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gsy285395 文档编号:5577747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尖顶羊肚菌俗称羊雀菌(云南)、包谷菌(四川)、麻子菌(陕西)、狼肚(甘肃) ,属子囊菌亚门, 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由于其菌盖是一个布满凹陷和棱脊的网状体, 形状似羊肚而得名。自19世纪后期至今, 广大羊肚菌爱好者对羊肚菌属内的羊肚菌和尖顶羊肚菌等少数种类的生理、生化、菌种配方、栽培料配方以及栽培管理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有报道称已完全实现羊肚菌的人工栽培, 但目前羊肚菌人工栽培唯一成功的是1982 年Ower等发明的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也不时有羊肚菌栽培成功的报道,但按照他们所描述的方法来进行人工栽培, 却不一定得到

2、子实体。为了尖顶羊肚菌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保护, 并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云南省科技厅及丽江市科技局项目的资助下进行羊肚菌仿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以期促进羊肚菌栽培取得长足发展和中国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能够可持续发展。1.尖顶羊肚菌生物学特性1.1营养尖顶羊肚菌是一种腐生兼共生真菌, 在自然界中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较强。能利用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农林下脚料作为主料, 麸皮、玉米粉等作为辅料制作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所需的菌种, 但由于它同时依赖于圆叶杨等菌材提供相关活性物质或伴生菌, 因此, 目前还不能完全人工栽培。1.2温度尖顶羊肚菌

3、属于低温型真菌, 但其菌丝体在温度5-30均能生长, 最适温度为18-22, 在35时停止生长,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子囊果分化的温度为4-11, 高于13子囊果很难分化, 但子囊果在6-25时均能生长,其中低于8环境中生长的子囊果品质较好, 温度高于18品质较差。因此适宜的温度是影响尖顶羊肚菌生长、发育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1.3水分水是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子, 其子囊果分化时需近似饱和的水分刺激原基分化, 但在子囊果发育阶段则需60%-70% 的水分保证其生长发育需要。因此, 如何控制好土壤基质含水量则是田间管理的重点, 一般以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为宜,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

4、在80%-90%为宜。当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过高时, 尖顶羊肚菌菌柄易腐烂。当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过低时, 尖顶羊肚菌顶部易畸形或停止生长, 进而影响尖顶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1.4空气尖顶羊肚菌属好气型真菌, 其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囊果形成阶段均需新鲜空气。通气状况良好,有利于菌丝的健壮生长, 子囊果的分化和生长发育。如果通气状况不良, 容易发生柄长盖小的畸形菇, 影响品质, 降低商品价值。尖顶羊肚菌菌丝体生长能耐受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 当二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达2.2%时, 菌丝生长达到最大值。1.5 酸碱度尖顶羊肚菌每年春季4-5月和秋季的8-9月雨后多发生在海拔800-3200m 的杨、桦、

5、楸、乌桕等阔叶林或以冷杉、云杉为主的混交林中和草原草丛、河岸边、山地斜坡、草地和火烧山地、农家庭院菜地、草坪等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地方, 但发生最多的生境却是当年早春或头年秋冬火烧山内或圆叶杨、乌桕、楸木等阔叶林下土壤腐殖质较厚(一般7-15cm厚)、pH 值6-8的地上。因此, 在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时, 原料配制时pH 值要求适当的高于菌丝体母种培养pH 值, 灭菌前pH 值可在8. 0, 灭菌后pH 值降为7. 5左右为宜, 此外适宜的pH 值还可控制病原微生物的发生。1.6光照尖顶羊肚菌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 但子囊果原基分化时需散射光(光强约60-1000 lx)进行刺激。光照过强或直

6、射光下则不利于尖顶羊肚菌子囊果的分化, 光强易使尖顶羊肚菌顶部灼伤,色泽不好,影响商品价格。因此,在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时,需覆盖遮光率为85% -90% 的遮阳网来促进尖顶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发育。2.菌种生产2.1材料成熟尖顶羊肚菌子囊果(脉变黑, 菌柄基部刚变黄为宜), 葡萄糖、蔗糖、MgSO 4、KH 2PO4、K 2HPO4、蛋白胨、酵母膏、麦麸、玉米粉、阔叶树木屑、米糠、马铃薯、碳酸钙、盐酸、氢氧化钠和琼脂。2.2方法2.2.1 培养基制备改良PDA培养基: 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蛋白胨2g, 磷酸二氢钾0.05g, 硫酸镁0.05g, 磷酸氢二钾0.05g,硝酸钾1.5g

7、,琼脂18g。改良CYM培养基: 蛋白胨2g,酵母浸膏4g,葡萄糖20g,硫酸镁0.5g,磷酸氢二钾0.48g, 磷酸二氢钾0.5g,硝酸钾1.5g,琼脂18g。木屑培养基:木屑50g,葡萄糖20g,蛋白胨3g,琼脂18-20g,水1000mL。培养基的制作过程: 将马铃薯去皮称量200 g,切成小薄片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 1000 - 1200mL), 加热煮至马铃薯软而不烂, 用3层纱布过滤马铃薯。在滤液中加入琼脂20 g, 微火加热, 不断搅拌至琼脂融化。再次过滤杂质然后补加其它药品和补充不足水分, 趁热将培养液分装在试管中, 培养液的量宜在试管斜放时斜面占试管的2 /3。装管时操作人员

8、要尽量避免将培养液滴在管壁周围, 以减少杂菌的侵染。分装好的试管要加盖棉塞, 以5- 10支为1组用牛皮纸或小布袋进行包扎, 竖直放入高压锅中进行121灭菌30min即可。2.2.2母种分离、培养子囊果表面先用75% 的乙醇棉球擦一遍,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无菌滤纸吸水, 盖朝下 , 无菌操作悬挂于广口瓶中 , 经适温培养,收集孢子后, 取出子囊果。接种后的广口瓶和培养皿均置18-20室内避光培养。每隔5h观察1次孢子和组织块中菌丝萌发情况、污染情况和菌落大小等。待孢子萌发并形成絮状菌丝体后, 无菌操作用接种锄挑取广口瓶内无污染的菌丝体与少量培养基一起接种于培养皿内进行纯化培养。2.2.3原种

9、、栽培种制备原种配方: 阔叶木屑 100 kg, 麸皮10-20kg, 过磷酸钙0.5%, 蔗糖1% ,生石灰1kg,石膏1 kg, 料水比为11.2-1.8;玉米心100kg, 生石灰1kg,石膏1kg, 料水比为11.2-1.8;麦粒100 kg, 碳酸钙1%,生石灰1%, 蔗糖1%(麦粒在使用前要提前浸泡至透心, 然后将水晾至半干再加入辅料搅拌装瓶)。尖顶羊肚菌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料可以通用,制作过程中料要搅拌均匀, pH 值在灭菌前应在8左右。用l7cm33cm的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500-600 g, 拌料前1d将磷肥砸碎过筛,用水溶化,第2天取其上清液去渣,石膏、石灰先

10、与麸皮或米糠混匀后再加入主料中, 土可撒在水中与磷肥水上清液混合加入料中。边加水边拌匀, 加水量按料水比11.3。料拌匀后装袋、灭菌, 常压灭菌6-8h,高压1. 5 kg /m3 1h, 再将纯化后的菌种分别接种于经高压灭菌的表面覆盖一层约1cm火土的木屑培养基上, 装入18-22的培养室中避光培养发菌至长满全袋(直径17 cm, 高33 cm ),菌核长满栽培料表面80%,待用。3栽培技术3.1栽培季节的选择尖顶羊肚菌属于低温型真菌, 在栽培中避开高温季节是仿生栽培尖顶羊肚菌的总原则。尖顶羊肚菌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8-25, 子囊果分化温度为4 -12 , 子囊果生长最适温度为 12

11、-16, 根据菌丝体和子囊果生长的适宜温度, 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 对尖顶羊肚菌的栽培时间进行适时调整。因此, 尖顶羊肚菌的栽培种制作和接种宜在初夏, 种植季节宜在霜降来临之前。3.2栽培地选择选择微酸性红、黄砂壤土, 前茬为豆科或禾本科作物, 轮闲或生荒地更为理想, 有一定坡度, 以便排水, 但坡度不宜超过15, 以免雨水冲刷。整地在头一年的早春季节进行, 深翻, 烧去杂草、树根, 增加土壤磷、钾含量。以后根据地块情况再翻挖1-2次,充分腐熟和自然消毒。种植前1个月, 结合整地, 每公顷施入腐质肥30-37.5t待种。栽培地应选在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水质无污染的地方, 同时还应具备地势低、

12、水电便利的条件。栽培地的设置除了场地选择, 还要兼顾防暑性能、遮光性和配套设施。尖顶羊肚菌虽是低温型菌, 但是发菌期所需温度应在18-25,而且子囊果生长时期生命活动旺盛, 因此要求栽培地的保温性和通气性要好。尖顶羊肚菌不同生育阶段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不同, 湿度的高低可人为控制, 但保湿时间的长短则和栽培地的性能相关。3.3菌种选择为了保证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丰产和优质, 尖顶羊肚菌菌种的选择在整个生产环节中是一个关键的步骤。菌种的选择要求菌种纯、正、壮、润。纯指菌种的纯度高, 无杂菌感染, 无斑块, 无抑制线;正指菌种生长正常, 具有亲本正宗的特点;壮指菌丝发育粗壮, 生长势好; 润指菌种含

13、水量适中, 无干缩, 松散现象。优良的尖顶羊肚菌菌种主要是母种菌丝在斜面培养基上菌丝粗壮、浓密、生长旺盛、分布均匀一致,没有其它杂菌感染, 有一定的爬壁能力。而且试管内斜面培养基干净、无杂质,培养基斜面无萎缩现象。3.4栽培材料腐质土, 草木灰, 普通硅酸盐水泥,木屑,菌材(白杨木、西南桦、榆树,白蜡树), 多菌灵。3.5播种方法3.5.1厢式栽培取圆叶杨等菌材按1.5m1.0m 0.5m规格菌堆,每堆用木材7根(鲜重约25kg)。尖顶羊肚菌播种方式一般为撒播, 将菌种移入整好地的栽培场所中, 地上先撒腐质土、草木灰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再播上菌种, 最后用菌材将菌种块轻轻盖住, 覆土。3.5.

14、2 生态模式栽培准备种植的退耕还林地沿种植地块等高线开成条带状平地, 条带中心间距(行距) 1. 5m, 按株距200cm,挖40cm40cm40cm 的圆叶杨种植塘; 将苗直立于塘中央, 一手扶直苗, 一手回填土, 回填的土要细碎无杂物; 回填土至塘深1/2或2/3时,在距苗5cm的周围加入少量草木灰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再埋入菌包, 菌包由栽培料接种尖顶羊肚菌母种在22温度下培养30d 获得,每塘埋包量为200g;继续回填土至塘平时。3.6播种后的管理种植1个月内用菌液进行根部补浇2次和除草1次, 保持土壤湿度和防止杂草滋生。之后分别在次年1-6月份进行农田或退耕还林地遮荫(盖遮荫率为85%

15、-90%的遮阳网)和喷水,以保持农田或退耕还林地土壤和空气湿度(一般以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5% 左右为宜,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 为宜) , 促进尖顶羊肚菌子实体发生。3.7采收适时采收是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过早采收产量低, 过迟采收尖顶羊肚菌变褐, 组织变老子囊果变色, 失去商品价值。尖顶羊肚菌子囊果的成熟以菌柄淡黄色为宜, 菌柄初变褐为标志, 但是在一般的生产中我们采收的子囊果要以八分成熟为宜, 此时采收的子囊果整齐, 棱纹较宽, 边缘较厚, 口感好、味道鲜美、外形美观, 便于储存运输, 保质期长。从幼菇到采收期需7-12d, 采收时用左手 3个指头轻轻握住菌柄, 右手用竹片等非金属物轻轻撬起子囊果。采收后的尖顶羊肚菌要先将菇体上附带的杂质去除干净, 再按照不同等级分别存放, 采菇用的篮子内部应放柔软物, 以免擦伤菇体表面, 每篮放菇数量不宜太多, 以防压伤菇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