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高考全国 III 卷地理试卷分析报告2017 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高考试题早已呈现在师生面前。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安排,现我对本次高考地理试卷进行分析,除了参考部分专家的观点外,还有一些我个人主观的想法,说的不妥之处,还望大家能包涵和指点!本报告包括“2017 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和“对 2018 年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的建议”两部分内容,具体情况如下。一、2017 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分析2017 年高考是云南省进入新课标以来的第六次高考,也是云南省采用全国 III 卷的第二年。今年全国 III 卷使用范围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区,该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依据地理
2、新课标,坚持地理学的一般原理,以图形为载体,重点考核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视基础,考察能力,试题主要特点体现如下。1.试题结构基本稳定试题结构由选择题(111 题,共 44 分)和非选择题(36、37 、42、43 四个题,共 56 分)组成,较往年基本稳定。但非选择题中的选做题部分根据 2017 年新大纲的要求略有变化,选做题由往年的三选一变为二选一(删除了自然灾害与防治)。2.试题难度基本稳定今年地理试题的整体难度和去年相当,但选择题和选做题难度略有提高。整份试卷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以中低难度题为主,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考查。3.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而不
3、是死记硬背。主要考查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成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球的运动、农业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旅游地理、环境保护等主干核新知识,内容整体偏向于人文地理。4.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今年的地理试题注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考试的切入点,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继续落实了地理“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5.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图像作为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正所谓地理“无图不成题”。今年的地理试题共有 6 幅地理图像,有景观图、统计图、区域图等,形式多样。要将承载在图像上的有用地理信息解读出来,需要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
4、能力。6.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今年地理试题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考查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总体来说比较接地气。无论是剪纸上的“江南水乡”还是“农业生产活动”或是“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等都是人地关系的体现,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二)各题具体分析1.选择题地理选择题满分 44 分,若要达到理想成绩,选择题分数一般情况下要达到 32 分及以上,最差不能低于 28 分。因为,选择题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题型,选择题的得分是整份试卷得分的关键,所以对选择题进行细致分析是极有必要的。第一组题(13 )以“剪纸”为切入点,考查
5、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难度较小,很多考生之前在电视等媒体上见过剪纸,甚至有考生自己都会这种手艺,让学生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缓解学生焦虑情绪,拉近了学生与试题的距离。“剪纸”是一个背景知识,不是考查的本身,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例子,这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剪纸”于 2009 年 9 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距 2017 年已很久,出题人有意避开了最近的一些热点例子,避免很多师生猜题。相信很多教师已经给学生举过地理学科中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例子,特别是最近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在很多复习资料中都出现过,而这份试卷的出题人就专门避开了这个例子。第 1 题,考查了中国的区
6、域环境特征。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此处小桥流水,居民以舟代步,房屋依水而建,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一番江南水乡景象。这种景观出现在华北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的可能性都没有长江三角洲大,所以此地最有可能是长江三角洲。这个题要求学生能有效提取承载在景观图上的有用地理信息江南水乡,然后根据所给四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就可以直接选出答案了,难度较小。第 2 题,考查区域环境的形成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民居屋顶坡度大,河流多,说明当地降水丰沛。河流适合小船行驶,说明流速较慢,反映出当地地势低平。这个题的正确选项完全可以从景观图所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也可以根据第 1 题的答案直接得出,难度较小。第 3 题,考查省
7、区简称和中国传统文化。该景观主要分布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方剧种是越剧,所以可直接选出答案。但是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越剧”的分布,这时可以用排除法。选项中的“川剧”、“豫剧”、“粤剧”中直接涉及三个省的简称,川剧涉及四川和四川盆地,豫剧涉及河南和华北平原,粤剧涉及广东和珠江三角洲,所以三个选项都不对,则可得出正确答案,难度不大。关于中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轮廓、人口、经济、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的名称等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相信我们每个老师都对学生有过要求。学生必须记得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才能更好地解答这个题。第二组题(46 )以“地铁”这种交通运输方式来考查地铁的本身及其对城市空
8、间结构的影响,难度中等。交通和城市属于人文地理的两个重点内容,两个内容之间联系紧密,往往可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查。对于“地铁”,绝大多数临沧考生是没有见过的,他们也就很难将情境创设出来,而昆明和靠近昆明的考生就会更熟悉些,这组题的难易程度和考生的地域差异有一定关系,这种差异是先天的,只有少部分临沧考生能冲破这种地域的限制。第 4 题,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因素。地铁是客运的一种,其站点等级高低取决于客运量,和周边地区的人流量有直接关系。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与地铁有关的新闻,地铁站人口流动大军和车厢内部人员拥挤的画面,相信考生能理解地铁是客运而不是货运,这样这个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9、。第 5 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地铁站点密集、服务等级高,运送的客运量非常大。同时甲乙丙与内环线相交,交通便利,靠近城市几何中心,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应为中心商务区。这个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算大。第 6 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从图中发现有多个地铁一级站点,说明其是所在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多个核心,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就会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做这个题,考生首先要搞清楚有一级站点布局的地方人流量最大,则应该是城市的核新,再加上一定的情境创设,还是可以将答案选出来的。当然,对考生而言,这个题干扰项很多,属于难题。第三组题(79 )考
10、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图表分析能力和综合自然地理的应用能力。第 7 题,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图例就可以判断,属于简单题。第 8 题,考查不同海域影响生物生长的因素。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 8 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携带了大量泥沙致使含沙量增大。西部海域由于接近河口,含沙量大,海水透明度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差,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呼吸作用。用以上的思维方式来做这个题,考生必须要搞清楚地理事物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难度较大,但我们也可以用排除法将答案选出来。水体的营养盐越靠近河口越多,浮游植物密度就越
11、大,与题意不符。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呈东西向变化,而东西向太阳辐射的分布基本没变化。此处没有东西走向的洋流分布。通过排除其中三个选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第 9 题,考查不同季节影响生物生长的因素。与夏季相比,冬季河流径流量减小,输送的营养盐减少,水温降低,光照减少,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西部海域水体变清澈,透明度增加,营养盐丰富,所以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该题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的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四组题(1011)考查地球的运动。从考查的内容上来看,今年最大的特点就是地球的运动考到了这两个选择题,是这几年来所考分值最大的一次。关于地球运动这个内容,在前几年
12、的全国卷中一直在被淡化,并且连续有好几年根本没考,甚至有的学校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就直接放弃。但是最近三四年年来,这个内容的影子在选择题中又开始出现,似乎也在提醒考生要加大这方面的关注度,果然今年就考了 8 分。地球运动这个内容是学习高中地理的入门章节,需要很强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才能学好,难度很大,属于纯理科的内容。而很多学生是理科学不好才来读文科的,所以文科生普遍惧怕地球运动这部分的内容。所以很多考生看见这种题就有畏惧感,马上猜一个选项就跳到下一题了,这样的得分率一般都很低,当然这种题也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从这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由于地球运动知识点本身难,所以出题会相对基础,以平衡难度,出题形
13、式也会生活化和趣味化。第 10 题,考查区域的差异性。根据丁地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有极光)丁地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根据当地黑夜漫长,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甲地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乙地有金黄的落叶,现在是深秋,即将入冬,说明乙地位于北温带,纬度较高但较丁地纬度低。丙地入秋失败但正常是四季分明,说明丙地处于北半球但纬度较低。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所以可以选出正确选项,难度中等。这个题需要通过分析材料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也让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接地气。第 11 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由上题判断,丁地黑夜漫长,且位于北半球,说明此时处于
14、北半球冬半年(9 月 23 日次年 3 月 21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所以就可以选出正确选项,难度较小。2.非选择题地理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组成,共 56 分。根据非选择题的属性和这几年来的评分标准,非选择题只存在答题效果的差异问题,而不存在答不出内容的问题,得分梯度不大。但是要拿到高分,还是难的。除了卷面清秀、书写规范、排版美观外,内容必须答对,点必须答够才能获得高分。(1)必考题地理非选择题的必考部分是 36 题和 37 题,一个是世界地理题,一个是中国地理题。不论是世界地理题还是中国地理题,考查的本身都不是区域的本身,区域只提供一个载体,用来考查承载在这个区域上的与自
15、然地理(必修一)和人文地理(必修二)相关的原理和规律以及对地理原理和规律应用的能力。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备考不用刻意去猜测考查的区域,而是应该多培养考生分析区域的思维能力。以下是我对今年地理非选择题的一点粗浅认识。第 36 题,考查农业生产活动及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每年都必考的内容,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也是最能体现人地关系的内容之一,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本大题有 4 个小题,共 24 分,而去年的本大题有 3 个小题,共 22 分,在结构和分值上稍有不同。第(1)题,“从气候角度分析”是本题的题眼。气候角度一般从气温(气温高或低、昼夜温差大或小)、光照、降水等方面分析。本题要求考生会找出问题中
16、的关键词,知道日光温室保温、保湿的作用,掌握从气候角度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结合材料,才能将此题完整地答出来。此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第(2)题,审题时需要注意“温室生产的农产品”、“优势条件”等关键词,还要结合材料才能答题,难度一般。第(3)题,解答此题前要对题目中“集群式发展”这个陌生概念理解透彻,难度较大。第(4)题,这是个开放性设问。无论赞成还是不赞成,只要言之有理,都可得分,难度较小。这种题型较为常见,相信很多老师在备考过程中都讲解过该类型题的答题方法,考生应该对这种题有一种熟悉感。第 37 题,以白斑狗鱼的生长为主线,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本大题有 3 个小题
17、,共22 分,而去年的本大题有 4 个小题,共 24 分,在结构和分值上也是稍有不同。第(1)题,把握住关键词“支流的分布特征”,就可推出此区域降水北多南少,再加上此区域位于中纬,山地的西坡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则可答出成因。此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转换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第(2)题,此题需要结合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长习性和额尔齐斯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一起分析。此题的问题切口小,但需深挖掘,难度一般。第(3)题,可以从“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入手来分析,难度较大。(2)选考题地理非选择题的选考部分是 42 题和 43 题,难度较去年略有提高。两个题都没有
18、图,需要考生想象,对考生创设情境的能力要求较高。第 42 题,考查旅游地理。考生要将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负地形”、“喀斯特”理解,在大脑里把画面想象出来,将自己融入到自我创设的画面情景中去寻找答案,这样就很简单了。考生对“喀斯特”应该是很熟悉了,但对“负地形”可能相对陌生些,但根据材料中的解释,考生还是应该能理解的。第 43 题,考查环境保护。材料中涉及的内容情境其实是很平常的,此题考查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与植被覆盖、水循环环节的关系。“环境保护”的内容不像“旅游地理”那样相对独立,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必修内容,更像是对必修内容的重复考查,所以只要将必修模块学好,环境保护也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复习,也不
19、会影响得分。二、对 2018 年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的建议2017 年的高考结束,就意味着 2018 年的高考复习备考工作马上开始。相信很多学校已将今年的高考真题给学生做过,也让学生对高考试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 2018 年的高考有了一些心理准备,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学生高考复习的方向。对于准高三的老师和学生来说,我们能从 2017年的高考试题中学到什么呢?今后我们在地理复习备考工作中应注意什么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仅供参考。我一直认为,要钓到鱼,就要从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知道鱼爱吃什么,喜欢什么时候吃。要考高分,就要有出题人的思维,揣摩出题人的想法,知道出题依据、考试目的、考试规律。考
20、虑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多拿一点分数,这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贯穿于整个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的一种思维常态。1.认真研读高考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出题的依据。研读考试大纲,可以让教师教学更有方向性,也让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我们曾统一印发过给我校 2017 届高三文科生高考地理考试大纲,但很多学生对考试大纲的把握还是不准,因为他们没有看,就算看了也不一定能够把握,所以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考试大纲。2.围绕主干知识打好基础从近几年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地球运动、内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物质循环、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洋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人口、
21、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交通、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这些主干知识主要涉及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内容,所以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将必修一和必修二基础打好,特别是必修一中的地球运动、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的内容必须要学好,因为这些自然自地理的重点内容是学习人文地理的基础,且内容本身难度较大,学生之间容易拉开差距。因为近几年地球运动部分考的不多甚至不考,而且难度太大,所以有的老师干脆就放弃了对此部分内容的复习。但我认为是不能放弃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考纲中并没有说明地球运动不考,而且这几年该内容还在选择题中断续出现,特别是今年直接考了 8 分。放弃复习是不划算的,通
22、过复习还是会有部分学生或多或少能学懂点,甚至在考试过程中的某一瞬间考生大脑里灵光闪过就能将正确答案选出来了。第二,即使高考中没有直接考地球运动的题,我们的复习依然有必要。因为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入门内容,是学习其他内容的基础,通过学习地球运动才能让学生知道高中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形成空间思维,提高对抽象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从而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地理学科思维,并最终能更好地服务地理学科的高考。3.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几年高考地理题目更加灵活,富有新意,所以光靠苦学是不够的,还应该灵活运用。所谓的“灵活运用”,其实就是强调考生灵活的应试思维。因为命题人出题的时候要考虑题目的原创性
23、,所以高考必然是新题目、新情景、新设问,我们平时也不可能复习到原题,我们复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灵活的应试思维,从而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考出理想成绩。4.强化读图用图意识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高级语言,是地理学科的灵魂,也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色。针对高考地理试题常以图表为载体考查相关知识的这一特点,一轮复习应加强判读、分析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区域地图等地理图表能力的训练,课堂中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应该成为经常性的练习,让学生养成经常有针对性地看地图的习惯,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重视地图语言和文字语言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训练学生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使
24、学生学会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理解、再现和掌握知识,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进而达到既能把具体地理事物的分布落实在地图上,又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们也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图文之间相互转化思维的形成,强化学生的读图用图意识。因为高中地理很多内容适合用课件辅助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 PPT 课件、电子地图、谷歌地球等来辅助教学,应该说还是有一定效果的。5.适度关注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热点问题现在的考题多从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和社会问题选择切入点来创设情境,通过案例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以及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2017 年
25、的高考地理涉及的一个热点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所选的具体例子是 2009 年的“剪纸申遗成功”,所以可以说既涉及热点,又避开热点。考生只要对该热点有一点了解就可以做题了,不必对热点的本身有很深入的了解,而且太热的热点出题人也一般有意避开,就是为了避免考生猜题。我们要始终牢记热点只是考试的一个背景,不是考查的本身,热点只是考试的一个切入点,高考注重的还是考察地理的学科思维能力,所以对于热点我们只要做到适度关注、有所了解就行了。6.精选习题,加强答题训练 现在的复习资料名目繁多,老师和学生都会眼花缭乱。就算是最后统一选订的复习资料,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里面的题还是太多了,根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
26、效完成。如果任由学生进入题海的泥沼,将不能自拔,迷失方向,身心疲惫,稍有不慎就倒下。另外,学生做了不合适的题,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对学生起副作用,其实还不如不做。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就必须精选习题给学生,精练精讲,适当扩展,从而提高复习效率。考生想得高分,除了要在答题内容上增分外,还要在答题形式上增分。什么是答题形式?一种是答题模式,一种是书写。地理综合题的评卷相较理科稍有模糊,这种模糊状态决定了评分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灵活性),所以考生的卷面很重要,答题模式和书写直接决定了阅卷人对考生答案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得分。学生要达到的标准就是,通过训练,学会使用科学的答题模式,养成规范和美观的书
27、写习惯,尽可能让自己的得分接近评分活动空间中的最高点。所以,教师要尽早教学生科学的答题模式,要让学生知道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哪种排序更易让评卷教师给高分,这就得从评卷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另外,教师还要规范好学生的书写,要求学生的字迹要清晰,标点符号使用要规范,字体要左右对齐,字间距、行间距要合适和统一,答案的整体布局与答题卡所给的区域要和谐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必须在刚开始时就规范好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是完全可以形成良好习惯的,特别是对于文科生,答题模式和书写对得分的影响很大,需引起高度重视。以上是我对 2017 年高考全国 III 卷地理的试卷分析和对 2018 年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的建议,以此作为 2017 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报告。2017 年 6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