。解答此题,既要考虑“顺叙”在叙述事件、突出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要揭示“突出时间”对渲染氛围、强调效率的好处。,【答案】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二)评价
40、类,评价类考题一般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新闻注重事实,崇尚客观,力避作者主观倾向的介入。但新闻事件的确定、被访对象的选定都离不开作者独到的眼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因此,新闻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包括作者的观点及好恶等,也包括文本中人物的观点及感情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实用类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包括政治价值、历史价值、人生价值等方面。对于新闻类作品来说,要能够理解新闻作品的现实针对性、社会意义及其产生的影响,对新闻作品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阅读新闻,要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全面把握
41、其要素和倾向,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相关材料,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观点评价要力求公允,有可能还要参照文章中已有的观点,吸取各方意见,形成一个比较妥当的看法,表述上应讲究条理,分层叙述。,新闻价值是指刊播事实后引起社会的正面效应。它是衡量事实能否成为新闻、新闻能否传播的客观标准,新闻中的社会性是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评价新闻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就是看文章要传达的信息被读者接受的有效性: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读者的观念。因此,应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整个社会大环境来分析,在表述上应做到有理有节。,评价类与探究类题目一般会放在一起来考查。,(三)探究类,探究类题目一般考查以下几个角度:
42、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1探究新闻的价值,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考方向:事实本身有没有宣传价值(什么价值);事件中的人物有没有示范作用,即人物的人生价值(什么作用,一般可从精神层面去考虑);是否切合时代主旋律(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程度)。对新闻价值的探究,还要结合文本提供的新闻背景。一般来说,新闻的作者为了保证对事件的客观公正的报道,在新闻中很少议论和抒情,但客观叙述中包含着一种倾向,而背景材料凸显着这一倾向,有时还借新闻当事人之口道明作者的想法。这些都是探究新闻价值的文本因素。,2探究新闻获得成功的原因,
43、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考方向是:新闻特点:真实性(反映社会真实,数据确凿、细节真实),针对性(强),选材(典型),视角(独特),写作(问答)技巧(以小见大、步步追问等);新闻主题:反映热点,新颖独到,正确的引领作用;受众感受:得到启示,引起反响。,3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考方向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品反映的社会功用、影响等。,【示例】(2012 年汕头模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医家微博为什么这样红,记者,唐闻佳,“于老师,曾有朋友说,如果媳妇要从医生和护士里选,选医生不选护士,您怎么看?”“选对的女人,不选对的职业。”这个“于老师”不是于丹,而是于莺,
44、北京协和医院一名普通急诊科医生,但如今关注她的人,不仅爱问她养生之道、医学常识,还会向她讨教“人生哲学”。,于莺走红网络并非孤例。这一年,微博势力不断壮大,成为拥有 3 亿多用户、日发 2 亿多条信息的新型传播平台。期间,一批医生开通微博,并很快成为“微博红人”。强大的网络热情,与现实中略显紧张的医患关系反差强烈。,开微博“自说自话”,这一年,越来越多的医生加入微博大军,起初他们就是“自说自话”,评论、转发者也多是同事、同学。渐渐地,这些记录医院工作轶事的微博,点击量开始飙升。,一日,于莺所在的急诊科讨论分诊制度,她在微博上记录道:“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分诊,在系统界面上显示为红,黄,绿。病情危
45、重的小红人马上进抢救室,没生命危险的小绿人,比如感冒、发烧、肚子疼的排队等着看,病情较重的小黄人由护士领着优先插队看。护士代表说了:万一遇上个特别不讲理的小绿人,直接把我打成小红人,我倒先进抢救室了!”微博发出数小时后,收获 800 多条评论。有同行评论:“分诊是件头疼的事情,每个来急诊的人都觉得自己急,实际上有多半跟急诊无关”;也有网友担心,“如果小绿人排队,一直有小黄人插队,那么几天下来,小绿人是不是会变成小红人啊?”“这样还算合理,只希望不要有太多的关系户由绿人变成红人”在就医问题上,大家似乎都有很多话要说,医患双方在一个新平台上开始了新的互动。,打假派与科普派,杰西是一本国外健康杂志的编辑,平日喜欢搜集“养生之道”,又苦于无处求证,如今她只要搜到吃不准的健康咨询就会“咄咄劈人李清晨”(,微博用语,即转发)。根据微博信息介绍,身为外科医生的“咄咄劈人李清晨”言辞犀利,属于医生微博中的“打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