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读书的感受是: A.苦 B.苦中有乐 C.乐 D.乐中有苦,你读书的目的: A.考出好成绩 B.让家长高兴 C.获取知识,完善自我 D.不知道,我要读书-希望工程的标志 大眼睛苏明娟,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好读书时不好读书,读书人是幸福人,谢 冕,关于读书的名言,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 培根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性痴,
2、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关于读书的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关于读书的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3、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关于读书的名言,作者简介,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基础知识:,浩瀚 ho hn 溯 s 陶冶 y 睿智 ru 嗜好 sh 奸诈jin zh,词语解释,浩瀚: 加惠:陶冶: 上溯: 睿智:往哲先贤:,广大;繁多。 施惠,给与好处。惠,给予或受到的好处、恩惠。 比喻给人的思想、
4、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往上推求或回想。 英明有远见。 睿,看得深远。 历代贤明、智慧之士。 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论文三要素,论点:文章所要阐述、议论的观点,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示例:好学是成才的必经之路我国古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为了写作本草纲目,在三十五岁时 就 读了古代医书八百多种,单是摘下的笔记就装装满了好几柜子。小说热爱生命、铁蹄 、马丁伊登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随手把好的字、句记 在纸上,有的夹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
5、记诵学习。 他们的学习精神可谓刻苦非凡了。他们不正是凭着这种顽强搏击的精神,才最终成才的 吗?由此可见,成才的机遇总是特别青睐好学者,成才与好学总是密切相连的。,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示例: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论“从谏如流”,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示例
6、:自私利己 , 愚者之见 ; 打造双赢 , 智者之举 . 双赢 , 那是信心的基点 , 那是力量的源泉 , 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 , 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双赢 , 使你我共辉煌 .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 你我共辉煌,因果论证: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猪八戒拾到一面镜子,洋洋自得照了起来。可是当他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朝天鼻子大耳朵、核桃眼睛尖嘴巴的丑八怪,顿时火冒三丈:“你这妖镜,竟敢把我老猪丑化成如此模样,真是狗胆包天。”说完,举起九齿钉耙将镜子砸得粉碎。猪八戒长得丑是众所周知的,可当它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尊容”时,却为何大发脾气呢?因为它对自己缺乏
7、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不仅不知道自己丑,甚至也许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呢!殊不知,镜子虽砸了,猪八戒却并不因此而美起来,相反地,倒使自己失去了了解自己容貌真相的凭据,也就失去了修整容貌,完善自己的凭借,让其永远丑下去。由此可见,一个人清醒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文过饰非,不矫饰造作,具有自知自明是多么重要。,引用论证: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为了全面充分地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 哪些分论点? (2-4自然段中心句),3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读书人是幸福人,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
8、他人的世界,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具有崇高追求、高尚情趣,读书人是幸福人,客观,主 观,分论点,归结,总,分,总,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2-4):具体分述阅读能给人带来“丰富知识”,能感化和陶冶情操。 第三部分(5):再次点明中心论点。,一、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1. 找出作者关于“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语句。,读书人拥有两个世界,现实世界 (人人都有)更丰富的世界 (读书人独有),二、精读课文第2自然段,我们能在有限生命中获得自身经历、经验,而且还可以在不同时空的他人的世界里获得无限多的知识。,1. “超越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是指什么?,饱览存在与不存在的奇风异
9、俗,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他人世界,多识草木虫鱼,上溯远古,下及未来,这部分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具体事例:论语、史记、正气歌、马克思、鲁迅、列夫托尔斯泰、歌德、拜伦,修辞手法:排比,三、精读第3自然段,论语,儒家的经典之一。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所辑录。全书共有20篇,内容包括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教育理论、品德修养及其一生的活动情况。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语言简练含蓄,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论语不仅是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而且也是古代典范的语录体散文,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史记,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前87?),字子长,他的史记在中国
10、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03篇,五十多万字。内容分为本纪、列传、世家、表、书等五个部分,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气歌,正气歌是南宋文天祥的一首五言长诗。文天祥在抗击元朝失败被俘后不收威胁利诱,在牢狱中写下了此诗,勉励自己。诗中叙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事例,赞扬了坚强不屈的浩然正气,表现了宁死不降之志。过零丁洋一诗为被俘后囚于船中所作,写得慷慨激昂,肝胆照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
11、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蹉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
12、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主编了莱茵报新莱茵报等报刊,与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1948年,发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1864年创建第一国际,撰写了著作资本论。,鲁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
13、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列夫托尔斯泰,19世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他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主张不以暴力抗恶,用道德的自我完善和
14、宗教来拯救人类。,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生于莱因河畔法兰克福富裕市民家庭,学过法律。深受卢梭、斯宾诺莎著作影响;和席勒交谊深厚,青年时为狂飙运动的主要人物。早期重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代表作诗剧浮士德。,人生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和自由而战,拜伦,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出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深受启蒙主义的熏陶。拜伦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1812年发表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1、2章)是他的成名作。1816年,在意大利,他写了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3、4两章(1816、1818年)。这部抒情叙事长诗和未完成的巨著唐璜是他最著名
15、的代表作。,四、精读第4自然段,好书:使人向往高尚、厌恶暴力、同情弱者 使人情趣高雅、趋避凡俗(引用) 笛卡儿:读书使人向善,书有好书和坏书。那么,好书和坏书给人什么影响?,寻找出“读书使人向善”的句子。,坏书:宣扬暴力、消极情趣等 (引用) 雨果:读书使人避恶,笛卡儿,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雨 果,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但晚上
16、家里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凿壁借光,战国时的谋略家苏秦,东汉洛阳人,年轻时曾四处游说各国君主,希望能够得到一官半职。然而,他得不到任何一个君主的赏识,只好失望回家。他的家人都认为他没出息,对他十分冷谈。苏秦很伤心,于是下定决心,好好读书,增进自己的学问。苏秦日夜埋首读书,可是每到深夜,就不由自主地瞌睡起来。苏秦为了驱除睡意,便将一把锥子放在身边。每当自己昏昏欲睡时,便拿起锥子刺向自己的大腿,剧痛令苏秦睡意全消,再次提起精神读书。一年之后,苏秦终于学有所成,再四出游说各国君主,更得到各国君主的重用。,苏秦刺股,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
17、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少年童第周,毛泽东自学外语十分刻苦,由于他的湖南口音重,发音不准,有时要练习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他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但每天一起床总要花上一个小时学外语,晚上躺在床上还要学一阵子。他还把英文版的矛盾论放在身边,抽空就读
18、,旅途中也专心学习外语。由于每天见缝插针地学习,到50年代,他就能阅读一般的英文书刊了。,“见缝插针”法,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擅长以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优美的文笔撰写文章,这笔力来自他独特的“摘记卡片”。几十年里,吴晗凡是遇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就摘记在卡片上,并按内容、性质分类保存。他做卡片的经验是:一张卡片只写一个内容,加上题目,注上类别,并写清楚资料来源,即作者、书名、页码等。,“摘记卡片”法,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读书时总是喜欢在书上圈圈、点点、画画,画上各种标记符号,以便日后查考。需要随时翻阅的书,他总是放在一个专用的书架上,这样便于寻找。他说:“读过的书得择要在心里
19、储藏起来,使它真正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标记符号”法,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篇题为随便翻翻的文章中写道:“书在手头,不管他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鲁迅先生知识广博,应该说得益于他的随便翻翻,即读书须先浏览,选择重点,然后细读。因此,他在年轻时,除了规定的功课外,天文地理,花草虫鱼,无所不读,有一位日本科学家和鲁迅接触后,称赞鲁迅“什么都知道”。,“随便翻翻”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一本书拿到手后,华罗庚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开始闭目推想: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做,该怎么做。待一切全部想好后,再开始阅读。凡是已经知晓的内容,很快浏览而过,专门去读书中那些新的独到的观点,这样,华罗庚博采众长,得益很多。,“厚薄”法。 “推想”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