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心理辅导方法之八种一、心理指导法心理指导法是以心理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受导者进行说理教育。心理指导法和德育工作中的说理教育法相似但不相同,德育中的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规范学生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说理教育,是突出了心理理论指导的特点,强调论心理之理,通过心理理论的科普教育,提高受导者的心理认识水平,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古人说,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心理健康教育法的运用,重要的是要把心理科学的真理性转化为说理的力量,使受导者心悦诚服。中国古语说: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说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运用心理理论说服人,要力求说得透彻,明了,生动
2、,还要注意因人施理。咨询手记:心理指导法一例以心理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帮助中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应该注意,对性格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给以指导。比如,同是初一年级的女孩,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男孩子的追求。其中一个女孩性格开朗,有主见,她带着这样的认识来向你请教:初二年级的一个男生想和我交朋友,我自己觉得这样不好,女孩子应自重。而另一个女孩性格内向,腼腆。面对男生的追求,不知如何处理,不好意思也没有勇气回绝。对这两位同学进行指导,就要采用不同的说理方法。对前者,因其自主性较强,比较重视自己的身份,在指导时,就不必讲更多的道理,只须坚定她的一些想法即可。比如,可以赠之以一句诗“该在夏天得到的东西,
3、不要在春天索求” 。而对另一个女孩,因其文静,柔弱,在指导时就要具体,还要多加宽慰语。如果还是以诗相赠,则要这用这样的诗少女:绿色的晚风吹乱了少女的长发正像此时那纷乱的心房前的桃花粉红鲜丽就像少女可爱的年龄枝间的鸟儿这样活泼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可她为什么沉默不语春风深情地向她询问啊,原来是有个男孩在河边的桃林里约她相会“亲爱的小鸟妹妹请你告诉他我妈妈不叫我出门” ,指导时可根据这首诗的内容,从性格方面分析诗中女孩的内向,在把握自己过程中的犹豫,但这个女孩最后还是坚定而巧妙地找借口回绝了男孩子的追求。引导这个女同学采取适合她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处理。摘自一个咨询员的手记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心理指导法,要
4、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到有的放矢,目的明确,论心理理论之理要少而精,不能泛泛而谈,论理过深,要追求深入浅出的效果,多给能理解的观点,少说深奥费解的概念,使学生听得明白,听得入耳。比如,对遇到情绪不良的学生进行合理发泄的指导,在论述情绪转移的心理规律时,就可以用生活实例论理;假如一个丈夫在工作单位挨了领导的批评,他回到家里,就可能向妻子发泄心理的烦恼;妻子受了气,心理的不平衡可能会对来问自己晚上吃什么饭的女儿发泄,女儿无端受气,可能会打她的布娃娃,踢小花猫。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自我防卫功能向弱者发泄其不良情绪。不良的情绪需要发泄,但要做到合理,要学会正确地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在这样论理的基础上,再
5、对学生进行转移的行为指导,效果就比简单地讲什么叫情绪的发泄,什么叫情绪的转移要好得多。二是要在论理形式上下功夫,将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融为一体,不能简单生硬,强迫人家接受,也不能像一杯白开水,使人感到无味。比如,在心理指导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多一些幽默,学习善用幽默育人的功夫。现在的教育工作,严肃正言有余,轻松幽默不足,这是需要改进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中就对幽默有过不正确的认识,他认为:我们应该避免幽默,因为它仅仅建立在我们因嘲笑他人的痛苦而得来的快乐之上。柏拉图从消极的方面认识幽默,未免过于偏颇。中外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幽默家都研究过幽默,定义过幽默,更
6、有不少教育家们巧用幽默育人。在心理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掌握这门艺术,运用幽默所特有的教育力量,使学生产生比较强烈的内心体验,增强心理指导的效果。莎士比亚曾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光“ ,的确如此,幽默是智慧的结晶。它是人们对自身及其所处的世界的一种独特的体验与认识。幽默在戏谑中包含有庄严,在愚钝中流露出智慧。如果生活中没有了幽默,那生活将会黯然失色。在教育中使用幽默,会增加教育的活力,教师启发学生学会幽默,会有益于他们的成长进步。在心理指导过程中,使用幽默的教育机会是很多的。热情的鼓励可以使用,委婉的劝说可以使用,含蓄的转告可以使用,善意的批评也可以使用;教育可以用,教学也可以用;社会实践活动
7、可以使用,家庭教育的指导也可以使用。对不努力的学生,可讲一段这样的幽默故事: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买了一张报纸,做出了读报的样子,但他把报纸拿倒了,当有人问他报上有什么新闻的时候,他回答, “又出事了,你瞧吧,火车轮子朝天了翻车了!”讲完这段幽默故事,进而再告诉学生,要努力学习,防止在文明社会犯文盲的错误。对缺乏理想追求的学生,教师可抄录一段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幽默对话启发学生: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亚里士多德幽默地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像这样可以用于幽默教育的材料是很丰富的。咨询手记:以幽默淡化自杀情绪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曾有过这样一
8、个使用幽默的说理教育方法防止自杀的实例:一个痛不欲生的女高中生,向咨询教师哭诉,因为一种不愿说的打击,她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且已想好了自杀的办法。像这样根本不想说自杀原因,又不立刻采取行动,还想和人谈一谈的自杀问题,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运用淡化自杀的原则,通过创造幽默轻松的谈话情境来解决问题为上策。所谓淡化自杀的原则,是指通过创造轻松的谈话气氛,弱化其自杀欲,否定其想用自杀的行为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引导欲自杀的人选择更为积极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下面摘录其中的一段对话:你在结束生命之前能把我当作朋友,向我诉说你的不幸,作为咨询老师, 我感到一种信任,谢谢你。能告诉我你准备怎么自杀吗?
9、我买好了安眠药,跟您谈完话我就回家,在晚上睡觉前吃,告别这可恶的人世。这个办法不太好。据我所知,用安眠药自杀的死亡率并不高,大多会被人发现而救过来,结果是没死成反而会有损大脑,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怕连死的思想都不会再产生了,因为你可能是一个近乎痴呆的人了,那样的结果不是你所希望的吧?那我就去买敌敌畏,一喝完事。太残酷了!喝敌敌畏的人,死前是非常痛苦的,烧心毁胃的。你这样一个经点打击都受不了的人,怎么能这么去死呢?这样不行,我就在厕所的下水管道上吊死。不行,不行。像你这样一个看着很漂亮的女孩,吊死在厕所里,且不说环境太差,死后的形象太难看,单就从你的家人考虑,也不能让他们受到惊吓,留下一进厕所就害
10、怕的后果呀!。这也不行,那也不好,那您说我该怎么个死法呀? (凡欲自杀的人如果有了一种想争想吵想讨论的情绪,也就有了可挽救的机会,这正是咨询老师所希望出现的情绪,也是创造淡化其自杀欲气氛的结果)让我说,怎么个死法都不好。中国有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你可能不接受,我们反过来说,赖死不如好活着。你既然有死的勇气,也同样可以有战胜促使你去死的那个可怕的敌人的勇气,让我和你作个真正的朋友,联手来向那个把你拉向死神的困难发起进攻吧!。轻松的谈话,对死神的幽默,对死的调侃,最终说服了这个女生,她向咨询老师谈出了为什么要自杀,也同意了老师的“经受挫折,勇敢地活着“ 的意见。摘自一位心理咨询员的手记幽
11、默,是人类智慧宝库中的奇葩,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是可以解决一些用非幽默方式难于解决的问题的。当然,教师在心理咨询或其它教育活动中使用的幽默,不应是刻薄的讽刺,解气的挖苦,而应是善意的批评和热情的鼓励。使用心理指导方法所应注意的第三个问题是要重视同其他的教育方式相结合,特别是行为训练的方法。中学生易犯的毛病是知行脱节,知道了未必去做。 这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他们缺乏自制力,行为的稳定性不强。教师要掌握这个特点,在心理指导和行为要求上齐下功夫。二、心灵陶冶法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师爱和创造各种富有情感教育的因素以陶冶学生心灵的方法。俗话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心理健康
12、教育过程中,学会运用心灵陶冶法是很有益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的。要用好这个方法,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且创造具有心灵陶冶作用的主导诱因。这种主导诱因包括两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情感作用和为学生有意识地创造陶冶情境。具体说,有陶冶作用的因素有,教师的人格力量,群体生活的气氛、作风、传统,集体对个人的关心爱护帮助以及一些富有陶冶作用的课程,如美育、体育等。心灵陶冶方法是一种具有心理暗示效应的教育方法。心理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中无意识支配人的行为的潜力是无穷的。心理暗示效应就是要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发挥人脑接受影响的潜能,从这方面来认识心灵陶冶方法的教育作用,可以说这种方法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
13、陶冶,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是具有久远的历史的。早在世纪初期,英国的斯涛大卫就创造了“陶冶制“ ,阐明了陶冶的概念。他引用了 圣经里的一句格言作为论据并书写在学校的墙壁上:“陶冶儿童,宜依其所当行之路径陶冶之,迨其年长,方不至离弃之矣。“斯涛大卫强调的是运用形式陶冶培养学生的思想观点,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种实质陶冶的观点,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把人类文化财富,即科学知识、道德价值和美学内容等灌输到人的心灵中去的过程。我国古代传说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成语就有实质陶冶的教育因素。运用心灵陶冶的方法,教师要发挥为人师表的人格感化力量,要用自己的修养、人品、对学生的挚爱和期望来陶冶学生的心灵
14、,使学生的内心体验得到进取的力量。这是说,教师要以自己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热爱学生的崇高情感为陶冶诱因。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看重这种教育影响力的,因为一个具有高度素养,热爱学生而又为学生所爱的教师,他对学生的心灵感化作用,是任何书本,声像教材代替不了的。他在与学生的共同生活中,会给学生以心理的明示或暗示,感染学生向教师“看齐“ 。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的那样: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 。任何规章制度和纲领,任何人为设置的机构,不管它设想得多么巧妙也罢,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的真正
15、的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使自己有一个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咨询员手记:以同情培养同情。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曾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刚作班主任工作的年轻教师王老师,遇到了一个难处理的问题。他所带的班最近出现了一个爱欺负同学的不良团伙。几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下了课聚在一起,专爱拿一些弱小的同学取乐。他们经常截住一个同学,或推搡逗闹,或拳脚相加,被欺负的同学往往要掉下泪来,他们才住手。班里有个叫江生的同学,性格内向,老实,身体弱小,就成了这个小团伙经常欺负的对象。江生同学整天心绪不宁,影响了学习。王
16、老师面对这种现象,很是气愤,他采用过严厉的纪律惩罚措施,但效果不佳。王老师向心理教师求教后,采用了另辟教育途径,运用教师的感化作用有步骤地影响学生的方法。第一步,是唤起全班同学的同情心。王老师认真调查收集了江生同学的家庭情况、思想和学习情况。经过认真准备,王老师指导同学们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在班会上,王老师作了一个特殊的发言,题目是“我相信人人会动心“ 。他从江生的家庭开始讲起,江生同学从小没有父亲,母亲把他带大。他家生活很困难,家也住得比较远,买身运动服要攒几个月的钱。特殊的环境使江生从小就很自卑,在学校里经常受欺负更加重了他的抑郁心理。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江生同学对自己却要求很严格。他从不迟
17、到,劳动时总是抢脏活、累活干。为了给灾区捐款,他节省下早点钱,交给了集体。这么一位让人深感对他关怀不够的同学,怎么能再欺负他,在他的伤口上又加一把盐呢?王老师动情的话语,打动了全班,也打动了那些爱欺负人的男生。第二步,是采用委托责任,变害为利的方法。王老师宣布,从现在开始,王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担起关心、帮助江生同学的责任,老师负主要责任,同时请几个同学帮助老师一起完成任务,这几个同学就是那些小团伙中的“骨干“ 。王老师有意在大的范围内布置保护江生同学不受欺负,他说“再有外班的同学欺负他,见义勇为的应该是我们班的同学,首先是主要负责人。我要每天过问这件事,每周总结,如果再发生江生受欺负的问题,我
18、要在全班作检查,因为我没有照顾好他“。老师掷地有声的话语,教育了全班同学,也给那几个爱欺负同学的人压上了担子,为他们弥补过失创造了条件。王老师的第三步是抓住有利时机,强化教育要求。他利用“五四“ 青年节,带头给江生捐款,为他买了一件印有“ 友谊“字样的运动衣。在“世界你好日“( 11 月 21 日)那天,他买了糖果给江生,让他请全班同学吃糖,老师和同学一起唱起了“友谊地久天长“ 的歌曲。江生同学的发言更为动人,他讲了不受欺负以后良好的心境,讲了得到同学关心爱护的感激之情。他说:“糖吃在嘴里是甜的,我生活在集体中是幸福的。“江生动情的发言,打动了每一个人。王老师用自己的人格的力量,影响了同学,班
19、里欺负人的歪风邪气煞住了,同学间的友谊加深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班级的进步创造了条件。对无情的学生, 要用有情的教育来感化,王老师采用的心灵感化的教育方式,成功地解决了工作中棘手的问题。 这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功劳,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事例。摘自心理咨询员手记除了教师的人格感化的作用之外,创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也是一种陶冶的方法。教师要对在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心理“ 加工,为学生创造一些富有感染性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包括班级环境、班风、集体舆论建设、人际关系的协调等等。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学生在身心愉悦中生活,产生“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颜之推语)的陶冶功效。环境陶冶重在创设环境。教师要动
20、脑筋,发动学生创造整洁的环境。如搞好环境卫生,使教室窗明桌净,整齐有序;搞好环境布置,窗台上养几盆鲜花,墙壁上贴几张具有教育意义的名人画像和几条有关学习、理想、人生的名言。此外,教师要在抓好学生的人际关系方面下工夫,要使学生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和谐相处,师生间要讲民主,讲尊师爱生,以良好的班风、 校风为基础,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另外一种有心灵陶冶作用的教育形式是运用艺术陶冶。人类精神文化中最有感染力的莫过于艺术。好的音乐、美术、舞蹈、诗歌、影视等,不仅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且能熏陶他们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仅以诗歌为例:诗,是思想的结晶,情感的果实,它本是文人墨客的密友,骚人学子
21、的情侣,但如果精心选用,诗也是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的。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选一些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诗歌短句进行教育,其效果有时会超过苦口婆心的说教,达到金石为开的目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善用诗教的楷模。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能为国家多做一分事业,多尽一分责任,陶先生写了一首中国人的诗赠给学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这首诗适合朗读,学生读来自会产生民族的责任感、义务感与自豪感,可谓以诗陶冶心灵的成功范例。陶学生还以和学生通信的形式进行诗教,他曾把一首自勉并勉同志的诗抄给一位学生望他奋发上进, 惜时努力:“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蹉跎
22、悔歧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接到这首诗的学生,非常感动,常常用此诗激励自己上进。诗歌是教育的羽翼,心灵的甘泉,寓教于诗,以诗育人,陶先生很有机智。如对因一件小事闹翻而骂人的学生,陶先生即兴而成一首骂人朗诵给学生:“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只是借人的嘴巴骂自己“。有一位受诗教熏陶的学生即刻回应老师:我来和一首打人诗 ,“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只是借人之手打自己。“ 心心相通,心灵相应,这可谓教育史上精彩的一幕。以诗陶冶人的心灵,是有其心理健康教育功效的。教育家孔子曾对弟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寥寥数语,指出了诗歌的认识价值和对人们生活的指导意义。人常
23、说,赠人良言似金。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意积累一些育人的诗歌短句,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如,用王国维的词教育学生立志成才,使他们懂得,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是要经过三种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梦里巡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再如,对青春期情感萌动的中学生, 可选用冰心的现代诗, 教给学生理智地对待生活:“嫩嫩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淡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青年人啊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绘你现在的图画!“运用诗的心灵陶冶作用, 启发学生明辨事
24、理,感悟人生,使师生之间达到思想交流,产生感情共鸣既能推心置腹, 又不失文雅含蓄,这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陶冶形式。总之,心灵陶冶的教育效果取决于陶冶诱因本身的质量只有创造把学生吸引住的教育情境,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运用心灵陶冶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培养善用陶冶教育的机智,并且要经常研究对学生实施心理陶冶教育的各种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三、心理激励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虽然道理讲得很清楚,但学生就是缺少做的勇气,有的学生甚至会向老师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以求自己认识和行为的合理化。对这样的问题,采用设置心理目标
25、,用心理激励的方法进行教育,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激励,在组织与指挥当中的推动力量是很大的。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老将黄忠夺取天荡山攻占定军山,斩将立功,很有些威风。黄忠打了胜仗,一方面是靠他的韬略与武艺,另一方面,诸葛亮的激将作用也不能低估。孔明说得好:“此老将不着言语激他,虽去不能成功。“ 人就是这样,只有受到某种激励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激励的作用同样是不小的。所谓心理激励法,是指教师用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鼓舞和激励学生,使之采取积极的行动,向期望的目标发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建立心理目标并运用一些心理的促进力量使学生积极去达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这种方法,既可
26、以对集体进行,也可以对个人使用。激励集体的方式有:()唤起集体荣誉感的方式,如动员学生向优秀班集体挑战,为本班取得的成功开个“再攀高峰 “的庆功会等。()不断设置新高度的方式,犹如跳高,当运动员跳过一个高度时,教练员就在鼓励的同时,设置新高度。运用这种方式与遵守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相似,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不断“跳一跳摘果子 “,促使其向预定的目标发展。但要注意,运用这种方式不可要求过高, 怎么跳也摘不到“果子 “,也不可要求过低,不跳就能得到 “果子“,那就会失去激励的作用了。()以教育者亲身体验激励,通过教师的成长历程,教师人生的追求以及取得的成绩,给学生以启迪,激励学生向教师的行为“看齐” 。
27、激励个人的方式有:()从失败中挖掘成功因素的方式, 在学生的“ 短“中看其“长“ ,因势利导,促使学生扬长补短,不断进步。咨询手记:借分与还分的心理效应数学教师武老师,组织了一次测验,一个学生代数得了 59 分,只差分及格,这当然有些遗憾了。这位学生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武老师,好话连声,请求老师给加分。武老师平时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分析了这个学生的情况, 准备用心理激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帮助。武老师说:“给你分不行,但我可以借你分,不过,下次考试时你要还,而且有利息,你得还我 10 分,行不行?“学生要分心切,当即答应了老师的要求。这以后,老师看到,这个学生上课比以前专心了,作业也有了进步
28、,武老师看出,学生是要履行自己的诺言,把成绩搞上去。果然,在随后的一次考试中,他得了 87 分,这位同学高兴地找到武老师,说:“老师,我还分来了。“ 武老师笑着说:“扣除 10 分,你还有 78 分,比上次进步不小,继续努力呀!” 。这是一个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事例。考试分数,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敏感的事情,往往有的老师为学生考试加分或减分闹得很不愉快,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考试评分的教育性。武老师的借一还十的激励方法,就是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考试的教育因素,使分数“活“了起来。学生从 59 分到 87 分,有其成功扎实努力的主因素,同时也有老师设置高度,激将法的诱因作用
29、。老师“借“ 给学生分,他很感激, “欠“了分,就有压力,有了责任;学习进步了,还了“欠“ 的分,有了成功的体验,由此激发了他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这分“借 “得及时,巧妙,有价值,分数在武老师那里变得有了感情,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而要促使其成功,就要找到进取的动力,激励,要像武老师那样,找准心理的切入点。摘自心理咨询员手记()用名言警句开导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行动表现,随时送上几句名言警句激励学生。教师也可以自己写一些精练的短语,给学生以激励。如有位龙老师,他的送学生一张进步卡的激励方式,就很值得学习:新年快到了,龙老师准备利用这一教育机会,召开一次辞旧迎新班
30、会。龙老师自己准备出个特别“节目“ , 使每个同学看了这个“节目“ 都能更正确地认识自己,能根据个人的个性特征发展自己,抑短扬长,迈出新步伐。龙老师精心选购了一些贺年卡,他利用几个晚上的时间,在对每个同学进行了认真分析之后,分别为他们写了一段祝词。祝词力求用词准确,感情挚诚,富有感染力。他既给每个同学提出新的要求,又给他们指出缺点和不足,更提出改进的建议。龙老师把殷切的话语写在制作精美的贺卡上,他要使每张贺卡变成一束鲜花,带去老师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和期望。他要把贺卡变为进步卡,把新年联欢会改为进步动员会。在元旦那天,班里举行了迎新年的班会,当同学们欢迎龙老师表演节目的时候,他既没唱歌,也没讲故
31、事,而是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贺年卡。龙老师说:“出个谜语大家猜,我在贺卡上写的话,看是谁写的,猜对了,贺卡就送给他。“龙老师隐去贺卡的姓名,一张一张地读了起来。每个同学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在寻找属于他的那束“鲜花“ 。同学们从老师的贺卡中认识自己也认识着大家。在听到精彩处时,大家会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比如,对班里的一位女同学,龙老师这样在贺卡上写道:“送你的格言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教师的期望:你曾说:女孩子小学拔尖初中平, 到了高中就不行。 因此提不起精神。我祝愿你振作精神,请你看看历史上一些不平凡的女子吧,谁说女子不如男!教师的建议:找个男生对手赛一赛,注意开始不要
32、找太强者, 赛过几个人之后,你在全班谈谈体会好吗?真希望你成为这样的女生:小学拔尖初中平, 高中努力更成功。“龙老师的话音未落,就有一个女生跑上讲台,接过贺卡, 还当即向一位男生发出了挑战。一张小小的贺卡,为什么能使同学们激动不已呢? 为什么能在一些同学身上产生平时苦口婆心地教育所无法起到的作用呢? 其原因就是老师恰当地运用了名言警句的激励作用,采用了循循善诱,积极引导的方法。这样的教育选择的语言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因人施教) ,选择的时机好(在元旦联欢会上,大家心情愉快)由此可以看出,巧用名言警句,确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方法。()即景生情随机施教的方式。如对风雪天坚持冬季锻炼的同学送上“岁寒
33、冬锻,全班榜样“的表扬鼓励的赠语,对登山活动到达顶峰的同学,借景抒发教育之情,鼓励学生攀登人生高峰的志向。第斯多惠说:“我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育实践证明,运用心理激励的方式,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四、反马太效应的方法在教育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师生间的感情冷漠,甚至带有某种敌意,总把教师的话往坏处想;学生间的关系也不和谐,老师喜欢的学生,同学却不喜欢,在班里受到冷落。这种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影响到教师发挥教育主导作用,也会使受教育者的进步受到影响。处理这类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往往与教师对学生
34、的态度有关,如教师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偏爱,对后进学生的忽视,对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谈话热情,都会影响到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处理这类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入手点是解除学生的感情“冰块“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 “马太效应“的说法,我们可反其道而行,运用反“马太效应 “的方法,解决情绪消极学生的心理问题。反“马太效应 “是相对“马太效应“而提出的,“马太效应“是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圣经在“马太福音 “第二十五章,有这样两句话: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教育也往往存在这个问题,表现在有问题的学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好学生则倍受关注,有更多的机会做事情,受
35、表扬。难怪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学校是个使富有者更富,穷者更穷的地方。“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 “,风言风语声声: “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我想积极,还轮不上机会。“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等。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 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
36、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这样说:要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马太效应“ 是有其心理危害的,它会在教育中形成自傲和自卑的对立。对好学生过分偏爱的教师,其所带的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一部分人自负自傲,孤芳自赏,而另一部分人缺乏自尊,或自尊心受损,自暴自弃,上进心减弱。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 “贵族“,多数学生成了受冷落的“被弃者 “,我们应该防止这一教育的负作用,用反 “马太效应“的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反“马太效应“ 要求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对好的学生过于“偏心眼“,相反,要更
37、多地照顾后进学生,给他们以帮助和温暖。在教育管理上, 要追求“大面积丰收“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怀,要知道,尖子学生的成长,是以学生的总体水平为基础的。反“马太效应 “的运用有许多具体的方法。比如,对师生间感情冷漠甚至敌对的学生,可以用委托责任的办法进行感化。马卡连柯就曾经成功地运用过这种方法,他面对心存敌意而不信任教师的学生谢苗,两次让他只身一人带着武器去取教育院所需的 2500 卢布。这委托包含着百分之百的信任,使谢苗大受震动,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他改变了对教师的态度,也从此改掉了自己的恶习。从这个教育范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如果恰当地交给学生一些事情干,使其感受到教师
38、的信任、关心、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再比如,利用师生交往中的多重中间传导关系,进行巧妙安排,有意让有问题的学生听到教师的间接评价,也可以改变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师生间的交往关系是具有多重性的,有直接的传导关系,也有间接的传导关系,后者往往又有再传导的可能。这种间接传导多是学生间的传话,它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的方面是学生间的话更易让人相信,朋友间的转告更能温暖人心,教师如果正确地运用这种传导关系,把对某个学生的肯定性评价通过中间传导间接传到被评价者耳中,是有利于缓和师生间已造成的紧张和敌视心理的。当然,中间传导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易发生添枝加叶,传话走样的问题,对此教师要
39、予以注意,尽力避免。总之,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照顾每个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自尊心, 给每个学生以师爱,要树立“手心手背都是肉“ 的教育观念,摆脱 “马太效应”的误区,以反“马太效应 “的正确教育观,解决学生的交往冷漠的心理。五、心理控制法有这样一个古代故事,春秋战国时,魏王要考一考孙膑与庞涓哪个更聪明,他出了一个难题,要求两人用一种办法,使自己走下王位。庞涓抢先答道:“在王位下燃一把火,王即下位。“魏王摇头说: “这个办法不好。 “孙膑想了一想,表现出为难的样子,对魏王说:“我没有办法让王走下王位,但我却有办法让您从王位下面重新坐上去。“ 魏王走下王位,对孙膑说:“你怎么让我坐上去呢? “孙膑此
40、时笑着一揖说:“ 王已下座。“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孙膑是用了心理控制的方法,出奇以制胜,请魏王走下了王位。运用巧妙的语言力量,达到对人心理进行控制的目的,这是心理控制方法所具有的特点。所谓心理控制方法是指教育者在掌握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心理活动的强度、性质以及表现形态进行管理和约束。心理控制的实现是一个由他控制向自控制转化发展的过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施控于学生,学生是受控者。教师要善于利用语言和行为的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实施控制,常用的控制方式有以下四种:()指令性控制,这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适当的要求。
41、要使这种方式有效,教师要注意的是,指令的合理性和适时性,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遵守指令,并且要使学生明白自己所处的受教育者的地位,顺利地接受指令。()诱导性控制,这是一种基本的心理控制方式,常见的有:说理诱导、情感诱导、利益诱导、前景诱导等等,诱导之所以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控制力量,是因为人的内心需求有多种希望得到满足的欲望,教师要在咨询工作中促使这种欲望的合理满足。()“威胁“ 控制,这是一种使学生意识到如果从事某种活动或满足某种要求,那将会对自己不利或受到某种损害的控制方式。学生受生活阅历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往往只重眼前利益, 行为的直接性强,缺乏深层次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局限性,用对
42、后果的利害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威胁“ 可能是现在的,也可能是将来的,中学生的行为应该既看现在,也看将来,要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必要的控制,要防止发生不良的后果。()监督控制,基本方式是通过阶段性的语言评价使学生得到反馈信息,让学生自己验证自我控制的程度和效果,调整控制方式,保证有效控制。上述心理控制方式的使用,关键在一个“巧“ 字,要用得巧,用得恰到好处。而要做到这一点,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心理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个心理活动规律: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喜欢、奖赏、赞扬的态度不断增加的人(或行为、举措等) ,最不喜欢那些显然是与此相反的不断减少喜欢、奖赏、 赞扬的
43、态度和行为、举措的人。这种心理活动特点被称之为“阿伦森效应“ 。运用人的这种心理活动的特点,设计巧妙的心理控制方法,启发我们,在“正面难攻“ 的情况下,不妨借用此方法来实现心理控制。咨询手记:精彩的制止。心理教师刘老师接受邻居们交给他的一个“任务“ ,制止孩子们的 “扰民问题“。原来,在刘老师家的楼下,停着一辆破旧的卡车,院内的孩子们每当午休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众人愈管,众童蹦之愈响,管者最终无耐。刘老师接受任务后,想了一个新的制止的办法。这日,刘老师下楼对孩子们说:“今日你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欢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获奖。第二天,刘老师又来到孩子们面
44、前说:“今日继续比赛,奖品为巧克力两块。“ 众童见奖品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自然疏而弱。第三天,刘老师对孩子们说:“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一粒。“ 众童纷纷跳下汽车,嚷道:“不跳了,不跳了,玩别的去了! “。刘老师所采用的是 “奖励递减法“,这就是多么精彩的心理控制的效应啊。心理控制实际上也是一种互动行为,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控制学生的行为, 其难度是不小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习“攻“ 心“动“心之术, 三国演义中这方面的成功事例是很多的,仅以诸葛亮的“控制“ 为例,他择主而仕, 在刘备三顾茅庐后方才“出山“ ;在外交活动中,他舌战群儒,以善辩而取胜;在军事行动中,他创造了南征蛮夷,攻心为上
45、的奇迹;此外,他知己知彼,心战为上,兵不厌诈,草船借箭,欲擒先纵, 激将用兵,无不有心理控制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教师也要善于用“计“, 当然,这个计是教育之计,是控制心灵之计。比如, 一个老师对后进学生施以心理控制,就要用热情之手为他们走上新岸设立“登陆点“; 用两分法来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自己努力工作的汗水冲掉学生心灵上的污秽点; 用知识的力量打开他们心头锈锁的“关节点“ ;用心理激励的方法鼓舞他们攀登人生的制高点。摘自心理咨询员手记六、面谈咨询法面谈咨询方法是由学校心理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对具有心理疑难需要帮助、存有心理困扰需要排解或患有轻微心理疾病需要治疗的学生进行
46、直接咨询。面谈咨询的特点是通过咨询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往和相互作用,使求助者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心理困扰或轻微心理疾患得到排解或减轻。面谈咨询是一种个别的心理咨询方法。是学校心理咨询常用的形式。心理教师用此种咨询方式,可与学生一对一的交谈。这种咨询方法既可以直接获得信息,了解学生当时的心态。面谈咨询易于交流,触及问题深刻,便于个案积累和因人制宜,也有一定的保密性。面谈咨询可以为那些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想找人谈谈的学生提供条件,使学生能征求到心理教师的意见,使师生在共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产生共同的认识。勇于参加面谈心理咨询,是一种健康而积极的生活方式,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鼓励学生接受面谈。对中学生来说,面
47、谈咨询是一种磋商行为,目的在于获取建议;对教育者来说,面谈咨询是一种辅导行为,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实现心理控制。在面谈心理咨询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咨询的“四化“ :一是在谈咨询关系的处理上要讲人情化,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有“人情味“ ,人情化的本质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当面谈出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倾听,适当理解,并允许合理宣泻,对学生施以爱的关怀。二是要讲咨询内容的生活化,面谈咨询,不能过多进行理论表述,要注意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显得亲切,自然。与那干巴巴的心理专业术语不同,生活化的咨询是从拉家常、谈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的。生活化是要追求寓教于乐的教育
48、效果,使学生在轻松自然中得到启发。三是要讲咨询语言的真实化,面谈咨询的力量来自于当面讲真话,以真诚对待学生。在面谈咨询时,脱离实际的帮助学生是不会听的。面谈咨询的教师要对学生显示出一个“真“ 我,千万不要装一个 “我“,演一个 “我“。那样不但不会打动学生,还有可能导致咨询的彻底失败。这个真,是讲实实在在的道理,讲做人的实理。四是要讲面谈咨询的科学化,面谈咨询也要讲科学,要掌握并运用心理咨询科学方法用之于面谈。比如,在心理同步法的运用方面,可采用“消极“ 的心理同步和积极的心理同步方法进行面谈。“消极“同步是在面谈时,先让自己跟着学生的感情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出某种理解和同情,使他感受到温
49、暖,这叫以退为进。在此基础上,采用积极的心理同步对学生展开“心理攻势” ,在感情相融时,果断对学生施以适当的否定,批评,甚至是斥责,对他进行强刺激,促他猛醒。当然,在面谈咨询时运用心理同步方法,要求师生之间要真正具备这样的感情基础:参加面谈的双方是相互信任的朋友,是益友。试想,建立了朋友的咨询关系,还在乎那严厉的批评与帮助吗?七、电话咨询法电话咨询作为心理咨询的方式之一,最早是在美国创立的。1906 年,美国洛杉矶成立了自杀防治中心,开始用电话帮助处理心理危机,称为“生命线“ 。后来,这种机构设施在世界各地流行开来,还成立了国际自杀防治中心。现在,电话咨询已经不仅限于救助生命了,生活中的一般心理问题也同样可以向电话求助。电话咨询在学校里同样可以应用。也许有的同志认为校园开展电话咨询是多此一举,社会上有那么多的咨询电话,还用得到学校吗?况且,每天都能见面的学生会拨打校园热线吗?他们不担心自己的隐私被老师知道吗?其实,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从已经开展起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实践看,校园热线同样是受欢迎的。天津的实验中学,北京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