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浪漫主义部分题库一 填空题1、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的学说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2、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为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3、 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发表了抒情歌谣集,这是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 。4、 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们也是在年创办了雅典娜神殿,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和宣言,以及一批诗人的作品。5、彭斯的苏格兰方言诗集达到了世纪英国诗歌的高峰。6、布莱克的天真之歌以“羔羊”为典型,抒写温柔仁爱的理想世界;经验之歌以“老虎”为典型,表现对黑暗社会的不满。7、济慈以
2、夜莺的歌声象征幻想世界中永恒的欢乐,同现实世界中人生短暂、好景不长相对照的抒情诗是夜莺颂。8、司各特的小说艾凡赫塑造了绿林英雄罗宾汉的形象。9、 童话灰姑娘、白雪公主出自于格林兄弟编成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0、夏多布里昂的短篇小说勒内塑造了一个患“世纪病”者的典型。11、被誉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的是茹科夫斯基。12、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塑造的“多余人” 形象是毕巧林。13、库柏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了以皮袜子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最重要的一部是最后一个莫希干人。14、霍桑在红字、教长的黑面纱等作品中挖掘的是“隐秘的恶”。15、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
3、歌的“美学宣言”。16、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作家是凡尔纳。17、雨果的第一部诗集是颂歌与民谣集。18、雨果在 1827 年发表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是克伦威尔序言。19、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对照。220、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善良和美的化身是爱丝梅哈达;教会势力的代表是克洛德副主教;外貌丑、内心美的下层人物是加西莫多。21、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诗人雪莱的代表作。二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称为“ 天才的预言家 ”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 A 拜伦 B 雪莱 C 华兹华斯 D 柯勒律治。2、长诗麦布女王的作者是 A 拜伦 B 雪莱 C 华兹华斯 D 柯勒律治3、抒情诗夜莺
4、颂的作者是 A 济慈 B 拜伦 C 雪莱 D 华兹华斯、4、被认为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的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是 A 司各特 B 柯勒律治C 菲尔丁 D 弥尔顿5、 论文学 、 论德国的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A 拉马丁 B 斯塔尔夫人 C维尼 D 夏多布里昂6、乔治桑最成功的田园小说是 A康素爱萝B魔沼C安吉堡的磨工D欧那尼7、塑造了一个“ 世纪病”形象沃达夫的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的作者是:A 缪塞 B 大仲马 C 奈瓦尔 D 夏多布里昂8、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的浪漫主义作家是 A 梭罗 B 欧文 C 库柏 D 爱伦坡9、华兹华斯在丁登寺中用的是 A步抑扬格素体无韵诗律 B 英雄双韵体C 十四行
5、诗律 D步扬抑格无韵诗律10、拜伦的长诗唐璜在格律上创造性地借鉴了意大利滑稽史诗所用的A行三韵体 B步抑扬格素体无韵诗律 C 英雄双韵体 D步扬抑格无韵诗律11、勃兰兑斯在拜伦评传里将唐璜中的一个女性人物称赞为“美丽如一个活的恋神” ,她是 A 海甸 B 伊内兹 C 朱丽亚 D 卡萨林12、诗歌乌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 A 欧文 B 库柏 C 爱伦坡 D 霍桑13、美国现代诗和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是 A 欧文 B 库柏 C 爱伦坡 D 惠特曼14、 草叶集在艺术形式上所作的革命性贡献是大胆打破了传统诗歌格律,创造了新形式,后来被称为:A 自由体诗 B行三韵体 C 素体无韵诗律D 英雄双韵体、15、
6、“我们在您面前就像芦苇折腰。您走过的风能将我们掀倒!” 这两句诗是圣伯夫用来形容一位法国作家的威望,他是:A 斯塔尔夫人 B 雨果 C 夏多布里昂D 巴尔扎克316、在悲惨世界中,雨果力图以仁爱精神去对抗恶。他塑造的一个仁爱的化身是:A 泰纳迪埃、B 沙威、C 芳汀、D 福来主教三多项选择题1、 属于 “耶拿派 ”的作家有:A 奥古斯特施莱格尔 B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 C 诺瓦利斯 D 路德维希蒂克 E 霍夫曼2、 霍夫曼创作的小说是:A金罐B雄猫穆尔的人生观C破瓮记D一个无用人的生涯E小查克斯3、大仲马的小说有:A三个火枪手B基督山伯爵C茶花女D泰比E海底两万里4、莱蒙托夫塑造了具有叛逆性格
7、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人民反抗专制暴政的正义心声的长篇叙事诗是 A童僧B恶魔C高加索D波罗金诺E当代英雄5、华兹华斯创作的诗歌有 A古舟子咏B露丝C漫游D孤独的收割者E不朽颂6、出自抒情歌谣集里的诗作有 A坎伯兰的老乞丐B我们共七个C艾丽丝菲尔D写于早春的诗句E丁登寺赋 7、拜伦创作的“东方叙事诗”包括 A异教徒B阿比道斯的新娘C海盗D莱拉E柯林斯之围8、雨果在悲惨世界中主要通过三个人物的遭遇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在文明鼎盛时期由于社会压迫所造成的下层人民的地狱般的生活,这三个人物是:A 泰纳迪埃 B 沙威 C 让瓦尔让 D 芳汀 E 柯赛特四名词解释1、湖畔派 2、耶拿派 3、拜伦式英雄五简答题1、简
8、述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2、简述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3、简述拜伦创作的艺术特征。4、简述唐璜的艺术特色。5、简述雨果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六论述题1、 试述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中的主要诗论观点。42、以巴黎圣母院为例,分析雨果的对照原则。答案:四名词解释1、湖畔派湖畔派诗人指的是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个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所结成的诗歌流派。这些诗人是 19 世纪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早年向往法国大革命,后来产生抵触情绪,转向保守立场,并因此蛰居在湖区,寄情山水的同时,重温中世纪的宗法式农村生活。在诗歌立场上,他们共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传统,强调唯
9、情论;在诗歌创作上,他们通过歌颂大自然来缅怀中古的淳朴,进而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柯勒律治与华兹华斯合作的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作,而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后来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湖畔派诗人虽然具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倾向,但是他们在诗歌的艺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们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为文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不可磨灭。2、耶拿派耶拿派是十八世纪末德国的一个早期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其奠基人奥古斯特施莱格尔和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在耶拿小城以 雅典娜神殿杂志为阵地,阐述浪漫主义文学的主张。这个流派的作家最早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概念,他们反对古典主义,提倡个性解放,要求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神秘和
10、奇异,鼓吹艺术的无目的论。 “耶拿派”的其他作家还有诺瓦利斯、蒂克等。耶拿派虽然曾一度被指为“消极浪漫主义” ,但是它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繁荣和理论的构建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3、拜伦式英雄拜伦在他的诗歌中塑造了一系列独特的艺术形象。他们具有彻底的叛逆精神,与社会格格不入,并敢于进行无畏的反抗;具有崇高的道德观和侠义心肠,酷爱自由,忠于爱情;他们性格上高傲、倔强、孤独、忧郁;多采取个人反抗形式,带有个人英雄色彩;结局多是悲剧。这些人物都不同程度地烙印着拜伦的思想个性气质,因而被文史学家称为“拜伦式英雄” 。如康拉德、曼弗雷德、恰尔德哈洛尔德。五简答题1、简述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第
11、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5学描绘现实的范围。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2、简述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
12、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3、简述拜伦创作的艺术特征。拜伦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其名言“诗的本身即是热情”可谓他诗美学的核心。甚至每一行,都跳荡着澎湃的激情;几乎所有作品都有他自己的影子,清晰可见其火热的内心和炽烈的性格通过主观抒情表现出来。由于拜伦是个积极入世的政治家诗人,所以其满腔激情往往升华为对自由与正义的呼唤。他的大部分诗作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或倾向性。抒情诗如此,长诗如此,诗剧亦然。总之,在拜伦,负有沉重历史感的时代豪情常占据主导地位。在其笔下
13、,高山和大海无不雄奇、豪壮、粗犷,是自由的象征,是力与美的凝聚,是英雄性格与激情的体现。另一个显著特征是辛辣的讽刺性。就气质论,拜伦主要是位讽刺诗人,他发展了英国文学独特的讽刺传统,并将之推向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他的讽刺机智微妙,变化万千,耐人品味,使其诗作具有特别的战斗性和摧毁力。此外,拜伦并非纯然从主观、从内心体验汲取灵感,而是紧紧盯着人和人类社会,这又使他的讽刺往往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大大加强了作品6的现实感和生命力。4、简述唐璜的艺术特色。这部长篇叙事诗,在艺术上,尽管其中现实主义的描绘比比皆是,但浓郁的浪漫色彩仍然是主要的。这突出表现于它的传奇性以及那妙笔营造的传奇性氛围 离奇的故
14、事、异域的情调、还有层出不穷的戏剧性场面,诸如人吃人的惨剧、土耳其宫闱内的风波等。再就是那优美而略带感伤的抒情性,似乎无处不在、统贯全篇。从表现手法上说, 唐璜 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兼叙兼议为主,即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插入第一人称的谈话。插笔大致有两种,一是讽刺性的,二是抒情性的。拜伦诗作的语言是明白而晓畅的,他总是化繁缛为简约,变抽象为具体;广采口语词汇,亦不拒散文句法,形成白而不俗、谑而不陋、风趣中见隽永、轻松里显力度的风格。在格律上,诗人唐璜创造性地借鉴了意大利滑稽史诗所用的“ 行三韵体” ,即每行音步,前行隔行互韵,最后两行变韵对押。5、简述雨果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首先,雨果是运
15、用对照手法的大师。善与恶、美与丑既体现在情节上,也体现在人物身上;既体现在人物与人物之间,也体现在人物自身之中。雨果擅长塑造外貌丑、心地美的形象,既给文学画廊增添了崭新的典型,又有美学上的重要意义。这种形式丑与内容美的结合,为后世文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其次,雨果善于塑造下层人物的形象。他的小说主人公几乎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他们朴实善良,酷爱正义,有的虽然改变了社会地位,但是却保持着优异品质。雨果关注劳动者的命运。第三,雨果力图以史诗的气魄和规模去再现社会和历史。 悲惨世界是一幅历史壁画。 巴黎圣母院描绘了乞丐王国、宫廷、古建筑,特别是人民起义,也有史诗气氛。 九三年是再现法国大革命的史诗。雨果
16、力图在一部小说中再现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是使他的小说具有史诗色彩的重要原因。第四,情节的传奇性。雨果小说的许多情节并不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情节大起大落,悲欢离合,出人意料表。有时纯粹出于浪漫的想象:爱丝梅7哈达和加西莫多两人,死后尸骨一分开就成了灰烬。这种奇特的想象是雨果的浪漫手法重要特点之一。第五,雨果注重心理描写。在笑面人中,雨果用了大量的心理分析,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主人公的高贵品质:纯洁正直,不为美色所动,不受荣华富贵引诱。在浪漫派小说家中,雨果是运用心理描写较多的一个。第六,雨果善于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令人惊叹。巴黎圣母院这座巍然壮观的古建
17、筑,仿佛有灵有性,像一个人物那样活动着。总之,雨果综合运用了种种浪漫手法,并吸收了现实主义的描写方法,在小说创作中另辟蹊径,成就卓著。六、论述题1、试述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中的主要诗论观点。在序言里,华兹华斯的诗论主要涉及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是关于诗歌的题材问题。华兹华斯认为, “题材的确非常重要” 。在这方面,他要求突破古典主义的“规范” ,把审美对象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山乡湖畔。他主张“选择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节” ,而在这种选择中他又“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 ,因为“在这种生活里,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共同存在于一种更为单纯的状态之下” , “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和永久
18、的形式合而为一的” 。第二,是关于诗歌的语言问题。华兹华斯主张,诗应该“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 。这里所说的“ 人们” ,是指农村的下层民众,或者是过着“微贱的田园生活” 的人,因为他们的语言是从 “最好的外界东西得来的” ,是与美妙的大自然息息相通的。第三,是关于诗的本质问题。首先,什么是诗?华兹华斯认为, “诗是一切知识的精华,它是整个科学面部上的强烈表情” 。 “诗是一切知识的起源和终结它像人的心灵一样不朽 ”。这里,华兹华斯把诗与知识即人的理性联系在一起,同时又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而且更强调后者。所以,他为诗下的定义是:“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其
19、次,什么是诗的目的?对此,华兹华斯是从理性和快感两方面来论述的。他认为“ 诗的目的在于真理普遍的和有效的真理” ;同时又认为,诗 “必须直接给人以愉快 ”,要“带有一种愉快的热情” ,把真理 “传达给读者 ”。换言之,诗以真与善为目的,但却是通过美来达到这一目的的。8最后,华兹华斯在序言中还对诗人的特殊才能作了解释。他认为,诗人与一般人之所以不同,关键在于“没有外界直接的刺激他也能比别人更敏捷地思考和感受,并且比别人更有能力把内心产生的思想和感情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诗人比一般人更具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对诗人想象力的强调,可以说是英国浪漫主义诗论的核心。虽然,关于想象力的系统理论后来是
20、由柯勒律治正式提出的,但最初注意到想象对于诗歌创作重要性的却是华兹华斯。2、以巴黎圣母院为例,分析雨果的对照原则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对照。他认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美丑对照是雨果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也是这部小说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小说整个艺术画卷都体现着这种对照原则。首先,作者着意安排了环境与人物事件的对照。小说以浓烈的笔调描绘了巴黎圣母院的壮美、圣洁,然而在它的身边,发生的却是副主教迫害吉卜赛女郎、路易十一镇压人民暴动的悲剧。这有力地揭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暴虐。其次,在情节内容的安排上,小说也运用了对
21、照。作者构思了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种法庭、两种审判,一个是历史上实有的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的封建王朝,一个是虚构的乞丐国王克罗潘的“奇迹王朝” 。前者内部勾心斗角,对百姓残酷迫害、镇压,他们的法庭栽赃诬陷,严刑逼供,草菅人命;后者互助互爱,具有舍己救人的牺牲精神,他们的法庭虽然奇特,但却尊重人权,公正廉明。两相对照善恶鲜明。小说对照艺术的精髓,是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小说中,人物彼此都形成鲜明的对照关系。主人公爱斯梅拉达就是在与其他人物的对照中显示出形象的完美。例如,她与加西莫多对照,一个奇美,一个奇丑,而心灵都是晶莹剔透,白璧无瑕;她与克洛德对照,一个纯洁善良,一个虚伪卑鄙;她与弗比斯对照
22、,这是一对情人,一个忠贞不渝,一个轻浮放荡;她与甘果瓦对照,他们是名义上的夫妻,一个义重如山,一个情薄义淡。同时,不同人物对爱斯梅拉达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也在对照中显示出他们心灵的差异。伽西莫多与克洛德,一个具有高尚的情爱,一个只是卑劣的淫欲;伽西莫多与弗比斯,一个是至死不渝,一个是始乱终弃;伽西莫多与甘果瓦,一个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个是恩将仇报;克洛德与弗比斯,一个是隐蔽的占有欲,一个是公开的放荡。不仅如此,每个人9物自身外形与心灵也形成强烈的对照。例如奇丑的伽西莫多,却有着最纯洁的感情,最高尚的灵魂,而外表道貌岸然的克洛德与潇洒俊美的弗比斯,内心却肮脏丑恶。这种自身对照有利于揭示人物的本质
23、,也突出了美在心灵的价值标准。应当指出雨果的对照手法是与极度夸张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这样,小说的情节、人物才显得奇特,主题鲜明,作品既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现实主义部分题库一填空题1、司汤达的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在法国 19 世纪现实主义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被后世称为现实主义的宣言书。2、1830 年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的事件是司汤达发表长篇小说红与黑 。3、 红与黑主要的艺术魅力是对人物行动的深刻的心理分析。4、阐述了巴尔扎克的文学主张,也对他的创作进行了总结的一篇重要文献是1841 年他应出版商约写出的人间喜剧前言 。5、被恩格斯称赞“ 提供了一部法国 社会特别是
24、巴黎上流社会 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的作品是 人间喜剧 。6、巴尔扎克高老头中绰号“鬼上当”的人物是伏脱冷。7、 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爱玛与地主罗道尔弗交往的地点是永镇。8、萨克雷的代表作小说名利场的副标题是“没有主人公的小说”。9、狄更斯唯一一部正面反映了劳资矛盾的作品是艰难时世 。10、小说艰难时世中最重要的人物是退休的五金商人兼国会议员及所谓的“教育家”葛擂硬。11、小说艰难时世中所谓的“教育家” 葛擂硬相信的是 “事实哲学” 。12、小说艰难时世中与罢工工人的冲突与对立的资本家是庞得贝。13、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14、简爱中简做家庭教师的地点
25、是桑菲尔德庄园。15、呼啸山庄的故事情节发生在英国北方的约克郡荒原。二单项选择题1、巴尔扎克年发表的揭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的作品是:A舒昂党人B苏镇舞会C家族复仇D夏倍上校2、巴尔扎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幻灭塑造的一个年轻的野心家形象是:A 大卫、B 吕西安、C 克雷斯蒂安、D 拉斯蒂涅3、巴尔扎克高老头中大学生拉斯蒂涅居住的环境是:10A 伏盖公寓、B 鲍赛昂子爵夫人府、C 外省、D 圣日尔曼区4、萨克雷在代表作小说名利场中塑造的女冒险家形象是:A 蓓基夏泼 、B 爱米丽亚、 C 凯瑟琳、D 玛丽 巴顿5、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是:A玛丽巴顿 、B简爱 、C呼啸山庄 、D 纽克姆一家6
26、、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中匹克威克先生的仆人是:A 金格尔、B 桑丘、C 约瑟夫、D 山姆韦勒7、狄更斯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的作品是:A奥立佛退斯特 B老古玩店 C远大前程D大卫 科波菲尔 。8、密考伯这个生性乐观、附庸风雅、不负责任同时又还良心未泯的浪荡子形象出自于狄更斯的哪部作品:A大卫科波菲尔 B远大前程 C小杜丽D巴纳比 拉奇9、匹普是狄更斯哪部的小说主人公:A远大前程B艰难时世C马丁朱述尔维特D荒凉山庄三多项选择题1、司汤达的论爱情是一部出色的爱情心理学著作,作者把爱情分为:A 热烈的爱、B 趣味的爱、C 虚荣的爱、D 肉体的爱、E 肤浅的爱2、司汤达塑造的一些具有 “意大利性格” 的人
27、物形象是: A 瓦尼娜瓦尼尼 、B 法布利斯 、C 吉娜、D 克莱莉娅 E 于连3、人间喜剧分为三部分,即: A 道德研究、B 分析研究、C 风俗研究、D 哲理研究、E 社会研究4、在福楼拜的小说中新时代的的平庸无能的人物有:A 包法利、B 毛漏、C 布瓦尔、D 佩居谢、E 罗道耳弗5、在福楼拜的小说中新时代的充斥卑劣龌龊的欲望的人物有:A 罗道耳弗、B 郝麦、C 勒乐、D 戴楼芮耶、E 包法利6、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上的特点是:A 表现了劳资矛盾、B 表现“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C 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 D 表现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政治要求、E 批判诸侯割据7、夏洛蒂勃朗特创
28、作的基本特色是:A 表现女性主题、B 使用抒情笔调、C表现了劳资矛盾、D 表现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政治要求、E 改良主义色彩特别浓8、 呼啸山庄中主要的叙述者是:A 洛克乌德先生、B 丁耐莉、C 恩萧、D 希刺克厉夫、E 凯瑟琳四名词解释1、人物再现法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塑造人物的一种独特的手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从多角度,多层次地11再现其性格的全部,最后构成这个人物的整体。比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只是写野心家的雏形,在纽沁根银行中,发展为野心家的典型,在贝姨和阿尔西的议员中,是
29、个挤进贵族行列的豺狼般的金融寡头了。这种手法不仅可以使人物真实生动,而且使人间喜剧中的各种作品有机地联结起来。2、 拉辛与莎士比亚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文坛正发生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司汤达以其艺术家的敏感和胆识,发表文章为业已兴起的浪漫派辩护,抨击守旧的古典主义,矛头直指代表官方立场的法兰西学院。之后,他把这些在 1823 年到1825 年间发表的文章汇成小册子,以拉辛与莎士比亚书名出版。书中的主要观点是坚决反对 19 世纪作家受古典主义“三一律”的束缚,强调文学创作应直面人生,敢于描写人物的激情和心灵激动。由于这部论著在法国世纪现实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被后世称为现实主义的宣言书。五
30、简答题1、简述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2、简述红与黑题目的含义。第一,从整体构思来看。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作者旨在“细心地描绘”“世纪最初年间压在法国人头上的历届政府给法国人带来的社会风气” ,可以说, “红”象征着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血和丰功伟绩;“黑”意味着复辟时期的王朝和教会的黑暗统治。第二,从于连的生活道路来看。实际上,于连的一生走过了一
31、条“之” 字形的道路:作为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贫民青年,他曾想通过“红” 踏上社会;但是,正如法国作家阿拉贡所说,在复辟时期,贫民子弟三十而立功于战场,跃升将军的愿望已无法实现。而同时,于连又亲眼目睹了圣职人员的荣耀,萌发了通过披上黑道袍跻身社会的念头,并曾身体力行地为之奋斗。但于连本质上是纯真、善良的,所以他没有一直堕落下去,而是在经过了风雨以后,最后悬崖勒马,回到了最初的“ 红 ”上来。如果说,于连最初 “红”的理想还带有更多青12年人浪漫色彩的话,那么在他短暂人生的最后时刻对“红” 的认识则已有了升华。第三,也可从作品的“ 预言性 ”场景来看。于连到德 雷纳尔家当家庭教师前在教堂里看到溅
32、在地上圣水的颜色,以及后来他在原先坐过的地方枪杀夫人;小姐在每年月日全身披黑;于连在监狱里关于猎人的“黑” 靴子踢翻蚂蚁窝时发出的“ 火光” 的思考等,都带有 “红”与“黑” 的描写,并富于寓意和哲理含义。六形象分析题1、拉斯蒂涅形象拉斯蒂涅是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a他是外省小贵族的子弟,不愿埋头读书,更不愿顺着社会阶梯一步步攀登,而是羡慕挥金如土的生活。b他在鲍赛昂子爵夫人那里接受了社会教育的第一课:“你越没有心肝,越高升得快。你得不留情地打击人家,叫人家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精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 ”她还指点他要把自己的真实感情隐藏起来
33、,以追求一个贵妇作为踏入上流社会的钥匙。c伏脱冷给他上了第二课:“要弄大钱,就要大刀阔斧地干,要不就完事大吉。 ”伏脱冷的邪恶说教在他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涉世不深的拉斯蒂涅经过伏脱冷的启发,又往社会这个名利场的泥坑深陷了一步。鲍赛昂子爵夫人退出上流社会,使他看到上流社会根本不讲什么感情,只讲金钱和个人利益。d高老头之死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他看到两对女儿女婿的无情无义和这个社会寡廉鲜耻的真实面貌。在埋葬高老头的同时,他把剩下的一点神圣感情也一起埋葬了,欲火炎炎地投入社会的罪恶深渊,踏上了野心家的道路。在人间喜剧的其他作品中他多次出场:他靠纽沁根夫人爬了上去,娶了她的女儿,被封为伯爵,成为贵族
34、院议员、副国务秘书,大搞投机买卖。他信奉的是极端利己主义。2、简爱形象 首先,简爱是个平民女子形象,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孤儿和一个家庭女教师,不再是传统小说中那种无病呻吟的上流社会的小姐,以这样一个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这在当时确属新型。其次,这一形象代表着世纪正处于萌芽状态的欧美女性运动,表达了13来自女性、尤其是出身贫寒的平民女性内心的强烈愿望,即:要求和男子平等;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以及自由表现自己的爱憎。譬如,她大胆地爱上贵族罗切斯特,而当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她又果断地离开了他,不像传统的下层女子那样,甘愿充当上流社会男子的情妇甚至玩物;后来当爱上帝胜过爱人类的圣 约翰向她求婚时,
35、她又断然拒绝,并不执念于感激之情而委屈顺从;最后当罗切斯特的妻子死后,虽然罗切斯特已双目失明,她却主动向他表白了自己的爱情。所有这些,都显示出简爱对女性人格尊严的追求,而这种对女性自身人格尊严和独立性的追求,正是当时处于觉醒之中的新型女性的特征。再次,由于简 爱忠于理想,这势必与传统社会发生冲突,因此她又是一个反抗者的形象。这不仅表现在恋爱和婚姻方面她敢于冲破阶级鸿沟和蔑视社会习俗,而且还表现在其他各个方面。譬如,她大胆反抗当时的家庭教育和所谓的“学校教育 ”:在里德太太那里,她拒不做小绵羊式的“好姑娘” ,而在孤儿院里,又多次顶撞蛮横无理的院长和学监,即便遭到无情惩罚也不屈服。此外,在宗教信
36、仰方面,她也是个大胆的反抗者:她不愿嫁给圣约翰,因为她认为上帝并不能给她带来幸福,当圣约翰责备她不爱上帝时,她很干脆地回答说,她只相信能为人间带来幸福的上帝。这种对传统教育以及宗教信仰的怀疑和抗拒态度,充分反映出新型女性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冲突,同时也表现出勇敢无畏的反抗精神。七论述题1、 红与黑的艺术成就。红与黑的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主人公于连的形象。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于连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的性格不是固定的,他经历了反抗 妥协反抗这样的变化。于连也是 “性格分裂”的人物。他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他既充满激情而又冷静,既要确
37、立自主,又时时表现出屈从和依附。红与黑的艺术成就还表现为:从传统封闭结构向现代开放结构过度。作品继承了汤姆 琼斯 的布局手法,以于连一生的仕途、爱情为发展线索,重点描写了他在小城、省城、巴黎和监狱个场景,在写法上又克服了汤姆琼斯拖沓的弊病,而形成了主干明显、疏密得当的结构特征,而且, 红与黑已摆脱了纯粹按照“时间的延续” 安排情节的格局,向着 “空间”长篇小说过渡,显示了作者对“ 传统情节 ”的藐视和对作品“内在节奏”的重视。作品所表14现的是年这样一个“特定时代” 的“空间”的“ 心灵变化” ,而时间、地点的迅速变换,人物的忽隐忽现,对话的紧张而不连贯等,更增添了作品的现代因素。于连得知夫人
38、的揭发信,一怒之下赶往家乡教堂枪杀夫人,在当时的交通情况下,从巴黎到小城,非得三四天,甚至一周才能到达,而一个人的情感亢奋情绪怎能持续如此之长?这一情节所造成的时空上多层化,无疑使小说平添了现代小说“ 心理结构”的特征。第三是杰出的心理描写。 红与黑的主要艺术魅力,是对人物行动时的深刻心理分析。作者将他的小说当做思索的媒介,时而发表反论,时而又用他的道理进行挑战。他的“ 心理分析 ”基本上没有摆脱传统小说的特点,作者大体上是站在“主宰 ”的地位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但同时,作者也有意无意地退出“主宰”的地位,或让作品里的人物自己说话,或通过登场人物的观察来展现另一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一变化是不可
39、忽视的。2、 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约多部作品组成的人间喜剧 “提供了一部法国 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巴尔扎克提出要当法国社会的“书记” , “完成一部描写世纪法国的作品” ,他的作品是一部 “包罗万象的社会史” 。首先, 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至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他看到,在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发了横财的大资产阶级,复辟时期经济实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财富。如老姑娘描写外省阿朗松地区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杜布斯吉埃如何战胜旧贵族,娶了当地最有钱的老处女,终于完全
40、控制了这个城市。 人间喜剧鲜明地再现了资产阶级上升发展,逐渐代替贵族阶级的整个过程。其次, 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巴尔扎克描写了贵族社会在年以后企图重整旗鼓,尽力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下逐渐灭亡,或者被暴发户所腐化。 幽谷百合描写莫尔索夫伯爵夫人企图改革土地管理和租佃制度,以挽救贵族的没落命运,但前景暗淡。 苏镇舞会的德封丹纳伯爵就 “识时务地 ”与资产者攀亲,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都毫无例外地这样做,他认为这“ 符合世纪进程和改革君主制的思想” 。在人间喜剧中,贵族阶级的败落衰亡和被资产阶级融化的社会现象,
41、得到了真实的、充分15的反映。第三, 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惨剧,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高布赛克写到做母亲的为了剥夺女儿的财产,烧毁丈夫的遗嘱。 夏倍上校中,妻子为了吞没丈夫的财产,企图把他关进监狱。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中这样写着:“年以来,金钱的原则代替了荣誉的原则。 ”在描绘这部金钱统治一切的社会风俗史时,巴尔扎克一再声称:“ 小说家自以为是虚构出来的丑史秽行,都在这事实之下。 ”3、 包法利夫人的艺术成就。在艺术上, 包法利夫人一向被看作一部典范作品。福楼拜确实对小说艺术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典型的塑造上,福楼拜更注重精神气质的描绘,而不是性格特点的刻画。爱玛的耽
42、于幻想,包法利的浑浑噩噩,郝麦的讲求实利,都是从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特点去表现的。这种精神气质的形成同环境存在密切关系,换言之,这是环境的产物。因此,福楼拜刻画的仍然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只不过这种人物与巴尔扎克的人物有所不同罢了。在描写环境方面,福楼拜不像巴尔扎克那样往往独立成章,大段描写,而是将环境描写融合到情节的叙述中,与人物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永镇的面貌是随着人物的活动而逐渐变得清晰的,它分成若干次来描绘。农业展览会一章是环境与人物塑造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福楼拜将大会的进行与罗道耳弗引诱爱玛的场面交替描写,把爱玛的堕落放在社会繁荣的背景上,构思何等巧妙!为了塑造爱玛,福楼拜还让她从道特迁
43、到永镇,这两个地方是同样的封闭、庸俗,说明法国的小城镇都是一样的令人窒息。人物在不同的地方活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整个社会环境没有多大变化,这种环境自然而然对人物的精神和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福楼拜的写法较之前人无疑更为高明。在遣词造句上,福楼拜不愧为大师。 包法利夫人文字的精美在法国小说中可以说首屈一指,名句不胜枚举。福楼拜用“像人行道一样平板” 来形容包法利谈话的平庸,爱玛渴望爱情, “就像厨房桌子上一条鲤鱼巴望水” , 上述各句,比喻贴切,声音铿锵,都是不易之句。后人发现,福楼拜在叙述角度上已力求变化。评论家将这种角度变换称之为电影手法。农业展览会一章中,全景镜头与摇扫镜头的交替使用,特写镜头与中心场面的轮流变换,都是典型的电影手法。福楼拜无论对二人相处的小场16面还是对热闹的大场面的处理,都较之前人大大发展了一步。最后,在小说结构上, 包法利夫人也有新的创造。全书分成基本对称的两部分,按女主人公的经历来安排,她的发展至农业展览会形成高潮,然后走下坡路,直到结尾。这种十分均衡的配置使得全书的结构非常稳固,有别于其他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