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566771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能量代谢 指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2. 食物的热价 一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3. 氧热价 营养物质氧化时每消耗一升 O2 所产生的热量。4. 呼吸商 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同一时间内产生的 CO2 量与消耗的 O2 量的比值。或营养物质氧化时,同一时间内机体 CO2 的呼出量与 O2 的吸入量之比。糖的呼吸商为 1。5. 非蛋白呼吸商 是糖和脂肪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 CO2 量与同一时间内消耗的 O2 量的比值,是估算非蛋白代谢中糖和脂肪氧化的相对数量的依据。6.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指人在进食后一定时间内,由食物引起机体产生额外

2、热量的现象。以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最明显。7. 基础代谢率 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指人体在清醒、安静平卧、空腹(禁食 12 小时)、室温恒定在 2025和精神安宁的状态。基础代谢率是衡量代谢水平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指标。8. 体温 是指机体内部或深部的平均温度。一般在 37。9. 自主性体温调节 指在体温调节机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战栗等生理调节反应。正常情况下,体温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管茶香)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1)肾单位:由肾小体与其相连的肾小管构成的尿生成基本功能单位。(2)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外推动液体滤过的压力差,等

3、于毛细血管内血压减血浆胶体渗透压与肾小囊内压之和。(3)滤过平衡:有效滤过压为 0 时无滤过发生的部位。(4)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或原尿量)。正常为125ml/分钟,是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5)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6)原尿:由血液经肾小球滤过膜滤过后形成的超滤液。除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它成分含量与血浆相同。(7)终尿:原尿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泌排泄作用、尿液浓缩和稀释作用后所形成,最终以尿液形式排出。(8)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反映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正常人为 160-180mg/100m

4、l。(9)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导致渗透压增加,减少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增加,称为渗透性利尿。(10)水利尿:大量饮水后因血浆渗透压降低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称水利尿。(11)球-管平衡:近球小管对肾小球超滤液的定比重吸收,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 6570。其生理意义是不使终尿量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而发生大的波动。 (秦晓群)第九章 感觉器官 1.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transducer function):感受器具有把体内、外各种能量的变化转变为相应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作用,称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2. 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

5、lus):对感受器最为敏感,其所需的刺激强度较小的刺激形式。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在传入神经动作电位发生之前感受器或感觉神经末梢上出现的一过渡性局部电位,称感受器电位。 3. 适应(adaptation):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降低,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有快适应和慢适应两种感受器。4. 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眼作充分调节时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 5. 生理盲点(blind spot):在中央凹鼻侧约 3mm 处,即视神经乳头处,因不存在感光细胞,不能感受

6、落入该处的光线,在视野中形成一个盲区称生理盲点。 6. 视敏度(visual acuity):又称视力,是指人眼辨别物体微细结构的最大能力,也就是眼分辨两点空间最小距离的能力。视力的好坏一般以视角大小为判断指标。 7. 视野(visual field):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某一点时,该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8. 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长时间在暗处突然进入明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光亮,稍等片刻后恢复视觉,此过程称为明适应。 9.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长时间在明亮环境中突然进入暗处,起初一无所见,以后逐渐恢复在暗处的视力,此过程称为暗适应。 10. 听

7、阈(hearing threshold):对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 11. 气传导(air conduction):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进入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rt)耳蜗,这一条声音传导的途径称为气传导,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此外鼓膜的振动也可引起鼓室内空气的振动,再经圆窗传入耳蜗,但这一气传导在正常情况下并不重要,只是当听骨链运动障碍时才可发挥一定的传音作用。第十章 神经系统 1. 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rt):神经轴突内轴浆颗粒经常从胞体到末梢(顺向)或从末梢到胞体(逆向)流动并具有物质运输作用的现象

8、 2. 突触(synapse):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两类。 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兴奋性突触传递时,在突触后膜上出现的局部去极化电位,主要与突触后膜对 Na+、K+,尤其是 Na+通透性增高有关。 4.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抑制性突触传递时,在突触后膜上出现的局部超极化电位,主要与突触后膜对 Cl-通透性增大有关。 5. 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bition):由于轴-轴

9、突触作用的结果,导致兴奋性突触前末梢释放的递质量减少,不容易引起突触后神经的兴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减弱。 6. 突触前易化(presynaptic facilitation):通过轴-轴突触的作用,使突触前未梢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Ca2+ 通道开放的时间加长,内流的 Ca2+ 数量增多,释放递质量增多,导致运动神经元上的 EPSP 增大,即产生了突触前易化。 7.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通常指由突触前膜释放、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受体,引起离子通道开放,产生兴奋或抑制效应的化学传递物质。一个化学物质被确认为神经递质,应具备五项条件。 8. 神经调质(neuromod

10、ulator):由神经元合成、释放的一些化学物质,虽不在神经元之间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但可增强或削弱递质的信息传递效应,这类对递质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神经调质。调质所发挥的作用称为调制作用。 9. 受体(receptor):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物异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10. 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1.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人和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按照所处的生活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不断建立起来(也能消退)的,即在后天获

11、得的一种数量无限的高级神经活动。 12. 后发放(after discharge):在反射活动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放冲动的现象。后发放的产生与神经元的环式联系有关。 13. 传入侧支性抑制(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传入神经在兴奋一个中枢神经元的同时,通过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使另一个中枢神经元抑制的现象。 14. 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中枢神经元有冲动外传时,通过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再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其他神经元的

12、现象。 15. 特异性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是指由丘脑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发出纤维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其主要功能是诱发皮层细胞兴奋,引起特定的感觉,激发传出冲动。 16.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non_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是指由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主要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发出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主要功能是调节皮层的兴奋状态,是感觉形成的基础。 17. 上行激动系统(ascending activating system):脑干网结构内存在

13、的,通过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而发挥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在维持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中起重要作用。 18. 牵涉性痛(referred pain):是指由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相应部位出现的疼痛或痛觉过敏。牵涉性痛有助于临床对某些内脏疾病的诊断。 19. 体腔壁痛(parietal pain):内脏疾患引起邻近体腔壁浆膜受刺激或骨骼肌痉挛而产生的疼痛。 20. 运动单位(motor unit):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越大,有利于产生巨大的肌张力。 21. 脊休克(spinal shock):脊髓突然中断了与高位中枢的联系时出现的暂时无反应状态。是由于脊髓突然失去高

14、位中枢的易化作用所致。 22. 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牵拉而被伸长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牵张反射可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 23. 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由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出现以全身伸肌为主的肌紧张亢进现象,表现为头尾昂起,脊柱后挺,四肢坚硬如柱。 24. -僵直(-rigidity):由于脊髓 运动神经元在高位中枢的影响下,其活动增强使肌梭敏感性提高所致的肌紧张性牵张反射加强所产生的僵直。 25. 生物节律(biologic rhythm):机体内的各种活动常按一定的时

15、间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为生物节律。 26. 肌紧张(muscle tonus):当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表现为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是维持躯体姿式的基本反射。 27. 优势半球(dominant hemisphere):语言活动功能占优势的大脑半球称优势半球。在主要使用右手人的成年人,优势半球在左侧大脑。 28. 皮层诱发电位(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感觉传入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电位变化。通过记录皮层诱发电位,有助于了解各种感觉投射的定位。 29. 一侧优势(laterality cerebral dom

16、inance):人脑的高级功能向一侧半球集中的现象,左侧半球大脑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而右侧大脑皮层在非语词性认知功能上占优势。 30. 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即指脑电记录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睡眠时相,这一时相中,常可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因而也称为快速眼动睡眠。 (罗自强)第十一章 内分泌 1. 内分泌(Endocrine):是指内分泌细胞将所产生的激素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并以体液,如血液为媒介对靶细胞产生效应的一种分泌形式。内分泌细胞集中的腺体统称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体的分泌作用过程则不需要类似外分泌腺的腺泡和导管结构,因此也称无管腺。2. 内分泌系统(Endocri

17、ne system):由经典的内分泌腺与分布在功能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共同构成,是发布调控机体功能活动信息的系统。3. 激素(hormone):为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具有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4. 旁分泌:指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细胞外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靶细胞的一种调节信息递送方式。 5. 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某一激素对某一生理反应并不起直接作用,但它的存在却能为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提供条件,使其生理效应明显增强。6. 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first messenger and second messenger):激素是将所携带的信息传递到靶细胞的细胞外信

18、使,称为第一信使;将这一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内信使,称为第二信使。7. 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us(or hypothalamic)regulatory peptide):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细胞合成分泌一些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总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8. 促激素(trophic hormone):通常是指腺垂体分泌的能促进其靶腺组织增生和分泌的激素总称,包括 TSH,ACTH,FSH 和 LH 等。9. Wolff-Chaikff 效应(Wolff-Chaikff effect):即血碘过量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现象。当血碘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可抑制碘的活化,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表现出碘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作用。 10. 应激(stress):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如创伤、手术、饥饿、惊吓等)时,通过下丘脑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急剧增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