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医学遗传学复习重点必考.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628011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遗传学复习重点必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医学遗传学复习重点必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医学遗传学复习重点必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医学遗传学复习重点必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医学遗传学复习重点必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临床药学医学遗传学复习提纲1、多基因家族、假基因、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动态突变、核型。多基因家族:指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假基因:具有与功能基因相似的序列,但由于有许多突变以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所以假基因是不能编码蛋白。同义突变:因于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所具有的兼并性,碱基替换后组成的密码子仍是编码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成为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无义突变:是指由于某个碱基的改变使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 UAA,UGA,UAG 中的一种,从而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肽链缩短

2、,成为没有活性的多肽链片段。移码突变:在 DNA 分子的碱基组成中插入或者缺失一个或者几个碱基对,使在插入或者缺失点以下的 DNA编码 全部 发生改变,这种基因突变成为移码突变。动态突变:组成 DNA 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拷贝数发生不同倍数的扩增。核型:指一个体细胞全部染色体所构成的图像。2、DNA 修复系统的种类。光修复,切除修复,复制后修复。3、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同点(化学组成)、不同点(不同存在形式)。相同点(化学组成):DNA,组蛋白,非组蛋白,RNA。不同点(不同存在形式):同一物质不同时期的不同存在形式。4、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相同点、不同点。相同点:都是遗传物质,染色质,化学组成都

3、是 DNA,组蛋白,非组蛋白,RNA;不同点:常染色质染色较浅且着色均匀,异染色质染色深。常染色质多分布于核中央,异染色质多分布于核周缘,紧靠核内膜。常染色质呈高度分散状态,异染色质螺旋化程度高。常染色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转录活性,异染色质很少转录,功能上处于静止状态。5、异染色质的分类。结构异染色质(组成性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功能性异染色质)6、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不规则显性、共显性、复等位基因、延迟显性、从性显性。以及这几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实例。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指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杂合子 Aa 与显性纯合子 AA 的表型完全相同的遗传方式。即在杂合子

4、Aa 中,显性遗传基因A 的作用完全表现出,而隐性基因 a 的作用被完全掩盖,从而使杂合子表现出与显性纯合子完全相同的性状。(短指症,家族性多发性结肠癌)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也半显性遗传,是指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杂合子 Aa 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 AA 和隐形纯合子 aa 的表型型之间的遗传方式。即在杂合子 Aa 中显性基因 A 和隐性基因 a 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对苯硫脲 PTC 的尝味能力)常染色体不规则显性遗传:在 AD 遗传中,杂合子 Aa 在不同条件下,有的表现显性性状,也有的表现隐性形状,或虽均表现显性性状,但表现程度不同,使显性性状的传递不规则,称为不规则显性遗

5、传。(多趾(指)症,Marfan 综合症)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指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时两种基因的作用都完全表现出来。(ABO 血型,MN 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在某一群体中,一对基因座上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而每个个体只有其中的任何两个。常染色体延迟显性遗传:有一些 AD 遗传病,杂合子(Aa)在生命的早期,致病基因的作用并不表达,达到一定年龄后,致病基因的作用才会表达出来,这种情况称为延迟显性遗传。(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慢性进行性舞蹈症(柯丁顿病)常染色体从性显性遗传:在 AD 遗传中,有时可见性别对表型的影响,即杂合子(Aa)显示

6、出男女性别分布比例上的差异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差异,这并非性连锁基因所致,而是由于个体体制上性别差异影响的结果,这种遗传方式叫从性显性遗传。(?遗传性早秃)7、在不规则显性中表现度不一的概念。外显率和表现度的区别。详述不规则显性出现的原因。在不规则显性中表现度不一的概念: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不同个体,由于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表型的明显程度可有显著差异的现象。外显率和表现度的区别:区别在于前者是说明基因的表达,后者要说明的是在都表达的前提下表达的程度不同。详述不规则显性出现的原因:这是由于主基因在形成相应形状的过程中,既要受到其他基因(可称为基因环境或遗传背景)的制约,也要受外界环境因素

7、(环境中物理,化学因素,营养条件等)的影响。主基因是指对表型有显著效应的基因,即控制单基因性状形成的基因。遗传背景中,修饰基因影响主要基因,对表型形成有显著的效应。所谓修饰基因是指某些基因都某一遗传性状并无直接影响,但它可以加强或减弱与该性状有关的主基因作用。有的修饰基因能增强主基因作用,使主基因所决定的表型形成完全;有的修饰基因能减弱主基因作用,使表型形成不完全,从而出现不同的表现度和不完全的外显率。8、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定义、系谱特征,实际病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是指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性状是隐性的,即只有纯合子时才会发病。(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形细胞性贫血

8、,半乳糖血症)系谱特征:由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以它的发生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相等。系谱中患者的分布往往是分散的,通常看不到连续传递现象,成隔代遗传,有时在整个系谱中甚至只有先证者一个患者。患者的双亲表型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出生患儿可能性为 1/4,携带者可能性为2/3。近亲婚配时,子女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要比非近亲婚配者高得多。这是由于他们来自同个祖先,往往具有某种共同的基因。9、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定义、完全显性系谱特征,实际病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常染色体(1-22 号)上显性致命基因控制的疾病,其传递方式是显性的,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完全显性系谱特征:由于

9、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因而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及男女患病机会相等。患者双亲必有一个为患者,但绝大多数为杂合子,患者的同胞中约有 1/2 的可能性为患者。系谱中,可见本病的连续遗传,即通常连续几代都可以看到患者。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会不会患病(除非产生新的基因突变)。10、近亲婚配定义,最主要对哪类遗传病产生危害。近亲婚配:是指一对配偶在 3-4 代之内曾有共同祖先的婚配。即在曾(或外曾)祖父母以下有共同祖先均视为近亲结婚。(他们婚配生育时两个相同隐性基因相遇而产生患儿的机会必然要比随机婚配时高。)11、X 连锁遗传病的共同遗传特征。XR、XD 的实际病例。在 X 连锁遗传中,男性的致病基

10、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将来也只能传给女儿,不存在男性到男性的传递。因为额日子的 X 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而父亲的 X 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交叉遗传是 X 连锁遗传的共同特点。XR:(隐)甲型血友病,红绿色盲XD:(显)抗维生素 D 性佝偻病12、X 连锁显性遗传病(XD)的典型系谱特征。人群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约多一倍,前者病情常较轻。患者双亲必有一名是该病患者。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全部正常。女性患者(杂合子)子女各有 1/2 的可能性是该病的患者。系谱中可看到连续传递现象,这点与 AD 遗传一致。13、Y 连锁遗传病的特征。实际病例。这些基因将随 Y 染色体进行传递,父传子,子传孙,因

11、此称为全男性遗传。(外耳道多毛症)14、遗传异质性、遗传早现和遗传印记(基因组印记)的定义。遗传异质性:一个形状可以由多个不同基因控制。(表现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遗传早现:有些遗传病在世代传递过程中有发病年龄逐代提前和疾病症状逐代加剧的现象。遗传印记:又称基因组印记,由不同性别的亲本传给子代的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因甲基化失活引起不同表型的现象。15、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病的数量性状、质量性状、易感性、易患性的定义。多基因遗传:一些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遗传基础是多对非等位基因,这些基因对症状的作用微小,但累加起来形成明显的表型效应,另外也可受环境因素作用,这种形状的遗传方式成为多基因

12、遗传。多基因遗传的性状又称为数量性状,单基因遗传的形状又称质量形状。数量性状:多基因遗传的性状在群体中的变异分布是连续的,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只是量的变异。质量性状:单基因遗传的性状在群体中的变异分布是不连续的,可以明显地分为 23 个群体,称为质量性状。易感性:在多基因遗传病中,若干作用微小但有累及效应的致病基因构成了个体患某种病的遗传因素,这种由遗传基础决定一个个体患病的风险成为易感性。易患性:在多基因遗传病中,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并决定一个个体是否易患某种遗传病的可能性称为易患性。16、多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的估计(如: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近于群体患病率的开方等,各总结点,卡特效应等)。

13、多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的估计: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风险与遗传率密切相关多基因病有家族聚集倾向家属中多基因病患者的成员越多患病危险率越高多基因病患者病情越严重亲属再病风险率越高某种多基因病的患病率存在有性别差异时,表明不同性别的发病阈值不同卡特效应:群体患病率较低即阈值较高的性别的先证者,其亲属的发病风险相对增高,这种情况称为卡特效应。17、染色体数目畸变中的单体型、三体型、多体型、亚二倍体、超二倍体。单体型:缺少某序号的一条染色体的细胞,称该号的单体型三体型:增加一条某序列号的染色体的细胞,称为该号的三体型。多体型:某号染色体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的细胞称多体型。亚二倍体:比二倍体减少一条(2n-1)

14、或几条染色体的细胞称为亚二倍体。超二倍体:比二倍体增加一条(2n+1)或几条染色体时,称该细胞为超二倍体。18、染色体组三倍体产生的原因;四倍体产生的原因。三倍体产生的原因:双雄受精:两个精子同时进入一个卵子受精,形成三倍体合子。双雌受精:在卵子发生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卵子在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未将第二极体的那一组染色体排出卵外,形成含有两组染色体的二倍体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时,变成了三倍体合子。四倍体产生的原因:核内复制:核内复制是指在一次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是复制一次而是复制两次,形成了双倍染色体,在经过有丝分裂中后末期后形成两个子细胞核中均为四倍体细胞。核内有丝分裂:当细胞进行

15、分裂时,染色体正常复制一次,但在分裂中期后,无后期末期及细胞质分裂,结果细胞内的染色体成了四倍。19、染色体非整倍性产生的原因。原因:(1) 染色体不分离:减数分裂不分离 有丝分裂不分离(2) 染色体丢失 20、 嵌 合 体 。 嵌 合 体 中 各 细 胞 系 类 型 和 数 量 比 例 取 决 于 发 生染 色 不 分 离 卵 裂 时 间 早 晚 。嵌 合 体 : 嵌 合 体 是 指 体 内 同 时 存 在 两 种 或 两 种 以 上 染 色 体 数目 不 同 的 细 胞 群 体 的 个 体 。嵌 合 体 中 各 细 胞 系 类 型 和 数 量 比 例 取 决 于 发 生 染 色 体 不 分

16、 离卵 裂 时 间 早 晚 。 发 生 越 早 , 异 常 细 胞 群 占 的 比 例 越 大 , 临 床症 状 越 明 显 , 反 之 亦 然 。21、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的基础。染色体断裂和变位重接是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基础。22、染色体畸变末端缺失、中间缺失、倒位(臂内、臂间)、相互易位的定义和简式表示方法(掌握简式、理解详式)。末端缺失:定义:是指染色体的短臂或长臂末端发生一次断裂后,断片末与断端重接,形成一条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和无着丝粒的断片,该断片因无着丝粒,不能与纺锤丝相连,故经过一次分裂后即丢失。例如 1 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简式(掌握):46,XX,del(1)(q21)详式(理解):

17、46,XX,del(1)(pterq21:),含义是从1q21 带发生断裂,且远侧段 q21qter 丢失,余下的 1 号染色体从 pter 到 q21 带,即 pterq21。中间缺失:定义:是指一条染色体同一臂内发生两次断裂后,断片未与原位重接丢失,而两个断端重接,结果形成某一臂的中间缺失。例如 3 号染色体 q21 和 q25 处同时断裂,简式:46,XX,del(3)(q21q25)详式:46,XX,del(3)(pterq21:q25q ter)倒位:指在一条染色体上两处同时发生断裂后,两个断裂点之间片段旋转 180后重接而形成倒位。倒位又分为臂内倒位和臂间倒位。臂内倒位:指某一染色

18、体臂内发生两次断裂后,所形成中间片段旋转 180后重接。例如 1 号染色体 p22 和 p34 倒位,简式:46,XX,inv(1)(p22p34)详式:46,XX,inv(1)(pterp34:p22p34:p22qter)臂间倒位:指一条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各发生一处断裂后,形成臂间倒位重接。例如 4 号染色体 p15 和 q21 倒位,简式:46,XX,inv(4)(p15q21)详式:46,XX,inv(4)(pterp15:q21p15:q21qter)相互易位:两条染色体同时发生断裂,两断片互换位置重接,形成两条衍生染色体。例如,2 号染色体 q21 断裂后断片与 5 号 q31 断

19、片相互交换断片,形成两条衍生染色体,简式:46,XX,t(2;5)(q21;q31)详式:46,XX,t(2;5)(2pter2q21:5q315qter;5pter5q31:2q212qter)23、某病人两条染色体之间相互易位,书写染色体详式。其配子形成减数分裂时有何特征。婚后此人生育子女后果如何。易位染色体将形成相互易位型的四射体,形成的合子类型分为四大类:正常,2,5 染色体正常 (正常 1/18)表现型正常的易位携带者 (易位携带者 1/18)部分片段三体型或单体型的 2 号染色体 (流产 8/9)部分片段三体型或单体型的 5 号染色体生育子女的后果:流产,早产,死胎。24、Down

20、 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1 严重智力低下,IQ252 生长迟缓,肌张力低下3 枕骨扁平,发际低,眼距宽,外眼角上斜,内眦赘皮,鼻根低平,舌大,腭弓高尖,通贯手,小指内弯,有一指褶纹4 男患者无生育力,女患者偶有生育力,寿命短。25、常染色体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常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生育子女的常见后果。常染色体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生长发育迟缓,出生时多为低体重儿智力低下先天性多发畸形,特殊面容,伴有免疫力低下等特殊皮纹常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生育子女的常见后果:流产,早产,死胎。26、Edwards 综合征。5P 综合征。答:两者均是常染色体病。Edward 综合征,即 18 三体综合征。临床病症:智力低

21、下,发育障碍,出生体重低;小眼,眼距宽,眼睑下垂,小口,低耳,唇裂或腭裂,90%有先天性心脏病,肾畸形,隐睾,足内翻,女婴多于男婴,寿命极短(1 岁内夭折)5P 综合征,即是猫叫综合征临床病症:患儿有满月状脸,逐渐变长脸,哭声似苗娇,声音减弱,年龄增长特殊哭声消失;眼距宽,外眼角下斜,斜视,常半元音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通贯手。27、异烟肼灭活异常的机理、遗传变异、临床表现。答:异烟肼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结核药,体内主要通过 N-乙酰基转移酶将异烟肼转化为乙酰化异烟肼而灭活。人群中异烟肼灭活存在两种类型:快灭活者;慢灭活者慢灭活者为 AR 遗传。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簇共有三个基因:NAT1,N

22、AT2,NATP,其中 NAT2 基因具有多态性,其突变型基因产物肝脏 N-乙酰基转移酶不稳定,活性降低成为慢灭活者。临床意义:长期服用异烟肼,慢灭活型由于异烟肼积累,易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快灭活者较少发生长期服用异烟肼,一部分快灭活者可发生肝炎,甚至肝坏死,这是由于异烟肼在肝内水解为异烟酸和乙酰肼,后者对肝脏有毒性作用。28、G6PD 缺乏症定义、发生机理。答: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又叫蚕豆病定义:G6PD 缺乏症一般平时无症状,但在服用了伯氨喹啉类药物,阿司匹林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或者食用蚕豆之后会出现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等急性溶血反应。G6PD 脱氢经辅酶传给 GSSG,使之成为

23、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H 保护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中的 SH 免受氧化。G6PD正常时,可以保证 GSH 的含量。29、细胞癌基因( 或原癌基因)激活的四种遗传机制。(突变、基因扩增、染色体断裂和重排、启动子插入及病毒的诱导的激活)答:四种遗传机制:1)突变2)基因扩增3)染色体重排和断裂4)启动子插入激活和病毒的诱导30、肿瘤干系、众数、旁系。答:单克隆起源的肿瘤细胞在肿瘤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异质性,分化演变成多克隆性,其中占主导数目的克隆构成肿瘤干系;干系肿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众数;多克隆细胞群肿瘤中占非主导数目的克隆称为旁系。干系:在一个恶性肿瘤细胞中占主导地位的细胞系称为该肿瘤的干系。

24、旁系:干系以外的非主导细胞系。31、癌家族(或者称遗传性恶性肿瘤综合征)符合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特点。答:一个家族内有多个成员患有同一种肿瘤或者几种肿瘤。这个家族叫癌家族,这种现象又叫遗传性恶性肿瘤综合征。这种瘤叫家族性癌。发病特点(ppt):发病早、恶性程度高、多发性、有家族史、双侧发病肿瘤传递符合 AD 遗传方式32、家族性癌。(同上)家族性癌是指一个家族内多个成员患同一类型的肿瘤。这个肿瘤就成为这个家族的家族性癌。33、两性畸形。答:两性畸形是指患者的性腺,内外生殖器或第二性征具有两性特征的个体。根据患者体内性腺组成和差异,可分为真两性畸形和假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患者内外生殖器具备两性特征,

25、第二性征可男可女,表现相当复杂。假两性患者核型及内生殖器只有一种,但外生殖器是具有两性特征及畸形的个体。34、Ph 染色体答:定义:9.22 号染色体互相易位后重新生成的 22 号染色体约 95%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携有 Ph 染色体,它可以作为 CML 的诊断依据。Ph 染色体的发现证明了染色体畸变与一种特异性肿瘤之间的恒定关系。35、癌基因,抑癌基因1.癌基因: 能够使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统称为癌基因。2.肿瘤抑制基因或抑癌基因: 它们能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而抑制肿瘤的发生的基因。 3.功能: 这两类基因作用相反。它们异常,或增强细胞生长和增殖,或去除正常的生长抑制,导致肿瘤发生。36、在

26、临床上遗传病诊断的分类。现症患者诊断;产前诊断;症状前诊断37、孕妇产前诊断的适应症。有下列情况必须产前诊断1)35 岁以上的高龄产妇2)夫妇一方有明显制剂因素接触史3)夫妇之一有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者4)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5)曾生育过某种单基因遗传病患儿的孕妇6)曾生育过先天畸形(尤其是神经管畸形)的孕妇7)有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畸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的孕妇8)有遗传病家族史,有系近亲结婚的孕妇9)孕妇羊水过多或过少10)胎儿发育异常或有疑畸形38、基因治疗、基因诊断、遗传漂变、遗传负荷、适合度。基因治疗:运用重组 DNA 技术,将具有正常基因及其表达所需的序列导入到病变细胞或体细胞

27、中,以替补或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或抑制缺陷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达到治疗遗传性疾病的目的。基因诊断: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 DNA 水平或 RNA 水平对基因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对特定疾病做出诊断。基因库:一个群体内全部的遗传信息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在其等位基因的总数中所占有的比率基因型频率:某种基因型个体占改群体个体总数的比率。遗传漂变:是指在小的隔离群体中,由于个体间婚配机遇不等,可以使某些基因在群体中丢失,另一些基因在群体中固定,造成群体遗传结构明显改变的现象。群体越小,漂变速度越快。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是生物群体中由于有害等位基因的存在而使群体适应度下降的现象。适合

28、度:是指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生存并将其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能力,其大小一般用相对生育率来衡量。适合度高,说明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奠基者效应:少数人的基因型频率决定他们后代基因频率的效应。39、遗传病的诊断手段(其中实验室手段)。有五种,后面三个是实验室检查手段:1)常规临床诊断2)系谱分析3)细胞遗传学检查(1.染色体检查 2.性染色质检查 3.染色体原位杂交)4)生物化学检查5)基因诊断40.肿瘤易感性定义,相关基因。定义:各种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生长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信号转导基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等遗传学的改变均是肿瘤发生的遗传基础,它们构成了个体对肿瘤的遗传易感性。这种对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可以从亲代传递到子代,使子代更易患肿瘤,并对环境致癌因素更加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