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淮南子本经训:“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田:打猎。竭:尽。渔:捕鱼。 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成语示例,另外的错误观点,那就是不顾人民的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古时昏庸的君王宰相,正是因为对利益的盲目追求,竭泽而渔,从而导致了一个国家的衰败乃至灭亡。,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译文,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现在侥幸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这不是长久之计 。,注释,1.竭:使干涸 2.渔:捕鱼 3.明年:第二年 4.焚:用火烧 5.薮(su):指草野 6.田:通“畋”,打猎,文言知识,释“竭” 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捕鱼。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