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指导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及适量运动血糖仍未得到控制时便需要服用降糖药。药物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必须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药物的种类颇多,糖尿病患者不要擅自选购、使用药物,一定要遵守医嘱,通过科学的配伍,定时定量地服用,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特点促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磺脲类药物的特点:品种有优降糖(格列本脲)、美吡哒(格列吡嗪)、达美康(格列齐特)、糖适平(格列喹酮)、亚莫力(格列美脲)等。主要通过刺激胰岛 细胞产生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类药物起效慢,故一
2、般提前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而且该类药物作用时间长,均易引起低血糖反应。非磺脲类药物的特点:主要品种有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这类药物也是刺激胰岛 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超短效药物。应在饭前即刻口服,可在服用一小时内发挥作用,降糖作用持续时间短,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或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低血糖反应较磺脲类少。双胍类药物品种有盐酸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已少用。主要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并增加胰岛素在外周组织(如肌肉)的敏感性。应于餐中服用,通常情况下二甲双胍不会引起低血糖。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恶心或腹泻。不良反应通常与药物剂量相关,大多可以自行
3、缓解。本类药物可引起胃肠系统的不适感而减少食欲,故可降低体重,尤其适合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苯乙双胍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要谨慎使用;二甲双胍比较好,但对容易缺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肝肾功能差者不宜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品种主要有拜糖苹(阿卡波糖)、卡博平(阿卡波糖) 、倍欣(伏格列波糖),主要可抑制小肠的 -糖苷酶,抑制食物的多糖分解,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本类药物应于吃第一口饭时服用。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服药早期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腹胀和轻度腹泻等反应,如先用小剂量,逐步加量,23 周后,小肠 -糖苷酶逐渐被食糜中的碳水化合物诱导而复苏,则全小肠开始吸收葡
4、萄糖,此时腹胀的症状即可好转或消失。服药期间注意事项有:遵医嘱服药,通常每天服用 3 次,进餐同时服用(在吃第一口食物时服用); 如果不进餐则不需服药;从最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血糖得到良好控制,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果与可能导致低血糖的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联合应用,发生低血糖时应使用单糖如葡萄糖片、含糖果汁等治疗,避免食用饼干等淀粉类食物。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主要品种有文迪雅(罗格列酮)或艾汀(吡格列酮),主要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效果好。本类药物服用每日 1 次,时间固定,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要注意其对肝脏有不
5、良影响,故在服药期间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表现为下肢浮肿和体重增加。服药期间注意事项:此类药物的疗效要在开始服药后 12 个月才能完全体现出来;服药时间与进餐无关,但应尽可能固定。如何选用降糖药品种主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患病时间长短选用上述药物。肥胖者宜选用不增加体重、不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也可二者联合。另外,肥胖者大多伴有胰岛素抵抗,可用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上述治疗不满意时可加磺脲类或胰岛素促泌剂。非肥胖者可选作用强一些的药物如美吡哒、格列美脲,对年龄较大、有慢性疾病者宜选作用弱一些的药物如达美康、糖适平。糖适平主要从肠道排泄,有
6、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可以使用。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主要从肠道排泄,有轻度肾功能损害者也能使用。使用降糖药的八项注意适合每个人的治疗方案是试出来的,每位患者病情不一样,用的药物剂量也不一样,药物用少了不管事,用多了就会低血糖,必须因人而异。1对药盒上的商品名要知道它的药名每种药至少有两个名字,药名和商品名,有的还有一个化学名。药名只有一个,是世界统一的,一般用拉丁文或英文命名。中文翻译的命名也只有一个,但不同厂家生产同一种药可起不同的商品名。比如,国际上命名的 Glipizide 中文翻译命名为“格列吡嗪”,各厂家生产的格列吡嗪的商品名有:格列吡嗪、美吡哒、瑞易宁、迪沙片、优哒灵等。无论什么商品名,在
7、说明书上都要说明某某药每片含格列吡嗪多少剂量。2用降糖药一定要了解药物的排泄途径和禁忌证有些药只能通过肾脏排泄,有些药只能通过肝脏分泌的胆汁排泄,叫“单通道排泄”。有些药从肾脏和胆汁都可以排泄叫“双通道排泄”,即便是双通道排泄的药物从肾脏和肝脏排泄的比例也不同。如果排泄某种药物的脏器有障碍,这种药就不能用,否则会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降糖药蓄积可以造成低血糖,肾功能不全者用苯乙双胍(降糖灵)产生的乳酸排不出去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所以,当第一次看病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肾功能和肝功能,保证用药的安全。3进食量准确,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没有患糖尿病的人,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随着进食量的大小引起
8、血糖的高低来分泌,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不管是 1 型还是 2 型糖尿病,不论是外源替代或补充的胰岛素,还是自身分泌的胰岛素,都不可能随着血糖的变化而自动变化,外源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是在科学饮食、运动和正常的生活工作的基础上摸索出来的,摸索出来的降糖药剂量是不会随着血糖波动而变化的,所以进食量准确,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4不吃饭不用降糖药,吃的少降糖药要减量如果吃了降糖药不吃饭或吃的量不够,易发生低血糖,所以吃的少就要减少降糖药的剂量,食量恢复以后再恢复原降糖药的剂量。5对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药物说明书上“药物副作用”一栏中会写出许许多多的副作用,这是实事求是的作法
9、,告诉大家要细心观察,有问题及早找医生诊治。但某个药物的副作用是在极少数人中出现,症状很轻,对身体影响不大,才能批准在医疗市场上市。所以,尽管说明书上写着很多的副作用,大可不必担心,而那些标榜“无副作用”的药物,反倒不可相信。6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任何降糖药的使用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第一次为“投石问路”,经过一段时间药物的积累作用达到最终稳定结果后,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进行调整,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直至把血糖控制到理想程度。此时的药物剂量可在一段长时间内不再改变,血糖正常也不能减少降糖药的剂量,减少了服药量血糖依然会高,血糖偶尔高也不要轻易增加降糖药的剂量,要寻找原因,针对原因解决问题。7调整
10、口服降糖药的周期任何药物都有它的作用高峰时间和作用消失时间,我们把药物作用减少到一半的时间叫作“半衰期”,5 个半衰期后可认为药物基本排出体外,长期用药,还有药物的积累效应。临床上发现,用口服降糖药或调整口服降糖药,第一周血糖变化不明显,第二周逐渐下降,第三周末血糖降到一定程度不再下降,可认为是该药量的最终结果,故调整口服降糖药需每34 周调一次。8调整药物治疗的依据是糖尿病患者的监测记录血糖未控制好的原因很复杂,包括吃饭的时间、摄入量、食物种类,进餐次数,运动的时间、方式、程度、降糖药的种类,联合用药的搭配、药物剂量、近期的特殊情况是否对血糖有影响等多种因素。要把具体问题找出来才能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案。糖尿病监测记录做的越详细就越能体现疾病的真实状况,治疗才能有的放矢,只偶尔做做监测或不做监测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后果不言而喻,认真科学地对待疾病,才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