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6 课 三国鼎立教材分析: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促进了民族融合。三国鼎立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课标要求: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
2、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过程与方法: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曹操在官渡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惨遭失败,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能力。(2)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曹操和诸葛亮;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以及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怎样看待三国鼎立这一局面。2、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教学方法: 探究活动法、讨论、启发法等 教具: 多媒体设备 教课时:1 课时课型:新授课板书设计: 第 16 课 三国鼎立一、 官渡之战2、 赤壁之战3、 三国鼎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把学生带入情景,然后提问这是那部影视作品的主题歌?引导学生回答出三国演义 。接着再问:你知道三国中的哪些人物、故事?(学生回答:诸葛亮、吕布、张飞、曹操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煮酒论英雄;蒋干盗书;临终托孤,三气周瑜;空城计等等
4、) 。三国故事有真有假,哪些是真的?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入真实的“三国”!(出示课题)二、讲授新课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官渡之战: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生存环境将是什么样?你的愿望将是什么呢?学生读图并结合课本第一段文字回答。教师总结: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割据势力为了扩张势力,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受到严重的迫害,人民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过安定的生活。学生思考并回答:从图上的形势分析,当时有哪些割据政权最有实力、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北方的使命?(曹操、袁绍)为了控制和统一北方,曹操和袁绍展开了
5、激烈的争夺,官渡之战随之爆发。你知道官渡之战的情况吗?让学生自学课本第二自然段并填注同步学习与探究相关内容,看哪一小组填写的又快又好。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割据混战。 背景 _一带的_(人物)势力不断增强,河北一带的_势力很大。时间_年。 影响 :曹操逐步统一北方。过程交战双方_、_。结果_。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那么,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请看历史剧场:旁白 1 人,主要角色袁绍、曹操、许攸、士兵。 (再现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的心态)课本剧许攸献策故事发生在公元 200 年,地点在官渡。近来袁绍因对曹操屡攻不下,一筹莫展,特地召开军事会议,许攸第一个站起来向袁绍献策。
6、情节一:袁绍和谋士的对话场景(一)(开场景:袁绍坐在椅子上,许攸站在旁边)许攸:(向袁绍施礼)“将军,我有一计可以打败曹操。”袁绍:(傲慢地)“说来听听”许攸:“现在,曹军大部队都在官渡,他的后方许昌必然空虚,如果我们乘机派五万人马去偷袭许昌,那么曹军必败。”袁绍:“不必那么麻烦了,现在我有十万大军,曹操只有三四万人马,与我对抗哼,简直是以卵击石,(对许攸)你可以下去了”许攸:(下,生气地说)“气死我了,不听我的妙计,袁军必败,我投曹操去(袁绍、许攸下。)旁白:许攸退席之后,又气又恨,连夜投奔曹操。情节二:曹操和许攸的对话 场景(二)(曹操上,斜靠在椅子睡觉,外面一士兵在站岗)许攸向士兵:“快
7、向你们丞相禀报,就说我许攸来拜访。” 士兵报曹操:“报,丞相,门外有个叫许攸的求见。” 曹操(慌忙,来不及穿鞋)“快快,快请进来,(紧握许攸的手)哈哈许攸,你 来 了 , 太 好 了 , 我 的 大 事 一 定 可 以 成 功 了 。” 许攸:(看着曹操的光脚):“你这是?” 曹操:(低头一看,笑着说):“你看,我一高兴,竟忘了穿鞋了!请进!”(二人走进帐内) 曹操:“请坐!”(许攸、曹操都坐下) 许攸:“丞相,我有一计可灭袁绍。” 曹操(抱拳,作揖):“请先生赐教!” 许攸:“袁绍的粮草都存放在乌巢,丞相可派一队人马假扮袁军去偷袭乌巢,把他的粮草烧了,那时候,袁绍一定会打败仗的” 曹操:“好
8、,就按你说的来办”(曹操、许攸下) 旁白:于是曹操亲率 5000 精兵打扮成袁军的装束夜袭乌巢。这就是许攸献策的历史故事。表演完毕后,师说:这个短剧不仅再现了历史场面,而且再现了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现在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心理素质,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生答略。在刚才的短剧中,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非常清楚。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正可谓:(课件显示)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焉得属曹家。从上述表演及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并建议偷袭乌巢,是官渡之战曹操取胜、袁绍失败的关键。官渡之战后,曹操在北方再无敌手,
9、又过了七年,曹操就基本统一了北方。在班师回朝途中,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龟虽寿 ,出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学生集体齐声背诵) 。曹操当年已经 53 岁了,在当时年纪已不小了,他不在家享受荣华富贵,还有什么样的“雄心壮志”呢?(学生:向南进攻或统一全国) 。大家想想,由此他抒发了什么情感?表现了什么精神?(抒发了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老当益壮的精神。表现了曹操为统一国家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那他将遇到的对手是何许人也?他们之间又爆发了什么战役?(孙权、刘备,赤壁之战)2、赤壁之战让学生自学“赤壁之战”一目,并填注同步学习与探究相关内容,让小组
10、之间展开竞赛。背景: _之战以后,曹操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和其他军阀,基本统一了_。时间:_年战争双方及结果_。曹操退守_一带,不再轻易南下。影响: 孙权在_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占领_、_的大部分地区,有又向西进占_。学生自学完成后,让小组展示自学成果,对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自行纠正,最终形成正确答案。明确答案后,让学生定时记忆巩固,教师抽查并给予评价和鼓励。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曹操 袁绍 曹操 孙刘联军多媒体显示:分析讨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你认为原因何在呢?(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见解)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不敢轻易南下,他统一全国的希望成为泡影;孙权和刘备的势力得以巩固;
11、孙权、刘备、曹操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各有攻守。三股政治势力旗鼓相当,任何一方都无力完成统一大业,所以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三国鼎立的形成让学生自学本目第一自然段,并归纳填写如下表格。学生结合三国鼎立形势图看书讨论,并自己动脑动手,设计一幅三国鼎立的示意图,要求体现建立人、建立时间、都城名和相对位置。完成后,将自己的成果的小组内交流。每组将认为设计的较为优秀的作品再进行全班展示。时间_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主观方面:兵多将广-骄傲轻敌; 客观方面:士兵多为北方人,水土不服;不习水战。 组成联军,战略得
12、当;人少力弱,利用气候、地理条件;采用火攻,战术得当。国号 建立者 时间 都城魏蜀吴魏人物_ 都城_ 时间_ 时间_人物_ 人物_都城_ 都城_三国中那个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壮大,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请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并填注同步学习与探究相关内容。魏国重视,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发展三国时期的经济 蜀国的兴旺,行销三国;吴国的 发达,大将卫温曾经率万人船队到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二)反思完善,查漏补缺1、通过对本课两次战役的学习,你能归纳出应从哪些方面掌握战争战役类问题吗?并尝试列表归纳总结两次战役的相关情况。 学生回答:战争战役的背景或原因、作战双方
13、、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及影响等。战役名称 交战双方 时间 地点 结果 影响 特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蜀吴2、 “三国演义里许绍对曹操的评语,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国鼎立的内容后,你对这种说法持什么态度?”借此对曹操进行评价。教师可指导学生从曹操的举措、统一北方的历史作用、在为统一大业奋斗的精神以及评述者的阶级立场等方面进行讨论,证明历史中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3、组织学生讨论:“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你由此得到什么认识?联系当今海峡两岸的现状,说说你的感想?学生思考回答,发表自
14、己的见解;教师点拨、引导、归纳总结。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倒退。这是因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进步。这是因为东汉末年,十几个豪强势力的割据使东汉实际上已是一个分裂的国家,三国中的魏国实际上是在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实现北方地区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的,吴国、蜀国也是如此。这样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维护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
15、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用所学的知识为祖国的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本课小结歌谣总结 : 200 年时战官渡,曹、袁力量有悬殊,曹操用了许攸计, 统一北方奠基础。老骥伏枥志千里,208 年战又起,曹操南下到赤壁,孙刘联军齐抗击,孔明周瑜巧用计,火烧赤壁定大局。赤壁之战定大局,魏蜀吴国三鼎立,二二零年是曹丕,定都洛阳打魏旗,次年刘备亦称帝,定都成都汉业继,二二二年孙称王,定都建业吴旗举。三国经济大发展,各显神通抓生产,魏国重视抓水利,蜀锦丝绸数第一,吴国沿海造大船,联系内地与台湾。布置作业:课后反思:七年级历史练习课教案练习目的:第三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学生有些地方掌握
16、得不是很好,在复习的基础上加以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本三单元所学的知识。练习重点:第三单元每课的重点内容练习部分内容:一、基础知识:(自主识记检查部分)(一)秦王扫六合1、公元前_年,秦王_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的封建国家_,定都_。2、秦朝统一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了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最高统治者称_,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_、_、_,分管_、_和_,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_。 (2)经济:秦始皇规定统一货币为_;同时统一_,对_、_、_,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南方地区,开发那里经济,兴修_,沟通了_和_水系,为中
17、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3)文化: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把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思想:发布_,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_、_和_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_的都要判处死刑。秦始皇在咸阳活埋一批暗中批评他的儒生,史称“_” 。(5)军事:针对北方_的进扰,秦始皇命大将_反击匈奴,夺取_;并让他负责,修筑了西起_东到_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_。4、秦统一的意义: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二)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1)政治上:接受_的建议,下令
18、允许诸王将自己的_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_;(2)思想文化上:接受_的建议, “_,_” ,把_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武帝还大力推行_教育,在长安举办_。这是我国古代的_。2、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_、_、_和军事上实现了_,进入鼎盛时期。(三)汉与匈奴的和战1、匈奴杰出首领 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2、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反击,夺取了 和 地区。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派 、 出击匈奴,漠北战役取得胜利,匈奴无力再与 对抗。 3、汉元帝时,匈奴 单于请求和亲,宫女 自请前往,他们为汉匈的和平交往 和经济交流做出了贡献。(四)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
19、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即今天_和更远的地方,称为_。汉武帝时,曾在公元前_年和公元前_年两次派出_出使西域。作用:_。公元前_年,西汉政府设立_,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_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_的一部分。2、 “丝绸之路”是指从_出发,通过_、今_,至_,再转到_。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五) 、秦汉科技文化成就1、领域 代表人物 时期 主要成就西汉 _造纸_ 东汉 改进造纸术,制成“_”数学 东汉 _华佗 东汉 _医学张仲景 东汉 _地理 张衡 东汉 _2、佛教于 末年,传人我国中原地区。佛教的传播,对我国 的发展有深远
20、影响。3、道教是我国 时期在民间兴起的宗教。创始人之一叫 ;尊 为教主。4、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编写了史记 , 这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记述了从 到 时期的史事。5、 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二、例题演练: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A.公元前 221 年 B.公元 220 年 C.公元前 220 年 D.公元 221 年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秦始皇 D、汉武帝3、在秦朝时期,属于地方官职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县令 D.太尉4、根据你所学
21、过的知识,下列四本书在焚书坑儒之后,按法令规定还能阅读的是( )A.道德经 B.周易 C.论语 D.离骚5、毛泽东曾说过“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6、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口号,提出这句口号的目的是( )A.陈胜吴广有当皇帝的要求 B.刘邦在长安称帝 C.号召人民反抗秦的统治 D.反对秦的“焚书坑儒”7、 “破釜沉舟”的典故出自以下哪一战役(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城濮之战8、你喜欢下象棋吗?中国象棋的棋盘中央有一条楚河汉界,这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有关(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
22、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9、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其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A.统一中国 B.焚书坑儒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10、 “伐无道 诛暴秦”所指的事件是( )A.焚书坑儒 B.牧野之战 C.楚汉之争 D.大泽乡起义11、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12、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和汉武并称,这主要是因为( ) A.二人都是暴君 B.二
23、人死后陪葬的物品都很多 C.二人都是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D.一人坑儒,一人尊儒13、 史记 匈奴传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在汉军的打击下,匈奴失去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经济上大受损失,他们悲伤地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你认为这一现象应该发生在( ) A.汉高祖时期 B.汉景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元帝时期14、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B.道家经典 C.法家著作 D.墨家著作15、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16、如果从西安出发,做一次
24、丝路之旅,沿途可顺便探访下列哪一个名胜古迹( )A.北京八达岭长城 B.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C.甘肃敦煌莫高窟 D.山西大同云冈石窟17、历史剧中出现葡萄、核桃、黄瓜等食物,请问这幕历史剧最早可能是在( )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汉朝18、下列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长安 河西走廊 西亚 欧洲 A . B . C . D. 19、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时间是( )A.公元前 60 年 B.公元前 119 年 C.公元前 138 年 D.公元 166 年20、下列科技成就中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
25、衡发明地动仪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21、假定下列人员处于同一时期,有人要做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你认为找下列哪位医学家最合适(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黄帝22、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 ,这是董必武昭君墓诗中的句子。其中, “胡”是指( ) 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族 D.犬戎族23、 “玉皇大帝”和“八仙过海”的“八仙”是哪种宗教中的虚构人物(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24、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A.马王堆汉墓帛画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尊25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从图标、火炬的
26、设计到圣火的采集与传递,无不与人类文明有着深厚的渊源。请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 图三(1)图一中“舞动的北京”图标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小篆。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从哪个朝代开始?(2)图二的北京奥运火炬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东汉时期哪位人物为纸的普遍使用作出了重大贡献?(3)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的国外传递活动是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传递的。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要以这条路线作为圣火传递的主线呢?26、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又是第一个短命的王朝。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
27、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他们经过一番谋划与准备,杀死两名县尉,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鼓动说:“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即便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 则举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同声高呼:“敬受命。 ”(1)材料一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2)秦王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位皇帝?他在经济文化领域如何巩固统一? (3)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起义?他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根据材料,他们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4)有人认为,秦的灭亡与材料中提到的“秦王”是分不开的,他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2(1)秦朝(2)蔡伦(3)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这条路线是古代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一条友谊之路。(1)秦王灭掉六国,统一了全国。 (1 分) 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1 分)(2)嬴政(1 分)经济上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3 分)(3)大泽乡起义(1 分)遇雨误期,秦朝刑法残酷,误期当斩。 (1 分)(4)对。(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治残暴,激起人民的反抗。(分)小结:通过复习和练习,同学们已对第三单元的内容比较熟悉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学习的一个过程,希望同学们下去自己再进行复习。布置作业:预习第 17 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