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禹锡,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陋室铭题解,“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题解,“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铭文一般都要押韵,读课文,看这篇课文押的是哪个韵并找出所有的韵脚。 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韵母:ing,铭,是一种文体,多刻写于器物之上,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 铿锵有力;体制 短
2、小,最短者不 足十字,与格言 颇相似。,题目解说,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因曾任太子宾客,故称“刘宾客”。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官至监察御史。他和柳宗元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后来永贞革新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他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他与白居易在洛阳共创了词牌名忆江南。 刘禹锡和柳宗元并称“刘柳”。 刘禹锡和白居易并称“刘白”。,白居易称刘禹锡为“刘
3、二十八”,因为刘禹锡在家族的同辈人中 以长幼排序是第二十八位,因此白居易称呼他为“刘二十八”。,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 出身书香门第,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
4、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皇帝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正音,德 馨 鸿 儒 案 牍,xn,hng,r,d,多音字,蕃,蕃息,吐蕃,蔓,蔓
5、草,花蔓儿,蔓菁,鲜,鲜为人知,鲜美,(fn),(b),(mn),(wn),(mn jng),(xin),(xin),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和州知县得知此事,气得七窍生烟,于是怒气冲冲前来兴师问罪。刘禹锡远远看见知县而来,便故意大声读起了陋室铭,此时你就是刘禹锡,请对着和州知县大声朗读陋室铭。,陋室铭,分组按节奏朗读,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6、亭。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铭,你能翻译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 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 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 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音乐扰乱耳鼓,也没有官 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有诸葛
7、亮的草庐,西蜀 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虽然简陋, 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 人们的景仰。)孔子说:“有什么 简陋呢?”,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地方?,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兴(比喻、起兴)写法,作者借山 有仙人、水有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 德,表明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伟岸的心 迹,暗含陋室不陋。,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全文的点题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陋室,一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拟人、对偶修辞,写出陋室优雅、恬静的
8、环境。,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运用互文修辞,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交往,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面实写,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志趣。活动,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运用借代修辞,是反面虚写,表现主人不慕富贵,不追求功名利禄的情致。,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引古贤之“陋室”,意在 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主人具有古 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7.何陋之有?,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致。,诸葛亮:扬雄:孔子:,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西汉时辞赋家,语言学家,曾官至上品
9、。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为“圣人”。,有名的先贤,诸葛亮:扬雄:孔子:,闲居草庐,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潜心修学, 对官职和金钱的淡泊,是后世的典范。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淡泊的情怀,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比喻起兴,山,水,山,水,陋室,仙,龙,德馨,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4、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陋室不陋,景环境优美,人交友高雅,事兴趣高雅,5、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志呢?,安贫乐道,高洁伟岸,6、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
10、的手法叫什么?,7、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就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托物言志:,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水龙灵,山仙名,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引古人自况,陪衬比喻。,填 空,仿陋室铭的文体,练习写一篇铭的 文章,可写文言文,也可用现代文。还可以另写 一篇文章,谈谈你对阅读古文的看法和体会等。,课外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