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污染类技术方法题目.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5580568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染类技术方法题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污染类技术方法题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污染类技术方法题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污染类技术方法题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污染类技术方法题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2009年考题某地区采用 A 值法计算的 SO2环境容量为6.0万吨 /年,采用线性规划模型计算的 SO2环境容量为4.5万吨.年,该地区现状 SO2排放总量为4.5万吨/年。因此,可以认确认该地区( ) 。A尚有剩余 SO2环境容量1.5万吨/年 B经优化布局后可增加 SO2环境容量1.5万吨/年C已没有剩余 SO2环境容量 D新建 SO2排放的项目,应先削减现状 SO2排放量二、我的分析此题我认为应该是考查 A 值法、线性规划法计算大气环境容量的条件及优缺点以及哪个值更合适。A 值法对于某一特定的规划区域,只要知道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背景值和规划区域的面积,就可算出大气环境容量,该法

2、简单,操作性强,但由 A值的单一化处理,造成的误差也较大。线性规划法在计算时,难度和工作量都较大,所需的气象资料、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要详细,但相对于 A-P 值法,这种方法更为精确,更有针对性,同时,它不但考虑本身的污染源情况,也将区划外可能对本规划产生影响的污染源考虑在计算范围之内。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本题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算出的值更为合适,那么,我认为选项 C、D 更为合适。为了方便考生对“常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方法,除教材中所列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外,一些考生让我总结一下其它“常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方法,我从相关参考资料中整理了以下资料,不一定列得很齐全,很细,但对于考试,

3、我认为够用,以下内容我认为浏览一遍就可以了。一、有机废气治理的常用方法1、冷凝回收法把有机废气直接导入冷凝器经吸附、吸收、解析、分离,可回收有价值的有机物,该法适用于有机废气浓度高、温度低、风量小的工况,需要附属冷冻设备,主要应用于制药、化工行业,印刷企业较少采用。2、吸收法一般采用物理吸收,即将废气引入吸收液进行净化,待吸收液饱和后经加热、解析、冷凝回收;本法适用于大气量、低温度、低浓度的废气,但需配备加热解析回收装置,设备体积大、投资较高。3、燃烧法(直接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直接燃烧法: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将混合气体加热,使有害物质在高温作用下分解为无害物质;本法工艺简单、投资小

4、,适用于高浓度、小风量的废气,但对安全技术、操作要求较高。催化燃烧法:把废气加热经催化燃烧转化成无害无臭的二氧化碳和水;本法起燃温度低、节能、净化率高、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少、投资投资较大,适用于高温或高浓度的有机废气。4、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表面力把有机废气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以净化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法有直接吸附法法、吸附- 回收法、新型吸附-催化燃烧法。补充理由:环评中经常会遇见这类行业,如石油化工、制药、喷漆、制鞋、印刷等。目前,国家对挥发性有机物( VOC)的防治比较重视。二、恶臭废气治理常见方法恶臭物质有4000多种,其中对人体影响较大的

5、八大恶臭物质是:硫化氢、氨、三甲胺、甲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苯乙烯、二甲二硫。1、燃烧法采用将废气升温至800 度以上,使废气中的有机成分燃烧分解的方法解决废气污染问题。2、氧化法采用投加氯、臭氧、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分解,从而达到废气中产生恶臭的物质被分解成无机小分子,或转化成味小或转化成无味的物质,从而达到消除恶臭的目的,该法比较适合于浓度较低,具有特殊异味的废气治理工程中。其缺点是净化效率不高,氧化剂投加量难以控制。3、吸收法利用污染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用水或化学吸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去除的方法。该方法在设计操作合理的情况下去除效率很高,运转管理方便,但对设备

6、及运行管理要求极高,而且只有能溶解于吸收液或能与吸收液反应的污染物才能被有效去除。4、吸附法采用活性炭等具有较大吸附能力的物质对废气进行吸附分离,从而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该方法设备简单,去除效果好,多用于净化工艺的末级处理。该方法也存在对高浓度废气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气阻大、吸附剂需经常更换或再生等缺点,特别是吸附剂脱附后的气体难于收集而最终又排回大气中,是一种不彻底的解决途径。知识点延伸:活性炭吸附在大气净化的应用。可以吸附大气污染物有苯、甲苯、二甲苯、恶臭物质、H 2S、丙酮、乙醇、乙醚、煤油、汽油、光气、苯乙烯、氯乙烯、SO 2、NO X、 、CO、Cl 2等等。5、生物过滤法生物过

7、滤法处理过程是由天然滤料来吸附和吸收恶臭气流中的臭气,然后由生长在滤料中的细菌和其它微生物来氧化降解。补充理由:环评中经常会遇见这类行业。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肉类加工厂、屠宰厂、畜禽养殖厂、造纸厂、制药厂、焦化厂、化工厂、食品加工厂、涂料厂、染料厂等的企业。注意:恶臭污染物和有机废气的治理方法有相同的地方,恶臭污染物中的有些物质也属有机废气。三、含氟化物废气的治理1、主要来源:铝的冶炼以及磷肥、氧化铝和氟化学工业的生产,主要污染物为氟化氢(HF)、四氟化硅 (SiF4)。2、治理方法(1)液体吸收法。 有 水吸收法和碱液吸收法。 水吸收法,四氟化硅(SiF4)与水反应生成氟硅酸。 碱液吸

8、收法用碱性溶液(NaOH、Na 2CO3等)吸收含氟废气。 (2)干式吸附法。主要是用固态氧化铝进行化学吸附,生成氟化铝。目前广泛应以用于电解铝地面排烟净化,也可用于利用磷矿石生产磷、磷酸和磷肥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氟烟气的净化。干法吸附装置对氟化物的去除效率可达98以上。 补充理由: GB3096-1996有氟化物的质量标准。四、含铅、含砷废气的治理1、含铅废气的治理(1)布袋除尘、静电除尘;(2)湿法。水洗法、酸性溶液吸收法、碱性溶液吸收法等。补充理由: GB3096-1996有铅的质量标准。2、含砷废气的治理在含砷有色金属的冶炼中,进入烟气中的砷多数以 As2O3形态存在,该物质易升华,随着温

9、度的降低,气态的 As2O3能迅速冷凝为微粒,因此,含砷气体的治量机制是冷凝和微粒的捕集,具体方法可用湿式电除尘器收集。另外,含砷废气的另一种物质为砷化氢,可用其还原性,采用强酸性饱和高锰酸钾溶液吸收。2009年技术方法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考题(共6分) 。我觉得2010年的考题比09年的难。一、题目(学员可以自测一下)1、高浓度有机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主要来源于处理工艺的( ) 。 (单选)A中和段 B厌氧段C好氧段 D沉淀段2、城市污水处理厂处排尾水渠设置紫外线灯照射设施的作用是( ) 。 (单选)A增加外排尾水溶解氧含量 B使水中致病微生物死亡或灭绝C进一步处理 COD D沉淀段3

10、、现代废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四大类。属于物理法的有( ) 。 (不定项)A蒸发 B离子交换C焚烧 D过滤4、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汞离子可选用( ) 。 (不定项)A活性污泥法 B化学沉淀法C厌氧法 D吸附法二、参考答案1、B这题不难,教材中能间接找到答案。如有点皮毛知识,应该能选对。2、B这题不难,虽然教材中找不到答案,但如有消毒的常识,应该能选对。废水消毒的方法有氯化消毒法、臭氧消毒法、二氧气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加热消毒、辐射消毒等。3、D教材中能找到答案。离子交换法属物理化学法。高浓度有机废水经预处理后可以用焚烧法,但不成熟, “焚烧”是化学法(也是物

11、化法),一般情况,因为焚烧完成后,污染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蒸发、结晶、气提等属物理化学法。4、BD活性污泥法、厌氧法是生物法,这两种方法主要处理有机物污染物。教材没有介绍吸附法的原理。吸附法处理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相物质吸着分离水中污染物的水处理过程。吸着分离水中污染物的固体物质称做吸附剂。吸附剂有:活性炭、活化煤、焦炭、煤渣、树脂、木屑等。吸附处理主要用以废水的深度处理。主要用以去除废水中微量污染物,如废水是少量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少量有害的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的去除、脱色、除臭等。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活性炭吸附法,如活性炭吸附废水中的汞及汞化合物,炼油厂、印染厂废水的深度处理。知识点延伸1:含汞废水

12、除化学沉淀法、吸附法外,还可用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等进行处理。知识点延伸2:活性炭吸附在大气净化的应用。可以吸附大气污染物有苯、甲苯、二甲苯、恶臭物质、H 2S、丙酮、乙醇、乙醚、煤油、汽油、光气、苯乙烯、氯乙烯、SO 2、NO X、 、CO、Cl 2等等。注意:活性炭吸附是 SO2、NO X 治理方法之一,在教材中有列出来哟!2010年技术方法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考点真题分析地表水这个要素的知识点是我的弱项,一直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废水治理方法的详细内容,仅知道个大概,对于2010年技术方法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考题(共5分) ,我咨询了一个经常做废水处理的同事,并把其解释的意思也放在里面。一、题目(

13、学员可以自测一下)1、用以去除含胶体有机物的污水处理方法是( ) 。 (单选)A过滤法 B化学中和法C活性污泥法 D膜分离法2、某公司含磷废水的磷酸盐(以 P 计)浓度4.0mg/L,为满足处理后磷酸盐浓度1.0mg/L 的要求,污水处理工艺应采取( ) 。 (单选)A化学氧化法 B化学沉淀法C活性污泥法 D超滤法3、某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指标尚不能达到一级 A 排放标准要求,为了使氮达标排放,通常优先选用的后续处理工艺是( ) 。 (单选)A生物滤池法 B臭氧氧化法C化学沉淀法 D活性炭吸附法4、在化学沉淀处理工艺中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 。 (不定项)A沉淀液的配制 B投加沉

14、淀剂后的反应时间C泥渣处置方式 D进行固液分离的沉淀时间二、参考答案1、A如有絮凝沉淀法,相信大部分考生能选此答案。但从四个选项中,只有 A 更合适。2、B教材中对常见的除磷方法介绍了化学沉淀法、生物除磷法,但没有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该除磷工艺目前还不能保证稳定达到较高的出水标准的要求。要达到稳定的出水标准,常需要采取化学除磷措施来满足要求。3、A教材中介绍脱氮的方法有:(1)生物(硝化与反硝化)法公认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生物滤池法可以令生物膜上繁殖的优势菌种分别为好氧异养菌或硝化菌、反硝化菌,从而达到除碳及脱氮目的。(2)选择性离子交换比如用沸石进行脱

15、氮,沸石是一种架状结构的硅铝酸盐,其内部含有许多孔穴和通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且构架上的平衡阳离子与构架结合得不紧密极易与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作用。离子交换法除氮就是根据沸石这一结构上的特征,利用沸石上的阳离子与水中的 NH4+和 NO2-发生交换达到去除的目的。(3)折点氯化。折点氯化法是投加过量的氯(C l2 )或次氯酸钠(NaOCl) ,使废水中氨完全氧化为 N2的方法。(4)氨的气提(略) 。脱氮的方法还有:化学沉淀法、电化学处理、反渗透法等。化学沉淀法处理 NH4+ - N 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其主要原理就是NH4+、Mg 2 +、PO4 3 -在碱性水

16、溶液中生成 MgNH4 PO46H2O 沉淀。与吹脱法相同,化学沉淀法只能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对 TN 的去除效果不好,而且由于此法需要大量化学药品,因此所需费用较高。电化学氧化除氨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将氨氧化为 N2等含氮物质,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4、ABD。教材对化学沉淀处理工艺过程有介绍,但没有介绍每个过程是如何影响处理效果的。泥渣的处置方式是指对处理后的泥渣是如何进行最终处理的,如是运往填埋场、焚烧还是综合利用?这个选项与处理效果没有关系了。一、2010年的两道题1、含汞废气的净化方法是( ) 。 (单选)A吸收法 B氧化还原法C中和法 D催化氧化还原法2、煤焦油加工项目处理含萘废气的

17、常用方法有冷壁式回收和( ) 。 (不定项)A活性炭吸附 B水洗涤C布袋除尘 D有机溶剂吸收二、点评上述两题在参考教材中找不到答案,完全凭考生的经验或考生在学校里是否学习过这类课程。是否超纲?不敢肯定,2010年大纲是这样写的:“熟悉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方法及应用” 。如果命题专家认为含汞废气、含萘废气属常用的大气污染物的范畴,则不超纲。我认为“含汞废气”属“常用的大气污染物”的范畴,还算勉强,毕竟在大学的教材中都能找到含汞废气的治理方法。而含萘废气的防治方法纯属特殊行业的特征大气污染物,在教材中一般找不到相关资料,除非考生做过煤焦油加工项目的环评(我也没有做过) ,大部分考生都不知道如何选择

18、,这题纯属偏题,TMD,命题专家太难为考生了。第1题的参考答案为:A。吸收法常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过硫酸铵溶液等作为吸收剂。除吸收法外,含汞废气还可用吸附法进行净化,吸附剂常用充氯活性炭吸附、喷多硫化钠焦炭吸附等。另外,使用吸收法、吸附法时,冷凝法常作为前处理。此题如改为不定项选择题,需知道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都可以对含汞废气进行处理。分析2007至2010年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知识点的真题,归纳有以下几个特点:1、出现在不定项选择题的题目多,分值在46分。2、围绕教材以宏观命题为主。近三年,该考点大部分内容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且考的内容不是很细(掌握我们可以掌握的吧) 。如:(1

19、)适合高效处理高温、高湿、易燃易爆含尘气体的除尘器是( ) 。 (2010年单选)A重力沉降室 B袋式除尘器C旋风除尘器 D湿式除尘器(2)洁净煤燃烧技术包括( ) 。 (2010年不定项)A循环流化床燃烧 B型煤固硫技术C低 NOx 燃烧技术 D煤炭直接液化(3)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方式有( ) 。 (2010年不定项)A机械振动清灰 B脉冲喷吹清灰C逆气流清灰 D蒸汽喷吹清灰(4)为控制燃烧锅炉二氧化硫的排放,可采用的脱硫措施有( ) 。 (2009年不定项)A过滤法 B石灰石石膏法C炉内喷钙法 D熔融盐吸收法(5)选择除尘器时应考虑( ) 。 (2009年不定项)A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 B粉

20、尘浓度C除尘器效率 D粉尘回收利用价值(6)某建设项目拟采用燃烧法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原始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约为200mg/m3。为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可使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 。 (2009年不定项)A干法过滤 B喷淋洗涤C活性炭吸附 D喷钙(7)控制燃煤锅炉 NOx 排放的有效方法有( ) 。 (2008年不定项)A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B选择性催化还源法C炉内喷钙法 D低氮燃烧技术(8)控制燃煤锅炉 SO2排放的有效方法是( ) 。 (2008年不定项)A炉内喷钙 B石灰石石膏湿法C循环流化床锅炉 D氨法E、燃用洁净煤(9)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分为( )等。 (20

21、07年不定项)洁净燃烧技术 高烟囱烟气排放技术烟粉尘净化技术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参考答案及点评:(1)D;(2)ABCD;(3)ABC(4)BC,选项 D 是 NOx 的控制措施。(5)ABCD点评:教材中只列出了粉尘的性质,并没有说明粉尘的哪些性质。粉尘的性质主要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粉尘的密度、形状、粒径、比电阻(导电性) 、含水率等。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无机成分的含量。(6)ABC点评:在教材上找不到答案。找了相关资料,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可以肯定选项 D 主要针对特定属性的物质如酸性气体而采用的方法,不能选,其它三种都有预处理的效果。此题有点不明白

22、命题人的出发点是什么,是考颗粒物的处理方法,还是考气态有机污染物的预处理方法。(7)ABD;(8)ABCDE;(9)ABCD3、2010年的考题有些新的变化,增加了一些微观题。2005-2009年该知识点的大纲要求为“熟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控制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2010年及今年的要求为“熟悉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方法及应用” 。大纲的变化为命题专家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当然也增加了考生的难度。 (另写一个标题来讨论)哪些规划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哪些规划需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是近年来法律法规的高频考点,估计今年依然是高频考点。这个内容有点多,请考务必要花点时间用比较法找出其不同

23、之处。因现在离考试较近了,是否自我测试一下? 2010年考题(单选3道题)1、某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拟制定煤炭发展规划。依据环评法及配套规章,该市政府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该规划的(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2、某省人民政府拟制定一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依据环评法及配套规章,该省政府应当组织编制该规划的(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3、某省人民政府拟报送一流域水电规划草案。依据环评法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该省人民政府在报送此规划草案时,应当( ) 。A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

24、规划审批机关审查B只将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C将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D只将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2009年考题(单选4题)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下列规划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是( )。 A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规划B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规划C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某下设两个区的城市在制定种植业发展规划时,须编制(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C.

25、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 )。A环境影响报告表 B环境影响登记表C环境影响报告书 D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4某市人民政府编制了土地资源开发整理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形式应当是( )。A环境影响登记表 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报告书 D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2008年考题(单选1题,不定项1题)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

26、响评价法和有关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是( )。A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规划B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规划C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应当在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有( )。A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B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C海域建设、开发利用的规划 D省级及设区的市级工业各行业规划参考答案2010年:D,A,A2009年:C,A,D,C2008年:C,AC以上内容如转载,请注明出处。附:mzlsycow 博友编了一段这个知识点的口诀,现发布一下:防洪灌溉

27、属流域,一地三域只说明;头带“全国”均说明, “农业发展”属篇章;地下水资源开发,流域调水归水利;水利全部按书写,林业“森林”要说明;油和气,要分清;总体开发要写书,发展规划只说明;能源电力和煤炭,水电除外都说明;港口布局和机场,还有矿勘属篇章;城市总规镇体系,包括景区要说明;城市专项和其他,统统做书一定行。一、题目某省会城市的总体规划实施后造成了重大环境影响,该市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开展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该市人民政府应将评价结果报告( ) 。A国务院 B省人民政府C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D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二、分析1、据规划环

28、境影响评价条例 ,规划的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应该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2、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补充: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如地级市),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 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在技术方法考试中,大气监测统计结果分析中的“超标率” 、 “超标倍数”为高频考点(我在培训班上也强调过

29、) ,每年都有考题出现,只是变着花样出题。一、2009年题目某监测点 SO2最大日平均浓度超二级标准20%,则 SO2最大日平均浓度为( ) 。A0.10mg/m 3 B0.18mg/m 3C0.45mg/m 3 D0.60mg/m 3二、考点1、超标倍数的概念(C-C 0)/C 0) 。2、SO 2日平均浓度标准值(0.15)SO 2、NO 2的小时浓度、日均浓度二级标准值,PM10日均浓度二级标准要记住的。三、参考答案:B四、其它1、2008、2010年也有超标率和超标倍数的题目。2、超标率是针对监测样本数而言,超标倍数是针对监测结果而言。3、希望这类题考生不要失分。分数是靠一分一分积累的

30、,把握每个知识点,分数才会向及格靠近。2009年技术方法两道水平衡的单选题一、题目某化工项目废水处理场进水量为10000m 3/d,进水 COD 浓度为1500mg/L,COD 总去除率为90%,废水回用率为 50%,该项目废水处理场外排COD 量为( ) 。A0.75t/d B1.5t/dC7.5t/d D15t/d二、考点1、废水回用率的概念,最终是要算出废水排放量。2、单位的换算。三、解答1、COD 的排放浓度为150 mg/L(据去除率为90%口算可知)2、计算废水排放量。 废水回用率=C 污回用量/(C 污回用量+C 直排污水量)污水回用量+排放环境的污水量=污水进水量从上述计算公式

31、中可知,该项目的废水回用量为5000m 3/d,外排废水量应为5000m 3/d。3、计算 COD 排放量。5000m 3/d150 mg/L10-9103=0.75(t/d)。注意:我在第一次算的时候也算错了,套用了工业用水重复率的公式,不好意思!该挨批!这两个公式确实要注意其之间的差别。四、2009年另一道水重复利用率的题目某企业新鲜水用量500m 3/d,间接冷却水循环量7000 m 3/d,锅炉回用水量200m3/d,该企业水的重复利用率为( ) 。A90.9% B93.3%C93.5% D97.4%解答:此题较简单。2010年一道高中化学的技术方法单选题一、题目某企业 A 车间废水量

32、100t/d,废水水质为 pH 值2.0,COD 浓度2000mg/L;B 车间废水量也为100t/d,废水水质为 pH 值6.0,COD 浓度1000 mg/L,上述 A、B 车间废水纳入污水站混合后水质为( ) 。ApH 值4.0,COD 1500mg/L BpH 值4.0,COD 1800mg/LCpH 值2.3,COD 1500mg/L DpH 值3.3,COD 1800mg/L此题至少有10个考生通过我的邮件问过我如何计算。其实此题的关键是 pH值混合后如何计算,不需要用什么模式,就是高中化学中关于酸、碱混合 pH值的计算问题。二、解答现把计算过程用最通俗的形式解答如下:1、pH 值

33、= -H(H离子的 mol 浓度)2、pH=2的意思是每 L 溶液中含H 离子为10 -2,即0.01mol/L;3、pH=6的意思是每 L 溶液中含H 离子为10 -6,即0.000001mol/L;4、混合后溶液的H 离子的 mol 浓度= (0.01mol/L+0.000001mol/L)/2=5.000510-3(本题为等体积混合)5、混合后 PH 值= -5.0005 10-3 =2.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中的几个问题解答环评实战 2011-03-08 08:19:13 阅读1735 评论10 字号:大中小 订阅在上岗培训答疑中,有部分学员问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

34、96)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的几个问题,现归纳解答如下:一、GB3095-1996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内容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二、几个问题1、 “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是指什么地区?2、一般工业区和特定工业区是如何界定的?3、对于特定的地区而言,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由哪级部门来划分?三、解答其实,上述三个问题在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 1996) 都有解释,现摘录如下:1、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指因国家政治、军事和为国际交往服务需要,对环

35、境空气质量有严格要求的区域。2、特定工业区指冶金、建材、化工、矿区等工业企业较为集中,其生产过程排放到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且其环境空气质量超过三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浓度限值,并无成片居民集中生活的区域,但不包括1998年后新建的任何工业区。 (1998年后新建的任何工业区应划为二类区)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由地级市以上(含地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划分,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2010年技术方法一道真题(耗氧系数 K1)的解析与思考一、两年真题1、2010年考题:某河流的水质监测断面如图所示,用两点法测定河流的耗氧系数K1,应采用( )断面平均水质监测数据。1、2 2、3 3、

36、4 5、32、2007年考试真题:某河流的水质监测断面如下图所示,用两点法测定河流的耗氧系数 K1,应采用( )断面平均水质监测数据。A1、 2 B1、 3C3、4 D1、4二、解析与思考1、说实话,因为本人不是研究水方面的,很多考生刚开始问我时,我也拿不定主意,考试教材是没有讲这个问题,因此,只能通过查阅其它教材或参考书找到确切的依据。在环境影响评价 (陆书玉主编,高教出版社)找到了此题的答案:两点法测定河流的耗氧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两个断面之间没有排污口和支流流入。 知道了此应用条件,上述两题的答案就很明确了(2010 年的为 A,2007年的为 C) 。2、环评需要的知识面很广。在技术方法这

37、科考试中,有些题目在教材中是找不到答案(少数题) ,但考查的是一些基础应用知识。对于考生来说,要在几个月内掌握不属教材之外的知识是有难度的,因此,把握好教材中已有的,复习得好的,达到过关的目的,就可以了。2010年导则与标准一道考题的启示2010年导则与标准一道大气不定项考题如下规定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的标准有( ) 。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B.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C.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答案:A。选项 C 和 D 中只规定了“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3米以上”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没有上述规定。启示:1.不定项

38、选择题不一定都有两个以上的答案。这类题在2010年前三科不定项选择题中都出现了1个答案的考题。2.此题不是单纯考某一个标准,而是把几个标准放在一块,需要对不同的标准进行归纳。因此,对考生来说,复习时需要仔细,有时还需归纳和比较。2010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考题特点分析2010年法律法规考题与前几年相比,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不定项选择题全部为四个选项不定项选择题的选项越多,对考生来说,难度越大。20072009年的不定项选择题的选项,有的题目有4个选项,有的题目有5个选项。而2010年的50道不定项选择题的选项全部为4个选项,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定项选择题的难度有所下降。2、出题顺序与大纲

39、要求顺序基本相同2007年单选题的出题顺序是首先是产业政策,而且难度较大,然后才是其它法律法规,不符合从易到难的出题原则。2008年的出题顺序则没有规律。20092010年的考题则按考试大纲要求的顺序依次出题。从这点来说,符合考生复习时看书的思维和习惯。3、不定项选择题出现了只有一个答案的题目2010年的不定项选择题中,有3道题的答案只有1个答案。不定项选择题如出现多个一个答案的题目,对考生来说,要求提高了,难度也加大了。例如:2010年多选考题: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不得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河道滩地( ) 。A改造城镇居民小区 B挖筑鱼塘C开采地下资源 D存放防洪物资答案:A。见该条

40、例第十六条,注意“滩地”两字。4、单项选择题的选项难度增大一般来说,单项选择题的难度有限,但从2010年的部分单选题来看,其难度明显加大。其难度加大的方式主要通过增加选项的知识点,提高其综合性。举例:2010年单选考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放射性废液产生单位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采取严格防渗措施后利用天然裂隙、溶洞排放放射性废液B利用渗井、渗坑排放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放射性废液C对不得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液按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予以贮存D采用符合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排放方式排放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放射性废液答案:C。该题把“了 解 产

41、生 放 射 性 废 液 的 单 位 排 放 或 处 理 、 贮 存 放 射 性 废 液 的 有 关 规定 ”的内容都涉及了,也就是说考生只有对该考点的知识都清楚才能做对。这类题可以通过不定项选择题的方式来出题,但放在单选题中出现,就增加了单选题的难度。这类题在2010年的考题中出现得较多。5、部分题目与历年真题有重复2010年的部分题目与0709年的考题的考点有重复,但重复的数量不多。重复也不是完全雷同,在选项方面有所调整。举例: 2009年多选考题:依据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危险化学品( )时,需对其生产或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进行妥善处置( ) 。A使用单位转产 B生产单

42、位扩建C生产单位停产 D储存单位停业E使用单位解散2010年多选考题:依据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危险化学品( )时,需对其生产或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进行妥善处置。A使用单位转产 B生产单位扩建C生产单位停产 D储存单位停业2010年技术方法一道考题的解答一、题目某河流上游发生可溶性化学品泄漏事故,假设河流流量恒定,化学品一阶衰减系数 K=0.2/d,其下游 X 处的该化学品浓度峰值可用 Cmax(x)=M/2Ac(D Lt)0.5exp(-kX/u)估算,事故发生24小时后下游某处实测得到浓度峰值为Cmax=1000mg/L,再经72小时到达下游某断面峰值浓度的 Cmax

43、值是( )A.50mg/L B.250 mg/LC.274 mg/L D.500 mg/L二、解题思路初看此题,有点晕,一是此公式在教材和导则中没有出现,二是公式中的参数意义也没有告之。看看公式中哪些参数是变化的,哪些是恒定的? 式中除 t时间,X距离是变化的,其它了参数是恒定的,但题中两处的距离都未知,也没有办法算?既然是考题,就有解决方法,此题就不能按一般的解决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这时来分析一下 kX/u。X距离,u流速, X/u 的结果就是时间,K 的单位是“d” ,那么 X/u 的结果也应该是“d” ,现在题中已知24小时,就是1d,72小时就是3 d,但公式中的时间是以事故发生点为

44、起点开始计算的,从题中可知“再经72小时”其实是“4d”时间了。现在重新写两个公式:C24(x)=M/2Ac(D L1)0.5exp(-0.2*1)C96(x)=M/2Ac(D L4)0.5exp(-0.2*4)上述两个公式一比,可得出:C24/ C96= 2exp(0.6)=2 2.7180.6因此,C 96=274mg/L08年技术方法一道考题的解答近日有几位考生问了一道08年(是否该年考题没有考证)技术方法的题目,现解答如下:一、题目某电镀企业使用 ZnCl2作原料,已知年耗 ZnCl2100t(折纯);98.0% 的锌进入电镀产品,1.90%的锌进入固体废物,剩余的锌全部进入废水中;废

45、水排放量15000m 3/a,废水中总锌的浓度为( )。(Zn 原子量:65.4,Cl 原子量:35.5)A、0.8mg/L B、1.6mg/LB、3.2mg/L D、4.8mg/L二 、 解 答(1)首 先 要 计 算 锌在原材料的换算值(2)年耗 ZnCl2100t 中锌的含量100t48.3%=48.3(t)(3) 锌进入废水的量48.3(t)(1-98.0%-1.90%)=48.3(t)0.1%=0.0483(t)(4) 废水中总锌的浓度的计算三、题后语1、此题为工程分析中 “物料衡算 ”计算源强的典型题,不算难。第1 步是关键。2、解题思路是:要算浓度值,肯定要知道锌的量,锌的量则从

46、物料衡算中求出。3、从解题技巧上看,做到第3 步时,不需单位换算,经简单计算就可选择答案了,会节省一些时间。当然,如果此题放在案例题中,则单位换算是要精确的。4、 “物料衡算 ”在教材中谁都看得懂,但很多考生没有理解其精髓,遇得问题却不知如何解答,说明其未真正懂。原理弄懂了,万变不离其宗。2010年对应出现的考题(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所规定的环境敏感区有( ) 。(单行,具体选项有出入)A生态功能保护区 B沙尘暴源区C严重缺水地区 D富营养化水域2、煤炭发展规划、省级某一湖泊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编写报告书还是篇章或说明。 (2个单选题,具体选项考生已记不清

47、楚)3、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规定 , ( )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文件由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 (不定选择题)A.国务院审批 B.国家规定需要保密C.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核准 D.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4、我国现行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不包括( ) (单选,第1题)A.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C.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解析:选 D。地方性法规要有立法权的地方机关制定才有效。5、依据土地管理法 ,下列土地中,经国务院批准方可征用的土地有( ) 。 (在我主编的习题集综合练习不定项选择题 53题有原型,改变了顺序和一些数据)A林地90公顷 B基本农田 0.5公顷C集体所有未利用地60公顷 D基本农田外的低产耕地 70公顷另外,我在该博文提到“新增考试内容肯定有题目” ,考生说确实考了不少题目,在不定项选择题中,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等都出现了题目。火电厂工艺流程简图把复杂的工艺简化有利于学员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的主要排污要点。现把火电厂的工艺流程进行了简化,供学员参考:燃煤燃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环评考试 2010-01-24 12:00:20 阅读2993 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