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吟出了身处漏雨茅屋心系“天下寒士”的情怀。全诗通过叙述狂风破屋、长夜沾湿、忧思难眠的情景,反映了作者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生活,抒发了诗人救世济民的激情,表达了愿为天下寒士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崇高愿望。全诗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我们要理清诗歌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其逐层蓄势,转笔陡然的艺术特色和用词准确、生动、鲜明的语言风格。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关于杜甫1、杜甫的生平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
2、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2、杜甫的思想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从切身生活体验出发,对儒家的消极方面也有所批判。比如,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尽管“身已要人扶”,然而他却说“拔剑拨年衰”。尽管“万国尽穷途”,“处
3、处是穷途”,然而他却是“不拟哭穷途”,“艰危气益增”。前人说杜甫的许多五律诗都可作“奏疏”看,其实何止五律?我们知道,儒家也谈“节用爱人”,“民为贵”,但一面又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杜甫与之不同,他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人民的幸福牺牲自己。儒家严“华夷之辨”,杜甫却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这种狭隘性。他主张与邻族和平相处,不事杀伐,所以说:“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前出塞)因此他非常珍视民族间的和好关系:“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近闻)对玄宗的大事杀伐以致破坏这种关系则加以非难:“朝廷忽用歌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喜闻贼盗蕃寇总退口号)总之
4、,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他对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当然,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也是分不开的。由于时代、阶级的限制,杜甫不可能否定皇帝的地位,白居易说“蜂巢与蚁穴,随分有君臣”,也是把君臣关系看作天经地义。须
5、要指出的是,杜甫虽然接受了儒家的忠君思想,但他的忠君是从爱国爱民出发的。正因如此,他一方面对皇帝存在着很大的幻想,希望通过皇帝的“下令减征赋”来“各使苍生有环堵”;另一方面,他也写了“唐尧真有圣,野老复何知”“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等诗句,直接讽刺皇帝,对权贵达官们祸国殃民的罪行,他更勇于揭发。3、杜甫的诗歌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
6、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爱国热忱,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
7、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
8、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所有这一切,确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诗圣”的地位。4、杜甫和李白李白和杜甫两人作为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李白,生于杜甫之先、卒于杜甫之前,李白大杜甫 11 岁。尽管时间差无多,两人却几乎生活在两个时代,唐帝国由盛至
9、衰。李白一生飘泊漫游,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闻一多未完成的杜甫一文,道出了李白和杜甫的友情故事,据他的考证,李杜的会面时间不长、次数不多(大约是三次)。闻一多先生说,他们是只见过三次面,其实不必去管什么历史详实,就读一读唐诗三百首亦可感受慷慨真挚的动人友情。杜甫的诗关于李白的有十余首,李白写杜甫的诗可查有两首。其一,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负几日,登临偏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其二,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负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郭沫若认为“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两句,指的是
10、李杜二人,而不是单指李白。也许是杜甫比李白小的缘故,他十分推崇李白,他在李白死后遣怀写道: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他自比为凡马,把李白比做颜延之和鲍照(两人是南朝的诗人),还说到:白也诗无敌,等等。唐诗三百首里的梦李白二首作于李白流放夜郎之时,据说杜甫写此诗时李白遇赦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只不过当时消息不便他还不知道。杜甫有诗句“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直说是自己梦到了李白,反倒说是李白明白他思念的心情所以来到他的梦中,的的确确是简单而动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创作背景公元 759 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杜甫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即成都杜
11、甫草堂),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得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诵2、研读赏析诗以描述开篇,完全是写实的手法。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只好任其所为,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飞的挂在了树梢,低徊的沉到了塘坳。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
12、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它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大风过后,黑云涌来,不用说,秋雨是不请自来了。诗人收回自己的视线,不再关注大自然的风云变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赖以生存的茅屋里。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的被子,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蹬破了。满屋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这是怎样的生活啊!长夜漫漫,诗人失眠了。而“自
13、经丧乱”,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突然,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结构层次:第一层(开头至“下者飘转沉塘坳”):描写秋风破屋时的情景。极写风之威力。第二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至“归来倚杖自叹息”):写“群童抱茅”,表现了诗人的焦躁之情。第三层(“俄顷风定云墨色
14、”至“长夜沾湿何由彻”):写“破屋漏雨”,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的痛苦心情。第四层(“安得广厦千万间”至结尾):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情怀。具体赏析:(1)第一层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用“怒号”“卷”等词语描述。“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卷”和“吹”相比,“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还有“飞”“洒” “挂” “飘转” “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2)
15、第二层 群童为何抱茅? 隐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3)第三层 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从这里可以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 (4)第四层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
16、个人?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深深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诗歌主旨:这诗抒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抑郁不平的感慨。尽管在现实社会里到处碰壁,找不到出路,然而结尾的地方,诗人仍然坚信自己的理想会有实现的一天,充满着一种热爱生活,冲出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精神。3、写作特色体现歌行体
17、特征。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逐层蓄势,转笔陡然艺术构思极富技巧。本诗的艺术构思上极有特色,诗人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逐层推进,极写个人的不幸遭遇,待蓄足笔势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法表达内心的愿望。前三段逐层推进,叙写凄楚处境,表现悲凉心情;第四段笔锋一转,诗人没有为自己的哀苦而彻夜悲吟,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天下寒士”,“何时眼前突兀
18、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感人至深,身居破屋,困顿不堪,却心想他人,更显出他忧国忧民的可贵精神。三、难点知识剖析(一)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声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迸发出来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官僚地
19、主家庭,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悲愤之语,也留下了兵车行、“三吏”“三别”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二)本诗中诗人的心情状况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本诗中诗人的心情状况是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由自己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将自己的忧乐悲喜与国家、人民紧密联系,与国家同命运,与人民同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