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节 群落的相对稳定,5,群落的演替与稳定性,群落:同一时间内生活在 中 种群的 。,一定区域,各种生物,集合,生物间有一定的关系。各种生物之间直接或间接联系,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以物质和能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必需包括全部的生物。即必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时空性(构成群落的种群有时空性),一、群落的概念,农田生物群落,农田中除农作物外,还有杂草等多种植物及昆虫、青蛙、老鼠等多种动物及细菌等微生物。,海洋生物群落,海洋中除鱼类外,还有珊瑚、贝类、甲壳类等许多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样的植物和微生物。,森林生物群落,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有种类繁
2、多鸟兽虫鱼各类动物及细菌、真菌等。,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 ( )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2)一片森林中的各种生物以及阳光和土壤等 (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动植物 (4)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 (5)集市上的白菜、萝卜等植物,鸡、兔等动物以及蘑菇、木耳等微生物,(4),种群和群落的关系,1、群落和种群都是一定区域内的生物成分为基础; 2、生物群落以种群为组成单位;一个群落包含多个种群; 3、群落是种群间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形成的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种群1,种群2,种群3,种间关系,群落,群落与种群的区别?,群落的研究内容,演替,物种,种间,范,边界,空间,围,二
3、、群落的物种组成,作 用:,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优势种:,差异性:,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与环境条件有关。,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对群落的结构和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种类,常绿阔叶林,苔原群落,草原群落,农田群落,湖泊群落,差异性,低等植物 670种 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 约1000种,武夷山,西伯利亚,低等植物 840种 高等植物 2888种 动物 5000余种 脊椎动物 475种,差异性,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生物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荒 漠,北极冻原,群
4、落中 的多少。,丰富度:,物种种类,不同群落丰富度 ,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 。海拔高度越高,群落丰富度_。,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越低,越丰富,不同,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分析说明: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物 种 的 丰 富 度, 赤道两极:物种丰富度逐渐 海拔高度增加:物种丰富度 随水深增加:物种丰富度。,受经纬度及海拔等影响:,变小,变小,变小,互利共生,三、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种内互助,种内关系,同类相食,争夺配偶,争夺生活场所,种间
5、关系,种间互助,种间斗争,寄生 竞争 捕食,种内斗争,蜂、蚂蚁等,母鸡保护小鸡,生物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生物A,生物B,概念:两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特点: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互利共生,根瘤菌在豆科植物根部利用豆科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生活,同时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肥回报豆科植物。,例1: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互利共生,例2: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植物,真菌,藻类,提供水、CO2、无机盐,光合作用有机养料,地衣,互利共生,白蚁的肠道为鞭毛虫提供生活场所,鞭毛虫能
6、分泌纤维素酶,帮助白蚁消化纤维素。,白蚁与鞭毛虫,种间关系(2):竞 争,大草履虫小草履虫,生活很好,大草履虫死亡小草履虫正常,大草履虫 单独培养,小草履虫 单独培养,混合培养,竞 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水稻和杂草争夺水肥,竞 争,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A,B,A,B,竞争实力悬殊 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竞争实力相当 牛与羊,特点: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种间竞争越激烈;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种间关系(3):捕 食,捕 食,概念: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食草行为也是捕食。,A,B,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被捕食者(A):
7、先增加先减少者,捕食者(B):后增加后减少者,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决定数量的种间关系,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种间关系(4):寄 生,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由一种真菌寄生在昆虫幼虫上形成的复合体冬虫夏草。,菟丝子,冬虫夏草,蛔虫,寄 生,体表寄生,体内寄生,概念: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特点: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8、比 较,捕食,互利共生,竞争,竞争,课堂小练,1、下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间的关系,自左至右他们依次是,时间,个体数,个体数,时间,个体数,时间,A、捕食、寄生、竞争 B、寄生、捕食、共生 C、共生、竞争、捕食 D、竞争、捕食、寄生,2、噬菌体与其侵染的细菌之间关系( )A.互利共生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3、森林中生物防治松毛虫的常用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分别为( )A.竞争和共生 B.捕食和共生C.捕食和寄生 D.寄生和捕食,4、几十年前,欧洲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这种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草地百灵鸟相似,后来发现草地百灵鸟绝迹了,这种现象在生物学
9、上称为(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5、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 )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种间斗争 D种间互助,6、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7、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且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的繁殖。这些现象在生态学上可解释为( ) A种内互助、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 B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 C种内互助和种内斗
10、争 D种间斗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8、有一种牧草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够阻止取食这种牧草的鳞翅目昆虫分泌保幼激素的物质,其结果使幼虫迅速变态为成虫。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自然选择 B定向变异 C种内互助 D种间斗争,9、在金合欢树的大而中空的刺中,栖息着一种专以金合欢幼叶或蜜汁为食的蚂蚁,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在金合欢树上 “巡逻”,随时向以金合欢为食的来犯动物发起进攻,它们能咬断缠绕在金合欢上的其他植物,以保证金合欢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致被排挤或死亡。请回答: 与的关系是 与的关系是 与的关系是 与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竞争,竞争,捕食,10.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诗句中表现为种间竞
11、争关系的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1、将S1与S2两个种群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A、B所示。,(1)、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竞争,(2)、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 试在下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四、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苔藓地衣层:微弱光照,森林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乔木层:接受全光照,灌木层:全光照的10%,草本层:1%5%光照,垂直结构,麻雀
12、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翁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虹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森林中鸟类的分层现象,垂直结构,海平面,海洋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垂直结构,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鳙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池塘中四大家鱼的分层现象,(2)动物垂直分层:栖息空间和 条件。,1. 现象: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 现象。,1、垂直结构,3. 意义:群落分层现象的出现使生物群落
13、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 和数量,能最充分地利用 和营养物质。,分层,光照强度,食物,光照,温度,种类,空间,2. 决定因素:,(1)植物垂直分层:, 森林群落:, 水域群落:, 高山群落:,意义: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阳光、温度、水分等资源的能力。,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思维激活 某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有同学认为该现象表明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该同学的推论是否正确?,不正确。竹林中的所有箭竹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畴为种群而非群落。,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
14、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解析】 草坪和树林两个群落中的植物都具有分层现象,导致其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答案】 A,水平结构,地球表面因降雨量、温度大小等生态因子从赤道到北极依次有 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和苔原等不同类型的群落。,水平结构,1. 现象:群落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区现象,常呈 分布。 2. 决定因素: 变化、土壤 和 的差异、 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镶嵌,地形,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五、生态位,生
15、态位概念: 一个种群在自然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生态位相似物种的发展趋势: 生态位越相似的物种,竞争越 ,结果可能使其中一个物种趋于绝灭。 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基础,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减少或排除了物种间的竞争,使它们共存下来。,激烈,4.总结(1)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性。(2)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有利于 。,自然选择,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特别提醒 影响不同群落结构的因素 (1)南北水平群落
16、结构差异温度。 (2)东西水平群落结构差异水分。 (3)水域垂直群落结构差异光照、温度、含氧量。,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探究原理 (1)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2探究步骤,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诱虫器、吸虫器,3.用具分析 采集小动物的两种方法所用到的仪器:,注:土壤和花
17、盆壁之间留一定的空隙,使空气流通,(1)诱虫器(A图):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它利用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远离光源、热源。(2)吸虫器(B图):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返回,注:采集大量跳虫等动物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吸虫器(有湿润的棉花) 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含70%酒精,理由是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3.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如实记录。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3)同样营养土壤,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