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时期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557676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时期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时期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时期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时期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时期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摘 要:我国当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在内的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经济利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无序化;管理制度不健全,惩处力度不足,监控乏力导致新时期基层腐败问题日趋严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筑牢善用权力的思想防线;完善管理制度,筑牢规范权力的制度防线;筑牢制约权力的阳光防线;强化执法力度,筑牢惩治腐败的力度防线这三个方面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筑牢抗击腐败的洪堤。关键词:重要;管理制度;执法力度;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5

2、-0049-01 一、新时期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整个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广大人民群众释放出了过去被平均主义压抑的巨大积极性,国家综合实力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使社会发展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利益关系的差异、道德观念的缺失、制度和机制的不完善等种种原因导致新时期腐败现象不断滋长,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新时期,我国的腐败现象表现出腐蚀性强、扩散性快的特点。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腐败现象已不仅仅集中出现在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身上,而开始从高职位向下转移,向基层渗透。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新时期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

3、迫性,以坚定不移的态度认真做好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新时期基层腐败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分析 新时期基层腐败问题日趋严重的事实表明,党的基层反腐败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严峻考验,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深入分析新时期基层腐败产生的原因,才能从源头上找到遏制腐败的有效措施,不断取得斗争的新成效。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回顾我国以往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往往都是“只打老虎,不拍苍蝇” 。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反腐工作的主线,重点监督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尤其是各个部门的一把手。认为只要重点监

4、督好这些手握权利的大官,就能够有效地遏制腐败。而基层贪腐问题的严重性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片面地认为这些基层党员干部官职较小,人权、事权、财权都极为有限。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仅仅停留在开会、读文件、念报纸上,只是搞应付、走形式,没有实效。正是由于对基层腐败问题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而由此便会对一些官职虽小但权利却很关键的基层干部形成监督上的盲区,从而为基层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深入反思当前基层腐败问题日益严重的趋势,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如果“只打老虎,不拍苍蝇” ,对那些常被疏忽的基层腐败问题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苍蝇”也会慢慢变成“老虎” ,产生巨大的危害。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惩

5、处力度不足 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就当前来看,在基层组织中,制定的各种制度、规则不可谓不多,但普遍存在“模式化” 、 “宽松化” 、 “陈旧化”的现象,缺乏具有现实针对性和约束力的内容。有些政府部门甚至一个人掌握着相当大的人、财、物的支配权,致使钱物不分,收支一统,管理相当混乱。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监控乏力 失去制约、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权力滥用,产生腐败。近年来,虽然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监督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党的监督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监督制约机制仍不完善,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权力的运行失去了有效的监控。 三、加强基层党

6、风廉政建设,筑牢抗击腐败的洪堤 党风廉政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关键。当前基层腐败日趋严重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项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形成缜密的反腐体系,筑牢抗击腐败的坚实洪堤。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善用权力的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多数腐化堕落之徒,都是先从思想上发生蜕化变质,然后才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从思想上解决贪念的问题是遏制腐败现象滋生的第一道防线。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用监控机制。 ”廉洁与腐败既是

7、一种从政行为的表现,又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从中体现出价值取向的选择。 (二)完善管理制度,筑牢规范权力的制度防线 腐败是贪欲和权力滥用相互结合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成为整个社会追求的目标,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作为遏制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思想道德很难抵挡得住利益的诱惑。所以,就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法制作为第二道防线。我们要认真研究新时期基层腐败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的对基层工作采取措施。 (三)强化执法力度,筑牢惩治腐败的力度防线 惩治腐败,是对已经发现的腐败行为进行惩处,它是在遏制腐败过程中结果性的一步,是遏制腐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对腐败从严执法、惩处严厉,就会让一些胆大

8、妄为者望而却步,才能真正达到惩治一个, 教育一片的目的。但如果惩治不严,甚至有罪不惩,则会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贪腐者的队伍中来。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腐败成本高低的问题,惩治腐败的力度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与当前基层贪腐日趋恶化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人还想当然的认为大案要案还查不过来呢,哪有精力顾得上那些小官小吏啊。他们即便是贪,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危害,往往对基层贪腐的现象视而不见,最多当作不正之风来予以处理。面对如此低廉的腐败成本,则必然刺激着腐败主体疯狂的运用权力展开逐利竞赛,争先恐后的加入到贪腐的队伍中来。正是在这众多的小贪之中慢慢汇聚出了大腐败,不仅破坏了社会风气,而且损害了干群关系,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当前基层贪腐蔓延滋生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在惩治腐败的执法力度上偏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对于任何看似不起眼的微小腐败,我们也决不能忽略,要以防微杜渐的态度,采取严厉措施加以遏制。 参考文献: 【1】 南方周末 ,2011 年 3 月 31 日,A1 版 【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人民出版社,19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