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峡工程伦理.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507527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工程伦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峡工程伦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峡工程伦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峡工程伦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峡工程伦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议三峡水利工程涉及的工程伦理问题摘要 介绍了工程伦理的相关概念,并从环境专业角度出发,分析三峡水利工程中涉及的工程伦理问题,以期加深工程伦理的专业认知,提升个人伦理素养。关键词 工程伦理;环境;三峡水利工程1 引言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科技进步,政府开展大规模的工程活动,这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程活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类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方面却面临危机。工程活动是人类的重要实践。工程活动的成果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随着工程事件的不断发生,学界逐渐关注其背后的伦理问题。在工程实践中碰到的各类伦理

2、冲突越来越多时,正确的决策和价值选择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我国学术界对工程伦理内涵的界定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人,主要指工程技术人员和活动利益相关者,要求他们恪守职业道德;其次是工程活动,以体现工程价值,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谋求福利为目的;最后一个是制度要求,即为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是工程师组织和工程协会制定,是对以上两个内涵的补充。2 三峡水利工程简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于 1994 年 12 月 14 日正式开工,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大坝正常储水水位可达 175 米,总库容达到 392 亿 m3,水库面积 1084k m3,其中防洪库容 221.

3、5 亿 m3。对长江汛期的洪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大幅度削减中游灾难性洪峰时,也能说是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在工业文明下,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被人类创造出来。然而我国作为世界上建设水利工程最多的国家,在水资源丰富的条件下,兴修水利就成了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的建成,有效地促进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航运、发电以及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但三峡大坝修建后也带来的生态问题,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谈到。1.水库淹没耕地,移民和城镇迁建,开辟新耕地和非农用地,加剧本来就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加剧植被的

4、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2.建库后,库区水体流速减缓,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将加重水体污染;3.将改变库区和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4.水库运行后,因泥沙淤积将对回水影响地区的防洪不利;5.库区水面抬高加宽,沿江部分文物古迹将被淹没,三峡自然景观受到影响。三峡工程自提出构想至应用实施,一直伴随着巨大争议。其中黄万里老先生是反对建设三项工程的代表人物。黄万里一生主要反对过两项水利工程,一是三门峡工程,另外是三峡工程。黄万里老先生主张从江河及其流域地貌生成的历史和特性出发,全面、整体地把握江河的运动态势;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把因势利导作为治河策略

5、的指导思想。他的这一理论,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他一生坚持反对修建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及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并不是因为他是头长反骨的人,而是源自其水利的基本理念和对中国水资源的正确评价;但他的治黄策略及对于三峡工程的意见均未被决策者采纳;在被“平反”以后,他多次向中央去信,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我们佩服黄万里老先生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但从国家层面上,政府并未采用他的建议。3 三峡工程伦理之争3.1 三峡工程的环境伦理之争三峡工程建立之初,是考虑到周边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三峡修筑的最初的目的和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洪,能够调节上下游水量,同时它的发电功能较其他火力发电站更清洁低廉。此外建

6、设三峡工程对分布于海拔 300m 的长江流域喜温作物的生长更为有利,桔、桑等植物因库区气温冬夏的改变而更为繁盛;三峡工程的建设未对白鳍豚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繁衍产生危害,还运用异地保护措施转移处于淹没区的动物,同时在葛洲坝以人工繁殖投放的方式使中华鲟自行回游至中游进行繁殖,解决了中华鲟回游产卵的问题。此外,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洪灾,减轻了瘟疫传播。三峡工程的建立对周边环境和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了全球生态系统。三峡大坝蓄水后造成水流静止,垃圾不能排除,水质恶化,同时三峡水库工程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状态,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给洄游鱼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此外,蓄水量巨大的三峡水库对地

7、质环境的改变间接影响到了中国全国地质地貌,有人指出,目前中国地震频发很可能是因为三峡大坝的建立。3.2 三峡工程的经济伦理之争我国的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无论在年发电量还是电站单机容量以及总装机容量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每年节约燃煤达千万,推动了节能减排,减少了大量有害气体排放,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当今能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的情况下,三峡工程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功劳卓著。而且,三峡船闸实现通航后,过闸货运量平均增长了。长江水运得益于三峡工程,现在强有力地推动着沿江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我国能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也功不可没。理论上讲河道深,通航

8、条件就会好,通航能力也会增强,但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了长江航运的畅通。三峡工程法使万吨轮船直达重庆,这样万吨船队到达重庆需要很长的时间。蓄水后的三峡水库,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能力很快达到饱和,单向通过能力根本达不到每年 5000 万 t,最多只能具备每年大概 3000 万 t 的单向通过能力。现在是利用机械翻坝来完成长江货运。3.3 三峡工程的社会伦理之争为了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三峡工程的“开发性移民”模式得以实施,移民的同时,建造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最近 10 年,库区经济有了重大发展,移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地方政府和官员私自挪用三峡移民资金,用于其他的项目投资,这样的腐败现象

9、从一开始就非常严重。到目前为止,因渎职侵权、贪污受贿已依法查处了近 240 名三峡重庆库区的官员。目前,三峡工程库区虽然移民城镇的基础建设比较快,但是工业发展跟不上,造成大批企业搬迁后破产倒闭,使库区整体经济出现产业空心化,经济增长缓慢,失业人数增多。农村也受到波及,经济发展停滞,农民收入减少,引发了不少像前几年数万人包围万州市政府的“万州事件”等社会问题。同时,三峡工程破坏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在三峡地区曾存在灿烂的文化,然而在三峡库区蓄水后,人口迁移、地理改变等都使长江沿岸的千年古镇人文遗失,而这遗憾我们无法弥补。4 总结对于环境专业领域的全日制硕士来说,工程伦理的内涵与其他工程领域的内涵有

10、所不同。因为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师不仅要面对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伦理冲突与决策,还要面临与之相联系的主体工程的工程伦理冲突。环境工程伦理需要兼顾关注主体工程的伦理冲突和环境伦理冲突。一般来说,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绝大多数工程在有正面效果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后果、负面效应。所以要在得失之间做权衡比较,做出取舍,包括该工程做不做、怎样做、做成什么样等等。在比较取舍中,当然有经济标准、社会标准,甚至政治标准,但必须同时要有伦理标准。工程伦理就是要确立伦理标准、规范,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而逐步演进。在工程实践中,人是主导因素,所以要加强工程知识和提升职业素养。 工程伦理与工程

11、的功利性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工程中当然要考虑其经济性,研究投入产出。工程为社会增加财富,原则上也符合伦理的要求。但不少工程在给部分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对另一部分人却造成损害,这就违背了伦理原则,因此不能用简单的功利得失来掩盖工程伦理问题。三峡大坝中牵扯的工程伦理问题,主要是环境伦理方面。三峡建立后的收获是巨大的,但是环境影响也不能忽视。我们不能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因素就放弃。国家政府决定建设三峡,是在充分的认证考虑后决定的。在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部分的牺牲不可避免。在工程活动中,人才是主导,人决定工程的基本走向。所以,人需要完全的理解和遵从工程伦理,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影

12、响。三峡工程的一次次论争,其实都可以看作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出于不同时间、具体情况和思考角度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些认知之间的分歧正是三峡工程的论证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碰撞。有关三峡工程建设的决策正是在这正反两方面的碰撞与辩驳中日趋成型、走向成熟的。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逐渐融合统一的过程,在保证可持续发展不过分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将技术应用到自然改造中去。水利工程在体现了作为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了它以人为主体表现出的从研发到成果应用这一艰难过程的外在价值。参考文献1周驿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伦理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24:136-1372朱高峰对工程伦理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1-43傅蓓蓓对三峡大坝生态伦理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1314邹晓东,李恒,姚威国内工程伦理实践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66-725侯丽敏,修光利,石晶等环境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工程通论与工程伦理课程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2017(5):68-746陈万求论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5):60-627彭宜君三峡工程的伦理论争及其理性反思J交通科技,2014,263(2):166-1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