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爱生命详案一、导入新课小企鹅可爱吧, 可是你们是否知道,在南极的严寒里,为了保护小小的企鹅,它们的父亲要顶住南极最寒冷的暴风雪,忍受长达 4 个月的饥饿;而去海中觅食的母亲则要时刻提防着猛兽的侵袭。即便这里有世界上最残暴的风雪,夺走那些幼小的生命;即便这里有可怕的天敌,残杀着弱小的企鹅,即便眼前只有单调冷酷的冰雪,它们依然执着的为生命舞蹈。可是生活在温暖阳光下的人们呢?居然有如此多的人选择在人生最美丽的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难道生命真的如此不值得留恋?难道死亡真的只是个人的事情吗?一个人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却把生的痛苦带给了至亲之人。难道生活只有折磨,让他们放弃对生命的热爱?与之相反,有人在
2、人生巨大的逆境中,选择热爱生命,轮椅上的霍金,把宇宙无限的奥秘带给人类;失去双臂的不知名男子,用双脚为人修车;世博会上,残疾女孩胡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用微笑带来生命阳光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如此艰难,可是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又是如此可爱。对生命,你我又该有怎样的理解?蒙田说,我们要热爱生命二、再读课文1、提问 3 个学生朗读,学生重新思考学案上的 3 个问题2、讨论分析三个问题解答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中的关键句引出课文主旨。生活是相对于生命而言的,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同样, “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热烈丰盈的生命形式的终极状态。如果你能够充分地享用生命所赋予的所有快乐,
3、你会留意死亡的降临吗? 3、归纳主旨 4、结合板书小结三、扩展练习 分析食指诗歌诚然,热爱生命就能让人在哪怕是极为混乱的年代找到生的方向。在新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个特殊的年代,当全民性的崇拜与狂热结束,人们又该怎样生活?在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 1979 年。有一首诗影响了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识分子,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这首诗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它就是食指的热爱生命读了食指诗歌的前半部分,你认为他会如何热爱生命?四、自主学习展示五、情感升华读过了课文看到了这么多有关热爱生命的材料,你认为人应该怎样热爱生命呢请写一段话,描述你的感想。 2 分钟我们是否可以把作者的观点扩展到生命中遇到
4、的人身上呢?比如父母的爱。 。 。六、总结当你觉得人生如此难熬的时候,请想起在南极的酷寒中有一群小生命,在严寒中执着前行。还有生活于孤独中的食指,下定决心热爱生命;。 。 。 。 。 。热爱生命虽然只有短短数百字,但是逻辑思路却异常清晰、严密。如果说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谈“生” ,那么后半部分,作者要解决的就是“死”的问题。 “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 。作者一语道破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死亡,一直是困扰人类的巨大问题,也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 “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 ,但是蒙田并不因此而畏惧或逃避。他写下了不少关于死亡的篇章。 直面死亡这篇文章堪称对他
5、的死亡观的最好概括。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对死亡的熟思也就是对自由的沉思。谁学会了直面死亡,谁就不再被奴役,就能无视一切束缚和强制。谁真正懂得失去生命并不是件坏事时,谁就能坦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 ”蒙田通达的生死观一方面来自他对死亡本身的洞见,另一方面来自他充实的生命形态。虽然生命的长度难以改变,但是只要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生命的内容和质量就会得到无限地丰富。 “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乐趣”是热爱生命的关键词。只有懂得发现乐趣、享受乐趣的人,才是真正热爱生命的人。蒙田在一篇随笔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例子。苏格拉底忍
6、受饥饿、贫穷,忍受儿女的不恭和妻子的恶意中伤,同时还忍受暴政、牢狱、铁镣和诽谤,二十七年如一日。这样一位伟人学者和无敌的将军,却从不拒绝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并且玩得十分高兴。在蒙田眼中, “这一切活动都与圣贤相称并为圣贤增光。 ”另一个例子是大西庇奥。 “在他过去的丰功伟绩中,最受尊敬最受爱戴的莫过于他能悠然自得地像幼童一般捡拾贝壳,以及他和莱利乌斯一道沿海岸比赛奔跑拾物,如遇天气不佳,他们还会饶有兴趣地写剧本表现下层人最艰苦的生活现象。 ”蒙田在文章结尾写道:“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这些句子使人联想起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观念。蒙田的热爱生命就像一首庄严的歌曲,歌颂生命
7、的美与爱,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孔子一生辗转于各诸侯国之间,理想不得实现,曾经因为长得像阳货而被围困于陈蔡,断粮七月。但当他与几名弟子共坐,听他们述说各自的志向时,并没有赞同想 为官为相的子路、冉有等人。唯有曾点说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向往使孔子不由 喟然叹道:“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看法) 。孔子的“仁”的学说中,博施济众的社会关怀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这一著名的带有审美境界的对话中,孔子却给予注重个人精神生活的曾点以很高的评价。可 见,在孔子整个理想人格或理想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在、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
8、以求的。因此,咏而归的想象,成了人的内在气象和胸襟气度的表 现。这种审美意义上的“曾点气象” ,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社会关怀、文化忧患和道德本位等方面,达到了胸次悠然,而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进入一种极高的超然自得的 人生境界。这种具有自己独立心性见解和自由人生态度的生存方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境界,也被人称为“高人境界” 。我们可以从 17 世纪评点西厢记的大批评家金圣叹自述快乐时刻的三十三条“不亦快哉”中,看到这位著名学者在快乐的时刻所获得的本真体验。他三十三境中这样说道:“于书斋前,拔去垂丝海棠紫荆等树,多种芭蕉一二十本,不亦快哉!”“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朝眠初觉,似闻家人
9、叹息之声,言某人夜来已死。急呼而讯之,正是城中第一绝有心计人。不亦快哉!”“重阴匝月,如醉如病,朝眠不起。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急引手塞帷,推窗视之,日光晶荧,林木如洗。不亦快哉!”“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箧中无意忽捡得故人手迹。不亦快哉!”“久客得归,望见郭门,两岸童妇,皆作故乡之声。不亦快哉!”金圣叹的“快哉”均来自日常生活的场景,但可以看出他是那样珍惜生命,体会生命中每一丝细微的波澜,每一阵触动灵魂的颤抖。据史载,金圣叹获罪判斩,当那 雪亮的刀锋斩向他的颈项时犹呼“好快刀” ,围观人听到声音时,他已身首异处,就好像他死后才呼出来一样。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不快
10、乐呢!现实人生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欢乐安逸时不要沉湎享受,逆境艰难时不要垂头丧气,要以从容的心境勇敢地面时现实人生,从春天的一丛小草一只蝴蝶中,从秋日水中流动的月影里,发现美之所在,找到快乐的源泉。音乐家莫扎特的佚事宛如童话,他与妻子婚后在贫苦的生活中相互慰藉,感情十分融洽。一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友人去拜访他们,看到莫扎特夫妇正在携手跳舞,因 为他们无钱买炭御寒,就以跳舞来暖和身体,在对方明亮而乐观的眼睛中,他们一定看到了快乐。只有心灵快乐的人,才会享受生命的快乐,只有生命的快乐,才能 让我们感觉到心灵的健全。人生有很多苦恼,有很多打不开的名缰利锁。人为追求名利而四处奔波,弄得心力交瘁,心神
11、不定,所以很难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生命的从容不迫。在对名利 的追逐中,将人生全部事情都手段化,使得自己成为在生命路途中四处奔走而不知所终的困兽,丧失了生活中闲庭信步的从容。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刻,即便乘小船就 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行径,体现了晋人那种 任性自然、超迈玄远的生活态度。而这正是当代人所缺乏的境界。当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固定的生活轨道中疲于奔命。从小当学生时忙于考试,快于找工作,成家后忙于生计,生子后又为下一代操劳。在无尽的繁忙中,人 的灵性被湮灭,快乐被剥夺,只剩下忙碌与疲惫。那皎洁的月亮,在古人眼中蕴含了情、蕴含了思、蕴含了憧憬,但在当代人眼中,却只是一个布满了环形山的卫 星。世界并不是完满的,连美神维纳斯都是断臂的,但那种残缺的美让人如痴如醉。如果我们对生命能够多一些认识,对生命的快乐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就会更远离功名 利禄,更远离凡俗,更去掉躁动不安的心理,而是在生命的从容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即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要达到这种高妙超然的乐和境界,需要人们一生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