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含子.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56186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含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内含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内含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内含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内含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含子,Contens,基本概念内含子的发现内含子的分类内含子的功能内含子的展望,内含子(introns),断裂基因 (split gene),外显子 (exons),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的DNA序列由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组成,编码序列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序列分割开来,称为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在成熟mRNA中保留下来的基因部分被称为外显子。,一.基本概念,二.内含子的发现,1.法国科学家Chambon的试验,输卵管,红细胞,(卵清蛋白、卵粘蛋白和伴清蛋白),(血红蛋白),分别用酶(EcoR1和HindIII)切成几段,卵清蛋白mRNA来制备cDNA探针和以上两片进

2、行southern杂交,cDNA序列内并没有EcoRI和HindIII的切点,为什么会出现多条阳性带,基因表达不同,但DNA的结构没有差异,走电泳,2. Richard J. Roberts、Phillip A. Sharp的试验,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HindIII分别消解腺病毒(Hexon)的DNA,最大的酶切片段DNA和Hexon的mRNA进行杂交,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EcoRI酶切的A片段的3段可以和上述mRNA形成杂合双链,但在杂合双链的5端逸出3个单链DNA环,说明它们不能和mRNA完全互补。,解释:Hexon基因5端出现了断裂,即有些区域在mRNA中已被删除了,所以出现了不配对的

3、单链环,而HindIII酶切的A片段是Hexon的3段区域,不含有这一断裂区域,故不出现单链环。,1977年继Sharp和Roberts后相继发现了兔子的b珠蛋白基因(Jeffregs.A.J和R.A.Flavell 1977)、鼠的b珠蛋白基因 (Leder P 1978) 和卵清蛋白基因(Chamber 1977)等的断裂基因。1978年Gilbort创用了内含子 (intron) 和外显子 (exon) 两个名词,内含子是指在成熟的mRNA中不出现的序列,exon是指在成熟的mRNA中出现的编码序列。,内含子起源有两种假说,1早期内含子理论:内含子与它所在的基因一样古老,在装配第一个这样

4、的基因时,内含子就已存在。,2晚期内含子理论:内含子不是基因原有的,而是在进化的某一过程中通过转座作用插入到连续基因中去的,内含子在较高级的功能基因或在真核生物出现之后才产生。,三.内含子的分类,根据剪接过程为自发还是要经过剪接体的加工,人们将内含子分为自剪接内含子和剪接体内含子。,型内含子及其剪接机制,1980年代初,发现原生动物四膜虫 (Tetruhymenu) 的rRNA内含子能够自我剪接(self splicing),这一类内含子后被称作型内含子.后来在酵母菌的线粒体rRNA基因中也含有此类内含子.,分布:类内含子常分布于低等真核生物的细胞器中,如四膜虫的rRNA;大部分真菌如酵母的m

5、tDNA;植物叶绿体基因的内含子;T4噬菌体的3个基因中也存在类内含子,1980年,科学家将四膜虫rRNA基因克隆到质粒中,并与大肠杆菌(E.coli) 的RNA聚合酶一起保温,发现转录产物除了有约400nt的rRNA内含子外,还有一些小片段。从凝胶中回收rRNA前体,在无蛋白质的条件下保温培养,单一的rRNA前体依然可形成片段更小的电泳条带,其中移动最快的是39nt的条带,测序发现,它相当于413nt的rRNA内含子中的片段。将四膜虫26S rRNA基因的一部分(第l个外显子303bp + 完整的内含子413bp + 第2个外显子624bp)克隆到含噬菌体SP6启动子的载体内,再转录该重组质

6、粒,将获得的产物与 GTP一起保温,可以得到剪接产物,但缺乏GTP时无剪接反应,证明rRNA前体的确可以进行有GTP参与的自我剪接。,发现过程:,类内含子的剪接机制自剪接(self-splicing)反应,通过3次连续的转酯反应完成。只是磷酸酯键的直接转移,没有水解,不需能量。,第一次转酯反应:是由一个游离的鸟苷或鸟苷酸(GMP, GDP或GTP)启动的。鸟苷酸或鸟苷的3-OH亲核攻击内含子5-端剪接点的磷酸二酯键,将G转移到内含子的5-端,同时切割内含子与上游外显子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在上游外显子末端产生新的3-OH。,第二次转酯反应:上游外显子3-OH攻击内含子3-端剪接点的磷酸二酯键,将上

7、游外显子和下游外显子连接起来,并释放线性的内含子。两次转酯反应是连续的,即外显子连接和线性内含子的释放同时进行。因此,实验不能得到游离的上游外显子和下游外显子。,第三次转酯反应:是线性内含子的环化,发生在已切除的内含子片段中,内含子的3-OH攻击其5-端附近的第15和第16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形成环状RNA,环状RNA随即又被切割生成线状RNA。,II型内含子及其剪接机制,II型内含子主要存在于某些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rRNA基因中,也具有催化功能,能够完成自我剪接.分布:在酵母mtRNA,细胞色素氧化酶的a亚基、b亚基,玉米mtRNA、tRNA以及真核mRNA前体中。,类内含子的剪接

8、和类内含子不同,II型内含子是由内含子靠近3-端的腺苷酸2-羟基攻击5-磷酸基启动剪接过程,经过两次转酯反应连接两个外显子,并切除形成套索结构的内含子,在II型内含子剪接过程中,首先由内含子靠近3-端d6结构中的分支点保守序列上A的2-OH向5-剪接位点的磷酸二酯键发动亲核攻击,形成外显子1的3-OH,内含子5-端的磷酸基与分支点A的2-OH基形成2, 5-磷酸二酯键,产生套索结构,完成第一次转酯反应。 接着,外显子1的3-OH亲核攻击3-剪接位点,切断3-剪接位点的磷酸二酯键,并形成外显子1与外显子2之间的3, 5-磷酸二酯键,完成第二次转酯反应。经过两次转酯反应,两个外显子被连接在一起,并

9、释放含有套索结构的内含子。,四.内含子的功能,Gilbort(1978年)指出:断裂基因的存在可能有两种意义:(1)有利于储存较多的遗传信息,如SV40的T和t蛋白;(2)有利于变异和进化,若在交界序列处发生突变,就可能影响正常的剪切方式从而使蛋白的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1. 有的内含子可编码内切酶,酵母的细胞色素b基因含有3个外显子(417bp,14bp和100bp)和两个内含子(765bp和1240bp)。 酵母w蛋白内含子的归巢(Homing)。,2. 内含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2.1 正调控,例子 三,水稻 OsBP-73基因的启动子序列驱动GUS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表达时,需要基因内含子

10、的参与,内含子序列具有增强基因表达的作用, 但该内含子序列自身并不具备启动子活性。,例子 二,人的_globin基因是一个高度依赖内含子的基因,在缺乏剪接时,其成熟mRNA的量以及翻译的利用率显著下降。,例子 四,猪的MyHC (MyosinHeavy Chain)基因内含子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调控元件,可以调控转录的起始增强基因的表达。,例子 一,谢先芝等发现番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内含子TPI对报告基因gusA表达活性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 。,2.2 负调控,Bornstein等在研究人胶原蛋白A基因的表达调控时发现第一个内含子内有一段274 bp的反向重复序列A274可阻碍基因的转录,A274的

11、作用具有方向性,仅当其3端处于胶原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时才表现阻碍,对胶原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引入突变后,A274这一阻碍作用消失了。,2.3 双向调控,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基因的内含子中存在7个非生理性起始密码子,干扰了核糖体对TPO mRNA生理性AUG的识别,抑制了TPO的有效翻译,因此在正常生理情况下,TPO的表达总是低水平。宁云山等的研究发现,人TPO基因组中内含子能显著增强TPO的表达水平,提示其可能含有特殊的序列结构,以应答当机体在受到一些外界刺激需要提高TPO的表达水平时,其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提高TPO的表达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3. 提高进化速率,内含子增加了基因的长度,提高

12、了基因间的重组频率。重组易发生在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之中,这样可形成蛋白结构域的新组合,而减少在外显子上发生重组,若发生这样的重组可能导致蛋白质功能的破坏,内含子的存在提高了有效重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与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分布有密切的相关性。在进化中,外显子是稳定的,内含子的序列和长度是迅速随机突变的。由于在内含子的存在在保留原有蛋白的同时,可产生一种新的蛋白,具有进化优势。,王宁等()认为内含子序列像外显子序列一样可以提供有用的物种进化信息,能够用来进行近亲缘关系物种的进化分析。李利等()利用南江黄羊为研究材料,首次测定出山羊基因内含子序列,在中用搜索,找到个其他物种的相应序列,分别用几种方法构建

13、了系统发育树,所得的拓扑结构一致,而且自举检验值都较大(大于),说明系统发育树的可靠性较高,试验结果反映出物种间的进化关系与传统分类学结果一致。,4.在物种进化中的应用,相对于外显子,大部分内含子不含有功能元件,所承受的选择压力就比较小,因此内含子序列的变异要多于编码序列,现已有人利用内含子多态性开发分子标记。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就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能够直接反映基因本身的信息,可以应用于基因定位研究(等,)。已有研究将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应用于水稻遗传图谱构建、单片段替换系群体构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亚洲栽培稻进化的研究(赵向前等,;赵建亚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内含子长度多态性

14、标记还未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仅局限于少数几个物种上(等,)。有人也在尝试开发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但至今未见研究和开发的报道。,5.内含子多态性的应用,利用内含子独特的序列长度特征,可以提高基因组分析的准确性。 通过分析内含子长度,可以对基因组测序与基因注释的质量进行监控。内含子长度不受三联体密码长度必须为的整数倍的限制,且、和三者预期出现的频率相近。因此,当对基因注释的结果进行检验时,假设注释的内含子中种相位类型的长度分布出现了明显的偏好,则提示内含子注释可能存在较多的错误。 利用内含子的位置在物种间通常较为保守,尤其在近缘物种间表现的更为突出,物种间进化距离越远,同源基因间的序列相

15、似性就越低,可以进行序列比对,能提高序列比对的可靠性(陈兵等,)。此外,内含子受到的选择压力比较小,变异程度要高于编码序列,这样在计算中性突变速率时 内 含 子 比 外 显 子 更 加 方 便 (等,)。,6.进行基因组分析,尽管转基因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如何有效地调控目的基因的表达及目的基因的特异性表达制约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已经有人将内含子引入转基因系统以调控目的基因的表达,房浩霞等()研究表明鸡卵清蛋白基因第内含子对外源基因在鸡 输 卵 管 细 胞 中 的 表 达 具 有 明 显 的 促 进 作 用。等()用转基因小鼠模型进行的试验表明,内含子能提高转基因的高效表达,尤其是

16、第内含子。水稻烯醇丙酮莽草酸磷酸合酶基因的第内含子能有效地促进外源基因的表达(徐军望等,)。,7.应用内含子促进外源基因的表达,五.内含子的展望,目前大量的研究揭示出内含子在转录及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具体研究方向为:,顺式作用元件通过什么方式调控基因的表达等。,内含子是如何剪接的;,内含子还有哪些功能;,有些内含子含有增强子、启动子或其它顺式调控元件对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内含子必将成为基因功能和表达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对内含子的认识,我们可以利用内含子构建新的转基因表达系统,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在医学方面,由于有些内含子的错误剪接会引起疾病,我们若是了解了具体机制,还

17、可以治疗一些遗传疾病;随着各种生物测序的完成,将来内含子在基因组学、分子进化和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会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谢谢!,EcoR1和HindIII,EcoR是从大肠杆菌R菌株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个限制酶 HindIII限制性内切酶,由流感嗜血杆菌Rd产生 HindIII切割位点是:A|AGCTT EcoRI切割为点是:G|AATTC,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cDNA)是一种利用逆转录酶,以RNA(通常是mRNA)为模板作成的复制品,经常用来将真核生物的基因(以mRNA形式)复制到原核生物细胞中。,cDNA,southern印迹杂交(1975年),Southern印迹杂交是进行基因组DNA特定序列定位的通用方法。一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按碱基互补的原则形成双链,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