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596075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 克和千克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1、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身边的事例,让学生课前调查一个鸡蛋的重量、家人的体重,收集包装袋等到课堂上一起交流。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质量单位,不仅使学生明白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表示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2、应用生活中实际的事例,让学生亲自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物体,用心感悟物体的重量,充分感受 1 克和 1 千克到底有多重,激活了学生

2、的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3、让学生分小组自主合作学习,通过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逐步让自己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学习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2.帮助学生认识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称量和计算。学习重、难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 1 千克=1000 克,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 课件、2 分硬币等课时安

3、排 1 课时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数学思维。从两个物品所用的不同的质量单位引出课题克和千克,进 一步激发了学生1、问: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二、操作实践,形成概念 1、 认识感知 1 克(1)刚才我们知道了克是物体质量的单位,那 1 克有多重呢?这样一枚 2 分的硬币约重 1 克。(2)让学生自主体验一下 1 克的重量:1 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拿出 2 分的硬币放在手心里掂一掂,静静感受,把 1 克的感觉

4、记在心里,可以吗?(3)引导学生说出掂 2 分钱的感觉(生:非常轻)师:是的,1 克的重量非常轻,所以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g)作单位。板书: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4)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也是大约 1 克的。预设:生 1:6 颗黄豆大约重 1 克。 生 2:一枚图钉大约重 1 克。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 展。1 克是非常轻的,要想准确的建立 1 克的概念需要借助一些参照物。生 3:8 颗瓜子大约重 1 克。 (5)感受 50 克、100 克、500 克有多重。 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为单位的物品。 小组内互相交

5、换并掂一掂,充分感知 50 克、100 克、500克有多重。 估一估数学书的质量。 数学书和我们刚才掂过的 50克、100 克、 500 克物品中的哪个比较接近?你们估计这本数学书的质量是多少?师: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重量非常轻,不可能靠手掂一下就知道了,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测量这些轻物体重量的工具呢?(6)认识天平。(课件出示相关图片)用什么称这些比较轻的物体呢?出示并介绍天平。当指针指到刻度正中间时两边托盘里的物体质量相等。砝码的质量就是 1 克,老师把它放在右边托盘里,往左边托盘放大豆,同学们注意观察指针,当指针指到正中间时说“停”称出 1 克的大豆后,数出几粒。(7)再次感知

6、1 克有多重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数出 5 粒大豆,放在手里掂一掂。2、课堂练习自己完成教材 101 页“做一做”第一题。指名回答。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 1 克轻?让学生经历用天平秤 1 克的黄豆,这样就能很巧妙的把 1克的质量和具体的 4粒黄豆建立关联。而学具袋中的大约质量为 1 克的物品就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好的帮助他们建立起 1 克的概念模型。学生说说。3、认识感知 1 千克(1)出示 1 千克的洗衣液,让学生掂一掂。并说说感受,从桶上找出这桶洗衣液的质量是多少。(2)介绍净含量。净含量是指桶里或箱里的物品的实际质量。你认为什么时候才用千克作单位?板书:(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

7、kg)作单位。(3)出示 500 克的饮料,问:“几瓶这样的饮料重量是 1000 克?这两瓶的质量就是 1 千克,请小组长从学具袋里拿出重 1 千克的物品,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感受一下 1 千克有多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4)介绍 1 千克=1000 克(5)认识各种秤你见过哪些秤可以称量用千克作单位的物体?指名说一说。课本 102 页的秤你见过哪些?认识并介绍各种秤的名称。有谁知道图中物体的质量是多少?你是怎样读数的。边演示边介绍读数方法: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秤的物品有多重。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找一找(103 页“做一做”第一题)A、大家把 1 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

8、学小精灵看让学生亲身经历由 2 个 500 克的物品累加到 1000 克 这一动态的过程,并一同验证了 1000 克的物品在盘秤上称出来的质量是 1 千克,从而自主推导出这个等式,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了这个等式的意义,理解了克和千克的关系。感受体验后,要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面条、这样的一袋小米、1 罐奶、这样的一袋水果。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 1 千克呢?掂一掂;找出大约重 1 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 1 千克?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袋小米约重 1 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老师还发

9、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 1 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一手拎着 1 千克的物品,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你们认为应该用哪种工具来秤出水果的质量?(台秤)b、演示秤量课堂演示台秤称重的方法。提问:当指针指向 1 就表示物品重多少?(重 1 千克)同学们估计的还真准。真的了不起。(2)103 页“做一做”第二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估一估自己带来的物品的质量,并选择合适的秤称一称。并把结果填在作业纸上。(课本 103 页做一做 2 题上的表格)小组选代表汇报展示。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五、课后调查:克和千克

10、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请同学们在课后自主去做一个小调查。对所学知识建立起清晰的模型,初步感知辨认克和千克该如何使用,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课本第 107 页练习二十第 13 题。教学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例 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测量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例 2: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1 千克=1000 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有电子秤、体重秤等。教学反思“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比较难理解。本节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设计了猜、掂、称、说体验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并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即“进率”。本课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趣味横生的练习,使课堂层层深入,高潮迭起。“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回忆与家长去商店购物的情景,看一看商家用什么来称量物体的重量。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课堂上由我动手操作天平,称量物体,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来感受 1 克及 1 千克物体到底有多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