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及其他工作安排.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5431818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204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及其他工作安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及其他工作安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及其他工作安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及其他工作安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及其他工作安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目 录一、华北电力大学学位授予和 人才培 养学科授权一览表 3二、华北电力大学专业硕士 学位 授权一栏表 4三、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 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5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 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93、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研究 生培养方案 .134、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85、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3四、华北电力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72、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 究生培养方案 .32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64、外国语

2、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415、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56、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97、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 究生培养方案 .548、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59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6310、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6711、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7212、信息与通信工程一 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7713、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 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1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515、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

3、生培养方案 8916、水利工程一级学科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9317、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9718、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119、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0520、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921、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学) .11422、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学) .11923、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研 究生培养方案 .12424、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 研究生培养方案 .130五、华北电力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 资产评估硕士(MV

4、) 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1342、 翻译硕士(MTI)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383、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 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414、 动力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455、 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506、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547、 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588、 计算机技术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6229、软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16310、环境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5、养方案 16311、 工业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6312、 项目管理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6313、物流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 业学 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6314、 工商管理(MBA)全日制专业学位研 究生培养方案 16315、 会计硕士(MPAcc)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6316、 工程管理硕士(MEM)全日制专业 学位研究 生培养方案 1633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位 授 予 和 人 才 培 养 学 科 授 权 一 览 表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专业代码 学科名称 博士 硕士02 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301 法学

6、 03 法学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5 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701 数学 07 理学0702 物理学 0802 机械工程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8 电气工程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4 土木工程 0815 水利工程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082804(二级学科)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08 工学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 工商管理 12 管理学1204 公共管理 4华 北 电 力 大 学 专

7、 业 硕 士 学 位 授 权 一 栏 表学位代码 学位名称 代码 专业/专业领域0256 资产评估 0256 资产评估0551 翻译 0551 翻译硕士085201 机械工程085206 动力工程085207 电气工程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10 控制工程085211 计算机技术085212 软件工程085229 环境工程085236 工业工程085239 项目管理0852 工程085240 物流工程1251 工商管理 125100 工商管理硕士1253 会计 125300 会计硕士1256 工程管理 1256 工程管理5电 气 工 程 一 级 学 科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8、方 案(专业代码:0808 授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攻读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根本宗旨,以培养科学和专门技术中德才兼备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在电气工

9、程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要初步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能够胜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3身心健康。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5 个二级学科和电气信息技术、电力经济 2 个自设二级学科,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由华北电力大学电

10、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承担培养任务。主要研究方向:1.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2. 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3.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4. 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控制5. 电 网 安 全 防 御 与 灾 变 控 制6. 新能源电力系统7. 先进输电技术8. 电能质量9. 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10. 电气绝缘技术11. 现代电力变换技术12. 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13.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14. 电气信息分析与处理15. 电力经济16.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设副导师,或组成指导小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副导师必

11、须具有博士学位及高级职称,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高级职称。2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要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学习有关课程;要6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3博士研究生培养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4博士生可在校内攻读,也可由国内、国际的校际间联合培养。5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3-4 年,非全日制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4-6 年,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5-6 年(含硕士阶段) 。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应提前

12、半年由博士生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领导审核、报研究生院(筹)批准、备案。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必修环节和任选课三大类。学位课分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核心课。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为 13 学分,其中学位课 8 学分,必修环节 5 学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研究生应根据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前完成课程学分。具体要求如下:1学位课(8 学分) ,其中:公共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 学分(36 学时) ;第一外国语:2 学分(72 学时) ;基础理论课:2 学分;专业核心课:2 学分。要求博士生在

13、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现代数学等高层次的宽厚的基础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训练为主,使学生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必修环节(5 学分) ,包括:研读专业经典名著 1 学分:要求博士生在学习期间,须在导师的要求与指导下,研读各自专业的经典名著 1 至 2 本,完成后记 1 学分;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2 学分;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 1 学分:参加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

14、要求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至少参加 8 次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完成后记 1 学分;博士论坛 1 学分:要求博士生至少做学术报告 2 次及以上,记 1 学分。3任选课与补修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 学分(18 学时,任选) 。第二外国语:2.0 学分。要求,第一外语非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为第二外语,且要达到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第一外语为英语,第二外语可以免修。对硕士阶段非本专业的博士生,应由导师指定补修若干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进行科学研究与撰写学位论文,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

15、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博士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 2 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博士生的资格考核、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预答辩、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等,是博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学科与专业应在培养方案中做出具体安排与要求。1博士资格考试博士生资格考试是在博士生完成课程学习阶段正式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进行的一次严格系统的综合考核,是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前的必要准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资格考试重点考核博7士生是否掌握了符合学位标准要求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博士生的资格

16、综合考试由学院统一组织,一般在第二学期末(一般在每年 7 月的第一周)进行。通过资格综合考核的博士生方可进行开题报告。未通过资格综合考核者,一般在第一次资格综合考核后半年至一年内再进行一次。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在了解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现状、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确定论文题目,要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选题报告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一般应在第二学期末完成,最迟距离申请答辩日期不少于 2 年。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内容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选题报告在二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由以博士生导师

17、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选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导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做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院备案。为了保证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创新性,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要求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进行论文开题报告之前,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教育部认定的科技查新工作站进行论文开题查新工作。3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应在第四学期进行,各二级学科应组织考查小组(3-5 名教授组成) ,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查。4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博士学位论

18、文的创新部分,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按学校规定发表学术论文。为鼓励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探索重要的学科前沿问题,从事原创性的研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或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作为取得我校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第二作者身份(若是第二作者其导师或副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按下述要求公开发表反映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的学术论文:(1)至少在本专业国内核心期刊或国际期刊上发表 4 篇及以上学术论文(以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的数量不少于 2 篇) ;其中至少有 2 篇发表在本专业国内权威学术期刊或国外被 SCI收录期刊上。(2)

19、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署名华北电力大学)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项,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 1 项,或作为主研人完成的科研课题通过省、部级及以上鉴定,其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及以上者 1 项,相当于权威期刊论文 1 篇。(3) 博士生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华北电力大学为第一发表单位。在职博士生在读期间,如有与华北电力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对博士生本人,在获奖、鉴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时可不作硬性要求,但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合作方必须在科研成果中作为署名单位之一。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其他成果,在学位申请时仅作参考

20、。5学位论文预答辩预答辩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修改、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生在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初稿,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学位论文预答辩通过者,方可申请正式答辩。具体要求按照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实施细则中相关规定执行。6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送审的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送审的基本条件:(1) 修完所规定的学分要求;(2) 通过博士资格考核;8(3) 完成论文开题查新报告与论文选题报告;(4) 完成论文中期检查;(5) 满足学术论文发表与科研成果要求;(6) 通过学位论文的预答辩;(7) 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并

21、通过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审查。7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博士生在通过论文送审的资格审查后即可进行学位论文的送审与答辩,具体要求按照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的有关规定 、 华北电力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执行。附 表 : 课 程 设 置 表课程性质 课程属性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备注第一外国语 72 2.0 考试 1公共课4 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0 考试 1现 代 数 学 基 础 与 方 法 48 3.0 考试 1高 等 泛 函 分 析 48 3.0 考试 1基础理论课2 学分高 等 数 值 分 析 48 3.0 考试 1现代电气工程的电

22、磁基础 32 2.0 考试 1动态电力系统理论与方法 32 2.0 考试 1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 32 2.0 考试 1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 32 2.0 考试 1现代控制理论 32 2.0 考试 1交流电机动态理论及方法 32 2.0 考试 1学位课(8 学分)专业核心课2 学分可选其它专业核心课程 32 2.0 考试 1研读专业经典名著 1.0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2.0前 沿 讲 座 与 专 题 研 讨 8 次 1.0必修环节(5 学分)无博士论坛 2 次 1.0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 18 1.0 考查第二外国语 72 2.0 附注一任选课 无补修课程 附注二附注一:一外为非英语专业的要求

23、必修英语二外附注二:对非本专业入学的博士生,应补学由导师指定的本专业主干硕士课程9动 力 工 程 及 工 程 热 物 理 一 级 学 科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专业代码:0807 授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攻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根本宗旨,以培养科学和专门技术中德才兼备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4、的精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应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地和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初步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探索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3身心健康。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包含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 6 个

25、二级学科和能源环境工程、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2 个自设二级学科,由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承担培养任务。主要研究方向:1. 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2. 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3. 传热传质与多相流4.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5. 分布式供能6.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7. 叶轮机械与流体工程8. 制冷与空调技术9. 化工过程与化工设备10.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11. 环境污染控制及废弃物资源化12. 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1)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设副导师,或组成指导小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

26、师协助指导。副导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及高级职称,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高级职称。(2) 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要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学习有关课程;要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3) 博士研究生培养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10(4) 博士生可在校内攻读,也可由国内、国际的校际间联合培养。2学习年限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博士生学习年限:34 年;非全日制(在职)博士生学习年限:46 年;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研究生学习年限:56 年(含硕士阶段) 。因特殊情

27、况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应提前半年由博士生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领导审核、报研究生院(筹)批准、备案。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必修环节和任选课三大类。学位课分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核心课。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为 13 学分,其中学位课 8 学分,必修环节 5 学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研究生应根据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前完成课程学分。具体要求如下:1学位课(8 学分) ,其中:公共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 学分(36 学时) ;第一外国语:2 学分(72 学时) ;基础理论课:2 学分;专业核

28、心课:2 学分。要求博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现代数学等高层次的宽厚的基础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训练为主,使学生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必修环节(5 学分) ,包括:研读专业经典名著 1 学分:要求博士生在学习期间,须在导师的要求与指导下,研读各自专业的经典名著 1 至 2 本,完成后记 1 学分;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2 学分;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 1 学分:参加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

29、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要求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至少参加 8 次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完成后记 1 学分;博士论坛 1 学分:要求博士生至少做学术报告 2 次及以上,完成后记 1 学分。3任选课与补修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 学分(18 学时,任选) 。第二外国语:2.0 学分。要求,第一外语非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为第二外语,且要达到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第一外语为英语,第二外语可以免修。对硕士阶段非本专业的博士生,应由导师指定补修若干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进行科学研究与撰写学位论文

30、,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博士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 2 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博士生的资格考核、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预答辩、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等,是博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学科与专业应在培养方案中做出具体安排与要求。1博士资格考试博士生资格考试是在博士生完成课程学习阶段正式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进行的一次严格系统的综合考核,是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前的必要准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资格考试重点考核博士生是否掌握了符合学位标准要求的基础理论和

31、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11博士生的资格综合考试由学院统一组织,一般在第二学期末(一般在每年 7 月的第一周)进行。通过资格综合考核的博士生方可进行开题报告。未通过资格综合考核者,一般在第一次资格综合考核后半年至一年内再进行一次。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在了解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现状、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确定论文题目,要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选题报告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一般应在第二学期末完成,最迟距离申请答辩日期不少于 2 年。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内容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同时要求博士生在论文开题时

32、针对论文选题单独提交一份全面详细的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 1 万字) 。选题报告在二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由以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选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导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做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院备案。为了保证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创新性,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要求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进行论文开题报告之前,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教育部认定的科技查新工作站进行论文开题查新工作。3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应在第四学期进行,各二级学科

33、应组织考查小组(3-5 名教授组成) ,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查。4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部分,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按学校规定发表学术论文。为鼓励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探索重要的学科前沿问题,从事原创性的研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或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作为取得我校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第二作者身份(其导师或副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按下述要求公开发表反映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的学术论文:(1)至少在本专业国内核心期刊或国际期刊上发表 4 篇及以上学术论文(以导师为第一作者

34、、学生第二作者的数量不少于 2 篇) ;其中至少有 2 篇发表在本专业国内权威学术期刊或国外被 SCI收录期刊上。(2)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署名华北电力大学)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项,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 1 项,或作为主研人完成的科研课题通过省、部级及以上鉴定,其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及以上者 1 项,相当于权威期刊论文 1 篇。(3) 博士生(包括在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在读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华北电力大学。在职培养博士生在读期间,如有与华北电力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对博士生本人,在获奖、鉴

35、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时可不作硬性要求,但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合作方必须在科研成果中有所体现,也应当作为署名单位之一。凡不符合上述要求体现的成果,在学位申请时将一律不予考虑,仅作为参考。5学位论文预答辩预答辩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修改、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生在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初稿,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学位论文预答辩通过者,方可申请正式答辩。具体要求按照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实施细则中相关规定执行。6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送审的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送审的基本条件:(1) 修完所规定的学分要求;12(2)

36、通过博士资格考核;(3) 完成论文开题查新报告与论文选题报告;(4) 完成论文中期检查;(5) 满足学术论文发表与科研成果要求;(6) 通过学位论文的预答辩;(7) 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并通过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审查。7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博士生在通过论文送审的资格审查后即可进行学位论文的送审与答辩,具体要求按照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的有关规定 、 华北电力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执行。附 表 : 课 程 设 置 表 ( 总 学 分 不 低 于 13 学 分 )课程性质 课程属性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备注第一外国语 72 2.0 考试 1公共课中国马

37、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0 考试 1现 代 数 学 基 础 与 方 法 48 3.0 考试 1高 等 泛 函 分 析 48 3.0 考试 1基础理论课2.0 学分高 等 数 值 分 析 48 3.0 考试 1高 等 热 学 理 论 32 2.0 考试 1粘 性 流 体 动 力 学 32 2.0 考试 1材 料 性 能 学 32 2.0 考试 1高 等 转 子 动 力 学 32 2.0 考试 1高 等 燃 烧 学 32 2.0 考试 1现 代 环 境 污 染 控 制 理 论 32 2.0 考试 1高 等 能 源 化 学 工 程 32 2.0 考试风 力 发 电 系 统 技 术 32 2.0 考

38、试学位课(8.0 学分)专业核心课2.0 学分可选其它专业核心课程 32 2.0 考试 1研读专业经典名著 1.0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2.0前 沿 讲 座 与 专 题 研 讨 8 次 1.0必修环节(5.0 学分)博士论坛 2 次 1.0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 18 1.0 考查第二外国语 72 2.0 附注一任选课补修课程 附注二附注一:一外为非英语专业的要求必修英语二外;附注二:对非本专业入学的博士生,应补学由导师指定的本专业主干硕士课程。13工 商 管 理 一 级 学 科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专业代码:1202 授予管理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攻读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的

39、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根本宗旨,以培养科学和专门技术中德才兼备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在工商管理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

40、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要初步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电力与能源工业工商管理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能够胜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及电力与能源工业、政府、企业等单位的工商管理和科研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3身心健康。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于 2011 年 3 月获国务院学位办授权。我校设“技术经济及管理” 、“企业管理”与“会计学”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于 1998 年 10月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是北京市和河北省的省部级重点学科,由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担

41、培养任务。长期以来我校该学科利用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及会计学的理论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尤其是电力行业急需的重大工商管理问题,在技术经济预测与评价理论及应用、优化理论与技术经济决策、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电力经济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应用、企业营销理论与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应用、会计理论与方法、财务管理理论与公司财务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电力与能源特色,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 60 余项,1 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4 项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已经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骨干年轻化、梯队结构合理、科研力量雄厚的学术队伍。具备培

42、养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各项条件,在技术经济及管理领域具有雄厚的实力和完备的学科体系,是为电力、能源工业及地方建设培养高级技术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技术经济预测与评价理论及应用该方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预测分析,能源电力发展需求预测分析,短、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区域经济特别是区域电力发展规划、工程建设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可行性分析与项目论证,项目投资与风险评价分析,经济效果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可持续发展与项目后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工程概预算与造价分析管理,综合评价及其应用。2优化理论与技术经济决策该方向主要研究各类优化理论,以及优化理论

43、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重点应用于电厂生产中的优化调度方法和相关模型、发电企业生产经营中节能降耗方案优化分析;输电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优化方法及应用、供电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优化分析与应用;电力企业投资规划中的优化方法等。同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相关规划、管理的优化问题研究,其它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优化管理理论分析及方法研究。3电力经济管理14该方向主要研究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宏观) 、电力产业经济管理(中观)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微观)三大主要模块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电力技术经济分析,电力投资经济分析,电力项目经济分析,电网和电源协调投资规划,电力经济调度,电力交易经济分析,电力产业结

44、构分析,电力价格分析,电力企业风险控制,发电企业竞价分析,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估模型,电网企业经营能力评估模型,煤炭、发电、输配电、供电的价格链分配优化,节能发电调度优化问题,电力市场绩效评估模型,电力监管的经济学依据问题等。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应用该方向主要研究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及其相关前沿理论的应用,包括:组织设计与组织优化理论研究,业务流程理论与优化设计,全员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研究,薪酬与福利体系研究,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员需求预测,劳动定额标准研究,三定(定岗、定员、定责)方法与应用研究,能力素质与岗位胜任力分析与研究,岗位价值评价模型设计研究,人才成长与培养机制研究,高端人才管

45、理管理及核心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及劳动政策法规研究等。5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应用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是围绕两个重点领域进行研究:一是以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为基础,紧密把握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动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综合创新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二是立足电力企业,对中外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比较研究,揭示电力企业经营活动的规律和机制,以国际视角并根据中国电力企业的具体情况,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的综合应用研究。6财务管理理论与公司财务该方向主要研究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财务管理方法改进与创新,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企业投资与融资的理论与方法,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46、,企业资本运作、企业价值评估,企业并购理论与实务,企业多元化财务问题,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电力投融资决策问题,电力企业资本运作与绩效评价等。7会计理论与方法该方向主要研究会计基本理论及其变迁,会计确认、计量、核算与报告理论与实务重大问题,会计准则建设与应用,会计与资本市场,中外会计比较,法务会计,会计研究方法,电力行业会计问题,特殊领域会计(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衍生工具会计等)问题;同时也开展对审计领域问题的研究,包括审计基本理论研究、风险审计与审计风险、审计质量管理等。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1)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设副导

47、师,或组成指导小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副导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及高级职称,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高级职称。(2)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要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学习有关课程;要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3)博士研究生培养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4)博士生可在校内攻读,也可由国内、国际的校际间联合培养。2.学习年限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3-4 年,非全日制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4-6

48、 年,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5-6 年(含硕士阶段) 。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应提前半年由博士生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领导审核、报研究生院(筹)批准、备案。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博士生的课设置应以培养博士研究生创造性地从事研究工作能力为目标,以教育创新为手段,15以创新教育平台建设为主线,要根据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拓宽、加深专业需要的基础理论,把握本学科发展或交叉学科发展前沿动态,通过课程学习,为博士论文选题与科研方法创新奠定坚实基础理论。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必修环节和任选课三大类。学位课分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核心课。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

49、分为 13 学分,其中学位课 8 学分,必修环节 5 学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研究生应根据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前完成课程学分。具体要求如下:1学位课(8 学分) ,其中:公共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 学分(36 学时) ;第一外国语:2 学分(72 学时) ;基础理论课: 2 学分;专业核心课:2 学分。要求博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现代数学等高层次的宽厚的基础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训练为主,使学生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必修环节(5 学分) ,包括:研读专业经典名著 1 学分:要求博士生在学习期间,须在导师的要求与指导下,研读各自专业的经典名著 1 至 2 本,完成后记 1 学分;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2 学分;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 1 学分:参加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是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