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广局年度文化工作总结今年,佛山文化建设工作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结合我市岭南文化名城建设和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以改善市民文化福利为核心,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为重心,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在整合提升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主要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整合提升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助推城市转型升级。1、积极开展佛山陶艺文化提升行动。为大力推动文化与产业的融合,提升佛山陶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价值,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初开始实施佛山陶艺文化提升行动计划。6 月份在杭州举办名为
2、“石湾陶 甲天下”的陶艺精品展;8 月下旬,在北京成功举办佛山陶艺文化系列活动,10 月份举办 2013 中国(佛山)陶瓷艺术节。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佛山陶艺文化提升的配套工作。如制定提升佛山陶艺文化实施意见并由市政府印发,编印了陶艺大师宣传画册,开展陶艺研究课题征集活动等。2、大力推进佛山祖庙文化景观提升工程。召开佛山祖庙古建修复和景观提升工作座谈会,听取了有关专家及市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市图书馆现址大楼改造、孔庙片区景观提升工程已形成最终设计方案,并已上报省文物局,同时开展孔庙片区景观提升工程施工图设计与施工立项前期工作;崇正社学考古勘察工作基本结束,准备进行全面考古发掘。3、有效推
3、进非遗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研究工作。公布了佛山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 9 项)及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 29 人) 。截至目前,佛山市共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9 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11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保护机制。与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佛山历史名人、品牌文化、文化建设历程等课题研究工作,出版佛山文化三卷丛书。4、稳步推进博物馆设施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南海博物馆新馆、顺德博物馆新馆于今年底正式对外开放;积极推动民办博物馆发展。高明区古椰贝丘遗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保单位简氏别
4、墅保护规划获得批准公布;加紧完善东华里古建筑群、康有为故居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规划;编制中山公园牌坊、佛山精武体育会会址等市级文保单位保护规划;完成简氏别墅、泰和当铺、居仁里土府的竣工验收;开展了全市文物系统安全大检查工作。5、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市府办印发的佛山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指导下,我市及各区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编制了普查工作方案及相关制度。现全市已组建普查队伍,共有普查员 51 人;参与省级培训班人员共 2 班次22 人,市博物馆等主要普查单位也已组织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市、区已落实普查经费累计93 万元;向全市国有单位开展了文物收藏情况调查工作
5、。(二)继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加大文化惠民力度。1、精心策划统筹重大节日文化活动,营造幸福和谐氛围。元旦、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协调全市文化部门举办多场文化娱乐活动。以春节为例,市级层面举办共计 69场各类文化活动,各区共计 380 余场各类文体活动。文化活动还深入社区、深入企业、深入工业园。如市文化馆在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厂区举办的“2013 新春艺享同乐会”,吸引了数千企业员工参加。依托民俗节庆传统,成功举办 2013 佛山秋色欢乐节。今年共 68 个方阵,近 2000 名演职人员参与秋色巡游,3 天共吸引超过 60 万人次观看,均创近年新高,受到了民俗专家、市民、外来嘉宾等各界人士
6、的一致好评。2、重点打造“魅力佛山 四季情韵”艺术惠民工程。 (1)助力 “产城人融合”战略,填补工业园区文化生活空白。呼应我市众多工业园区员工强烈的文化需求,整合市级各公共文化机构资源,重点将励志演讲、流动图书、文艺晚会、话剧以及精品剧目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服务送到全市各工业园区。 (2)着力引进高雅艺术。着力打造“魅力佛山四季情韵” 艺术惠民工程之戏剧季,借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巡演的契机,在 4 月-6 月集中引进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大型优秀戏剧戏曲共 11 部,并获文化部颁发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组织工作奖;此外,还组织举办了中国皇家历代书画珍品艺术展等免费展览,吸引大量
7、市民前往参观。 (3)打造“梦想舞台”、 “光影心潮”等惠民服务品牌。市文化馆充分发挥阵地服务功能,以“梦想舞台”等公益服务项目为依托,完善了场地预约使用制度,大大提高了场馆使用效率和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市图书馆、艺术创作院合作推出“光影心潮”电影公益讲座,每月一场,至今已举办 10 场。春节期间,由佛山粤剧传习所演出的李清照新传等三场精品粤剧,通过政府补贴,让市民以实惠票价欣赏到精彩的粤剧“大戏”。 (4)扩大“ 寻梦佛山 ”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化艺术夏令营受益面。今年夏令营于7 月举办,分为艺术、阅读、文学等 7 大分营,在五区开设 13 个营地。共招收营员 1030名,直接受益人数大为增加。
8、3、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步伐。 (1)开展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和农村(社区)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提升工程重点扶持工业园区书屋建设,开展流动图书车进工业园区惠民活动。公益电影截至 12 月底共放映 6186 场,完成全年任务的 136.74%,观众共计134.79 万人次。 (2)积极推送流动服务,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市文化馆全年向工业园区、戒毒所、残疾人工疗站等基层或偏远地区推送“开心广场百姓舞台” 流动演出 10 场,群众精品文艺演出 4 场,流动画展 8 场,流动讲座 5 场,观众人次达 1.5 万人。市图书馆“南风讲坛六走进”系列流动讲座开讲十余场。汽车图书馆年内行程近万公里,
9、分别为企业、社区、医院、学校等共 24 个固定服务点和 18 个流动服务点上门服务共 219 次,新开通6238 人身份证借阅书刊功能和一卡通借阅证,借还图书 56130 册, “知识送到家门口”的服务理念和做法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3)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推动全民阅读。今年春夏季先后策划开展了“崇文佛山阅读春天”读书活动、 “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系列宣传活动等,着力培育全民阅读习惯与兴趣。4 月,电视图书馆上线服务,把优秀数字资源传播到千家万户,全年共上传资源总量 13580 分钟。积极推进智能图书馆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9 家智能图书馆。区域内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平台正式上线,市民可使用数
10、据库种类多达30 个,自建特色数据库 19 个。目前佛山市联合图书馆成员馆已发展到 49 家,总办证量近37 万个,持证率将近 8%,其中今年办证量为 9.5 万个。联合图书馆总流通量约 803 万册次,其中今年流通量为 236 多万册次,同比增长 22%。 (4) 关爱特殊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市文化馆将残疾人群体、戒毒、服刑人员群体、老年人群体,外来工群体等作为流动服务的主要对象,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文化民生。市图书馆不断丰富“蜂蜂故事会”、少年儿童阅读成长计划、剪纸培训、暑期数字阅读等少儿活动,深受小读者和家长好评,佛山市图书馆的绘本剧喜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全国少年儿童经典读物情景剧大赛”多项
11、大奖。继续推进“阅读温暖”佛山视障读者关爱行动项目,共举办 35 场活动,获佛山公益慈善团体“红玫瑰奖”及佛山首届公益慈善项目大赛“ 公益行动奖”。4、推进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速,组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考核。 (1)积极推进市图书馆新馆、佛山大剧院、市文化馆新馆建设。年初在市图书馆新馆举办“佛山市图书馆文化展览”,向市民进行展示性开放,成立新馆筹建办公室,按计划推进各专项的政府采购工作;调研确定了佛山大剧院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机构;9 月,市文化馆新馆土建工程正式施工。市博物馆新馆建设积极克服轨道振动等问题,正调整任务设计书,争取尽快动工建设。(2)以考核促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牵头组织
12、佛山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考核、参加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及第一次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的迎检工作。在本次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我市五区公共图书馆均保持了“一级图书馆”荣誉;在同期开展的广东省乡镇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南海区大沥镇图书馆、顺德区北滘镇图书馆、禅城区张槎街道图书馆、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图书馆、顺德区容桂街道图书馆、禅城区祖庙街道图书馆均荣获“一级图书馆”称号,南海区桂城街道图书馆荣获“二级图书馆”称号。(三)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城市文化形象。1、佛山粤剧德国巡演大放异彩。6 月,受文化部选派,佛山粤剧传习所赴德国巡演,三场演出均获得圆满成功,演员的精湛表演和
13、粤剧的艺术魅力跨越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震撼了前来观看的 2000 多名德国观众,广获当地媒体、名人好评,为中德文化交流续写又一段佳话。2、深入开展中非文化交流。年初,受文化部委托,选派佛山市精武体育会三名同志分赴毛里求斯、津巴布韦举办咏春、洪拳培训班,传播中华武术精神,出色完成了交流任务,获文化部发函表扬。3、推动粤港澳文化交流。春节及中秋期间,佛山粤剧传习所在香港公演李清照新传 、金石牡丹亭等全新精品粤剧,演出场场爆满,受到了港澳观众的热烈欢迎;举办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建馆十五周年系列活动,邀请了来自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及美、澳的 100 多位书画名家参与,三天展期,共吸引了数万人
14、次群众入场观看;选派剪纸艺术家饶宝莲赴港参加 2013 元宵彩灯会现场表演活动;组织广佛澳三地戏剧团体合作举办戏剧交流活动。4、依托第二届南方国际文学周,加强城市形象宣传推广。8 月份,协助南方报业集团,举办 2013 南国书香节佛山分会场活动第二届南方国际文学周,活动邀请了莫言、白岩松、贾樟柯等众多知名人士来我市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举办了多场名家讲座,社会反响热烈,提升了佛山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影响力,为广大市民和读者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四)服务与监管两手齐抓,助力文化市场与产业发展。1、开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巡检工作,加强园区管理。对佛山市民间艺术社、广东中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两家国家
15、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进行了巡查,向企业通报了巡检结果和整改建议;草拟了佛山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提出申报、认定、管理、考核的明确要求。2、举办第三届“佛山市工艺美术创新市长奖”。本届“ 市长奖 ”共收到参赛作品 364 件(套),最终佛山雕塑家宋敏以陶艺作品大自在夺得金奖,是“市长奖”设立以来首位金奖得主。以“市长奖” 为契机,策划“ 佛山青年艺术家发现计划” 项目,支持佛山新一代青年艺术家的发展。3、积极探索版权兴业模式。以完成区级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为突破,带动企业软件正版化,推动企业利用二维码新技术维权,建立并逐步完善企业的软件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民间组
16、织的力量,与佛山市版权保护协会签订构建版权纠纷行政调解协作机制协议,完善版权保护服务体系;利用电台、报纸、微博、微信等传统及新兴媒体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4、加强新闻出版全行业监管,确保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审读和舆情监管力度,对新闻时政类、综合文化类等报刊进行重点审读,加强对出版单位的监管;开展规范清理报刊出版单位专项行动,对报刊出版单位和市外媒体驻佛山记者站加强管理;组织“两会”、 “全会”期间专项监管行动等专项检查;部署落实“净网”、 “剑网”行动,加大网络侵权盗版的专项治理力度;及时对涉嫌非法出版物进行鉴定,今年共受理鉴定各类非法出版物 372 份。5、结合创文、平安创建等重要活动做好
17、安全生产和文化市场的监管工作,维护良好市场环境。圆满完成元旦、春节、 “两会”、 “五一”、 “国庆”、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保障期和敏感日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任务,实现了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网吧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治和宣传教育工作,全市(不含顺德区)384 间网吧、324 间游戏游艺场所、253 间歌舞娱乐场所、47 间影剧(电影)院、5 个公共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实现 100%受检。起草了佛山市未成年人绿色上网场所建设管理方案 ,并由市府办正式印发。今年全市文化市场总体保持平安、稳定、有序发展的态势,无发生重大事件、无发生突发事故。截至 12 月底,今年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
18、共出动执法人员 8486 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市场 3720 家次,捣毁出版物批销窝点 3 个,清理无证照经营店档 139 个,收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非法出版物共 35.5 万张(册、盒) ,查处各类文化市场违法案件 70 宗,警告违规经营单位 373 家,处罚金额 13.4 万元,吊销许可证 8 家。二、工作亮点(一)积极策划实施陶艺文化提升系列活动,擦亮佛山城市“名片”。作为佛山陶艺文化提升行动中的重点活动,我局联合相关单位于 8 月 22 日-9 月 1 日在北京举办了佛山陶艺文化系列活动。活动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佛山陶艺展、石湾陶艺学术报告会和佛山当代艺术陶瓷专场拍卖会。三项活动相互配合、
19、环环相扣。陶艺展是石湾陶艺首次在国家博物馆的集体亮相,展出从明清到现代的 345 件石湾陶艺精品,佛山 13 位国家级大师也到场助阵,吸引众多业内专家和观众前来观展,打响了“佛山陶艺”品牌。学术报告会邀集了行内顶尖专家学者及部分国家级陶艺大师,就石湾陶艺的历史源流、艺术价值、艺术风格、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进行探讨, 深入挖掘石湾陶艺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石湾陶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拍卖会集纳了国家级和省级陶艺大师的代表作共 78 件,上拍作品之优良为历年佛山陶艺拍卖会所罕见;整场拍卖成交总额达 1272.5 万元,成交率为 64%;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廖洪标的 2 件原作拍品,分别以 360
20、 万元、350 万元拍出,为当代石湾陶艺的价值树立新标杆。10 月 18-21 日,2013 中国(佛山)陶瓷艺术节在禅城区举行,安排了包括会展、学术交流、玩陶、狂欢等在内的九场主题活动,将品牌立项、产业升级、城市升级三者有机结合,是继佛山陶艺进京之后的又一陶艺文化盛事。(二)加大对异地务工人群和工业园区的文化服务力度,助推“产、城、人”融合。1、2013“寻梦佛山” 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化艺术夏令营。连续第五年举办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化艺术夏令营,与往届活动相比,本届夏令营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创新了活动形式,除艺术分营和阅读分营外,增设文学、文博、戏剧曲艺、创意、新闻写作 5 个分营,活动内容更
21、加丰富完善;二是扩大了活动规模,新增了佛山日报社、市祖庙博物馆、市艺术创作院、佛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单位参与承办,共招收营员 1030 名,直接受益人数大为增加。此外,还带动了多家社会机构和企业举办类似活动,共同关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自20*年至今五届夏令营活动累计共有 2403 名异地务工子女享受到此项惠民举措。今年 3 月,该活动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省级“特色文化品牌”称号;10 月底,更喜获文化部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项目类) 。2、丰富工业园区文化生活,为异地务工人员送上文化大餐。为配合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城、人”融合发展战略,填补工业园区文化生活空白,我局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送至
22、广大工业园区。一是“作家走基层”系列励志演讲活动。该活动由市艺术创作院承办,全年共举办 6 期,6 名主讲人都是从工厂一线成长起来、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己梦想的作家,以自身经历激励产业工人。该活动在青年员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增强了佛山对异地务工人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文化艺术园区行系列演出活动。为使工人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送出“新意”,吸引更多的 80 后、90 后工人参与,将文艺演出内容充实为综合性文艺晚会和小剧场话剧两种形式,并侧重于较偏远的工业园区。综合性晚会受到园区工人的普遍欢迎,小剧场话剧则满足了年轻一代对高雅艺术的需求,全年共向各区推送了 6 场演出。三是加快
23、工业园区书屋建设。建成园区书屋 20 家,并在各区开展了 4 场岭南流动图书车进园区惠民活动,吸引了近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丰富了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三) “梦想舞台” 助市民实现“ 文艺梦”。今年以来,市文化馆在“梦想舞台”公益性群众艺术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加强了场地预约免费服务和宣传力度,让有艺术才华的表演者登台圆艺术表演梦想,让文艺爱好者免费观看文艺演出,引来市内文艺爱好者争相预约使用场地。实现了场馆全年使用 630 场次、月均使用 52 场次、全年进馆 5 万余人次、服务质量零投诉的高效优质服务。 “梦想舞台”项目20*年推出至今,累计组织音乐、舞蹈、诗歌朗诵、话剧表演、粤剧交流、专题演出等活动 100 余场,已逐渐打造成市民展示自我、休闲娱乐、享受艺术、品味文化的“圆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