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平面镜成像学案一、学习目标: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能够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虚像的成因及特点。3、解决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二、知识准备: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分别举出两个例子。三、自学导学:【学点一】实验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同学们根据你平时在镜子里面看到的自己的像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我的猜想:_.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器材:实验方案:实验记录数据:试验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1 2 3 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跟踪练习一】1、平
2、面镜成像的大小决定于( )A、平面镜的大小 B、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C、物体本身的大小 D、与以上三种因素都有关系2、一人身高 1.8m,站在水池旁边,已知池水深 2m,水面离岸的高度为 1.5m,则他在水中的像高为( );他头顶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A、1.8m B、2m C、3.3m D、3.5m3、一个人站在穿衣镜(平面镜)前 1m,他在镜中的像距他本人 ;如果此人再后退 1m,则他和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为 ,他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学点二】虚像1、你做过“小孔成像”的小实验吗?如果将小孔堵住,后面还有蜡烛的像吗?你觉得这和上面的成像一样吗?它叫不叫虚像呢?2、什么叫虚像?
3、它和小孔所成的实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特点?3、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4、任选两条光线,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理解成像原因,同时进一步理解平面镜所成虚像的特点。【跟踪练习二】4、(2010南沙)如图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 S 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 S 在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5、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 A、看电影 B、看湖水中船的倒影C、小孔成像 D、太阳下物体的影子四、课堂小结: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
4、2、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潜望镜,室内外装饰用(同时提及其负面影响,如室外的光污染、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斜放的等)五、自我检测:1、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2、检查视力时,可以通过平面镜间接看视力表,若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 3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_,镜中的像与视力表本身的大小_(填“相等”或“不相等”)。3、汽车、摩托车上有许多地方要利用到镜子,例如观后镜,车头灯内的反射镜,其中观后镜应为_,车头灯内的反射镜应为_。(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4、一个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以 1ms 的速度向后离开镜面,则像
5、相对镜面的速度的大小是:( )A、 0.5ms B、1ms C、 2ms D、4ms5、如图4-3-8所示,作出 AB在平面镜中的像。6、钢笔尖垂直接触一厚为 2 毫米的大平面镜,则笔尖所成的像到笔尖的距离为 。7、“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8、 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如图所示,在平面镜右方有一发光点 , 、 分别是SOB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作出发光点 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S。六能力提升:9.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
6、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 A、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 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自我检测与能力提升答案:1.B 2.3m 相等 3.凸面镜 凹面镜 4.B 5.略 6.4 毫米 7.D 8.略 9.(1)较黑暗 蜡烛 B (2)重合 相等 垂直 相等 (3)BOO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