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全科.zip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201610140220.doc
201610140221.doc
201610140222.doc
201610140223.doc
201610140224.doc
  • 全部
    • 201610140220.doc--点击预览
    • 201610140221.doc--点击预览
    • 201610140222.doc--点击预览
    • 201610140223.doc--点击预览
    • 201610140224.doc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三地理第Ⅰ卷2015 年 8 月 21 日某国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状况已持续 43 年。2014 年出现明显转机,出生人口较2013 年增长 4.8%,死亡人数则较前一年减少 2.8%,但人口增长趋势没有根本改观。读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 1~3 题。1.上 面人口增长示意图中,能表示该国人口增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2.上述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带来的人口问题是( )A.迁移人口减少 B.性别比例失调C.城市化水平降低 D.老龄化严重3.在国际贸易中,该国家从我国进口较多的商品最可能是( )A.天然气 B.铁矿石 C.家电 D.小麦2015 年 2 月 25 日,北极附近的北冰洋浮冰面积仅为 1 454 万平方千米,相对 1981~2010 年的平均海冰面积缩减了 110 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 4、5 题。4.准确获取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和 GPS B.GPS 和 GISC.RS 和 GIS D.数字地球和虚拟技术5.北冰洋浮冰面积的变化表明,2015 年( )A.热 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B.全球气温上升,能源压力减小C.淡水资源增多,荒漠面积减 少 D.全球冰川融化,陆地面积减少为迎接 2020 年东京奥运会,日本政府将利用住宅、学校等设施的屋顶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右图是东京(约 36°N)某小区安装屋顶太阳能的设计图,当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发电效果最好。结合图示完成6~8 题。6.屋顶太阳能发电具有的特点是( )A.土地占用多 B.设备投资少2C.可分散布局 D.受自然影响小7.正常年份该屋顶太阳能发电量波动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若不考虑天气影响,下列节日中该屋顶太阳能发电效果最好的是()A.世界地球日(4 月 22 日) B.国际儿童节(6 月 1 日)C.世界粮食日(10 月 16 日) D.圣诞节(12 月 25 日)下图为某四城市城区人口资料图。读图完成 9.10 题。9.四城市中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目前④城市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出生率较低 B.中青年人口的大量迁出C.人口总量较大 D.外来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图 1 为北京(约北纬 40°)一住宅小区规划示意图,图 2 为专为高层楼房开发的阳台壁挂式太阳能原理图。据此回答 11、12 题。11.图示小区住宅楼的布局呈错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3A.通风 B.采光 C.地价 D.美观12.现在,大城市中 住宅楼多建设高层楼房,主要是因为( )A.地价高昂的需求 B.保护环境的需求C.住宅节能的需求 D.增加人口密度的需求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完成 13、14 题。13.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14.为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农村地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B.鼓励城市人口大量移至农村C.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D.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2015 年 8 月 23 日,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发展纲要公布,京津冀将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首都北京被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读京津冀地区城市联系和产业规划图表,完成 15~17 题。4项目区域 人口密度(人/km2)城市化水平(%)人均收入(元/月)三次产业结构(%)交通时间(小时)产业规划定位北京 1 261 86.2 3 360 0.8∶22.3∶76.9 京津:0.5 知识型天津 1 183 81.6 2 726 1.3∶50.6∶48.1 津石:5 加工型河北 386 48.2 1 882 12.3∶52.2∶35.5 京石:1.3 资源型15.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的依据主要是( )A.城市化水平 B.产业基础 C.人口密度 D.交通条件16.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北京城市功能过于全面 B.促进河北城市化水平提高C.减轻北京交通拥堵改善环境 D.解决河北劳动力就业问题17.下列城市中,服务半径最大的是( )A.石家庄 B.天津 C.张家口 D.廊坊第四纪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纪,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结合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 18、19 题。18、该地质构造( )A.处地形的成因是背斜成谷 B.F 处地形的成因是背斜成谷C.B 处和其他处相比,一般不会有泉眼出露 D.C 处的花岗岩疏松多孔19.研究发现,该地质构造地层中,有原始古生物化石存在。该古化石最可能存在于( )A.第四纪沉积物地层 B.古生代早期石灰岩地层C.花岗岩地层 D.元古代变质岩地层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为不考虑“放开二孩”实施5情况下浙江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 20、21 题。20、.在不考虑“放开二孩”实施情况下,2013~2020 年( )A.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 2016 年 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21.实施“放开二孩”政策后十年内,浙江省( )A.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C.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 缓解2015 年 5 月 26 日 13 时左右,受当地部分农民群众收割作物后焚烧秸秆形成雾霾的影响,在沪渝高速公路湖北荆州段,相继发生 15 起交通事故,致使高速公路交通一度中断,并造成 2 人死亡,6 人不同程度受伤。完成 22~24 题。22.此时,农民焚烧的秸秆主要来自( )A.小麦 B.谷子 C.甘蔗 D.水稻23.下列有关秸秆焚烧影响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B.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C.可能引 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D.利于有机质还田,提高耕地质量24.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原因有( )①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 ②科技转化力度不够③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改善 ④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读北京市人口密度与人均用地变化图,完成 25~26 题。25.北京市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 )A.自然增长率回升 B.城市用地规模缩小C.净迁入人口增加 D.人均用地持续减少26.图中人口密度与人均用地的变化不会导致( )A.加剧该市老龄化现象且劳动力紧缺B.城区土地资源、水资源日趋紧张C.市区交通拥堵加剧,环境压力加大D.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某市某区域一公共自行车租借服务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完成 27、28 题。27、图示时间段内该服务点自行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 )A.2 小时 B.4 小时 C.6 小时 D. 8 小时28.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该市的( )A.风景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仓储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地理 答题卡考场座位号:7第Ⅱ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29.(12 分)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埃及和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的两个重要节点,都是世界重要的能源输出国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将促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下图为埃及和哈萨克斯坦简图。(1)两国都有大面积的荒漠,对比分析其成因有何异同。(3 分)(2)简述两国石油的主要外运方式。(3 分)(3)船是尼罗河上航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为节省劳力和动力,古代埃及人充分借助了自然的动力进行航行。根据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说出在尼罗河上向南和向北航行船只天然的动力条件及航行的方式。(3 分)8(4)近年来中哈经济合作不断加强,试从地理角度分析中哈合作的有利条件。(3 分)30.(20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马铃薯耐旱、耐寒、耐贫瘠,在国内被称为“小杂粮” ,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又是饲料加工业原料。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据统计,直接食用比例高达 61%,深加工不足 16%。马铃薯加工生产排放的淀粉废水等问题严重。下图甲为中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图乙为中国主要省份马铃薯产量比重图。(1)图甲中 A 马铃薯优势区雨水充沛,但地表水较缺乏,简析原因。(4 分)(2)说出图乙中马铃薯产量比重最高的省份 ,并分析原因。(8 分)9(3)分析马铃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指出其解决措施。(8 分)31.(1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金鸡纳树,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不喜强光、不耐旱涝,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冬暖夏凉、全年无霜、年降雨量 2 000~2 500 毫米的气候。材料二 某区域地形图。(1)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见到大片金鸡纳树的是哪里?说明你的理由。(3 分)10(2)在丙地沿海地区,经常大雾弥漫,试解释其成因。(3 分)(3)图中地区农业生产活动自西向东依次是种植业、畜牧业、林业,试分析其合理性。(6 分) 11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D D C C D C B A C B B A A D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B C A A B D A A D D C A C A29 答案:(1)异:①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距海远,受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少,植被稀少;②埃及: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同:昼夜温差大,岩石风化严重,受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影响较大。(2)埃及石油外运以海运、管道运输为主,)哈萨克斯坦以管道运输和公路 运输为主。(3)①向北航行的船只,利用尼罗河自南向北的流向收起船帆,借助水力,直接顺着水流向北航行。②向南航行的船只,利用自北向南的东北信风,扬起船帆,借助风力,顺风向南航行。(4)中哈两国相邻,地缘上靠近;经济互补性强,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油气等资源;中国科技水平 高,拥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和农业基础,资金充足;两国国家政策的支持。30 答案:(1)A 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区,雨水和地表水下渗严重,所以地表水较缺乏。(4 分)(2)甘肃省。 马铃薯耐旱、耐寒、耐贫瘠,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马铃薯糖分的积累;劳动力成本低;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又是饲料加工业原料,消费市场广阔。(8 分)(3)问题:由于被视为“小杂粮” ,重视程度和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直接食用比例过高,深加工不足,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产销地区不平衡 ;排放的淀粉废水产生严重的水污染。(4 分)解决措施:重视宣传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马铃薯的 深加工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快交通建设,提高马铃薯的外运能力;采取沉淀净化等办法,实现淀粉废水循环利用,综合治理马铃薯淀粉废水污染。(4 分31 答案:(1)乙。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易于排水,冬暖夏凉,适合金鸡纳树的生长。(2)位于低纬沿海,大气中水汽含量大;沿岸有寒流经过,近地面气温较低,对流活动较弱,水汽易凝结成雾。(3)西部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光热充足,虽降水稀少,但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适宜发展种植业;向东为山地地区,地势高、热量不足,地形崎岖、难以耕作,适宜发展山地畜牧业;东部平原地区热带雨林面积大,过于湿热,不利于人类生活,且耕作会导致严重水土流失,适合发展林业。1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三 化学(考试时间:100 分钟;)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钠的 还原性很强,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B.钠质地柔软,可用小刀切割,保存在煤油中C.钠失火后可用大量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D.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用在雾天做指示灯2.已知 A 是一种金属单质,B 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C 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 )A.溶液呈碱性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D.受热易分解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A.Na 和 O2 B.NaOH 和 CO2 C.Na2O2和 CO2 D.NaHCO3和 Ca(OH)24.将 106 g 的 Na2CO3和 84 g NaHCO3先经充分强热后,再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消耗盐酸一样多 B.放出 CO2的总量一样多C.后者生成的 NaCl 是前者的一半 D.后者消耗盐酸是前者的一半5.2.1 g 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为 7.2 的 CO 与 H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 O2中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 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A.2.1 g B.3.6 g C.7.2 g D.无法确定6.1 mol Na2O2晶体和 1 mol Na2O 的晶体中阴离子的个数比较,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A.前者大 B.前者小 C.相等 D.不能肯定7.在 100 ℃时,3.88 g 的气体 A 与足量的 Na2O2反应,可放出氧气,且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2.28 g,由此可知,A 的组成为( )A.只有水蒸气 B.只有二氧化碳 C.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D.无法确定28.由 Na2O2、Na2CO3、NaHCO3、NaCl 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 Na2CO3、NaCl B.混合物中一定有 Na2O2、NaHCO3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 NaHCO3 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 Na2O2、NaCl9.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 2SO4),加入适量的 Ba(OH)2溶液,过滤B.NaHCO3溶液(Na 2CO3),应通入过量的 CO2气体C.Na2O2 粉末(Na 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HCO 3),选用适量的 NaOH 溶液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含有 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 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 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 CO2与原 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C.等质量的 NaHCO3和 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 CO2体积相同D.向 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 CO2,有 NaHCO3结晶析出11.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12. 甲、乙两烧杯 中各盛有 100 mL 3 mol·L-1 的盐酸和 NaOH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 V(甲)∶ V(乙)=1∶2,则加入铝粉质量为( )A.5.4 g B.3.6 g C.2.7 g D.1.8 g13.将 5.4 g Al 投入 200.0 mL 2.0 mol·L-1 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A.HNO 3溶液 B.Ba(OH) 2溶液 C.H 2SO4溶液 D.HCl 溶液14.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所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 )3A.1∶3 B.2∶3 C.1∶4 D.2∶115.将物质 X 逐渐加入(或通入)Y 溶液中,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 X 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 )A B C DX CO2 HCl NaOH AlCl3Y Ca(OH)2 AlO2- AlCl3 NaOH16.镁铝合金 5.1 g 溶于 300 mL 2 mol·L-1 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 5.6 L。向反应后的 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 )A.5.1 g B.10.2 g C.13.6 g D.15.3 g17.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取四份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分别加在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 mol/L HCl B.4 mol/L HNO 3 C.8 mol/L NaOH D.18 mol/L H 2SO418.向 X 的溶液中,加入 Y 试剂,产生的沉淀示意图如图所示情形的是(注意线段的斜率)( )A.向 NaOH 和 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 CO2B.向 HCl 和 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 NaOH C.向 NH4Cl 和 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 NaOHD.向含 NaOH 的 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19.如图表示向某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时,沉淀的物质的量随 Ba(O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该溶液的成分可能是( )A.MgSO 4B.KAl(SO 4)2C.Al 2(SO4)3D.NaAlO 220.某化学小组为 测定下列各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铜铝混合物 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 →足 量 盐 酸 ②铜铝混合物 充分反应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 →足 量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③铜铝混合物 充分反应测定所得固体的质量― ― →空 气 中 加 热 ④铁铝混合物 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 →足 量 盐 酸 以上方案可行的是( )4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把 Ba(OH)2溶液滴入明矾[KAl(SO 4)2·12H2O]溶液中,使 SO 全部转化成 BaSO4沉淀,此2-4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 3+ B.Al(OH) 3 C.AlO 2- D.Al 3+ 和 Al(OH)322.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其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质体现出来。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下列化学反应中,你认为能证明铝有非金属性的是(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C.氢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 D.铝热反应23.有 100 mL 3.5 mol·L- 1的 NaOH 溶液和 100 mL 1 mol/L 的 AlCl3溶液,按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①将 NaOH 溶液分多次加入到 AlCl3溶液中(边加边搅拌);②将 AlCl3溶液分多次加入到 NaOH 溶液中(边加边搅拌)。比较两次实验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现象相同,沉淀量相等 B.现象不同,沉淀量不等C.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等 D.现象不同,沉淀量相等24.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V)与 时间( 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 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 3∶2B.质量之比为 3∶2C.摩尔质量之比为 2∶3D.反应速率之比为 2∶35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三化学 答题卷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二、填空题25. (8 分)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Fe2+ 、Mg 2+ 、Cu 2+ 、NH 4+ 、Al 3+ 、Cl -、OH -、CO 32-。当加入一种淡黄色固体并加热时,有刺激性气体放出和白色沉淀产生,加入淡黄色固体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与析出的沉淀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该淡黄色物质做焰色反应实验显黄色。可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 _;所加的淡黄色固体是_______________ _。 26.(8 分)在 10mL 含有 AlO2-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1mol/L 的盐酸,所得 Al(OH)3 沉淀质量和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问:(1)此溶液中同时含有____mol______离子;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MN 段发生的反应是 (3)C(或 M)点的纵坐标为 0.78,则 c(AlO2- ) (4)点 B 的横坐标为 30,则到点 N 处滴入的 HCl 溶液体积为______ mL 27. (8 分)根据描述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工业制取漂白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往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呈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考场座位号:628.(12 分)下图表示的是用明矾[KAl(SO 4)2·12H2O]制取硫酸铝和硫酸钾的操作流程图,请根据此图回答有关问题。(1)进行操作②时,加入的试剂是 ,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 A 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进行操作④时,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同时要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29.(1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 NaOH 固体做了以下实验:先称取 13.3 g NaOH 样品(杂质为 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 4 mol/L 的盐酸,再根据生成CO2 的体积计算出 Na2CO3 的质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出样品中变质 NaOH 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 20 ℃时,Na2CO3 溶解度为 21.7 g ,NaOH 溶解度为 108.3 g。若要将所称取的样品恰好溶解,最多需要蒸馏水________ g,溶解样品所需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测得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CO2 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图所示:则 13.3 g 该样品中未变质的 NaOH 的质量为________;NaOH 的变质程度为_________ (用质量分数表示);与 NaOH 反应消耗的盐酸体积为________mL。 (4)根据“与 NaOH 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并对照上述图像,他们从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并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答案:1-5 CDCAA 6-10 CCBAD 11-15 DADBC 16-20 CAACD 21-24 CBDA25、NH 4+ 、Al 3+ 、Mg 2+ Cl- (各 1 分) ; 3:1:1:8(2 分) ; Na2O2(1 分) ; ;26、(1)0.02mol;OH - (2 分) (2)Al(OH) 3+3H+=Al3++3H2O (2 分)(3)1mol (2 分) (4)60ml(2 分)27、 (1)2Cl 2+2Ca(OH)2=CaCl2+Ca(ClO)2+2H2O[来源:学+科+网](2)4HCl(浓)+MnO₂ =加热=MnCl₂+Cl₂↑+2H₂O(3)Ca 2+ + 2OH- + 2HCO3- == CaCO3↓ + CO 32- + 2H2O(4)2H ++SO42-+Ba2++2OH-=BaSO4↓+2H 2O28、(1)过量的氨水(2 分) 过滤(2 分)Al3+ +3NH 3·H2O===Al(OH)3↓+3NH (2 分)+ 4(2)KOH(2 分) 将溶液中的 NH 转化为 NH3·H2O(2 分) 加热、搅拌(2 分)+ 429、 (1)测定 NaOH 的变质程度(2 分)(2)61.3(2 分) 烧杯、玻璃棒 、量筒(2 分)(3)8.00g(2 分) 33.3%(2 分) 50.0(2 分)(4)NaOH 被盐酸中和后继续滴加盐酸未立即产生气体(2 分)(2 分)3CO与 盐 酸 的 反 应 是 分 步 进 行 的1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三 历史(满分:100 分,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5 题 2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商 代的甲骨文中有记载丰年的 ”求年,受年,受黍”;有占卜晴雨的”两足年,雨不足辰”;有举行宗教仪式的”登雨,登麦”.这反映了商代( )A.为政者对农业的关注 B.封建迷信色彩浓厚C.井田制下奴隶的艰辛 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2. 宋代的温州地区“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 ,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温州成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之一 B.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C.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温州手工业的区域分工 D.手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资源分布的影响最大3. 《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有六处在今天河南境内,并且规模都比较大。如今发现汉代冶铁遗址共 30 多处,近半在河南。这反映出汉代( )A.河南手工业最发达 B.冶铁由官府垄断经营C.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 D.冶铁技术相当成熟4. 分析下面表格关于 1840 年前与 1865 年、1894 年中国生丝销量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时间总销售量(万包)出口量(占总量%)内销量(占总量%)1840 年前 6.4 0.9(14.06%) 5.5(85.94%)1865 年 10.1 4.2(41.58%) 5.7(56.43%)1894 年 16.02 8.23(51.94%) 7.7(48.06%)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D.中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5.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出版于 1759 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 ”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 A.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 B.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2C.经济危机发生,进入“滞涨”状态 D.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6.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7.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 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8.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 ,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进程 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 格局 9. 17 世纪 60 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 ;到 18 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10.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以 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1.古罗马地理博物学家普林尼说:“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经过浸泡等程序的加工,出口到罗马,使得罗马开始崇尚丝制衣服” , “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 ”此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密切 B.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联系起来C.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 D.罗马对丝绸的旺盛需求12.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给予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采取的措施是( )A.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 B.制定《社会保险法》3C.制定《全国劳工关系法》 D.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13.唐朝年间,山东某地百姓吃不到平价官盐,李三等人就铤而走险,做了盐枭,贩卖私盐,这在当时是一份非常危险的职业,这是因为( )A.封建政府垄断煮盐业 B.煮盐对环境危害较大C.有违重农抑商的思想 D.市场行情变化太频繁14.元代纸币的流通数量,中统元年(1260 年)发钞 73352 锭,平均每人为 62 文;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 年)时,发行数额猛增 至 5098285 锭,每人合 13134 文;再过 20 年左右,纸币流通数量又增长数十倍。元代纸币政策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扩大社会贫富差距C.削弱政权统治的基础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15.宋元时期,福建的青白瓷和青瓷一般较厚重,硬度大.据说是”陶工们必须把这类易碎的商品作的厚一些” ,在产品中,也多具有实用价值 ,很少是精美的艺术品.上述特色的形成,原因在于( )A.工匠创作激情消退 B.当地制瓷技术局限C.市场长途贩运需要 D.政府抑商政策影响16.西方史学界将“始于康熙平三藩的 1681 年,止于乾隆退位的 1795 年之间的历史”称为“High Qing”。下列可为这一观点提供的依据是( ) A.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大一统国家进一步巩固 B.中小市镇向边疆拓展,资本主义发展较迅速C.对外交往空前频繁,中外文化交流渐入佳境 D.学术文化全面繁荣,科技成就领先西方国家17.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概括描述了当时( )A.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 D.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18.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有以下内容:“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 “民家常业,不出农商” 。这主要反映了明代( )A.宗法制度依然存在 B.小农经济逐步瓦解4C.轻商观念已有变化 D.男尊女卑思想严重19.宋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下列表述符合宋代特征的有( )①军事强大得以立国三百多年 ②儒学应对挑战获得重要发展 ③城市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起 ④制度创新推动了各民族的交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唐会要》记载“天下诸郡……有田宅产业……先己亲邻买卖。 ”这实质上反映了唐代( )A.注重邻里之间和谐人际关系 B.对商业发展实行严格的限制C.田宅产业只能卖给亲戚邻居 D.坊市限制的规定已有所松动21.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 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2.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23.羊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家畜之一。在距今约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就已经出现陶型羊的形象。商代用羊的肩胛骨占以问凶吉,甲骨文中就有羊的象形文字。有人统计古代典籍《诗经》中讲到羊的诗篇有 13 篇之多。可以说(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羊的国家B.先秦时期羊是古代先民尊崇的吉祥动物C.羊的温顺、亲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D. “羊文化”与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24.达伽马到达印度后,向当地卡里库特王公推介了葡萄牙的粮食.呢绒,铁,铜等物品,并解释说本次航行所带”总数不多,是样品 ”.这反映出达伽马东行的重要目的是( )A.获取贵重金属 B.开拓新市场 C.开辟新航路 D.介绍新的生活方式25.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 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5A.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B.广州虎门——南京中山陵——北京圆明园C.南京天王府遗址——北京故宫——沈阳伪皇宫D.上海“淞沪会战纪念 馆” ——枣庄“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三历史 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5 题 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 题 25 分、27 题 25 分、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被历史学家称为“哥伦布交流”的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介入,彻底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铃薯 在传入欧洲之初,并不受人们的欢迎,绝大部分欧洲文化对它持一种非常不友好的态度。他们甚至认为马铃薯会导致麻风病和不道德;欧洲人以前从未吃过块茎类食物, 《圣经》中也没提到过马铃薯;马铃薯来自美洲,在那里它是不开化的、被征服的种族的主要食物……在欧洲,甚至在马铃薯被称为“魔鬼的苹果”的苏联,农民在最初的犹豫不决之后开始大规模栽培马铃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 1815 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着英国的农村社会,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新的城市环境中,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 。——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考场座位号:6材料二 玉黍(玉米)……生地瓦砾山场皆可植,其嵌石砷尤耐旱,宜勤锄,不须厚粪,旱甚亦宜溉……收成至盛,工本轻,为旱种之最。——包世臣《齐民四术》……三十年前,从无开垦者。嗣有江苏之淮、徐民,安徽之安庆民,浙江之温、台民,来杭湖两属之各县,棚居山中,开种苞谷(玉米)……近己十开六七矣。每遇大雨,泥沙直下,近于山 之良田,尽成沙地;远于山之巨浸,俱积淤泥,以致雨泽稍多,溪湖漫滋,田禾淹没,岁屡不登……他日之钱粮何出,犹其后焉者也。——汪元方《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185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化对马铃薯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10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玉米种植的两种态度及各自理由。(10 分)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美洲作物传播的主要因素。(5 分)27.(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7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 “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 。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 。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材料二.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 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 19 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 1 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麇(群)集,汉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 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 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 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 1 100 万人,1911 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 分)82016-2017 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5 题 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C B A C B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A C C A D C C B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A D D B A二.非选择题(26 题 25 分、27 题 25 分、共 50 分)26【答案】(1)变化:从不友好到接受。 (2 分)原因:思想观念变化;科学进步;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战争影响。 (8 分)(2)态度:包世臣支持、汪元方反对。 (2 分)包世臣的理由:易于种植;拓展耕地面积;工本轻;收成多。 (4 分)(其他答案合理的话,可以酌情给 1 分)汪元方的理由:过度垦殖导致生态破坏;影响正常粮食生产和财政收入。 (4 分)因素:动植物自身的适应性;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水平;人地矛盾;政府政策。 (5 分)(其他答案合理的话,可以酌情给分)27.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12 分)(其他答案合理的话,可以酌情给 1 分)(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13 分)(其他答案合理的话,可以酌情给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