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压岁钱教案反思篇一:压岁钱探秘小学综合实践案例及反思 压岁钱探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活动主题:压岁钱探秘主题的确定:这个主题活动产生的诱因是我们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春节后开学不久,班上有个男生在学校附近的小商店买了四个蛇螺,一个四十元,还买了许多其他的玩具。我听说后,发现他的桌洞里还随意放了近三十元钱。同学们反映:这个男生这几天带了不多钱,还发给班上好几个男生每人十元。这让我不由想到:班上学生吃零食的普遍现象。学生手里的钱哪来的?他们能随意支配的钱有多少?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随即,我进行了一个书面调查:同学们的零花钱哪来的?平日自己能支配的零花钱有多少?调查中发现:此时,学生手中的零花钱几乎是
2、过年亲朋好友给的压岁钱,学生能支配的数额多的有 200300,少的也有近百元,还有部分学生压岁钱直接由自己保管,家长不干预。于是,我想结合压岁钱,给学生好人生理财第一课。活动目标:一、通过资料搜集让学生了解压岁钱的习俗来历与演变。二、通过对压岁钱去向的调查,引导学生合理支配压岁钱,学会理财、懂得节约、适度消费。三、通过对压岁钱数量的调查,让学生感受压岁钱数量的极剧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四、在活动中运用调查、访谈、统计、上网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检索资料,整理资料及社会实践能力,感受合作学习参与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活动时间:810 个周(课内指导时间:6 8 课时)活动
3、准备:一、课件:创调过年氛围。二、主题申报表、小组活动方案表、小组活动计划表各一份。三、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活动具体实施过程: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和小组活动计划活动目标: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提交主题申报。二、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和小组活动计划。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活动准备:一、课件:创设过年氛围。二、主题申报表、小组活动方案表、小组活动计划表。活动时间:2 课时学生活动的内容:一、在创设的活动情境中,交流:自己喜欢过年的理由,关于压岁钱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二、提交活动主题申报。三、制定小组活动方案和小组活动计划表。教师指导重点:一、创
4、设过年情境,指导学生交流:喜欢过年的理由,引导学生关注压岁钱。二、指导学生将“同学们关于压岁钱还想知道的问题”分解提炼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确定活动子题,填写主题申报表。三、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和小组活动方案。重点是指导学生交流:预设时间的是否合理,打算用什么方式开展活动,成果展示的方式等。第二阶段:压岁钱习俗探究活动目标:一、让学生了解压岁钱的习俗来历与演变。二、在活动中运用调查、访谈、统计、上网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检索资料,整理资料及社会实践能力,感受合作学习参与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活动准备:学生小组活动计划表、手抄报纸、活动记录本。活动时间:2 个周学生活动内容:一、依
5、照自己在小组内的分工,通过上网、看书、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方式,了解当地关于压岁钱的习俗,做好记录。二、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检索资料,整理资料。三、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可以是自己的活动日记、收获体会、手抄报、访谈录、资料集等。教师指导重点:一、了解学生活动开展情况,指导学生按计划扎实开展活动,并注意活动中生成的问题。二、指导学生检索资料,整理资料,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三、在交流中指导学生大胆质疑,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成果展示。第三阶段:调查压岁钱的数量与支配方式活动目标:一、制定第三阶段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分工。二、引导学生制定调查表,学会围绕活动内容展开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写出活动感受或
6、活动报告。三、感受压岁钱数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会合理理财。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感受合作学习参与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活动准备:第三阶段小组活动计划表和调查表。活动时间:3 个周学生活动内容:一、结合活动方案,制定第三阶段小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内容与分工。二、明确调查人员与内容,设计活动调查表。三、结合调查表,开展调查和统计。四、写出活动报告或体会。教师指导重点:一、制定第三阶段小组活动计划,让小组成员明确活动内容与分工。二、指导学生设计活动调查表。三、及时了解学生调查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开展调查。四、指导学生统计调查结果,写调查报告或感受。活动实施效果:同学们
7、对这个活动兴趣十足,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看书、上网、到书店和图书馆查阅资料、请教家中老人等方式了解了许多有关压岁钱的信息,并及时记录在自己的活动记录本中,利用双休日办手抄报展示等。在交流之后,小组长将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汇集成一本小册子。为了提高调查效率,同学们反复修改调查表;调查中,学生三人一组,事先与各班老师协商,利用早上、中午或大课间的时间,对四年级 6 个班进行了书面调查,落落大方、有条不紊的调查过程着实让老师们折服。调查后,小组长又带领大家统计调果结果,写出了三份调查小报告。 (附后)教师活动反思: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及 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最大潜能,使我
8、深深地领悟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来源于学生的兴趣”这一活动宗旨。兴趣使然,第二阶段,学生在完成活动方案和小组活动计划之后,主动利用课余时间结伴到书店、图书馆查阅资料,与家长合作上网查找资料,利用双休日办手抄报。小组长俨然就是小老师,在带领导小组成员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分工合作时想得是那样的细。他们既想到了自己家中有无电脑,又想到了他们家庭住址是否相近,结伴活动是否方便;还想到了成果展示时各自的优势等,真可谓想得周到!可见,学生是多么用心在做这件事情。第三阶段的调查,各小组长简直让我感到了“被动” 。他们一次次询问自己的调查表是否合理,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修改完善。调查更是“自主” 。调查表一完成,
9、便迫不及待地与各班老师协商,利用早上、中午课前十分钟、大课间时间对四年级 6 个班展开了调查,根本不用我参与。有时为了对照一个数据,他们竟反复调查两三次,可谓认真负责!为压岁钱管理支招,更让我们不能小瞧了他们:赵子斐说:“压岁钱是给我们的,他的支配权就应该属于我们。但我们很多的同学自我控制力差,我们可以把压岁钱交给家长管理,但爸爸妈妈要用应该与我们商量。 ”林峻卫说:“我们可以把压岁钱买成基金或以我们的名义存入银行,作为我们的教育经费。 ”同学们比较赞成:把数额较大的钱存入银行,作为教育费用;少数自己保管,平日里可以用来买学习用品等,花的时候与家长打个招呼,不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也有部分同学认为
10、:压岁钱因为有了家长的关系自己才有,多是交换,钱理应由家长管理,自己还小,不想管。有个别同学认为“压岁钱是给自己的,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在讨论中已明白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压岁钱的调查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人民生活的提高,学会了合理理财,知道了不应乱花钱,更让学生对家长多了份理解,有了份孝心。篇二:爷爷的压岁钱 教学设计反思评析-Microsoft-Word- 文档 爷爷的压岁钱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爷爷语言的读、悟,感受爷爷对后辈的关爱和寄予的深切希望;密切联系生活,体会祖孙之间真挚的亲情,培养学生珍重亲情、珍惜生活、珍爱人生的美好品德。3、在阅
11、读中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领悟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真实情感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爷爷所说的话语的深刻含义,从爷爷的话语中感受爷爷对我的关爱和深切希望,体会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叙述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唤醒生活 亲近“压岁钱”1、春节的时候,长辈们都要给我们压岁钱(板书:压岁钱) ,这是为什么呢?2、师生交流搜集到的压岁钱的来历。3、当我们分到压岁钱的时候,一定都很高兴。你能说说印象最深刻的那次吗?(学生自由说。 )4、有这样一位爷爷,他给孙子们压岁钱的方式与众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
12、文爷爷的压岁钱 。 (补充板书)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2、指名读文,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3、认读生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特别注意“攒” 、 “坷”字的读音。4、以开火车形式读文,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流利。三、走进文本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写了几次给我压岁钱,每次有什么不同?2、了解课文大意,交流回答。随机板书。3、借助板书理清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并简单说说爷爷给我压岁钱的情景。三、精读课文 质疑压岁钱1、默读课文,填写下表2、学生先自学,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讨论。重点交流,点拨:(1).六岁时的我对压
13、岁钱有着怎样的渴盼?爷爷为什么要把压岁钱藏到鸡下蛋的草窝里?(抓住“焦急的目光 ”、 “翻” 、 “摸”等关键的描写我神情和动作的词体会我对压岁钱的渴盼,并能感情朗读。爷爷之所以把压岁钱放在草窝里,是想让孩子明白:家里的日常生活能够维系,有老母鸡的功劳,要懂得感恩。 )(2).十岁时,爷爷为什么要把压岁钱埋到菜园里,他想让孩子明白什么?在我找钱时,爷爷一直在默默关注我,他在关注什么?重点体会爷爷的话。(清贫的生活教会了爷爷很多东西,爷爷要教给我的是一个道理想得到就必须付出劳动。 )(3).十二岁时,我已经懂事了,不再向爷爷要压岁钱了,可爷爷依然给我预备了,他还放在了我的衣袋里,这又是为什么?你
14、能读懂爷爷的话吗?(自己的那片天空要靠自己去撑,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四、回读文本 深化“压岁钱”1、爷爷用他最朴实的方法,寄托着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十多年过去了,至今,我都久久难忘。 (学生再读爷爷的话)2、这一句温暖人心的话,无不倾注着爷爷对我的爱。那么,爷爷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这就是爷爷的良苦用心)3、小结:这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爷爷借助压岁钱寄托的良苦用心。他用自己特别的方式想自己的孙子诠释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用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来启迪他的孙子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板书设计:1 爷爷的压岁钱爷 总起:回忆爷爷给 “我”压岁钱爷 7 岁时鸡窝里的 压 分述 10 岁时菜园里良苦用
15、心岁殷切希望钱 12 岁时衣袋里总结“ 我”的感悟爷爷的压岁钱 反思在本节课中,我运用“生活导引,激疑研读,互动生成,积累内化”的方法行之于“读” ,导之于“悟” 。力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爷爷三次给“我”压岁钱的不同用意,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比较设疑,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细读文本阶段,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继而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借助文章描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引导学生读懂爷爷“想说又未说的话” 。 “我”咀嚼回味爷爷的良苦用心是“我”成长与成熟的基础。本课中的“压岁钱 ”对学生来讲并不
16、陌生,教学时我从学生生活经验导入,拉近了学生与本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教学能够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由于本文较长,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取舍,将爷爷给“我”压岁钱的情景部分简化处理,学生读懂即可,将重点放在了爷爷给“我”压岁钱时所说的话上,体会爷爷的良苦用心,使学生从爷爷的话语中感受他对“我”的关爱和深切希望。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我在指导学生挖掘压岁钱中蕴含着的良苦用心时,如果能联系实际,让学生回忆自己得到压岁钱时,长辈对你说了什么,然后再细细地体会他们给压岁钱的深刻用意,这样既能深化文章主题,又能使学生感受到长辈对他们的爱。猜你感兴趣:压岁钱怎么花教案反思(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