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学 1 对 1 课外辅导专家立达中学 2009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黄浦中心 语文组 提供)第一部分 阅读(90 分)一、文言文(共 40 分)(一) 默写(15 分)1、马作的卢飞快,_。 2、_,铁马秋风大散关。3、山水之乐,_。4、左刻“_,_”石青糁之。5、所以动心忍性,_。(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 67 题(4 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 天净沙秋思作者。曲中与“夕阳”相呼应的词是:“_” 。7、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B曲中的“枯
2、藤” 、 “老树 ”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 “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 “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 ”是一位“游子” , “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三)阅读下文,完成 812 题 (12 分)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
3、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中小学 1 对 1 课外辅导专家8、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 (2 分)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 分) 往来而不绝者 ( )10、解释句子: (2 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11、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最主要的一种是( ) (3 分)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这间也 ”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B表现琅琊山的胜景。C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12、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
4、 分)_(四)封人言政(9 分)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 ”(则阳 )【注】封人:掌管封疆的官吏。长梧:地名。子牢:人名,孔子的弟子。灭裂:断碎,引申为“轻率”“马虎”的意思。芸:同“耘” 。 锄地。熟 把地锄得很细、很松。蘩:同“繁” ,茁壮,茂盛。飧:晚饭。厌:满足。此处意思是:收成好,粮食吃不完。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 分)君为政焉勿卤莽( ) 治民焉勿灭裂 ( )14、解释下列句子 (2 分)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
5、_15、长梧封人的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3 分)中小学 1 对 1 课外辅导专家二、现代文(共 47 分)(一)人间第一爱季羡林(1)大干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 mi 举。我为什么只信“ 古今”而不讲“中外”呢? 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2)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3)在年高德劭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
6、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弥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4)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擞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
7、的前程。(5)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 ”我至今还坚持此说。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馨,甜蜜和温馨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 p 美的呢?(6)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爱的人。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嗟乎!此生己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7)
8、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古今同恨的事。惟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那一首有名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小学 1 对 1 课外辅导专家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庶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注释】年高德劭:年岁长,品德高。劭(sho) , (品德)美好。醍醐:th,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庶:sh,几乎,差不多。(共 29 分) 16、通览全文,可知这是季羡林先生为_
9、写的一篇序言。 (2 分)17、本文中称母爱为“人间第爱”是因为这种爱_。 (抄录原文回答) (2 分)18、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不胜 mi( )举 p( )美19、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_(不超过 25 个字) (3 分)20、文章 4、5 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符合该段意思的是?( ) (3 分)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C可以获得甜蜜和温(xin ) ,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D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21、
10、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中“恨”的意思是_。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是因为_。 (2 分+3 分)22、文章末段说:“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 ,其中“应有的结论”应当是_。 (2 分)23、作者说“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 ,请你写一则能净化你的灵魂的回忆,80 字左右。 (8 分)_(二) 生于适应,死于爱护(1)地处步道附近的尼日利亚特内雷地区是一片沙漠。这里气候条件非常恶劣,终年干旱,日夜温差极大,而且天气状况很难预测,几分钟之前还是骄阳似火,转眼间就可能狂风暴雨,有时还夹带着冰雹和风沙。中小学 1 对 1 课外辅导专家所以
11、,当人们第一次看到矗立在沙漠中的这棵金合欢树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这不过是个幻觉,这广袤的沙海寸草不生,更何况,金合欢树绝对不适应这里的气候。(2)但是这棵金合欢树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虽然树的主干已经弯曲,树身上满是冰雹撞击的伤痕,但是在树的枝头上有少许绿叶,年年生枝发芽,以此向人们昭示自己的生命力。更让人吃惊的是,这棵金合欢树已经存在了 1800 年,除了给予它“神树”的称号,大家再也想不出该怎样来形容它。为此,一条大路经过了它身旁,在尼日利亚 1 比 100 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这棵金合欢树有了自己的位置,成了全世界唯一一棵在地图上标出的树。(3)所有看到特内雷“神树”的人都说这
12、是个奇迹,大家坚信,既然奇迹已经存在了 1800 年,接下来的就是继续这个奇迹。但是很遗憾,在一次遭遇汽车撞击后,特内雷“神树”先是枯萎,当雨季来临的时候,它再也没有长出嫩叶,直到有一天轰然倒地。(4)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那次汽车的撞击甚至没有一次冰雹的袭击威力大,怎么可能给“神树造成致命伤?自从特内雷“神树”出名之后,每一个经过这里的车队和骆驼队都会自发地维护“神树” ,帮“神树”修剪残枝败叶,在“神树”的根部堆上从远处带来的泥土,并且拿出珍贵的饮用水来浇灌它,为了给“神树”遮挡沙漠中反复无常的风沙和冰雹,很多人用各种材料在“神树”的周围竖立了屏障, “神树”所受到的风沙和冰雹造成的损伤已经可
13、以忽略不计了,对于“神树”来说,这已经是人们能够给予的最为精心的爱护了。(5)每一个人都想知道“神树”的死亡原因。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枯枝败叶有人修剪, “神树”不再努力长出更多的枝条;因为脚下都是肥沃的泥土,又有足够的水, “神树”的根须不再往地下延伸;因为人厂的屏障挡住了风沙冰雹,它应对伤害的能力变得脆弱。如果说“神树”活了 1800 年是个奇迹,这个奇迹其实就是适应,它适应了在恶劣环境中生长。现在,人们所给予它的善意爱护,让它不再需要与恶劣的环境抗争。于是它变得难以应付一点点小小的伤害了。 “神树”不是死于风沙、干旱、高温、严寒等自然环境的摧残,而是死于善意的爱护。(6)从我们降生的那一
14、刻起,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适应,不管是食物还是空气,甚至父母的关爱方式,我们都在适应着。因为适应,我们有了各自的生活、处事方式。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对我们帮助很大,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给予我们最为贴心的爱护,为的是我们能够健康地成长。(7)那些善意的爱护,有时候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少遇很多麻烦,只是,在那些爱护的背后,谁也不能肯定会不会有危机存在。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应该把握住,要坚信,过分的依赖爱护,是不可能让人生出现奇迹的。(选自思维与智慧 ,有改动) (共 18 分)中小学 1 对 1 课外辅导专家24、解释题目“生于适应,死于爱护” (2 分)_25、对于本文论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金合欢树有很强的适应能力。B、过分的依赖爱护,是不可能让人生出现奇迹的。C、我们要保护自然但不要过分。D、我们要学会适应。26、概述第(1) (2)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2 分4 分)_27、 “所有看到特内雷神树的人都说这是个奇迹”中的“奇迹”是指什么? (3 分)_28、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 (5 分)_三、写作(63 分) 题目:生活处处有阳光要求: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