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和原子 第二课时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一、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难点:原子概念的理解【课前预习】1.分子有那些性质?2.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知识点 3: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比较1、分子【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 5152 页并思考下列问题: 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这一说法对吗?2.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有哪些?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2、2)水 通 电 氢气+氧气;(3)蔗糖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 。【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 ,变成了 。分子的概念: 最小粒子。例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反应物的分子 分解 结合 聚集 生成物。但有的物质直接由 构成。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 分解为 和 ,每 2 个 构成 1 个氧分子,许多 聚集成金属汞。【交流讨论】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分子、原子各是怎样变化的?2.分子、原子的概念3.比较分子、原子的相同点区别及联系2、原子:原子的概念: 。原子的性质:(与分子的性质相似)体积、质量小;运动;有间隔。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 原子定义特征区别联系4、分子、原子、物质间的联系【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