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化学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实验与探究,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教学重点】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教学难点】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教学用品】烧杯(250毫升) 、水、品红。烧杯3只(50毫升) 、水、酚酞、浓氨水、烧杯(500毫升)1只。【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教学过程】一、引入新授二、进入新授1、从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入手了解
2、分子的运动及客观存在。A、做实验3-2B、引导学生观察图3-6、3-7,进行爱国主义教育。C、做活动与探究现 象 解 释探究1探究2烧杯A烧杯BD、结合物理知识讲解分子的概念概念:保持 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把握这一概念时应注意: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是保持着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3) “最小不是绝对意义的最小,而 是保 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 小” ;4)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8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5)分子的特征:不断运动,有间隙,有大小、形状和质量。2、引导学生观察图3-12(有什么发现?)结合图3-13引出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特征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特征:原
3、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原子是不断运动着的,原子间有间隙。3、分子、原子的比较分类 分子 原子区 别 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 其他原子联 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质量、 体积都非 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当中 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性质不同 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三、布置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四、做练习五、板书设计一、分子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是保持着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3) “最小不是绝对意义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 小” ;4)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5)特征:不断运动,有间隙,有大小质量。二、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特征: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原子是不断运动着的,原子间有间隙。三、分子、原子的比较分类 分子 原子区 别 在化学 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他原子联 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当中 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性质不同 都 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