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教学目标分析(一)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描述变态发育的过程,说明变态发育的概念。(二)能力目标1.观察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提高观察能力2.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能(三)情感目标认同动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危害,养成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三、教学重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能够举例说出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四、教学难点饲养家蚕的活动,观察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理解家蚕完全变态发育的真正含义。五、学情分析1. 生殖和发育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在不同程度上有感性认识。2. 观察图片的经
2、验丰富,对身边的生物学现象也有一些了解,但深入观察的意识不强,所以归纳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要加强。3. 能领会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但需要掌握更多的实例。4. 学生在七年级的历史课上学习过“丝绸之路”,能理解教材中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六、课前准备多媒课件、拍板教室。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幼虫和成虫的图片。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提出问题:“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它怎么会变成蝴蝶呢?所有昆虫都一样变化而来的吗?观察图片,思考问题。从学生熟知的情景入手,提高学习兴趣。引入课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蝴蝶
3、的变态发育过程展示多媒课件 “蝴蝶的变态发育过程” , 提出问题:图片中的蝴蝶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昆虫的发育过程都是这样的吗?学生观看图片,分组讨论找寻答案,说出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解答疑问,引入家蚕的生殖与发育。教 授 新 课家 蚕 的 生 殖 与 发 育 课件展示有关“家蚕与人类的关系” 图片,提出问题:你养过家蚕吗?想一想,蚕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家蚕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请大家观察课本 P9“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图” 小组讨论并将各图按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最后用自己的话描述蚕宝宝的一生经历。学生观察课本 P9“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
4、图” 小组讨论并将各图按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52 1 6 4 3 最后用自己的话描述蚕宝宝的一生,分析归纳家蚕的发育经过:卵 幼虫 蛹 成虫四个时期。创设情境,引入家蚕的生殖与发育,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学生学会迁移应用,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出示家蚕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差异比较表,引导学生对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特点进行比较。学生比较家蚕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差异。得出变态发育的概念: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分析,归纳出变态发育
5、的概念,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蝗 虫 的 发 育 过 程教师展示蝗虫发育过程的图片,并和蚕的发育过程图片进行对比,提出问题:“蝗虫和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有什么异同?你知道昆虫的变态发育有几种类型吗?课本分别以哪种昆虫为代表加以介绍?什么叫“完全变态”?什么叫“不完全变态”?你对此还有什么疑惑吗?学生观察图片,列表比较两种昆虫发育过程的异同。归纳总结,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卵 若虫 成虫三个时期。各小组派代表列举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有哪些,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有哪些,全班同学动手写出: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 幼虫 蛹 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 若虫 成虫。通过观察图片,
6、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出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达到突破本节重点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丝绸、蜜蜂采蜜、蝗虫对作物的危害等图片。学生举例,说明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生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生物的意识。课 堂 小 结 提出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收获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卵生)二、昆虫的发育方式: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
7、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梳理,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总结规律。课 堂 练 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把答案写的作业本上。学生独立思考并按要求完成作业。巩固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八、板书设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卵生)二、昆虫的发育方式:1、完全变态发育:卵 幼虫 蛹 成虫2、不完全变态发育:卵 若虫 成虫九、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注意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比较等活动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8、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获得有关昆生生殖发育的变态发育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效果很好。教师大胆地设计了一系列的讨论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去展示、去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由于本节内容对学生而言,难度不是很大,加之学生在生活中对昆虫都不陌生,所以教师应该更大程度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另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一点体会:在教学活动中,的确应该注意生物学知识的生活化,知识源于生活,有许多知识只有融入于生活实际才能感受到其存在的价值。在学完本节知识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一下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的方面谈了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昆虫对农业的危害、给植物传播花粉、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等。学生不仅学到课本中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主动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生物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