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2 法律护我成长 课时练一.单项选择(共30分)1.上课要有课堂纪律,宿舍要有宿舍管理规定,比赛要有比赛规则。这说明A.纪律等规则限制人们自由 B.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C.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完全靠纪律约束 D.社会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准则2.亚里士多德说:“法律即秩序,良好的法律就是良好的秩序。”这告诉我们A.只要国家制定法律,社会就能井然有序 B.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C.良好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的维护和保障 D.法律是通过制裁违法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的3.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犯罪,首先要看这种行为A.是否触犯法律 B.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C.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是否应该受到
2、惩罚4.“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说明A.做点好事就可以扬名 B.要预防违法犯罪C.做点坏事就可以判处死刑 D.预防违法犯罪,就要多做好事,少做坏事5.欠债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拾得他人遗失物不还等行为,属于A.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B.违反教育法的行为C.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D.违反继承法的行为6.下列关于犯罪的认识错误的是A.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百害而无一利 B.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 C.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 D.行为上要远离违法犯罪 7.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于 2008 年 4 月 11 日下午被
3、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 18 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 30 万元。这说明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惩处腐败现象只能靠法律C.法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8.七年级学生小王,一天在街闲逛,听说拨打 119 电话不要钱,于是就在一个公共电话随意拨打了 119 电话,谎称某地着火。小王同学的这种行为A.是违法行为 B.是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C.是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 D.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9.国家烟草专卖局规定,凡是烟草行业所属的各配送中心、批发网点和零售柜台上必须有警示牌。这一规定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中的A.家庭保护
4、 B.司法保护 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10.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调查,某市 2000 名青少年罪犯中,51的人有了不良行为,家长却不予过问或管不了。在押的少年犯中,犯错误后遭父母打的占 25.7。这一材料说明了做好_,对青少年避免违法犯罪,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11.一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读初中的独生子各科成绩必须在全班前五名,并严禁儿子看电视、看其它书籍和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儿子因达不到家长的这一要求,经常受到家长的体罚。这位家长的行为A.正确履行了家庭保护的义务 B.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C.只受道德的谴责 D.受法律保护12
5、.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作了明确规定。下列年龄阶段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已满 16 周岁的人 B.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C.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 D.不满 14 周岁的人13.王某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开始小偷小摸,后来发展到结伙抢劫,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这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青少年必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必须的联系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一般违法行为则不用承担A B C D14.下列做法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父母把逃学的儿子送回学校 父母赌博成性,13 岁的孩子流浪在外我国人民法
6、院成立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庭 商贩向中学生偷售有暴力、恐怖内容的书刊A B C D15.在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刑法义务教育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 B C D二.问答题(20 分)16. 甲和乙为争夺公园中的座位而争执起来,甲动手打了乙。情形一:甲只是推了乙一把,乙摔倒在地,并未受伤。情形二: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情形三:甲把乙打成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在上述的三种情形中,甲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如果要受到处罚的话,他应受到何种处罚?17. 一辆公交长途车上,有一个四人团伙进行诈骗活动。其中一人拉开一瓶健力宝,另一同伙喊道:拉环上中了特等奖!另
7、外两名同伙鼓励一位 60 多岁的老太太用手上的金戒指把健力宝换过来。正当骗子们即将得手之际,乘坐这辆车的一位男青年挺身而出,揭露骗局。骗子们恼羞成怒,一起殴打这个青年,并用尖刀把他刺伤。当时车厢内十多名乘客,无人作声,女售票员不知去向,司机打开车门,四名歹徒乘机逃串,男青年在身中 5 刀的情况下,不顾生命危险,在一位出租车司机帮助下边用手机报警,边继续追赶逃犯请你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说明以下问题:(1)请你对这位青年的英雄行为进行评析。(2) 请你对袖手旁观者的行为进行评析。(3) 作为中学生的你如果当时在场,你如何与歹徒做斗争?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14 15B B C B A C D A D B B D B D C16. 在情形一中,甲的行为属于一般错误行为,违背道德和纪律的要求,只能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在情形二中,甲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对其处以行政制裁或承担民事;在情形三中,甲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受刑事处罚。17.(1)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该青年勇斗歹徒是敢于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表现。(2) 袖手旁观者,在犯罪分子面前不敢斗争,客观上纵容犯罪分子,同时也是自私的表现,应该受到谴责(3)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有敢于斗争的决心和勇气,要讲究方法,对犯罪分子依法进行揭发检举。拨打 110,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等。我们要以这位青年为榜样,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