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医绝顶高手秘方 428 脉管炎方 五副当归 10 川芎 6 赤芍 10 生地 13 二花 13 连翘 10 西中吉*?20 蒲公英 16 地丁 16 乳香 10 没药 10 栀子 10煎服,每日三次。戒食。西中吉*:查药典无。妇产科、儿科31 泰山盘石颖(汤头歌)(保胎)黄芪 10 当归 10 川断 10 川芎 8 黄芩 8 熟地 8 炙甘草 5 砂仁 5 白术 20 酒芍*(白芍酒炒)8糯米引药。78 白带方一、二方蜂蜜 250 香油 250 白果 250 白糖 250 生姜 250共熬后入瓶,每日服三次,每次三匙。雄黄 5 白术 5 一次服下。七天服七次。81 月经不调大黄 33 斑蝥
2、1 红花 1 大桃仁 5 共末,每服 10 克。黄酒为引,开水送下。137 宫颈糜烂方二花 15 云苓 15 土茯苓 15 五副,煎汤。85 催生方公鸡肝七副,黑矾二两,共炒焦,研末为丸,烙饼吃五天,吃完。87 催乳方(小儿生下后即吃此药,乳即下)当归 10 通草 10 熟地 10 泽泻 6 甲珠*?10 口芪 10 不留10 香薷 6 甘草 3 黄酒四两 红糖二两小儿脐血为引,三副。甲珠*:药典无此名。或为穿山甲炒珠片。100 小孩痘疮未齐葛根 10 平贝*?10 寸冬 12 天冬 10 当归 10 赤芍 6 桔梗6 前胡 6 荆芥 6 苏子 8 枳壳 6芫荽、赤圣柳*为引子。平贝*:查药典
3、无此名。或说即为浙贝。赤圣柳*:药典 p525#0726,柽柳之异名有赤柽木、三青柳、垂丝柳、西河柳、桧柽柳。101 疹未出齐元参 6 牛子*(牛蒡子之简称)6 荆芥 3 防风 3 寸冬 6 葛根10 前胡 6 二花 3 连翘 6 桔梗 6 川贝 6 甘草 3化毒丹*?(何物不详?)一盒作引子。105 小儿左边丸偏坠方炒小茴 25 荔枝核 16 共末,红糖二两共熬成膏,三天吃完。114 当归散(主治:胎动不安)当归 90 黄芩 90 芍药 90 川芎 90 白术 45共末,日两次,每服 1.5 克。功能:养血安胎。115 白术散(主治:胎动不安)白术 川芎 蜀椒 牡蛎 共末日三次,每服 11.
4、5 克,夜一服。神经系统、失眠70 神经病方公猪心七个 琥珀 5 菖蒲 5 朱砂 5 塞在猪心里煮后吃下。71 止抖方琥珀 5 朱砂 5 赤金 10 张 磁石 10 十副用法:内外兼用,制丸或研粉吃。每日 10 克,温水服下。当归 16 川芎 16 川断 16 木瓜 16 桂枝 12 杜仲 16 寄生30 独活 12 鸡血藤 25 磁石 30 龙骨 30 牡蛎 30 伸筋草 25 长生草 15 甘草 10 川牛膝 25 黄芪 60十副一疗程,煎服,日二次,早晚各一次。84 美尼尔综合症半夏 20 云苓 25 橘红 25 甘草 15 竹茹 25 青皮 25 黄芩 15 菊花 35三副。日服三次。
5、89 神经性头痛方 五副炒枣仁一两 元肉*15 熟地一两 生牡蛎 10 石决明 10 炙甘草 6 枸杞子 10 姜虫*?10 蜈蚣两条 天麻 6 全虫 6水煎服。元肉*:或为龙眼肉(桂圆),但药典无此说。姜虫*:或为僵蚕之笔误。102 神经病,痰迷想死山葱*5 明矾 3 郁金 3 菖卜*3 牙皂*1.5 半夏 5 巴豆米 5个(不去油)共末,糊丸,分两次服,温开水送下,两次喝完。山葱*:药典 p874#1215,藜芦异名为葱葵、山葱、葱芦、葱白藜芦、七厘丹。菖卜*:药典 p202#0293,石菖蒲之异名有菖蒲、水剑草、剑叶菖蒲、山菖蒲。菖卜(bu)为菖蒲(pu) 之笔误,二者读音不同。牙皂*:
6、药典 p390#0544,皂荚之异名有鸡栖子、皂角、大皂角、长皂角。为豆科植物皂角的成熟果实或发育不正常的果实(猪牙皂)。此处为猪牙皂之简称。119 夜不得眠半夏、秫米 煎服。主治:胃不和,夜不得眠。66 难眠,多梦夜交藤 50 加于血府逐瘀汤,煎服,五副。 (夜交藤单用治失眠。)90 头晕方川芎 15 吴茱萸 10 香附 10 黄酒四两煎服发汗。癌症55 食道癌方黄连 30 泡白酒 500 克 喝后能吃饭。紫花地丁 500 克,分三次熬好后加红糖四两服下,每天晚服一次。94 治骨髓癌方渡江子(即巴豆)早晚各八粒。还可治疗:骨结核、胃痛、咳嗽、哮喘、身痛等,每次四八粒。制法:巴豆入热麻油中略捞
7、。118 治癌方 16半枝莲 30120 克 白花蛇舌草 1560 克 水煎服。半枝莲 20 白花蛇草 30 八月扎*?12 煎服,治肝癌。半枝莲 30 白花蛇草 30 石见穿*30 白茅根 15 水煎服代茶饮,治疗食道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白花蛇草 180 天门冬 180 煎服。壁虎、蟾皮、蜂房等,治癌肿。僵蚕、全蝎、蜈蚣、壁虎、螳螂、水蛭,共研末,每服 3 克,开水冲服,治胃癌。八月扎*?:待查。石见穿*:药典 p196#0284,异名有紫丹参、小丹参、石打穿、活血草。一年生草本。辛苦微寒,归肝脾经。化瘀止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附方,来自药典石见穿条。复方紫丹冲剂:石见穿、丹参、鸡血
8、藤各 250 克;当归、香附、郁金、鳖甲各 150 克;红花 100克。制成颗粒,每袋 22 克。功能:舒肝理气,活血散结。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 )外科(外伤、骨质增生、皮肤病、冻疮、痔疮)大膏药(治癌、关节等各类痛)(原方见抄本 p31.)马前子一斤,香油四斤,黄丹二斤(待油半冷后下),共熬至老黑色饴糖状即可。46 麝香粉(治癌症)外用:铜绿 10 麝香 10 蟾酥 10 血竭 13 琥珀 10 轻粉 10 冰片 0.6 十副,共为末,封装于瓷瓶中备用。 (各药要纯正)。内服:紫花地丁 500 克 分三天泡茶喝,加红糖四两冲服下。47 先天性牛皮癣 (特效)(外洗)蛇床子 100
9、 白癣皮 100 紫草 100 木通 100 百部 100 千里光 100 苦参 100 明矾 100 白芷 100 白露*?100 花川*?100各 100 克,分三次洗,每日洗两次。三天一疗程。白露*花川*:二药药典无,待考。29 铁扇散(大小刀伤)龙骨四两 象皮*四两 枯矾*四两 松香四两 古石灰*四两共末,涂患处。象皮*:据抄录人说即为动物大象之皮,但药典无。枯矾*:药典 p234#0327,白矾,异名有矾石、明矾、生矾、云母矾。白矾有 13%的结晶水。在药典 p234“用法” 条内云:“生用偏于解毒杀虫,煅枯偏于收敛生肌。 ”该条虽未明确说明如何煅,但从上两语推测,枯矾为明矾火煅,以
10、去其结晶水。又,在临床常用中药手册(湖南中医学院编)p347 明矾条中云:“明 矾 火煅成枯 矾。 ”古石灰*:药典 p191#0279 有石灰条,但无“古石灰” 之称。50 活血散(跌打损伤) 七小包当归 10 赤芍 10 川芎 10 红花 10 大黄 10 桃仁 10 乳香 5 没药 5 血竭 5为末,每次服 10 克(每天服多少)?服法:用红糖一两,酒一两作引子冲服。用水五两,酒一两烧开冲服,加红糖一两,服后发汗。52 生肌散一、二方(特效,消炎止痛,外用)血竭 16 龙骨 16 乳香 16 没药 16 石脂 22 冰片 1 克 石膏 16 象皮 16 共为细末。生肌散二方 (过敏性鼻炎
11、可用)拌豆油面?。石膏 66 黄丹 40 冰片 8 76 生肌散(生肌长肉,止痛收敛。 )象皮 3 乳香 3 没药 3 血竭 3 龙骨 3 儿茶 3 冰片 3 赤石脂 3清洗后直接撒布疮面。77 回阳生肌散人参 15 鹿茸 15 雄黄 15 乳香一两 琥珀 2.5 分 京红粉*?3治鼠疮,慢性顽固性溃疡及阴疮长久不收口者。京红粉*:在抄录人笔记“常用药名称” 中, 为红粉之另一称呼,参见书末附录红粉条。但药典无此称。59 痔疮一、二方元寸(麝香) 白矾 少许放在肛门口外用面饼盖上,每晚灸艾三壮。七天愈。五倍子 60 白矾 30 熬水蒸洗,七天即愈。145 痔疮(内服)当归 30 蒲公英 30
12、地丁 30 二花 30 元参 30 甘草 16 鱼腥草 30三副一疗程。75 治脚气石膏粉炒后泡冰片洗脚。日两次。99 冻疮膏(万能膏)白凡士林一斤 清凉油三盒 冰片 20 克 白蜡烛三支 樟脑(潮)150 克 熬合。103 手脚指疼痒、起泡方蛇床子 16 地骨皮 16 芒硝 16 甘草 16水煎汤洗,起泡刺破即止。106 败酱草膏 (治毛囊炎、疔、化脓性皮肤病)净水 80 斤加鲜败酱草 10 斤,熬至三小时后过滤再熬煮,浓缩成膏 50 两,加蜜 50 两,贮存备用。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用法:口服,每日两次,每次 6 克。134 去粉刺方连翘 10 川芎 5 白芷 10 黄芩 12 荆芥 8 桑皮 10 苦参 10 山栀子 5 贝母 10 甘草 5 黄连 10水煎服,日三次。107 龙骨散龙骨三两 牡蛎三两 海螵蛸三两 黄柏十六两 雄黄三两 滑石粉一两 共末功能:解毒收敛。主治:湿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趾间足癣(臭田螺)用法:外用,直接扑上,或油调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