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脂肪液化,北三 2014-9-4,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影响,切口渗出、裂开或部分裂开 继发感染 伤口延迟愈合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增加了临床工作 延长住院时间,降低了床位周转率,脂肪液化定义,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指手术切口处脂肪细胞无菌性变性坏死过程中细胞破裂后脂滴流出,在切口内形成一定量的液态脂肪,并伴有局部细胞反应,属无菌性炎症反应。多发生于腹部、胸部、下肢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临床表现,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多有以下临床表现 1、术后310 d有黄色渗液渗出或挤压切口局部可流出黄色渗液,一般不伴切口红肿、发热;过度肥胖患者诉切口疼痛,缝线孔流出淡黄色渗液; 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分离,穿刺
2、或撑开切口可见淡黄色含脂肪滴渗液; 3、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 4、血常规化验,白细胞计数正常; 5、渗出液涂片见大量红细胞及脂肪滴,培养无细菌生长; 6、体温及局部皮温正常。 7、穿刺抽出黄色液体或B超检查探及皮下积液。,原因分析 患者原因,研究表明,切日脂肪液化多发生于体型肥胖患者,一般皮下脂肪在3 em以下的患者很少发生脂肪液化,皮下脂肪超过3 cm以上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肥胖者皮下脂肪层血液循环较差,手术切开使血液供应进一步障碍,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加等刺激下脂肪组织容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液化 。但也有研究认为切口脂肪液化具
3、有个体差异性,并非所有脂肪液化者均为肥胖体型。,1肥胖2糖尿病3其他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影响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差、血糖控制不理想、血液呈高凝状态及血管病变导致脂肪血液供应障碍有关。此外,糖尿病患者术后易发生血管并发症,影响血液循环,进一步降低伤口区血供,白细胞及纤维细胞修复能力受损,使肉芽生长减少,同时高血糖可造成血管渗透压增高,抑制自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机体抗感染愈合能力,从而造成伤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不均衡,少食或基本不食动物蛋白 术前软组织损伤等亦是发生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原因分析
4、手术操作,无限度地、不正确地使用电刀,会加重组织损伤,导致切口并发症的增加、增加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及延迟伤口愈合率等 。 有学者认为,当局部温度大于4550时,就可以引起机体组织细胞变性,大于60时,就可以引起组织坏死,而电刀产生局部温度可高达2001 000,大大增加了切口脂肪液化的可能。 高频电刀的使用使组织烧伤或凝固变性,同时高温致使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因热凝固作用而栓塞,是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因素。,术中高频电刀使用不当术中切口保护不力缝合欠佳其他因素,手术切口,特别是大型手术,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容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5、 。同时,术中常用的消毒药物如碘酒、酒精也可能引起切口脂肪液化,关闭切口时因错位缝合或留有死腔、打结过松或过紧,可以导致脂肪组织问留有间隙,皮下组织血供障碍或造成脂肪组织切割伤,均易导致脂肪液化,术中操作时脂肪层和肌鞘层过度分离,影响脂肪组织的血供;术中止血不彻底、渗血、血肿形成或大块组织结扎止血等均可能导致脂肪液化,治疗,渗出量较少,切口部分愈合不良的患者,于低位撑开部分切口,沿切口两侧向中间加压,每天挤压1-2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必要时内置盐水纱条通畅引流或拆除1-2根缝线,盖上无菌纱布,用腹带加压包扎切口。根据敷料渗液情况,隔日或每日换药直至切口愈合。 切口有大量渗出液,皮下组织游离
6、,全层均不愈合的患者,拆除全部缝线并充分引流。每日换药1-2次至渗液减少。待肉芽组织新鲜后行二期缝合。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对脂肪液化切口进行外照射 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拆针数多或渗液较多有感染倾向者改为静脉滴注抗生素 术前蛋白低的可酌情输入清蛋白,术后食欲差、营养摄入不足者可静滴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药物。,治疗原则总结,排液:引流、挤压生理盐水纱布条引流(湿性伤口愈合理念),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条湿敷,95%乙醇外敷 去除异物刺激 改善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增生烤灯 微波照射,红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甲基强的松龙,山莨菪碱 预防创口污染 庆大霉素,高渗糖,无菌纱布,碘伏、酒精消毒,治疗方法,
7、1挤压排液法加微波仪治疗 2甲基强的松龙局部注射3、早期暴露切口,烤灯照射热疗及局部紫外线照射疗法 3、切口负压引流疗法 4 局部加压疗法加山莨菪碱针剂切口内注射 5庆大霉素联合乙醇疗法 6糜蛋白酶法 7维生素B1 B12疗法 8综合治疗法 9半导体激光治疗,红外线照射治疗,大黄、芒硝等中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法发现手术切口处脂肪液化时,立即拆除1 2针缝线,消毒切口后,用手挤出液化脂肪组织,用干纱布吸干水分,将贝复剂喷至切口皮下组织,作用3min。用50葡萄糖浸湿的纱布条填塞裂口,每天2次换药,待渗液减少后,隔日换药,直至新生肉芽组织生成后用切蝶型胶布拉闭切口至愈合。 当切口有大量渗液、全层均不
8、愈合、皮下组织游离时,拆除全部缝线,用上述方法治疗至肉芽组织新鲜无渗液后行二期缝合。患者均13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此法采取早期挤压排液处理脂肪液化的切口,排尽积液,减小死腔,促进组织愈合。,脂肪液化预防,1、加强手术前后处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 3、手术操作轻柔精细。 4、严格止血避免切口渗血,血肿。 5、皮下脂肪缝线不宜过密。 6、肥胖皮下脂肪厚者不用美容线缝合,术后可适量用些白蛋白.,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主要原因是脂肪坏死,防止脂肪液化注意: 1、手术中尽量锐性切开脂肪.少使用电刀的电凝功能。 2、 操作尽量轻柔,避免脂肪挫伤。 3、 肥胖病人使用橡皮引流条置于脂肪层,2天后拔除能减少脂肪液化 的。 4、 脂肪层不要缝合太密,避免血循环差,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