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台、墩身工程考试试题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1、承台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基坑。承台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放样,划出承台边界,用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承台底标高约 后,人工清理四周及基底,并找平。2、基坑顶有动载时,动载距坑顶边缘应大于 。3、桩检宜在成桩 14 天后进行且桩身砼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4、钢筋运至现场之后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面,而要用枕木垫起离开地面 ,避免污染钢筋和引起钢筋锈蚀。5、 承台、墩身钢筋运至现场之后,施工现场质检人员、监理人员应检查钢筋 以及接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不合格的半成品钢筋应退回钢筋加工场而不得使用。6、承台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允许误差为 。7
2、、承台钢筋保护层厚度30 mm 允许偏差为 ,钢筋保护层厚度30 mm 允许偏差为 05mm。8、综合接地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 L 型钢筋进行焊接,各类焊接必须饱满,双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 ;单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 ;焊缝厚度不小于 4mm。9、综合贯通地线任意一点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混凝土从高处直接倾卸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 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铺助下落。11、墩身施工前,将承台顶面墩身范围内的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干净,修整连接钢筋,清除墩身钢筋上的水泥浆,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 75%,用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
3、 ,用风动机等机械凿毛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 。12、墩身钢筋接头必须分散布置,且同一截面上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不得大于截面总面积的 ,钢筋接头避免设在基顶以上 3m范围内。墩身保护层厚度为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前根据墩身尺寸加工墩身钢筋绑扎模具,采用 HRB40016 螺纹钢弯制而成。13、墩身主筋接长时,双面搭接焊连接焊缝长度不小于 的钢筋直径,单面搭接焊连接焊缝不小于 的钢筋直径。搭接焊连接焊缝要饱满,焊缝表面呈“鱼鳞状”,焊缝结束,敲除焊渣。14、墩身钢筋绑扎在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 ,分布钢筋间距允许偏差 2c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 1cm,弯起钢筋弯起点(加工偏差 2cm 包
4、括在内)允许偏差 3cm,保护层允许偏差 。钢筋外观不得出现烧伤、损伤、水泥浆及油渍等。15、墩身施工时搭设碗扣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碗扣架采用483.5mm。脚手架立杆均搭设在承台砼上,承台外部分下部铺设方木,底托搭设在方木上,保证脚手架基础稳定、牢固。脚手架必须设置纵向、横向扫地杆,扫地杆距离地面不大于 0.3 米。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底部以上不大于 处的立杆上。二、选择题:每题 2 分1、支架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应采用不少于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剪刀撑下端离地不得大于 30cm。A 1m 10cm B 0.9m 1
5、5cm C 1m 15cm D 0.9m 10cm2、脚手板的铺设采用 5cm 厚的木板在向水平杆上搭接满铺,并与脚手架连接牢固。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大于 ,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小于 ,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不大于 15cm,其板长两端必须与支承杆连接牢固。A 15cm 10cm B 20cm 15cm C 20cm 10cm D10cm 15cm3、在作业层的脚手板框架外侧立杆的 0.6m 和 处搭设两道护栏,并在护栏内侧安设密目网,另外在作业层的脚手板框架外侧设置高 的挡脚板。A 1.5m 15cm B 1.2m 18cm C 2m 10cm D 1m 18cm
6、4、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 时、14 时及 21 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 3 天低于 或最低气温低于 时,现场必须按照冬季施工方案的要求,全面落实冬季施工方案,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确保冬季施工工程质量。A 4 3 B 3 4 C 5 5 D 5 35、冬季施工期间,当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的 30%前,或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的 前,均不得受冻。C15 以下的混凝土,当其抗压强度未达到 5MPa 前,也不得受冻。浸水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 。A 40% 75% B 50% 8
7、5% C 40% 85% D 50% 75%6、接触网钢柱预留基础连接主要采用预埋地脚螺栓的方式,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预埋,要求螺栓之间必须准确定位,纵、横向施工误差不大于 。桥钢柱预埋螺栓顺线路方向中心应与线路中心平行,垂直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两个方向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3。螺栓应呈竖直状态,螺栓埋深允许偏差 ,预埋好的基础螺栓外露部分均要求涂油防腐并用塑料套包裹并绑扎。A1mm +30mm B2mm +30mm C 2mm +20mm D3mm +20mm 7、墩台模板相邻模板错台允许偏差 ,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3mm,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允许偏差 。A 1mm 5mm B 2m
8、m 4mm C 2mm 5mm D 1mm 2mm 8、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允许偏差 2mm,墩台支撑垫石顶面高程允许偏差 。A 0mm 5mm B 2mm 4mm C 1mm 5mm D 0mm -5mm 9、混凝土的浇筑环境温度昼夜平均不低于 5或最低温度不低于-3。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 ,冬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 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 。新浇筑混凝土入模温度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温差不得大于 15。A 25 3 B 30 5 C 35 5 D 30 310、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 。采用 50mm 插入式振捣器振
9、捣,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板。振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 2/33/4 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插动,减少混凝土内部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 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 ,与侧模保持 1020cm 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A 50 cm 30cm B 40cm 40cm C 30cm 40cm D30cm 50cm11、为减少色差,保证外观,除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坍落度等指标外,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采用同厂、同强度等级、 。 A 同炉号水泥及同批骨料 B 同车水泥及同批骨料 C 同批水泥及同车骨料 D 同批水泥及同批骨
10、料 12、当浇筑后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且其表面棱角不会因为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墩身模板,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温度下降过快而开裂。当芯部混凝土与表面混凝土温度差、表面混凝土温度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 ,大风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应拆模,拆除模板时,不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A 2.5MPa 20 B 3MPa 20 C 2.5MPa 25 D 3MPa 1513、混凝土养护期间,通过原先模板对拉孔用温度计测量芯部温度,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温差不得超过 度,当环境温度低于 度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拆模后可能与流水接触时,养护时间较
11、不保温养护最低期限至少延长至 14d,且混凝土的强度应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 75%以上。A 10 度 5 度 B 20 度 10 度 C 15 度 5 度 D 20 度 5 度14、桩基检测方法有: ,两种检桩方法的准备工作有所不同。A 低应变反射波法和静载试验 B 低应变反射波法和声波透射法C 静载试验和声波透射法 D 大应变反射波法和小应变反射波法15、混凝土保护层里显现出的钢筋隐形,主要是显出一道道箍筋形影。显隐出混凝土颜色浅淡,下部比上部明显;高墩比低墩明显;净保护层薄、混凝土表面有钢筋显隐,外观现象:当墩身混凝土拆模后,砼的比厚的明显。主要原因是: A、钢筋骨架未整体竖直或有局部变形;
12、B、箍筋净保护层厚度不足,如当缠绕主筋的箍筋绕的不紧;C、模板顶端高出钢筋,钢筋骨架顶端未伸出模板,难于固定;D、浇筑混凝土的卸料斗、串筒或导管安装,其全部或部分支附在模板上未分开;E、墩身的钢筋骨架自由度大,当振捣人员上下或浇筑作业碰撞钢筋时,致使钢筋笼骨架振动摇晃,被振动的塑性混凝土受挤压而溢出砂浆并附着在箍筋面上,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匀密性不良。三、问答题:每题 10 分1、脚手架重点检查内容及验收程序各是什么?2、为了保证墩身混凝土质量,施工时要做到哪些条件?3、分析墩身混凝土外表气泡多且密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采取预防措施?4、墩身混凝土在模板节段拼装处上下(横向)合缝不平整、错台,呈抱箍状缝痕或深浅色差;模板竖向合缝处不平整、错台,有砂线、砂斑或深浅色差。分析产生的原因?采取哪些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