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 理,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导 论,哲学首先由问题入手;要勤于思考,善于从比较中认识哲学。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哲学有没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因素? 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何是科学的?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怎么回事?,为何不讲中国哲学思想?,中国哲学为何未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具有何等地位和作用?,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3,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提出 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早期已初步提出了马克
2、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毛泽东于年中共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4,思考讨论题,上个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和中国的命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5,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三、哲学基本派别,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6
3、,1.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 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philosophia”追 求、智慧,即“爱智”。,世界观,哲学,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7,哲 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 本方法。,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意义和最终目的的看法和根本态度,它包括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生死、苦乐、荣辱等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人生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互相贯通的。,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8,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特殊规律
4、,哲 学,一般规律,部分世界,整个世界,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存在着一般与个 别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 科学以哲学为指导。,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9,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0,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1,对第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凡是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思维即精神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就是唯物主义
5、;,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着的活火,赫拉克里特,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2,凡是认为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存在即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由精神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旗动!,风动!,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慧能,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3,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可分为不可知论和可知论。,休谟,康德,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 不具有同一性,否 认思维认识世界或 彻底认识世界的可 能性。,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4,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荀子,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5,物
6、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6,三、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互相对立的两大基本派别。在哲学史上这两大派别的争论和斗争,同时还伴随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世界,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怎么样?,辩证法 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7,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黑格尔,贝克莱,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8,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万
7、事万物的创造者,而客观物质世界反倒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存在就是被感知”,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9,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物是感觉的复合,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0,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认为客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它演化产生的,并最后归结于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美就是美本身的理念,柏拉图,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1,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朱熹,黑格尔,理念世界,绝对精神,理在事先,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2,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的唯 物主
8、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马克 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基本阶段。,唯物主义,培根,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如水、火、气等,虽然它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原则上是正确的,并有可贵的辩证法思想,但也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等缺陷。,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是世界本原的思想,吸取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是从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在许多细节方面更加清晰准确了。不过它同样受到自然科学本身发展状况的限制,存在着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
9、底性等严重缺陷。,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5,霍尔巴赫,洛克,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霍布斯,培根,爱尔维修,拉美特里,狄德罗,唯物主义,人就是机器,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和近代唯物主义的优秀传统,又克服了它们的严重缺陷,把唯物主义世界观建立在现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并在社会实践观点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革命变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7,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
10、8,辩证法,辩证法,古代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9,形而上学,是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公孙龙,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30,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31,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性”的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32,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
11、历史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产物。是无产阶级从一个自在阶级转变为一个自为的阶级,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33,自然科学基础: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其中特别是科学上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焦尔,达尔文,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34,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总结了直到19世纪中叶为止欧洲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基础上产生的。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导论,马克思主义
12、哲学,35,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宣告了以往旧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的终结,并明确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科学,基础,指导,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3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所引起的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还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2.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37,3.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
13、哲学原理的特点,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唯物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唯物,唯心主义,辩证法,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38,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且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3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它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精神状态。,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导论,马克思主义
14、哲学,40,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固有的内在规律性,一切按规律办事。,“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41,解放思想:就是指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42,与时俱进:就是指一切事物与现象随着一定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4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15、俱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与时俱进是一切进步的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内在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4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45,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方哲学,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46,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
16、技术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原动力。,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47,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使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48,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形成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野。,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推进,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49,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的 发展也
17、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马克思主 义哲学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其次,为现代科 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哲学论证;最后,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正确的分析和解决 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50,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方哲学,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孔子,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源远流长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和多方面的辩证思维、辩证观点和辩证方法以及知行结合的认识论观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51,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流派是科学主义 和人本主义。,萨特,叔本华,人本主义思潮,维特根斯坦,科学主义思潮,2.马克思
18、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52,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代西方哲学中吸取了不少积极成果, 两者在反对思辩的形而上学、反对构造绝对真理的体系、反对机械唯物主义等问题上都有一致之处。,皮尔士,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53,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与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着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党性和阶级性;,它们也属于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在许多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上,也有根本的不同。,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54,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
19、合,使其具有中国的作风、中国的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55,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成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 发展放到整个人类智慧的继承和发展中来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联系起来,同时用中国古代唯物论、辩证法、社会历史观的丰富思想来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56,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0、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57,第四节 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二、树立科学世界观,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三、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58,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59,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经受了实践和时间考验的真正科学的哲学,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就在于它
21、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实践作为自己的动力之源。,“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60,宣扬“哲学万能论”,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提供一个万能的公式,期望它能够回答一切问题,解决一切问题;或着宣扬“哲学无用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无关,在当代无用,都是不正确的。,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6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22、。,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6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把握自我、规范人生具有重要意义,为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导向与激励的作用。,二、树立科学世界观,提高理论思维能力,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63,哲学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哲学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启迪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从世界观高度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增强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2.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和工作能力,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64,“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
23、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三、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65,要完整地、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领会其精神实质。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总结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先进成果,又有严密的逻辑论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6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67,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思想智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存在着丰富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甚至蕴涵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68,和实
24、生物,同则不继国语 三人同行,则必有我师焉论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吕氏春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神灭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69,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示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因材施教;两小儿辩日。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削足适履、掩耳盗铃、盲人摸象、买椟还珠、画蛇添足、邯郸学步、揠苗助长,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70,从
25、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东,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71,自16世纪以来,中国优秀文化成果已不断地传入欧洲并产生影响。,1718世纪 “德国古典哲学之父”莱布尼茨认为:中国哲学和欧洲哲学的相互补充,组成了一个世界文化。,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72,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列宁,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73,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直接或间接地研究过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74,马克思主义绝不是一些抽象的名词,它能够和实际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一个社会主义者必须研究
26、怎样把他的理想应用于所处的实际环境,作实际运动;这样做的结果,那个主义就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李大钊,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75,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76,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 马克思,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77,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78,许多有重大科学成就的科学家都非常重视哲学思维,自觉思考认识论、世界观的问题:,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 普朗克,普朗克 (18581947)Planck,Max Karl Ernst Ludwig 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 。,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79,许多有重大科学成就的科学家都非常重视哲学思维,自觉思考认识论、世界观的问题:,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混乱的东西。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1879-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