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镇年度重点工作总结2015 年是 “十二五” 收官之年,也是谋划 “十三五”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以文化产业发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秸秆禁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依法治镇等工作为重点,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镇社会和经济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2015 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13 亿元,同比增长 17.1%,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 3.1 亿元,同比增长 18.7%;财政达到 2000 万元,同比增长 4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7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046 元,同比增长 13%;完成招商 3.1 亿元。投资 1.1 亿元
2、,年产 1000 万套木制生态画框项目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明年可竣工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家,分别为 XX 市同创玩具有限公司和 XX 市嘉美乐礼品有限公司。一、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背景下,我镇依托文化产业园,努力推动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园内两家龙头企业双丰文化用品公司、嘉丰美术用品公司运转良好, 2015 年新增文化企业 3 家,文化产业预估纳税超过 900 万元,同比增长 50%,占全镇财政收入的四成以上,已成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今年 3 月,嘉丰美术用品有限公司与无锡画鸿美术用品公司达成共识,投资 1.1 亿元,在文化产业园征地 64 亩,新上年产 10
3、00 万套木制生态画框等传统工艺美术系列产品项目,截止目前 64 亩土地已全部平整到位,一栋 4500的厂房基础已完成,下水道等配套基础设施也正在加紧施工,预计 2016 年全面建成投产。二、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依托“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项目、库区移民项目和上级专项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投资 109 万元,完成当家塘扩挖 89 面(其中万方以上 31 面,0.5-1 万方 8 面,0.5 万方以下 50 面)和 7.5 公里河沟渠清淤工程。投资 86 万元完成 5 座小型泵站改造,修复水毁工程 8 处。投入 26 万元完成施庄村范庄-丰收水库水泥路建设;投入 11 万元完成川桥村
4、罗塘小区水泥路工程;投入 18 万元完成鲍桥村“村村通”道路延伸项目;投入 9 万元完成至四合、冶山、长兴、东旺等村村通道路路肩修复维护工程。鲍桥村全面完成高压线路电网改造工程。投入 240 万元完成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1、社会救助工作全面落实。2015 年完成危房改造三批次,共 167 户,截止目前第一批次 52 户已竣工并通过上级验收,发放补贴 49.4 万元;发放残疾人生活救助 36 万元,重度残疾人轮椅 5 辆;义务兵优待金 18.2 万元。发放冬令、春荒救灾款 7.5 万元。全面启动城乡低保专项整治工作,清退 99 户 157 人,新增低保 71 户 1
5、71 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续)保任务,完成率达 105.26%;发放养老金 3714 人,发放率100%。2、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各项工作要求,2015年共用工 4000 余人次,机械 400 余台次对集镇和各村全面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同 XX 市中南保洁有限公司签订保洁承包协议,落实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目前已形成户有分类、组有收集、村有暂存、镇有转运、市有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卫生保洁实现全覆盖。通过整治活动的开展,镇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3、秸秆禁烧工作圆满完成。为抓好午、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我镇通过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张贴
6、宣传标语、禁烧宣传车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让群众认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综合利用的价值;制定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和奖惩办法 ,对零火点的村、村民组给予奖励;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按照“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的要求,开展网格化巡查监管,全面未发生一起露天焚烧秸秆事件,圆满完成目标任务。4、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土地确权工作: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要求,全面完成 189 个村民组的登记、签字、界址指认工作。文化工作:依托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开展春节民俗表演、广场舞比赛、农业科普讲座等文化活动,文化广场坚持每天免费开展,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安全生产工作:全年组织企业
7、安全生产检查 12 次,发出整改通知书 90 份,杜绝安全隐患 130 次,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规划工作:完成集镇控制性强制规划修编和总计规划修编。综治信访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接待群众来访 46 人次,上级交办 5 件次,上级转交 XX 市长热线53 条、网络舆情 28 条,均已妥善办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国土资源保护、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协调发展。四、加强自身建设,构建法治廉洁阳光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完善并执行机关人员学习制度、考勤值班制度、住夜值班制度;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以践行“三严三
8、实”活动为契机,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提升机关效能;开展廉洁自律、理性节约、反对浪费活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消费”。按照市政府信息公开提升月活动要求,对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内容涉及五保、低保、医保、危房改造、 “三公经费” 等群众关心的信息。积极推行阳光村务和“三资”管理工作,强调重要事项信息及时公开,强化目标管理,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增强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2011 年以来,我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和困难,主要有:1、工业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招商引资工作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少;2、集镇规模小,功能不够完善,集
9、镇管理水平仍需提高;3、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受到一定影响;4、机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仍有待提升。我镇将针对以上问题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2011 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下,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建设“文化、生态、法治、幸福”为目标,以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基础设施完善、 “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为重点,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较好的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2015 年预计工业总产值突破 13 亿元, “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 35.1%;
10、财政收入达到 2000万元,年均增长 23.5%;农民人均纯收入 14046 元,年均增长 16.6%;“十二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4.7 亿元,招商引资 13.1 亿元。一、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工业园区建成以来,我镇立足产业发展特点,突出产业集聚效应,依托产业园已有企业优势,结合我镇是全国农村文化中心发源地,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发展这一重点,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编制镇文化产业园建设规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几年的努力,园内两家龙头企业,双丰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嘉丰美术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目前已形成集画板、画架、美术
11、颜料生产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园,产品以出口为主,远销售德国、日本、澳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纳税金额及占财政收入比例逐年上升,已成为我镇经济的重要支柱。2013 年我镇被授予“安徽省文化产业集群专业镇”称号,2014 年文化产业园被评为 XX 市市级文化产业园,双丰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分别被安徽省、XX 市评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二、农业基础持续改善,农村改革走向深入2011 年以来,依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库区移民和上级专项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共修建水泥路 15.2 公里,完成道路培土养护复修 87 公里,完成集镇路面黑色化改造 8.4 公里。扩挖当家塘 4
12、64 面,清淤沟渠 24 条,完成渠道衬砌5300 米,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2 处,泵站更新改造 9 座,修建便民桥 1 座。完成鲍桥村、川桥村高压线路电网改造工程,这些项目的建成有效提升了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上级关于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镇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广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截止 2015 年,我镇共有种粮大户 51 户,比 2010 年增加 25 户;承包面积达 19212 亩,比 2010 年增加 14361 亩
13、。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民生保障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弱势群体救助工作不断完善,2011 年以来,我镇共完成危房改造 408 户,发放补贴资金 294.6 万元;发放农村五保补助 85.7 万元;发放残疾人救助金 123 万元;春荒、冬令救灾款 30.95 万元。二是劳动保障工作扎实有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率、社会保障卡办理、小额人身意外保险等工作常年位居全市前列。三是新农合宣传成效显著,新农合每年参保率均达到 100%。文化事业持续繁荣。镇是全国农村文化中心发源地,为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不断促进我镇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2 年我镇按照乡镇一级综合文化站标准建设了 6
14、25 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站内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乒乓球室等文体设施完善,投资 190 万元新建占地 14.8 亩的农民文化广场,为群众健身、娱乐、休闲提供良好环境。在筑牢阵地的同时,我镇积极组织各类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美好乡村”建设蓬勃开展。由南京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了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向阳社区专项规划和安徽农业工程设计院设计产业发展规划。投入 700 余万元,完成 70 亩环村林、5600农民休闲广场和 6500小游园、180公共服务中心、日处理 100 吨污水处理设施、100 多盏 led 路灯安装、绿化提升、墙体立面改造、111 米文化墙和 90 米文化长廊建
15、设、下水道清理和道路延伸等项目建设,新建和修缮公厕各一座。组建美好乡村专业保洁队伍,落实长效保洁措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显著。深入贯彻落实“三线三边”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各项要求,整治期间动用机械 600 余台次,用工 7000 余人次对道路沿线乱堆乱放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杂草进行全面清理。新建垃圾中转站 1 座、垃圾池 15 个、垃圾房 5 座,新购垃圾车 1 辆,新购垃圾桶 500 余个摆放在各村主干道,不断完善环卫设施,并对重要路段进行亮化、绿化、美化。同 XX 市中南保洁有限公司签订保洁承包协议,落实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通过整治活动的开展,镇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其他社会事业协
16、调发展。圆满完成秸秆禁烧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完成森林增长工程造林任务,2011 年来累计造林 8222 亩,流转土地 4800 亩;教育工作成绩显著,中学中考升学率常年稳居全市农村中学第一,中小学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提升,结合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完成 7 个村级卫生室建设,医德医风、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完成集镇控制性强制规划修编和总计规划修编;武装、共青团、妇联等工作有了明显进步。四、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发展环境和谐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我镇不断健全“村为主”工作机制,完善考评办法,加大考核力度,计生环境进一步净化,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开展生育文明
17、创建,落实计生奖扶政策,2011 年以来,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 99.3 万元,双女户结扎补助 14 万元、放弃二孩补助 7.4 万元; 发放计生奖特扶资金资金 124.1 万元;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推进诚信计生工作,2552 名流动人口已全部登记并纳入管理,7 个村(居)均达到诚信计生创建标准,2014 年被 XX 市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效。我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每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每月定期组织工业指导站、派出所、安全生产办公室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每逢重大节日、重要事件节点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2011 年以来,
18、我镇共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83 次,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材料 3 万余份,发出整改通知书 267 份,杜绝安全隐患 292 项。由于制度落实到位、措施扎实有效,我镇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2014 年被 XX 市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社会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扎实推进“两站、两中心”建设,不断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完善了镇信访工作制度 、 党政领导接待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机制。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适应群众信访渠道的多元化、多样化,我镇安排专人做好市长热线、网络舆情的反馈回复工作,充分利用“阳光信访”平台,不断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2011 年以来,我镇越级上访人数次数逐年下降,2
19、014 年以来未发生一起进京、赴省、去市上访,被评为 XX 市“ 无访乡镇 ”。五、制度机制日益完善,机关效能全面提升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 30 条、XX 市委市政府 26 条和市委市政府 23 条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活动,完善并执行机关人员学习制度、内务管理制度、考勤值班制度、住夜值夜制度;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推行依法行政;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提升机关效能;开展廉洁自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严格控制“三公消费”;积极推行政务公开、阳光村务和“三资”管理工作,强调重要事项信息及时公开和接受监督制度,强化目标管理,狠
20、抓工作落实,增强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1 年全镇的工农业总产值实现 3.47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1.51 亿元,农业总产值 1.96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6%、19% 和 8%,实现了 “十二五” 规划的开门红。农村人均纯收入 3900 元,同比增长 9.7%。2012 年,我镇实现国民经济总产值(gdp)5.5 亿元,同比增长 11.3%;国民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实现 2.2 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 1.7 亿元,服务业及其他产值实现 1.6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8%、10%、12%。农村人均纯收入 4200 元,同比增长 7.7%。2013 年,我镇实
21、现国民经济总产值(gdp) 6.00 亿元,同比增长 11.40 %;国民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实现 2.22 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 1.72 亿元,服务业及其他产值实现 1.61 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 4500 元,同比增长 7.14 %。2014 年,我镇实现国民经济总产值(gdp)6.51 亿元,同比增长 8.21%;国民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实现 2.45 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 1.95 亿元,服务业及其他产值实现 1.73 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 4852 元,同比增长 7.52%。2015 年,我镇实现国民经济总产值(gdp)7.1 亿元,同比增长 7.9%;国民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实现
22、 2.85 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 2.04 亿元,服务业及其他产值实现 1.83 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 5160 元,同比增长 7.22%。回顾“十二五” 期间,我镇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1、交通2011 年:完成了 20 公里的村道硬化工作,全镇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2012 年:共完成 3.5 公里的东谷山庄龙口的村道硬化工作,交通网路建设逐步从村村通转向组组通。2013 年:交通网路建设逐步从村村通转向组组通。全镇水泥路总长 80.9 公里,累计投入 1926 万元。2014 年:交通网路建设逐步从村村通转向组组通,新修通自然村道路 8.1 公里,
23、全镇水泥路总长 89 公里。2015 年:新修通自然村道路 14 条,新增里程 8 公里,全镇水泥路总长 135 公里。新建了中型桥梁一座(上利田二桥)和小型桥梁一座(盆形村竹园桥) 。2、水利2011 年:争取上级资金投入 240 余万元对莳园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2012 年: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2013 年:对所有山塘水库的坝面及溢洪道进行了清理。2014 年:配合县里处置好了东谷水库大坝出现的险情,及时处置了壶丘村冷水坑水库、盆形渠道、东谷青山塘水库发生的险情。2015 年:有效应对了 528 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协调东谷水电枢纽做好了溢洪道除险加固工作及时做好了东谷防洪堤加固、小
24、山塘加固、路口防汛堤测量、月塘和仄院水库溢洪道加固等项目建设。3、城建2011 年:编制了镇 2011 年至 2020 年的总体规划 ;确定了镇果蔬一条街的项目建设;投入 100 多万元对街道沿线的招待所进行改建和人行道进行改造;实施了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工程。2012 年:完成了 2.5 公里长的街道“白改黑”工程,成立了城管环卫大队。2013 年:901 林产品工业园、周庵移民新村、综合农贸市场、物流园的征地拆迁等重点项目工作已基本完成。2014 年:对城镇规划进行了整体修编。2015 年:通过了镇总体规划(2014-2030) 。4、产业2012 年:果业方面重点培植了金兰柚、
25、井冈蜜柚、洲里葡萄、东谷油桃、院塘枇杷和贡桔等水果产业,招商引资引进了闽赣花卉苗木有限公司。2013 年:全市井冈蜜柚评比中,我镇原产的金兰柚被评为井冈蜜柚之王。在有条件的村推广烤烟种植产业。培育全国最大的“陈山红心杉苗木基地一个,位于东谷村,面积达5000 亩。2014 年:引进全省第一条井冈蜜柚清洗包装生产线。2015 年:发挥“农旅结合”优势推广金兰柚品牌,打造万亩井冈蜜柚基地。5、新农村建设2011 年:太湖自然村获得全省“百佳”优美乡村。2012 年:以“休闲度假后花园”为核心,打造精品示范石溪新农村点。2013 年:石溪石灰窑精品点建设,打造 3000 亩连片井冈蜜柚基地。2014
26、 年:盆形村竹园点、东谷村罗家铺面点、新屋村姚家自建点以及枫塘村全村烟草点建设完成。2015 年:南园、南边两个新农村点已基本建成;石溪郊野公园品位提升,增开生态庄园一家。农村清洁工程全镇铺开。培育石溪万亩井冈蜜柚基地一个。6、民生2013 年:危房改造建房 50 户,维修加固 11 户,危房改造救助资金第一批已发放164686 万元。2014 年:在全镇开展了城乡低保分类提补提标、年审和城乡低保清理整治工作。2015 年: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 576 户,通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第一书记到村帮扶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实施产业扶贫,共帮扶贫困户84 户,完成脱贫任务
27、数 390 人。三、重要荣誉情况(省委、省政府重大荣誉)2011 年:2012 年:年度“森林十创”先进单位(石溪村)2013 年:省级共青团生态文明示范村(石溪村)2014 年:全省“双十佳” 乡村旅游点2015 年:江西省林业生态文化示范乡镇;江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石溪村) ;2015年度全国先进司法所(镇司法所)四、重大举措(重点思路、重要创新、重大改革)2011 年:生态立镇、产业强镇、开放兴镇、文化活镇、民生和镇。2012 年:休闲度假新农村、靓丽整洁新城镇、特色规模兴产业、强基固本兴党建。2013 年:提升产业、扩大城建、打造强镇。2014 年:生态美镇、产业强镇、宜居重镇。20
28、15 年:做旺集镇、做美乡村、做强产业。举办“乡村旅游年” 、 “机关建设年 ”两项系列活动,以“ 农旅融合”思路使得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培育万亩井冈蜜柚基地一个,成功举办石溪山地车骑行赛和柚子熟了庆丰收文艺汇演活动,推广了“金兰柚”品牌,营造了乡村旅游浓厚氛围,带动了全镇社会经济发展。五、主要工作经验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及时抓住政策机遇,勇于创新、紧跟时代需求和市场需要谋求发展。一是大力发展井冈蜜柚产业,通过策划“乡村旅游年”系列活动,推广“金兰柚”品牌,打造和培育了石溪万亩井冈蜜柚基地,积极发展“千村万户老乡”工程,推动农业专业合作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使我镇从
29、传统果业大镇向现代果业强镇迈进。二是积极利用好我镇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打造好石溪郊野公园,策 XX 县“一线一带”旅游发展思路,将石溪打造成为安福的后花园、武功山旅游线上的明珠。通过策划“山地自行车”骑行赛等系列活动,并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传播手段,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旅游氛围。三是科学合理进行集镇规划,全面推进农贸市场、周庵移民新村、龙湖小区、育才路、学府路、景园路等各项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卫星重镇。四是打牢基础,加强农村道路交通、桥梁建设,以及水利维修、建设等各项工程,提升新农村建设品质品位,全面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切实改善民生,各项惠民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到位。配齐配强村支两委,纯洁干部队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