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常识 CAI 初探-佚名-小学常识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以学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认知对象,它所包含的丰富有趣的自然、社会知识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自然、社会科学常识的奥秘。CAI 在常识教学中的应用,不但进一步拓展了学生认识自然和社会的途径,更进一步教会了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CAI 可以刺激学生大脑情感和思维部分的活动,使学生在体验现代科技的同时,情感也被激发,并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它的直观性使学生从枯燥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以快捷的方式去认知世界;它的变动性(如屏幕中变动的动画画面)又无时不在激励学生的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它的艺术性,不仅使学生在欣赏时与
2、制作者的情感达到交流,而且还启动了学生理解、尊重教师劳动等情感,促进了情商 EQ 的发展。因此,在小学常识课堂教学中,运用 CAI 手段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智慧,增长才干,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根据小学常识学科本身特点,结合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我们在小学常识多媒体辅助教学(CAI)中作了如下尝试。1、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经常感受到,一首歌曲、一段录像、一个问题,甚至教师的一个暗示,都会使儿童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成为学生积极去思维、去探索、去研究的动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最大因素。良好的情绪能促
3、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利用 CAI 创设与学生身心相溶的学习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年四季这一课中,利用多媒体声像画同步的特点,编辑了这样一段教学课件导入新课:随着优美的音乐声,屏幕上出现了如下动画场面:百花争艳的春天,蜜蜂正忙着采蜜;(画面淡出)炎热的夏天,人们在海滩边尽情地游泳;(画面淡入)秋季各种树木的叶子纷纷掉在地上,树上的果实累累,人们正忙着采摘;(画面淡入)漫漫白雪的冬天,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在欢快地堆雪人,打雪仗。由于画面把学生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观察到的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色全部展现出来,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解说词,以境怡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感性上的接
4、受性认识很快帮学生进入了情绪的最佳状态,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西双版纳这课,课件一开始就演奏了一段傣族民歌 ,创设了活泼、欢快的情境,然后播放了一段傣族人泼水节的热闹录像。浓郁的的少数民族情调,别致的节日风俗,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运用 CAI 比单纯的教师的解说更能提供具体表象,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步入学习的最佳状态。2、提供丰富形象,强化学生感性认识常识课教学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但书本上提供的具体事物形象并不丰富,还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且书本上的大都是一些手绘的插图,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也还有一定距离。而 CAI 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不足
5、,它能提供给学生大量丰富、直观、具体的形象,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直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与相应表象的联系。如教学植物的果实 时,我除了组织学生准备苹果、梨外,在制作课件时用数码相机摄取了大量的常见和非常见的植物果实,并从网上和各类多媒体图库中搜集了很多。如黄瓜、红枣、核桃、石榴、花生、柿子、葡萄、菱角、香蕉、桑葚、无花果、菠萝、草莓、罂粟等,按照干果和肉果分类集成在课件素材库中。这些都是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实物照片。做完书本上的实验后,我就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果实?”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时插入这些图片。学生对植物的果实认知比较少,更不要说一些不大常见的植物了,而通过这堂 CAI 常识教学活
6、动后,他们的知识面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活动本身就好象是在引导学生参观一个多彩的植物世界。当然,运用 CAI 提供感性知识要注意不能让它替代一切,一些实物图片、教具或学具仍是必需的,CAI 应着重体现提供一些平常手段所不能提供的,它只能是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延伸。3、突破教学疑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让教师难以说清楚,学生又难以明白的知识点,它们往往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如果我们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动画技术,就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或动态问题静止化,化难为易,取得最佳效果。如教学动物怎样运动 一课时,学生要研究用四条腿在地上行走的或奔
7、跑的动物腿的移动规律。由于动物四条腿的运动看起来很复杂,也很难用言语解说明白。于是我用 Authorware 和flash 制作了这样的课件:一条始终在走的狗,同时配有控制快慢的滚动条。教师通过操作滚动条让狗的走动慢下来,甚至静止,让学生可以清楚地看清四条腿的运动规律,非常形象直观。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左前右前,左后右后;然后播放一段录像,先是一只迅速奔跑的猎豹,接着录像镜头逐渐慢放,最后慢到一秒播放一帧,学生清楚地看到了猎豹奔跑时的腿的运动规律:右前、左前、右后、左后;或左前、右前、左后、右后。猎豹循环起落的四条腿,常常只有一条腿与地面接触,甚至四条腿一起离地。这段课件的运用,把日常生活中学
8、生不能观察仔细的场景展现地淋漓尽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又如教学热是怎样传递的 一课时,我既设计了让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一根平放的小铁条上用蜡烛粘着一排火柴棒,用酒精灯烧小铁条后,火柴棒依次掉落下来了,同时又用电脑演示了这个实验:当用酒精灯烧小铁条后后,小铁条从最先接触火焰的地方开始逐渐变红,并慢慢向后延伸,当火柴棒与铁条相粘的接点也变红后,蜡烛溶化,火柴棒就掉落下来。实验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动画突出了热的传导演示,实验加上动画的结合,学生很形象地理解了热在固体中的传导,教学疑难点也迎刃而解了。要注意的是,电脑动画演示在常识教学中并不能代替实验或实践性的操作,而是应用在一些常规媒体不能表现的领
9、域,如天体的运行、力的作用、有时空限制的内容和一些开放性知识等。4、运用人机交互,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人机交互是计算机智能化的突出表现。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产品的不断涌现,除了传统的人与人的交互外,人机交互、人与物的交互将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交互能力将成为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在设计 CAI教学时,要充分注意发展学生与外界事物的交互能力,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在这一个过程中吸收信息,处理信息。要兼顾到学生的主体性差异,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要提倡设计、运用学件(以学生自己使用为主的教学软件)进行常识教学;提倡实行多线程性的
10、教学,让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要求;提倡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尤其是上 Internet 进行网上学习。如在教学香港与澳门 时,设计了交互性的教学模式:课件首先展示两个动画按钮: 要求学生自由选择:你喜欢进入香港还是澳门?根据学生选择结果确立课堂研究的内容,进入“香港”或“澳门”中探究。同样,在具体研究“香港”或“澳门”时,又可把“回归历史” 、 “地理位置” 、 “气候特点” 、 “城市景观”、 “音乐欣赏”五个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兴趣进行选择,确立研究的内容。研究完一个内容后又及时返回,选择进入下一个内容继续学习。在具体研究某一内容时,教师并不预先设计好教学答案
11、,而完全根据学生的研究结果在课件上输入并显示出来。又如在教学植物的花 时,我设计了一个学件,并利用国产优秀木马程序“冰河”控制工作站,让每个学生在网络教室里自行学习(当然学习时每个学生还要准备几朵常见的花) 。学件一开始是一段动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然后出现主界面“植物的花” ,左侧是四个按钮,分别是“观察 1”“观察 2”“小博士当家” (即作业练习) 、 “网上学习” 。前面三个部分设计了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和练习内容,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进入其中,每个部分的设计都是自学型的,学件适当给提示。 “网上学习”只有当他们完成“小博士当家”的内容之后,才可以进入。它内嵌Web 链接,可以直接进入
12、 “点神通教育网百科知识/植物之家/植物的花”网站进行深入学习。http:/ CAI 教学要立足于在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研究科学常识和社会常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如教学动物怎样吃食物 时,课件展示了老虎、羊、老鼠、猪四种哺乳动物的口腔和牙齿的放大图。我问学生:看到这四种动物牙齿,你能发现它们的不同点和共同点吗?不同的牙齿有什么作用?你能从中推测这四种动物主要吃的食物和是怎么吃的吗?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动物牙齿,纷纷发表意见讨论不同长短、形状的牙齿的作用,并从中发现这四种动物的牙齿都有三类。之后课件出示了蝗虫头部的放大图。学生发现蝗虫完全不同于刚才研究的
13、四种动物,口部并没有牙齿。那它是怎么吃的呢?我要求学生根据蝗虫的头部特征去研究它吃食的方式。课件根据学生的要求把蝗虫的放大图旋转,并对细步进一步放大。学生仔细观察了蝗虫的每一个部分,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了靠它一对上颚切断食物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课件为学生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和推理空间,而教师也仅仅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学生不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研究结论,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到了研究的方法,掌握了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为他们今后改造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学常识课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其优势是明显的,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神奇多彩的世界凝聚于方寸之间,化枯燥静止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虽然它还存在着一定不足,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但只要我们正确掌握并运用 CAI手段,精心设计,科学安排,正确引导,就一定能创造出教学领域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