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三河尖矿 冲击地压治理技术,一、煤层卸载爆破根据工程类比法,通过监测,当电磁辐射值变化异常、钻屑法检测时出现吸钻或钻杆卡死及孔内冲击、钻粉量增大等严重动力现象时,必须对有异常区域采用煤层卸载爆破法进行卸压处理。 1、煤层卸压爆破钻具采用MSZ1.2型煤电钻或QFZ-22轻型钻机钻眼,42mm、L=1000mm麻花钻杆、42mm麻花钻头。,2、炮眼布置炮眼布置在煤层内,垂直于煤壁、平行于层面。工作面内间距510m,巷道内间距515m,炮眼口距底板0.61.0m;炮眼直径42mm,炮眼深度57m。 3、爆破参数采用2级煤矿许用炸药,原则上在每孔装药3kg、雷管3发(可根据现场实际调整装药量
2、和雷管数),采用正向装药爆破,装药后剩余眼孔应封满炮泥(黄泥、水炮泥),封孔长度不少于1m,并按孔内、孔间串联方式连线引爆,一次装药一次起爆。,二、顶板深孔爆破 1、 钻具及爆破器材采用风动锚杆钻机钻眼,22mm、L=1000mm六棱钻杆、32mm旋转式金刚石钻头。 2 、炮眼布置自工作面上下出口向外沿巷道两帮,每隔22.5m布置孔位,顶板孔与顶板夹角7080,孔深67m(大于直接顶或老顶厚度的一半)。,3、爆破参数采用2级煤矿许用炸药,原则上在每孔装药3Kg、雷管3发(可根据现场实际调整装药量和雷管数),正向装药爆破,装药后剩余眼孔应封满炮泥,封孔长度不少于1m,按孔内、孔间串联方式联线引爆
3、,每次装药孔一次联线同时起爆。 三、煤层高压注水,1、注水孔自工作面煤壁超前15m处开始布设、向外基本采取等距离排列,间距1015m,钻孔直径不小于42mm、不大于50mm,深度不小于15m,钻孔垂直于煤壁、平行于层面,孔口距底板0.40.8m。2、封孔长度不小于5m,不得漏水,符合封孔要求。3、每班注水两次,每次注水时间不少于小时,注水时,其过程要符合三河尖矿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实施细则第40条的相关规定,并测量注水水压、注水量,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四、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还必须做好如下工作:1、巷道采用锚梁网支护或可缩性支架支护,断面10m2以上,巷道交叉点、工作面及地质构造处应加
4、强支护,掘进迎头应清头交窑。2、采掘头面施工单位要提前编制施工措施,并在措施中明确规定:工作面爆破时躲炮距离半径150米,躲炮时间30分钟以上,躲炮地点必须宽敞,支架必须完整牢固,设备必须捆扎牢固并固定于一帮,人员不得躲在巷道交岔口、设备仪器集中区域,不得躲在各种设备之上,同时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避灾路线,并在施工前向工人传达清楚。,第三章 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1、发生冲击地压区域的作业人员按作业规程所定的发生火灾时的避灾路线撤至距发生冲击地压区域进风侧200m以外的安全地带。2、当采掘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事故时,跟班区长、班组长应立即清点人数,跟班区长、班组长或其它人员应立即用电话“紧呼
5、”与调度室联系,汇报事故性质、地点及遇难人员情况,跟班区长、班组长应根据情况,现场指挥抢救遇险人员,当救护队员赶到后,调动力量,积极参加事故的抢险工作。3、当采掘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事故时,矿调度室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及有关矿领导和集团公司调度室。矿压科及时抽调电磁辐射仪对冲击地压现场进行检测,判断该区域和地段的冲击危险性是否降低、减弱或升高,如有所升高时,立即撤出所有人员,待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4、处理事故区域,应由外向里加固和修复破坏的支架,清理堵塞物,尽快抢救遇险人员。5、如冲击地压事故抛出的煤岩造成巷道堵塞,应尽快疏通巷道并恢复通风,无法采用系统或局扇等供风时,应用钻孔或压风管向事故区供风。6、在事故区域及时进行洒水除尘,防止煤尘飞扬造成事故扩大。7、如造成大面积冒顶,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进行处理。8、矿压科及时勘查冲击矿压事故现场,对冲击矿压发生的征兆、发生经过、有关数据及破坏情况进行全面、准确调查分析,填好冲击矿压记录和统计表,报送集团公司防冲办公室。,谢 谢,Thank you very much Bye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