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产业化弊大于利 立论稿.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5864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产业化弊大于利 立论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产业化弊大于利 立论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感谢主席,评委以及在场的各位观众。我方今天的辩题是教育产业化弊大于利。开宗明义,什么叫做教育?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狭义的教育又包括,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四个主要方面。今天我们讨论教育产业化,既然与产业化相关,那范围约定俗成在狭义教育,谈论广义的教育不再具有意义。什么是教育产业化?要搞清这个定义我们必须先明白什么是产业。产业是指一个经济体中,有效运用资金与劳力,从事生产经济物品或服务的各种行业。教育产业化,则是把教育事业,发展成国民经济的其中一个行业部门。以盈利作为最重

2、要的目标,这是产业化的一个要素;那么与经济挂钩,将教育事业赋上商品的性质,是教育产业化不可避免的表现形式。在将教育进行产业化之后,其与原先的普式教育有了不小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为教育目的的转变,学校由单纯的教书育人、推广教育变为了以利益为重要目的的企业。甚者,这样的教育从此以后便已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当然我们不否认,教育产业化在教育的某些方面会带来很大好处。比如,对于职业教育,教育产业化的实施让各类技术学校得以多元化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各类高校,教育产业化比教育公益化更强的吸金能力,让学校本身的竞争力可能得到提升。但如果我们就因此认为,教育产业化是利大于弊的,是不是过于武断和片面?让我们放眼全

3、局,当教育产业化推行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它还会带来什么弊端?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第一,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公益性教育,有国家的扶持和政府的投资,可以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将教书育人作为首要也是最终目标。而教育产业化与之不同,教育产业化它与经济挂钩的特性,让办学方必须将盈利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发展到必然阶段,学校会将一部分资金的来源转移到家庭。这导致在一开始,也就是教育的初始阶段,就增加了家庭供养学生上学的压力,学费的门槛必然会影响部分学生入学、接受教育的机会,造成了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而受教育权作为被认定的最基本的人权之一,是不能因为学费的门槛被剥夺的,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也

4、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不容有误失的。第二,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进行教育产业化,其无论是学校自己投资也好,引入第三方投资商也罢,增加盈利为重要目的的教育都将使学校的办学方向、决策方向收到以利益为导向的偏差。如高中的扩招线,用更低的分数线吸引未达到统招线的学生,用多收扩招费将一些卡在原本分数线或略高于此分数线的学生挡在学校之外,导致学生质量的下降。同时,教学目的的改变往往会让学校过分注重学生在“学分科目”中顺利的获得学分而忽略学生应当享有的权益和人才培养的一系列要素。甚至,我们可以说,教学目的的改变,学校办学目的和教育氛围的因教育产业化而形成的改变这一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弊端。第三, 从国家的

5、角度来看,的确,我们并不否认教育产业化是会给有关个人,给国家带来一些眼前的经济利益。但是,教育产业化能否应用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超越了基础教育吗;国家需要用教育拉动经济吗?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育中抽取的蝇头小利相较于认真培养人才从而使其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而言,也是微不足道的。并且,我们且不说教育产业化中牟取的利益是否大多数落实于教育建设,发展教育产业化谋取利益此举在提升教学质量之前就让教育失去了本身的意义,试问,失去意义的教育本身,还具有教育意义吗?对教育受众,即学生的不公平,学校教育目的与办学方向的改变,教育纯洁性的破坏,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着教育产业化。而细观教育产业化,其在全局意义上所带来的,也仅仅是国家的眼前经济利益,且是在有相当可能性攫取未来人才贡献的前提下获得。试问,这样一个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教育产业,又怎能做到利大于弊呢?综上,我方坚持认为,教育产业化弊大于利,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