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420806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C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D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D-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

2、用录音机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

3、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时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异,就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5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C综合性的综述与

4、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二、判断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6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7编制测验题目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测验题目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8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在提示所研究内容的本质或其规律方面的准确、客观、科学程度,或者说

5、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9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0.测验(或,测验量表)法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1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消除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2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

6、小概率事件。(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3.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随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4.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5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

7、备 D存在部分错误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思辨、实证、数学方法、符号表述四类基本方法。(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7整群随机取样法的优点是样本比较集中,适宜于某些特定的研究。如教学实验一般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因此,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常用此法。此外,在规模较大的调查研究中,整群随机抽样易于组织,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其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匀,代表性较差,抽样误差(因各群闯差异较大)也比较大。(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18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

8、其结果的内部效度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外部效度较高。(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19操作定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可观测性,做出操作定义的过程就是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陈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陈述的过程。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对同一问题的研究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变量与指标等的操作定义不同常常是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20无关变量可产生两种影响效应:研究结果不准确、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二者称为研究误差。研究误差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叫可变误差,是由偶然、随机的无关变量引起的。因为,其方

9、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的,所以,较难以控制。随机误差又叫常定误差,是由常定的、有规律的无关变量引起的。(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21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各自适用于哪些情况?22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有哪些?四、实践题(共 20 分)23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 Xl、期中检测成绩 Xz、期末考试成绩 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 0.20,0. 40 和 0.4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 Xi= 90 分,其中测验成绩为 Xz =90 分,期末

10、考试成绩为 X3 =80 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试卷代号:204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教育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 年 7 月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A 2D 3D 4B 5A二、判断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6A 7A 8A 9A 10A11A 12B 13A 14A 15C16A 17A 18B 19A 20D三、简答题 l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21个别访谈,适合于访问某个特定个体的情况,了解带有隐私性、隐蔽性和个人性的情况,作深入的与“解剖麻省”式的研究。集体访谈,适

11、合于了解某个群体(比如男生、特殊家庭的学生、有某种共同爱好的学生等)的情况和想法。22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1)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2)丽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四、实践题(共 20 分)23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将平时作业成绩为 Xl 一 90 分,其中测验成绩为 X2 =90 分,期末考试成绩为 X3 =80 分;代入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0.290+0.490+0.480=86(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

12、期末考试(半开卷)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2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3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内容的是(A问

13、题、目的对象的确定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D筹备观察资金和联系投资者4公式 专用于下列哪种取样方法(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C多段随机取样法 D定额取样法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性描述C定量研究方法还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D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二、判断

14、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6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4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定量化,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5.操作定义就是用可以感知、但无法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6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当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

15、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但是,它有自己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事先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如果总体中的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17.等距变量有相等单位,能用数量准确说明某一量比另一量大(或小)多少,但无绝对零点,像身高、摄氏温度、体重、百分制计分等都是等距变量的例子。(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18操作定义的作用主要有 4 条:第一,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第

16、二,它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第三,它有利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第四,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19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个区域(组)内出现的次数情况。(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20控制无关变量的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

17、,共 20 分)21题目难度项目分析包括哪些内容?22教材中提出的观察标准是什么?四、实践题(共 20 分)试卷代号:204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A 2D 3D 4B 5A二、判断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6A 7A 8。A 9A 10A11A 12D 13A 14C 15D16A 17D 18C 19A 20A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21题目难度项目分析又称题目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的分析,一个是量的分析。对题目编辑中提出的一

18、般原则、题目的内容、形式,取材的适切性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质的分析。所谓量的分析就是指通过题目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题目难度,区分度以及被试对各种答案的反应情况。22.观察的标准:(1)真实,即要注意避免个人偏见、“先人为主”的观念,同时善于识别“假象”。(2)全面系统地观察,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不能只抓住一些孤立的个别的现象。(3)对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观察,不要只抓一两次的现象就做分析。四、实践题(共 20 分)2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

19、确的是( )。A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的有效程度B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C 外在效度的分析与区分度分析无关D题目内部区分度分析指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内间的一致性2探索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 )。A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B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C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现场实验研究D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趋势研究3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的优点是有了两次测定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由于先后两次是在不同的时间测定的,因而对于测量工具、评

20、价人员标准及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等引起的变化,难以进行良好的控制,但不会降低结果解释的效度B区组设计是将被试按区组分类,使每一区组的被试尽量保持同样数量,然后将区组内被试随机分派到各个实验处理中去C区组设计的一种方式是配对,即根据研究的要求,将影响研究结果的某些因素水平相同的被试配对,得到不同水平的被试对,然后随机让其中的一个,接受实验处理D区组设计形式易产生顺序误差,对于这些误差不能采用 ABBA 循环法平衡。这样,每种处理进行实验就不止一次,需要平衡的无关变量效果层次越多,每种实验处理实验测定的次数越多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

21、得越广B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Xi-X)的个数C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可以用集中量数来描述。因为集中量数仅描述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典型情况D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差基本上等于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区分度指标等于 0.2 时,题目评价为优良B难度在 0.5 时,区分度最大C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内在效度的分析D一般讲,区分度越接近 1 时,难度越大二、判断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6观察记录的方式有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检核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图形记录。(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7积

22、差相关又称积矩相关,当两种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积差相关法计算这两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8实验法中的“配对法”设计是指:实验设计中,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9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 72 之间最好。(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0.度量、描述离中趋势的统计量称为差异量数。常用的差异量数有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等。( ) A正确

23、B错误C 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1.内容分析法具有对于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数据,进行客观而有系统的分析,并且加以量化描述的基本特征。(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2.量化处理是对经过编码分类的资料,运用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评价和差异检验。(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3.量表是一组符号或一组数量,经过某种建构过程,使之依一定规则描述该量表所测量的行为特性,可以分为三种量化水平:名称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A.正确 B错误C 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4.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包括二个方面:测验刺激的客

24、观性、量化的客观性。(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5.时间取样是选取某一段时间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6.分层随机取样法的优点是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它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较多,并且内部差异较大的研究对象,在样本数量相同时,它比简单随机取样法、等距随机取样法的抽样误差小,而在抽样误差的要求相同时,它则比简单随机取样、等距随机取样所需样本容量少。分层随机取样法的局限性是要求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否则就难以做出科学的分类。(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17.等距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

25、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编号并排列,再用总体 N 除以样本容量 n,求得抽样间隔,然后在第一个抽样间隔内随机抽取一个作为第一次抽样,并按抽样距离作等距抽样,连续抽样直到满足抽样容量。等距随机取样法比简单随机取样法更简便,它能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因此,一般情况,其样本更为准确、抽样误差比简单随机取样误差小。但是,如果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或变化,系统取样所得的样本就可能出现系统偏差。(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18.变量或指标的操作定义愈独特,它所包含的信息就越多越具体,因而就能更明确无误地与其它事物、特征区分开来,增加变量和研究的可重复性,提高研究

26、的内部效度。但是,在提高操作定义独特性的同时,会限制研究变量、指标的代表性(普遍适用性),从而降低研究的外部效度。(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19.设计操作定义的静态特征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静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常采用静态特征描述法,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的静态构造性质、内存品质和特征等,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该方法与动态特征描述法的区别在于,动态特征描述法主要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能动的、动态的行为表现,侧重过程,而静态特征描述法则主要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已经具备的静态特征和内在性质,侧重结果。( )A完全正确

27、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20控制无关变量的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三、筒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21简单随机取样法。22问卷编制的主要步骤。四、实践题(共 20 分)23.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 Xl、期中检测成绩 X2、期末考试成绩 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 0. 20,0. 40 和 0.4

28、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 X1=-90 分,期中测验成绩为 X2 =88 分,期末考试成绩为 X3=82 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试卷代号:204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B 2A 3C 4B 5B二、判断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6. A 7.A 8. A 9. A 10. A11. B 12. B 13. C 14. C 15. A16. A 17. A 18. A 19. A 20. A三、筒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29、 分)21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 N 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具体抽取方式有两种: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22.确定研究目的,提出假设;了解研究问题的特质;确定行为样本;了解施测对象的特征及选择施测的被试样本;选择并决定问卷的形式;拟定问题的题目并随时个性;预试;编辑问卷和实施说明。四、实践题(共 20 分)23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将平时作业成绩为 Xi=90 分,其中测验成绩为 X:-88 分,期末考试成绩为 X。282 分;代入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0.290+0.488+0.482=8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